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那个昏君by岚月夜-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的神色渐渐严肃起来:“你叫人好好留意着那边。”
第66章 VIP
没想到昏君很快就去而复返,还主动跟秀兰说:“秋塘里那边,刘群振已经收了小半,眼看到了年根底下,我让他们先收收手,一则不要扰民太过,二来也别在这时节惹出事来,叫大臣们啰嗦。”
“正是这话,反正又不急,等开了春再办就是了。”秀兰很高兴,“眼下我又不能出门,恐怕直到生之前也不能再去,有什么可急的?”
皇帝听了就扳着手指算日子:“方程说是该在六月间生产,还有大半年,是不急。你是五月里来的,这才一年的功夫就生了皇儿,真是个有福气的,封贵妃都委屈了你,你放心,等你生了皇儿,我一定想法废了郭氏。”
把秀兰听得胆战心惊的,有些心虚的问:“这个,本朝可有先例?”她是听说明朝废后颇多,可是现在做皇帝的人已经变了,那么宫闱里面的情况又如何呢?
眼见着皇帝的神色有微妙变化,秀兰已猜到没有,果然就听他说:“先例么,当年高宗皇帝也曾有意废孝恭皇后,改立时在贵妃位上的孝惠太后,不过孝惠太后上表推辞,先帝也进言谏阻,最终高宗皇帝就改了主意。”
这故事精彩啊,秀兰来了兴趣:“那最初高宗皇帝为什么要废后?孝惠太后又为什么要推辞?先帝的生母是哪一位?”
“咳咳,先帝生母自然是孝惠太后,否则孝惠太后又怎能获封太后?”皇帝回避了秀兰另外两个问题,很生硬的转移了话题:“陈年旧事提它做什么,你今日可有什么特别想吃的?我看你胃口还好。”
咦,有隐情!秀兰的兴趣被勾起来了,不过皇室祖宗的事问皇帝也不适合,就打算过后再问香莲,当下只顺着皇帝的话说:“我想吃酸笋,说来也怪,我听人说,刚怀孕的两三个月都闹腾得厉害,又是吐又是不吃饭的,怎么我反倒胃口大开?你瞧瞧我都胖了多少了!”
皇帝轻佻的摸了一把秀兰的脸蛋,调笑道:“哪里胖了,我瞧着你还越发娇艳了呢!能多餐是福气,嗯,咱们皇儿也是个有福气的,一点不折腾,真是懂事。”
秀兰听了他的话却有些担心:“我怎么听说能折腾的才是小子,老老实实的都是女儿呢?若真的是个女孩儿,你可别嫌我。”
皇帝拥秀兰入怀,安抚道:“女孩儿更好呢,女儿贴心,若是生的像你就更好了。再说了,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常事,咱们不急,来日方长。”
他的怀抱很温暖,有淡淡的熏香味道,秀兰靠在他胸口,还能听见那一声一声的心跳,嘴角不由微微上翘,应道:“嗯,来日方长。”这四个字莫名多了些美好的味道。
秀兰又跟昏君说了一会儿话,渐渐有些昏昏欲睡,皇帝就扶着她躺下,又叫玉枝取了薄被给她盖上,自己就坐在她身边翻书。一本书才翻到一半,彭磊就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皇帝示意他不要说话,自己放下书,下地走到彭磊身边,低声问:“何事?”
“陛下,夏大人求见。”彭磊也压低声音回。
皇帝和秀兰今日一起到守拙斋来找书看,此时秀兰睡在了榻上,皇帝就起身去外间见夏起,“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问话的时候也有意压低了一些音量。
夏起从袖子里抽出两本奏疏,回道:“启禀陛下,燕王于三日前薨逝在燕王府。”说着递上手中的奏疏,“这是康平郡王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报,这是北平布政使孙政才一同送到的奏报。”
死了?燕王才过而立,一向听说身体也不赖,好好的怎么忽然就死了?皇帝狐疑的接过两封奏疏,挨个打开看了一遍,喃喃道:“误服药物?”
