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75章

大唐军魂-第175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说了,无论说得对与错,朕都不会怪你的,!”李世民再次皱皱眉,仿佛有些觉得李业诩如此婆婆妈妈。

既然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也把他所理解的后世一些朝代的军制,及解放军还有其他国家的一些军队管理模式,讲给李世民听,也说了各自的利弊

李世民仔细地听着,并不插嘴。

讲了大半天,李业诩最后说:“臣觉得,可以在兵部管辖之下,在每道内设置一主官兵事的分支机关,如现在各边州的都督府,管理驻防在此道内的军队,各级主将设置也可以如同现在各卫军。负责其所辖军队的日常管理及训练,但只有管兵权和练兵权,没有调兵权,遇有战事,兵部奉皇上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将领,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将领缴印回朝,军士各回卫所,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

“而且隔二三年,各主将进行互换,且武将不得干预地方事务,避免武将专权,所领的士兵也可以在各地间进行调防,每处的兵员由朝廷指令兵部安排各道统一招募,招募所得士兵由兵部重新分配”

“军需供给军队的武器、铠甲、马匹、粮食,均由朝廷管理和供应,这些战略物资的供应可由地方州府与各道的军事分支机关共同主管”

“军队组成可以分京军与地方军,还有水师,京军为全国军队之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地方军包括各道所辖之卫军、都督府边兵及作为后备兵员的府兵”

“各卫军可施行军事屯田,可作军用,特别是边军,以军卫在所驻之地能长期驻屯,稳固我新占之地的治理,!”这点是李业诩最为上心的,后世那生产建设兵团的模式,是对西北那最大的省份进行有效治理的极佳模式。

李业诩讲得口干舌燥,也不知这皇帝听了会如何想。

李世民听了似有所悟的样子,对李业诩道,“你说得,甚是在理,朕会仔细考虑,他日与诸臣们商议此事时。朕也要你发表自己的看法,你回去后,写一份这方面的详细奏折,交与朕!”

“是,陛下!” 李业诩想着这又是一件苦差事,写那么多的繁体字真是累人的活。想着这次特卫军出去拉练,要把那能写一手极佳毛笔字的裴行俭留下,自己口述让他写,也省些功夫。

“只是军队兵员全部采用募兵所得,朝廷所花费定是巨大,虽然南方经过几年的有效开发,朝廷财力尚可,但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还要支撑不断的战事,这点家底经不起折腾,贤侄,你有何法能使朝廷赋税方面的收入进一步的增加?”李世民问道。

这也是困扰大唐这位皇帝一个很重大的问题,若以后有不断的战事,国家还是不一定能支撑的起,汉武帝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李业诩既然能在所有朝臣都没想到的时候提出开发南方,眼光一定异于常人,或许有更好的方法,因此也就有此一问。

“陛下,臣有个想法一直想与陛下说,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基础上,鼓励商业的发展,!”李业诩说道,“如今百姓都比较富足,社会也比较安定了,许多人不甘于守着那些田地过简单的日子,想谋一些其他的营生,因此,各级官府应该为百姓经商创造条件,支持百姓在农闲时候做些贩卖的生意事儿,并鼓励手工业的发展,重农兴商,并加大对外番的商业贸易,以我们所余的换取我们所需的,更一步促进商业的繁荣,朝廷可以从中收取更多的赋税”

李业诩看李世民很有兴致地听着,继续说道,“而要促进商业的发展,使各地更加的繁荣,应大力修筑道路,使来往更加的方便。如今各地还有不少的战事,所俘之敌可以奴使其劳役,进行诸如修路,疏浚河道等方面的劳作,加以改造”

唐代并不抑商,但各级官府也没有大力支持商业的发展,就现在长安还实施宵禁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李世民听了,沉思了半天,脸上有喜色,“贤侄,你所说的这些,朕听了是受益匪浅,当是可行之道!”

“谢陛下不怪臣胡言乱语之罪!”

“你去吧,朕到时会再召你商议这些事儿,!”李世民看着面前堆得很高的一叠奏折,苦着脸道,“朕还要披阅如此多的奏折!”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零二章 皇后之虑

李业诩从两仪殿内出来。想快速地穿过皇宫,以防被太子或者李泰的人相请,却还是被一名宫中的宦官拦住了。

“李将军,皇后娘娘有请,!”那名宦官尖着嗓子说道,并伸手做出请的示意。

李业诩想着真如自己所担心的,半路有人拦截,还好是皇后,不是太子或者魏王,也松了口气,跟着这名宦官来到皇后所居的立政殿。

李业诩本来也想找个时候见见长孙皇后,想看看现在的皇后身体如何了。

立政殿内,已经长得颇高的晋王李治正与一个长得异常可爱的小女孩在一道玩耍,长孙皇后在一旁笑吟吟地注视着。

在宦官通报后,长孙皇后示意李业诩进殿,并站起身相迎。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李业诩行一礼道。

“贤侄,免礼!本宫都好久没见过到你了,!”长孙皇后笑吟吟地说道,“贤侄一直忙于军中事务,这些年也是辛苦了。皇上常在本宫面前称赞贤侄,说你是个大才,得你是他所幸。”

“多谢娘娘,臣微才,不敢当皇上和娘娘如此夸奖,臣本早想进宫来探望娘娘,只是诸事繁杂,常不得空闲,还望娘娘恕罪!也不知娘娘近段时间身体可否安好?”李业诩说着抬起头,看了看面前比他矮了一个多头的长孙皇后道,让他大是放心的是,长孙皇后气色异常的不错,面色红润,甚至都有些微胖了,说话间语气平和,没有了往常微微的喘气声。

李业诩想着,长孙皇后这些时候也肯定是按孙思邈和他所建议的那样服药及注意一些事儿,身体得以康复。如此看来,自己提供的药方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宫今日请贤侄过来,正是想表谢意。自服你所提供的药方之药后,气疾之症也大为缓和,去冬今春都没什么发作,身子也壮实多了,!”长孙皇后焉然一笑,“贤侄请坐,我们坐着说些话儿!”

