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45章

大唐军魂-第145章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兵伐谋,能兵不血刃取之,或者以极小的代价攻占,那再好不过了。

李世民脸色严肃地说道:“我们对那一片土地所知情况有限,大多都是依据那些小国和部落所报而得知,但因隔着这么远的路程,消息传到长安,都已经是大半年后了,所以,这一切事儿,你必须得把他做好!”李世民说话的口气不容商量

“臣明白。臣一定不辱使命,!”这是个异常最艰巨的任务,李世民能把这么多听着拗口的名字记得如此熟悉,想必已经对这些情况进行过非常仔细的了解了,西突厥之地志在必得,万万不能出差池。

“还有一个吐蕃,!”李世民语气中透着寒气,“此次出征吐谷浑,李道宗和候君集部曾与吐蕃有过交手,吐蕃士兵战力比吐谷浑人强多了,正如你当日说的。这是个大患,不可等闲视之,吐蕃境内,也抓紧时间安置我们的情报人员,无论用何种办法,能消除其对我大唐边境的威胁,都可实行”

“是,陛下,!”李业诩放心不下的是,这些新训练出来的情报人员,能否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不被对方侦知,特别是吐蕃这个海拔高、地域大的地方。

“还有高丽,!”李世民脸上有些愤怒的情绪,“前朝时,隋帝杨广出征高丽,死难的将士有数十万,高丽人用我士兵的头颅,筑成了十几里长的京观,这是奇耻大辱。朕当日派人去收拾这些将士的遗骸时就曾言,这样的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你要派遣最多最好的人员到其境内,探测一切情报,并且,要把那块地方弄的越乱越好”

“陛下,臣明白,!”李业诩听了猛地站直了身,“臣一定把最好的情报人员派往此地,把他搅得个天翻地覆!”

在后世,李业诩对这个异常无耻的棒子民族都没有任何好感,如今见李世民也把高丽列入这些年要打击的目标,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李业诩知道,现在的高丽还占着后世东北的大部分领土,而且在原来的历史上,李世民曾亲征高丽,虽然给予高丽人沉重的打击,但却没有达到战略目标。这也是李世民一辈子征战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取胜的战役之一,也是李世民的一块心病,这样的历史进程,应该将其改变。

如今的那个半岛上,还有三个国家,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之间常互有征战,唯有新罗一直对唐政府臣服,这样三强相持的局面,当然可以好好地利用一下。

将这一片国土纳入大唐的版图,那另一个让李业诩异常痛恨的,现在还称为倭国的无耻国家,也将会是大唐打击的目标,若从半岛最南端出发,那比从大唐东南沿海一带出发,距离近得多了。

想到这些,李业诩直觉得热血直冲头顶。

若有出征倭国的战事发生,不论如何,李业诩肯定要参加战斗,哪怕是只当一名普通士兵都可以,要把憋了两辈子的仇恨,用手中的大刀,往鬼子头上发泄出去。

后世李业诩最想去战斗的地方,除了这个半岛还有倭国,如今都有机会将其踩平,那将会是件异常得意的事儿。

还有一个后世牺牲的地方,阿三的国度,以后也要将其蹂躏一番。

“朕交付的这些事儿,你不得延误,必须要办好,而且,不能失败,只能成功,你先退下吧,!”李世民语气平和地说道,但却透露出不容抗拒的味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儿要向您禀报,!”李业诩今日想与李世民汇报的事儿还没说。

“哦,是什么事儿?”李世民已经换了表情和语气。

“军器监丞陈天宁已经研制出可以自引点燃的引线,若能成功地用于手雷中,那在作战时候手雷不需要用火点燃,作战时对敌的打击效果可以得到大大的增强”说到这个李业诩就兴奋,这么好的一个开端,以后研制便携式手雷,或者那种长柄的手榴弹,会容易得多。

“这是天大的好事,这事还是你负责办,一定要最短时间内,试制出可以不用火点燃的手雷,无论需要什么,你都可以直接来找朕!对陈天宁,朕自有奖赏,!”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都为之一震,若交战时,能把大量使用方便且威力不小的手雷扔到对方阵中,那对敌方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臣明白,那臣先告退了!”