底下的夏起见他看完了,又启奏道:“陛下,诸位大学士也已到了西苑,臣以为,此事还须与大学士们好好商议才好,燕王世子年方十四,恐鞑靼人趁机作乱。”
“嗯,你先去励勤轩等着,朕随后就去。”皇帝先打发了夏起走,转身进去想看一眼秀兰,却发现她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还问:“谁来了?”
皇帝按着她不叫起来:“你继续睡吧,夏起和大学士们来了,我出去见一见,一会儿再回来陪你。”
秀兰却拉住他的袖子不放,问:“我怎么恍惚听见说谁薨逝了?”
“嗯,是燕王,奏疏上说是误服药物,呵,这个燕王一向耽于酒色,还不知道吃的是什么药呢!我去跟大臣们商量一下后事,一会儿回来陪你用膳。”皇帝说完就叫人服侍他更衣。
秀兰还是不肯放,伸长手去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耳边问:“那么燕王妃等人要殉葬么?我刚才好像听见说燕王世子年纪不大,世子都年龄尚小,下面只怕还有更小的,五郎,能不能免了她们殉葬?就说是为了抚育幼子,或是燕王遗愿,行不行?”说完看皇帝凝眉不答,就又加了一句:“其实我也是想给我们的孩儿积些福报。”
皇帝这才有些意动,又想到燕王的亲弟弟康平郡王,心里生了一计,点头应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思,我会想法子的,好了,你不要劳神想这些个,再睡一会儿,等我回来用膳。”说完就叫人侍候着换了衣裳走了。
虽没有正面斩钉截铁的答应下来,可总算是有了松动的意思,秀兰心里略觉欣慰。刚才皇帝起身出去的时候她就醒了,也顺便听见了外面夏起说的话,她立刻想到这是一个向殉葬制度挑战的好机会。
那燕王世子年方十四,想来他生母和兄弟姊妹年纪都不大,以这个理由提出请求,再加上自己现在肚子里怀着孩子,就说是为了给孩子积福,皇帝再懒得管这事,也要多思量一二。如果此事能行,自己先从亲王处下手,慢慢把这个野蛮成例改了,岂不是一件大大的功德?
她可没有想到皇帝另有打算。在京师里做着皇帝的人,总是会对外面镇守边疆的藩王们有些防备之心的,更何况是燕王。从太宗皇帝起,每一个继任皇帝的人都会从先帝那里听到一句叮咛:对燕王须且用且防,切不可坐视其势壮大,严防其结交朝臣,若其有不臣之心,不可姑息,即另选贤能代之!
皇帝虽一向怠惰,可是对祖宗社稷还是不能不在意的,所以他前几年特意派了陆鲲去北平,要他盯着燕王兄弟和北平都司,防着燕王有贰心。不料陆鲲这个人志大才疏,去惹了一屁股官司就跑回来了,皇帝只得另派了御史去北面巡按。
眼下燕王突然薨逝,北面的局势必然会有些动荡,若是真的让燕王世子即燕王位,掌理北平防务的话,皇帝还有些不放心,担心他小孩子不懂事,上了鞑靼人的圈套,北平有什么闪失。可若是让康平郡王接位的话,稳定局势是没有问题,可这个康平郡王比死了的燕王还要精明能干,实在让皇帝不太放心。
到了励勤轩,大家坐下来商议,几个大学士的意思,自然还是要世子接位才名正言顺,然后命康平郡王留在北平辅助,再另派一钦使过去册封兼吊唁,顺便留下来监军,这样北平也就能安定下来了,朝廷也能放心。等过几年世子长大了,再让康平郡王回蓟州就是。
皇帝也赞同了这个意见,却又提出说燕王突然薨逝,他膝下几个子女尚且年幼,需要母亲教导,自己有意下旨,免了王妃等人的殉葬。
