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染征袍-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跟着,老雷的脑袋里,忽然感觉一痛。凭空出现了一段文字信息。
“战争之轮————编号000000启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靖江保卫战!”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在英国基本完成。”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炫速上升,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欧洲迫切要求抢占更多的殖民地,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因此他们盯上了大清国,希望打开清国这个亚洲大市场。”
战场介绍:
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次年三月,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
英国zhèngfǔ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靖江保卫战:鸦片战争的最后一战。为鸦片战争中,唯一依靠群众和少数水师官兵力量。取得的一场全胜的战斗。
战场任务:
“在靖江保卫战中生存三个小时,帮助靖江打败入侵者。”
“在靖江保卫战中,尽可能地杀伤英俊,杀伤人物等级越高人数越多,奖励越丰厚。”
“隐藏奖励——接触靖江知县杨凤融!”
战场提示:
“若发生战场死亡,则会导致任务失败,本体也将变成一具战场上的死尸。临阵溃逃。装死,一并视为任务失败”
查看过战场介绍、还有战场任务。
没有经过六星残暴属xìng加持的老雷,竟有些脸sè惨白,动也不动地站在那儿。只觉得脊梁上流下一股股的冷汗。
第一次鸦片战争,或许老雷并不感到陌生,甚至耳背能详。
唯一让老雷感到担忧的是,临界世界战争之轮一上来,就是火药热武器的战场。
虽然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靖江保卫战,不是什么史诗战场。但是有了抬枪这样的重型鸟枪,以及还有大炮的存在,什么个人武技,什么刀剑锋利,都变成了过往云烟。
让老雷担忧、恐惧的倒不是这场小小的靖江保卫战,而是以后会不会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甚至是近代史上的伊拉克战争
只是还没有待到老雷多想,脑海中最后的文字信息,便接憧而来,“信息导入完毕,准备进入战场,十秒钟倒数,10,9,8,7,6,5,4,3,2,1”
穿越了空间,穿越了时间,最后又穿越了磅礴的战争迷雾
即便是已经来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年代,老雷的眼前依然一片模糊。
天边的夜雾慢慢淡了,颜sè变白,像是流动着的透明体。
眼前的建筑和树木虚影若有若无。
有吧,因为大雾的遮挡,看不到那些确切的建筑和树木的整体。
没有吧,迷雾开豁的地方,又隐隐露出建筑部分的轮廓。
终于、在老雷回过神来彻底清醒的瞬间,渐渐的东方发白了,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迷雾笼罩着靖江县城。
当发现在站在城墙上,老雷首先摸了摸头上的异物,摘到中一看,才发现是一顶‘圆锥形斗笠式’挂着红缨的清兵帽子。
再低头望身上一看,青sè的麻布衣上面,在胸膛靠下方的正中间,白sè的圆圈里写着一个大大的‘兵’字。
“擦,这次的角sè还真够垃圾,变成大辫子就算了,感情还是个效忠清王朝、效忠胡虏鞑子的绿营兵!”
(新人新作,求一切点击推挤,求推荐票票!!!)
jīng彩推荐:
第五十九章靖江保卫战
ps:求推荐票票!!!
老雷抽出一截腰里的钢刀,质地和锋利程度不错。坑爹的是,在即将发生的冲突中,这玩意基本上派不上什么用场。
眼光跟着城墙扫了几眼,一排靠着城墙多口的长型‘木棍’进入老雷的视线。
这些在老雷眼中,只能当烧火棍老掉牙的抬枪,是清代一种重型鸟枪,长1丈左右,重30多斤。
其结构与一般的兵丁鸟枪完全相同,但装药量、射程及杀伤威力远远大于兵丁鸟枪。
发射时须两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
这种火器的优点是重量较轻,不必车载马驮即可携带,而且火力较强,所以一直被清朝延用。
缺点是过于笨重,且射击精度颇差,与英军使用的燧发枪,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知县大人有令城墙守备马上赶往江边圩口防御‘黄毛鬼’来袭!”
待到浓雾稀薄,老雷驻足倾听;听到远处隐隐传来一通“咚咚锵锵”的敲锣声。
十秒钟后,薄雾里的城墙走道上,跑上来一个手提铜锣,头戴瓜皮小帽,气喘吁吁的年轻人。
“知县大人有令,城墙守备马上赶往江边圩口!现在、所有的守城兵勇马上到城墙下面集合。”
手提铜锣的年轻人,从老雷的身旁呼啸而过。
但是每个十米的站岗清兵,转过圆锥形斗笠帽檐,把目光全部向老雷的身上焦距。
直到那瓜皮帽的小厮,再次敲打着跑回来,停在老雷的面前驻足,并上气不接下气地出声提醒。“管、管带军爷,知县大人、大人有令,城墙守备营的兵士马上、马上赶往江边圩口!现在、所有的守城兵勇马上到城墙下面集合。”
确定眼前的瓜皮帽小厮,确实是在和自己说话。
来到镇江县城,前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
“管带大人!??”
听到瓜皮帽小厮的急切问话,老雷方才从这具身体的记忆里想起,自己除了名字叫王武滔,还是这一票上百个清兵的管带。
今天穿这身兵丁的衣服站岗,完全是在替一回家照顾病母的哥们顶缸。
“去,把老爷我的管带衣帽拿过来。”
清朝顶戴的颜色的含义。对应的官职按清礼仪:
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狗屎运不错,当瓜皮帽小厮从城垛口抱来衣帽。
老雷一眼便看见了‘阳纹镂花金’的顶子。后面还插着没有花翎的黑翎。
“一票清兵的管带,虽然是个芝麻官的九品,但是在这种年代,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是人就吃这一套!”