“贤侄”

“陛下?!”李世民还有啥事?

“你抽个空去看看汝南,这孩子这段时间病得有些重,可能时日无多了,唉她还常叨念着你,!”李世民说这话时满脸悲戚之色,话语中都满是感伤。

“啊?!”李业诩吃了一惊,虽然对李宇没有太多的感觉,但这个李世民想赐婚给自己的公主,如今又病的很重,无论如何得去看一下。

上次去看望还是出征前,和李恪一道儿去的,那时的李宇看着还好,没想到

李业诩告了退,即想着找李恪一道儿去看看李宇,然后再把李世民交付的这些事儿都处理好。

可是李业诩没想到的是,正有一场不小的烦恼事,降临到李靖身上,也牵连到他

第三卷 兵锋 第六十六章 天大的事儿

李业诩出了宫,先去了军器监。把今日李世民叮嘱的事儿与陈天宁说了。

还告诉陈天宁,皇帝将要对他进行奖赏。

陈天宁听了,激动的得差点蹦起来,拉着李业诩的袖子,都有些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了。

陈天宁以往在宗圣观内当个小道,整天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要说得到皇帝的奖赏,即是能被皇帝所知,或者看一眼皇帝,那也是件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

如今皇帝不只知道了他的大名,而且也曾来看望他,还曾为皇帝亲自演示手雷的爆炸情况,如今皇帝还亲口答应给他奖赏,陈天宁心里都有些飘飘然起来了,大好前途就在眼前。也对李业诩这个把他带出道观的人更是感激,都有跪下给李业诩磕头的想法。

李业诩看着陈天宁激动的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有些想笑,只是拼命地忍着,甩掉陈天宁拉着自己袖子的手,说道:“天宁,你要继续研制出更厉害的东西来。皇上也定会更加赏识你,说不定除了奖赏,还会给你升官,你呢,除了研究火药火器,空了还要多看看书”

多学点知识不错,省得以后对其说起更复杂的事来还不知所云;以后升官了,肚里也有些货,也不会让人觉得是一个粗人。

“多谢李少监的厚爱,我一定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陈天宁抹了一把眼睛。

李业诩又吩咐了一番,让陈天宁好好做事,争取早日把用拉发引线引爆的手雷折腾出来。

“对了,天宁,你今年多大了?”末了李业诩突然想到这么一问。

陈天宁一愣,搔搔头道:“我今年十七了”

“哦,!”李业诩抬腿走了出去,心里有些八卦的想法,这个无亲无故的人儿,是不是要帮他找个媳妇来着?

从军器监出来,李业诩又去了特情处,把李世民今天所吩咐的事儿与许立和傅德两人详细地讨论了一番,李业诩让许立和傅德两人弄个详细的计划出来让他看看,再琢磨着改进。

待回到特卫军营中,已经是夜了,特卫将士们都已经用罢晚餐,苏定芳和郑仁泰在练习枪法中,李业诩让他们跟着自己。一道来去找李恪。

李恪正在自己的房内看书,还是李业诩的那本《六军镜注解》,看得津津有味,连侍卫的禀报都没听到,只到侍卫说了第三遍,这才反应过来。

“业诩兄,你才回来啊,父皇拉你这么半天,都说了些什么?”李恪放下书,饶有兴致地问道。

“皇上吩咐我们,待过了年后,要从特卫中选拔一部分中下级军官,充到其他各卫中,我就是与你商量这事来了,!”李业诩在一旁的胡凳上坐了下来。

李恪还是挺敬业的,快过年了,天气如此寒冷,也不回宫去。

李恪曾悄悄与李业诩说,过了年后,即要大婚了。大婚后,也将有自己的蜀王府。到时就自由多了,不会像在宫中一样诸多不方便,也可以请这些兄弟们去溜溜了。

李恪未过门的王妃是前朝直客将军邢国公杨士贵的孙女,来自隋宗室杨恭仁家族,其父杨誉,任慈汾二州刺史。

据李恪的交待,原来上一年就准备完婚,只是李恪以要操持军事为由,请当皇帝的老子让他迟些成婚,今年李业诩出征,更是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没空结婚,明年是铁定要成婚的,没有理由推迟了。