长孙皇后又转身对在吵闹的李治与那小女孩道,“雉如。兕子,来见过李家哥哥!”

“见过李家哥哥,!”李治和被称作兕子的小女孩嬉笑着跑过来向李业诩行礼道。

“不敢当晋王和公主如此称呼,!”李业诩忙回礼道。

看眼前这个称为兕子的这位小女孩,长得还真是可爱,能与长孙皇后同居着的,李业诩想着应该就是历史上那位异常短命,又深得李世民宠爱的晋阳公主李明达了。想着另一位常称自己为李家哥哥的高阳公主,也都好久没见,不知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

“雉如,你带兕子去玩吧,母后要和李家哥哥聊些事儿,!”长孙皇后吩咐李治道。

“是,母后,!”李治对着长孙皇后行了礼,又对李业诩行了礼,“李家哥哥稍坐,治去了!”

看李治彬彬有礼的样子,李业诩想着,皇家儿郎家教不错,除了那个李恪在自己面前没什么样子外。其他所见的王子都是挺有礼貌的。

而晋阳公主李明达听到可以出去玩,已经蹦跳着跑开了。

“不知今日娘娘召臣来有何事?”李业诩问道。长孙皇后既然把同住的李治和李明达都支开了,肯定有重要的事儿要与自己说,难道是关于太子和魏王的?

“贤侄定是有事儿要去办,那我就不客套了。明达可能是因我之故,自生下后即有与我相信的病症,今日想问贤侄,本我现在所服之药,能否让她也服用?”长孙皇后问道。

不知是否亲近,长孙皇后连本宫都不用,用“我”自称了。

“这个想必可以,不过臣觉得还是请孙道长来诊治一下为好,所用之药方,都需要按体症因人而异,不可盲目照搬!”李业诩想着,长乐公主李丽质有这方面的病症,现在这个晋阳公主李明达也有相信的毛病,那肯定是遗传至长孙皇后,而长孙皇后的病症也可能是传自上一辈的。

这遗传的疾病是最难根治的,若能控制病情的稳定那已经是不错了。

看眼前的长孙皇后各方面都恢复的不错,与当初病重时候相比那是判若两人了,自己所提供的药方还真是有效果。

不过想想也有可能,后世的人用了太多抗生素和其他方面的药,一些致病菌,特别是这样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许多的药都产生耐受性了,治疗疾病的疗效都打了折扣,如今没有那么多泛滥的用药,这种药下去。可能产生的效果更好。

“孙道长乃方外之人,不太适合常进宫来,特别是像明达这样的小女孩,且孙道长常不知所踪,不一定能找到他人,所以我还是想到问你!”长孙皇后微微地叹了口气,“丽质也有相似的病症,今冬和我一样服药,也是挺有效果的,气疾之症也没什么犯,过些日子她还想找你问询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

“娘娘,长乐公主也已经为人妇,身体状况与娘娘较为相似,而晋阳公主尚小,身体还未发育,大人与小孩用药之道,定是不一样的。大人可用之药,不定能用在小孩身上,孙道长颇懂医理,臣只是略知皮毛,公主千金之躯,臣怕出意外,不敢定如何用药。”李业诩吓了一跳,长孙皇后还真相信自己这个连半拉子医生都不是的人能治病,自己只是凑巧有这药方而已。

“你所言如此也甚有道理,那还是让皇上请孙道长过来诊看一下为好!”长孙皇后听李业诩如此说,也点头表示认可。

“如此病症,定是从小医治为好,若能断根,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儿,所以臣觉得还是让道长尽快来诊看为好!”

“贤侄上心了,我此番身体得以康复,全托贤侄之药方。丽质与明达也希望能控制病症,到时再一并谢过贤侄,!”长孙皇后笑笑,接着皱皱眉,“我也知道丽质的心思,只是”

“皇后”李业诩大急,生怕长孙皇后又说出什么长乐公主喜欢他的话儿来。

“好了,不说这个,!”长孙皇后也停住了这话题,却接着说,“乾儿经过你一番指教,大有长进,也不似前般那样不懂事了,让本宫甚是宽心,只是如今”长孙皇后再叹了口气,看着面前垂着眼的李业诩,继续说道,“如今与青雀间,都有些矛盾起了!”

“娘娘,太子与魏王都是异常聪慧之人,想必只是年少气盛,彼此不服而已,过些日子定是没事儿了,!”李业诩一听头都大了,长孙皇后果然说此事,想着千万不要再让自己去东宫指教李承乾就好。

这段时间也曾听李承乾与李泰间怨气颇重,李泰在广招文士方面的人,据说还要编撰一本书;而李承乾对此深感威胁,也在广拉人于已下。李业诩想着自己身居如今的职位,且又有些名气,这两人肯定是会来拉的,这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

也想不到,长孙皇后还在,兄弟两人就闹出如此的矛盾来。

“若是如此就好了,本宫想着皇上如此做,自有他的道理,只是希望不要让太子寒了心即可。”长孙皇后说着,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太子与魏王俱是陛下与娘娘之子,想必娘娘对他们应是很了解,太子与魏王若有纷争,唯有娘娘可以解这个结,!”李业诩怕长孙皇后交给自己很难办的事儿,忙如此说道,且口气有些不容置疑。

长孙皇后听了李业诩的话,呆呆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