扔掉兵士的褂子,穿戴好紫色的铜文马褂,头顶有尾巴的顶子,钢刀悬腰。外带一支短柄的鸟枪。
一眼看上去。‘王武滔’年轻的模样,配上这身管带行头,倒也英姿勃发!
“守备营的听着。马上到城门前集合,听知县大人的命令行事,即可赶往江边圩口——————”
说到这里,老雷特意顿了一下,然后抬起圆锥形斗笠帽檐下的年轻脸庞,一双眸子突然睁得滚圆,“————杀鬼!”
靖江县城的城门,不是老雷想象中的高大坚固,碧瓦飞甍的样子。
待到来到城门前,老雷方才发现,这靖江县的城门虽然也是砖石所砌,但是年久失修,好多地方都已经崩坏,连城门都崩掉了一小半,估计用不着英军开炮,随便一个毛贼只要猫着腰就能从下面的豁口爬进县城。
靖江县城,除了一票百十号人的守备绿营兵。
还驻扎着一支大约四百来号人的水师营。
“全部站好!”
听到响亮的口号,老雷发现,水师营已经先他一步,在城门口集合完毕。
四百来号水师水手都穿蓝裤褂,裤子前面打折,腰间系蓝带,头上扎青包头,脚下穿抓地虎靴。
官员级别的都是青纱马褂,边上带云字,级别以袖口上分。
炮手是一条金色龙。管带、大副、二副都是二龙戏珠,但珠子颜色却很不同。
管带的珠子是红色的,六品顶戴,比知县还要大上一级。
大副的珠子是蓝色的,七品顶戴。二副的珠子是金色的,和老雷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水师每个月的饷银,是老雷这种蛋疼守备军的十倍还要多。
所以,当瓜皮帽小厮发给守备兵,还有临时召集的乡勇每人100文饷钱的时候,老雷的一票子兄弟手忙脚乱,争先恐后。
而数百名水师则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对那一百文大钱,根本看不上眼。
“哎呀,水师营头领何鼎勋大人,真是好久不见哇!”
即便是大敌当前,‘黄毛鬼子’即将犯境,靖江县知县杨凤融,遇上顶子比自己大的,依然免不了一番寒暄。
寒暄过程中,偷偷送上一锭金子也是在所难免的。
“清王朝**的官僚系统,已经无可救药。”
老雷在心里发出嗤笑。大敌犯境之际请自己辖区内的水师联合御敌,也需要黄白之物才能请动,这样的王朝焉能不灭亡。
收了靖江县知县的金子,水师营头领何鼎勋,顿时脸上小开了花。
他的双手微微作揖,悄悄掩饰了自己收受贿赂的尴尬。“杨知县哪里的话,保家卫国,防守江边圩口,乃是我水师营的职责所在,只要杨知县的一句话,我手下的水师悍勇们,随时恭候您的调遣。”
老雷翻翻白眼,在过滤一顿屁话的同时,脑中回忆着靖江县知县杨凤融的后世评价。
杨凤融,生卒年不详。清朝鸦片战争时期,任江苏靖江知县。
主要事迹是领导靖江人民抗英,并取得了抗英斗争的全胜。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所取得的唯一的一次胜利。
可惜在靖江战后,《南京条约》签订不久,就被两江总督牛鉴斥为“大胆滋事”,并被撤去县官职务。
杨凤融只能回到四川老家。但靖江人民对他十分留恋和崇敬,当他离开靖江时,百姓顶香跪送,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感人情景。
十年后,他又以“布衣”的身份来到靖江,执教马洲书院,为靖江培养人才。
“自古忠臣多苦逼!”
生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杨凤融能有这样的下场,还算是好一点的。清王朝后期,许多忠臣良将,连个囫囵尸首都难保存。
且不论杨凤融的一生如何,仅靖江一战,便为他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作为中华后裔来自现代的炎黄子孙,老雷也打心眼里佩服他这一点。
看到杨凤融和水师营管带寒暄一番,又继续和大幅和二副继续刚才的一套,并暗地里送上黄白之物。
老雷连看的兴趣都失去。他的目光略过水师营的装备,清一色的鸟枪。还不如自己收下这一票的绿营兵,起码还有抬枪这样的古董撑场面。水师营憋在裤子上的这些鸟枪,估计也就能打个鹌鹑、野鸟之类。要真是能够打死装备精良的英军侵略者,那才是真的活见鬼了呢。
发射药方面,清朝用的还是宋代的技术,而英国却把黑火药最佳比例找到并应用于火炮。
弹药方面,欧洲早已有开花弹、榴散弹、链弹等多种弹药;清军方面就一种弹药——实心弹,打到战舰上除了一个洞之外啥也没有。
还有在最关键的铸炮技术方面,广东佛山铸炮用泥模,所铸大炮炮身上净是沙眼,火炮极易炸膛。
老雷清楚地记得关天培就是这么死的,可怜那一代英魂!落得个苦逼惨死的下场!
另外,火炮不标准,一个模子和另一个模子之间差别极大,而且没膛线,射程近,总之毛病一大堆!!
反观英国,不仅铸炮用铁模,而且炮与炮之间公差极小,在实战中易行成齐射。弹道有迹可循,也有膛线,炮弹出膛后弹道稳定。不像清军火炮,炮弹出膛后不知道飞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