李业诩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缘故,小蝴蝶的翅膀把李恪的结婚日子也扇迟了几年,原来历史上的李恪应该早就结婚了,比李恪小一些的李泰都已经成婚几年了。

“业诩兄,抽提中下级军官的事我父皇早已经有这个意思了,我想等你回来再说,父皇胃口也太大了,一次就要这么几百人,特卫军中那不是要抽空了,!”李恪满腹牢骚。

“这个我已经想过了,抽调一部分出去,我们还可以再培养,!”李业诩笑笑,李世民已经让步了,人员大量减少,这培养的事儿可以继续。

“我父皇他同意少拿一些人了?”

李业诩点点头。摸摸肚子道:“几位可都是用过晚饭了,我还是饿着肚子呢,天气冷,我们一起喝几杯吧。”

苏定芳和郑仁泰练习枪法折腾了一阵,也有些饿了,当下都赞同,李恪也没意见。

郑仁泰出去,吩咐弄些酒菜来,再给李业诩那几名饿着肚子可怜的亲卫也一份。

酒菜上来后,几个一块喝着酒聊天。

“对了,妹夫,你那位妾室小月听说快生了,!”郑仁泰喝了杯酒问李业诩道。

“快了吧,我也没空回府,!”李业诩狼吞虎咽地吃着,含混不清地说道。肚子还真饿了。

“业诩兄,你的功夫不错啊,这么几年,就给你弄出两个儿子来了,若再生一个,那就更热闹了,!”李恪yin笑着道,“业诩兄。是不是有秘诀的?教教我如何?”

李业诩白了一眼李恪,这方面的功夫如何能教,不理李恪这种酸葡萄心理,还是大吃着。

听到边上几人议论自己的家事,也想着苏定芳和郑仁泰也都是有家室的人,自己从来没有问询过他们什么。郑仁泰的事儿听郑燕讲过,家中有一子,现在也才六岁,还有一女,才两岁,苏定芳家事倒从来不知。

“定芳。你家中一切可好?”李业诩敬了苏定芳一杯酒问道。

“一切都好,犬子庆节已经十五了,过了年,我想让其入伍从军了,还有一子庆英年方十岁,!”苏定芳喝干了杯中酒说道。

“哦,那大唐军中又将会多两位将军,!”李业诩呵呵笑道。

“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可能都在马背上征战,我们的后代,也将和我们一样,!”苏定芳也笑笑。

“为了我们的了孙后代都成为大唐的将军,为了大唐雄师无敌于天下,我们干杯,!”郑仁泰也有些兴奋地说道,“蜀王和定芳兄、还有妹夫都是李大帅的嫡传弟子,他日定是可威名远播,我这等无师承的,只能如此混混了!”

“唉,仁泰兄哪些说就见外了,业诩兄不是把李相的兵法都让你习了吗?还不是与我一样,!”李恪有些愤愤,李靖一直不愿亲自都他兵法和枪法,都要李业诩转教,让他心里很是不甘。

“我说各位,我们今日还是不要发牢骚了,讨论一下选拔哪些人的事儿吧,!”李业诩忙打哈哈,怕这几人趁李靖致仕空闲了,还想打拜师的主意。

几人听了,也忙转移了话题,讨论起这个皇帝亲自吩咐的问题来。

讨论了大半天,也终于有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