大学士们有些意外,却也无人提出异议,都说陛下圣明仁爱。然后又提了些别的事来让皇帝定夺,比如该当派何人前往,留在北平的巡察御史该当如何行事,皇帝不想在这里多耗费功夫,当下能定的就果断先安排了,不能定的就让他们回去再议,然后只留了夏起,命大学士们先回去。
“这免王妃等人殉葬的旨意,你着人快马加鞭送到北平,瞧着点时候,眼下朱见津应就在燕王府主持燕王的后事,晚了的话,只怕我们这道旨意赶不及救燕王妃的命,倒白费了朕一番心思。”
夏起听这话似乎意有所指,抬头探寻皇帝的眼神,等他跟皇帝对视上的时候,立刻就明白了:“是,臣明白,陛下的好意务必要让燕王世子领了才好。只是康平郡王人在北平,操持燕王身后事的也是他,陛下毕竟是鞭长莫及”
皇帝满意的笑了:“正是如此,快去办吧!你挑个人跟着同去吊唁,好好安抚燕王世子。”一切交待妥当了,皇帝就跟夏起一同出了励勤轩,边走边说:“天渐渐冷了,你年纪也大了,小事就不必总是自己跑来,染了风寒反倒不值当,有事多打发小的们来。”
夏起十分感动,躬身说道:“多谢陛下关怀。臣虽年老,但还有几分力气,想多侍奉陛下几天,等哪一天臣真的走不动了,就打发小的们过来侍奉陛下。”
“朕知道你忠心,时刻想着朕,可也得保重自个的身体,朕还有许多事要你办呢!等朕有了皇儿,还想让你来侍候呢,你可不能这般不爱惜自个!”主仆二人都想起了早年的事,说的话也感性起来。
第67章 VIP
另一面秀兰和香莲主仆两个也在说话,“你是说孝惠太后原本是孝恭皇后身边的宫人?是孝恭皇后不能生育才安排她侍奉高宗皇帝的?”
香莲一边给秀兰捏腿,一边点头:“是,宫里曾有传言,说当初高宗皇帝曾答应孝恭皇后,等孝惠太后生了皇子,就抱给孝恭皇后养,可是高宗皇帝越来越喜欢孝惠太后,孝恭皇后免不了嫉妒,明里暗里为难孝惠太后,后来被高宗皇帝知道了,大发雷霆,先帝生下来以后,也就没有交孝恭皇后抚育,而是留在了孝惠太后身边。等到先帝册封太子的时候,高宗皇帝就有意废后。”
“那孝惠太后为何要推辞?先帝又为什么要谏阻?孝恭皇后不是对他们母子不好么?”秀兰疑惑的问道。
香莲答道:“孝惠太后最是温柔慈和的一个人,她心里总念着孝恭皇后的恩情,一直多方隐忍,又怎能看着孝恭皇后被废呢?先帝秉性纯良,曾经说过,孝恭皇后虽心性狭小,可待他一向亲厚,他不能看着父母失和,所以一力谏阻高宗皇帝废后。”
要是事实真是这样,那孝惠太后可真是一个标准的琼瑶女主角啊,委曲求全、以德报怨、心胸宽广、甘为人妾,等等等等。太典型了有木有?先帝也真是个人才,他这是跟刘玄德学的收买人心?反正他是长子,生母是不是皇后他都一样做皇帝,到时给自己妈升太后,对自己亲妈好一点,别人就算知道了能说啥?
母子俩情商智商都很高啊,绝对是宫斗高手,秀兰托腮沉思,怎么二货昏君就没遗传到呢?瞧他整天都被太监们哄成什么样了?
“那孝恭皇后什么时候过世的?”秀兰又冒出一个问题。
香莲换了另一条腿捏,答道:“先帝即位五年后还是六年后吧,孝恭皇后过世的时候,孝惠太后和先帝都极为伤心,孝惠太后病了一场,先帝亲自在灵前守了七天。高宗皇帝曾有遗命,言道不愿与孝恭皇后合葬,陵寝里只给孝惠太后留了空,要孝恭皇后另选陵寝。但孝恭皇后故去以后,先帝并没有另择陵寝,而是依礼让孝恭皇后与高宗皇帝合葬了。”
高宗得有多厌恶这孝恭皇后啊?秀兰叹息完了,想起孝惠太后,又问:“那孝惠太后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