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焚清 >

第377章

焚清-第377章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也纷纷向大清国朝廷发出照会,有的提出租借领地,有的提出开放通商口岸,不一而足。
  面对西洋列强咄咄逼人的瓜分的态势,大清国朝廷束手无策。
  而国内政治却是愈发糜烂。
  维新党人声势浩大的维新变法运动,因为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迟迟落不到实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直到现在,一项具体措施也没能实施下来。而党派争执,却又因为维新变法,变得异常尖锐。维新党人与保守势力,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维新党人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计划,触动了保守势力的根本利益。归政于皇帝,是维新变革的基本方针,而这一方针,刺到了慈禧太后的痛处,她绝不能同意!而改革六部、废除科举,则是进一步触及了当权者的既得利益,朝廷上那些六部官员们,对改革一片发对。就连很多原先拥护维新的官员,听说要罢斥六部,也不干了,那意味着,他们要失业!
  最为要命的一点,是停止对旗人和满清亲贵的补贴,节约出经费来,用于兴办实业。八旗子弟已经堕落到了寄生虫的地步,除了遛鸟听曲,他们什么都不会。要是终止了补贴,就是彻底断了他们的生活来源,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一向浑浑噩的八旗子弟,在这件事上,发出了最后的吼声。
  于是,维新派与保守派,到了你死我活的时候了,双方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发动政变,将对方一网打尽。一场血与火的拼争,在所难免。


 第247章 胶州湾

  康有为的维新改良遭到阻挠,难以成事。孙文的革命运动,乘势而起,1985年,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却打响了推翻满清朝廷的第一枪,从此之后,革命党人在国内活动日益频繁,武装起义此起彼伏,虽然全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每一次起义,都给大清国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又添了一把力。
  内外交困的大清国,把周宪章看成了最后的希望,但同时,也把周宪章看成是最大的威胁。
  章军就如同当年曾国藩的湘军,强大的章军如果愿意帮助朝廷,那么,就是大清国的福音,而他们一旦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那就是大清国的掘墓者!
  大清国的王公大臣们希望周宪章成为第二个曾国藩,在挽救了即将覆没的大清国之后,自动解除掉自己的武装,去成就一个回光返照一般的同治中兴!
  所以,到了1897年年底,台湾总督府热闹起来了。
  各方的人物,纷纷来到台湾,求见周宪章。
  他们当中,有朝廷的钦差,守旧派或者维新党的密使,革命党的故旧,还有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这些封疆大吏人的私人代表,就连慈禧太后,也派了人来。
  他们都是代表着各方势力的说客,试图说服周宪章站在他们这一边。
  对于这来自各个政治派别的说客,周宪章一概礼仪相待,不偏不倚。就连被朝廷视为叛逆的革命党人,周宪章也堂而皇之地在台北设宴招待。
  不过,周宪章并不表态。
  这个态,他没法表。
  大清国的内部纷争,已经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台湾。
  在台湾,章军兄弟内部,政见就不一致。
  张勋是个彻头彻尾的保皇党,维新不维新,他倒不在意,不过,他反对推翻满清朝廷!
  那哈五是大清国皇叔,尽管这个皇叔来的有些不明不白,不过,那哈五对光绪皇帝,还是充满了感情。那哈五是坚决站在维新党的立场上,拥护光绪皇帝乾坤独断。
  吴佩孚和张作霖则是希望周宪章带着章军推翻朝廷,改朝换代,把那个窝囊的光绪皇帝连同慈禧太后一并拉下马来。不过,他们两人并不赞成革命党人提出的民主共和,在他们看来,改朝换代后,当然是周宪章当皇帝。
  留美出身的蔡挺干,罗鸣芳、李国革这些天津武备学堂出身的将领,接受过新思想,倒是赞同革命党人那一套,希望在中国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体。
  其他章军官兵也是莫衷一是,思想极不统一。
  这让周宪章很难决断。
  但是,他知道,他必须做出决断。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台湾不可能置身事外。首鼠两端就是等死!
  1987年11月14日,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把周宪章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迫使维新党、保守党、革命党不得不放手一搏,也迫使周宪章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决断!
  
  1897年11月13日下午四时,以“皇帝”号为旗舰的德国远东舰队,突然出现在了胶州湾。
  德国远东舰队,是西方列强在亚洲的最为强大的舰队。舰队由五艘巡洋舰组成,分别是排水量7650吨的旗舰“皇帝”号,排水量4300吨的“威廉王妃”号、5200吨的“鸬鹚”号、4300吨的“伊伦娜”号和2370吨“阿克纳”号。由海军上。将迪特里希率领。
  单从吨位上看,德国远东舰队并不算庞大,其旗舰皇帝号与章军的定远号相当,威廉王妃和鸬鹚号的吨位略小,比章军海军的普通巡洋舰略大。
  不过,德国远东舰队的这五艘巡洋舰,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战舰。后来居上的德国造船业,已经在技术上超越了老牌海上强国英国,以皇帝号为代表的德国战舰,其航速、火力、装甲、战术,均超过了英国同等级战舰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更是远远超过了章军海军在十几年前购置的镇远和定远。事实上,一艘4300的伊伦娜号,单舰作战能力,就与7000吨的定远旗鼓相当。
  事实上,在十九世纪末期,德国的军事工业和战术思想,已经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不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超过了老牌的军事强国英国。甲午战争前,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尊奉德国为师。日本陆海军,几乎完全照抄德国的陆海军建军思想,大清**队为数有限的改革,也是沿袭德**队的框架。德国的军事教官遍布大清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军校。大清国的最高军事学府——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所有的外国教官,全都是德国人。
  在大清国眼里,西洋列强都很强大,但是,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的强大,尚可以忍受。而德国的强大,却是如同泰山压顶!
  所以,当德国远东舰队出现在胶州湾的时候,大清国守军感到的,是无尽的恐惧!
  失去了北洋水师的大清国,已经拱手让出了家门口的制海权,根本无力阻止西洋列强的军舰在中国沿海耀武扬威,更何况,那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世界一流舰队。
  所以,胶州湾最高军事长官、登州总兵章高元得到消息后,正在打麻将的他先是一屁股坐在了地板上,直到被下人扶到了椅子上,章高元才结结巴巴地问道:“德国人,他们来干什么?”
  章高元的失态也是情有可原。
  11月1日深夜,德国传教士韩??理加略和能方济在山东巨野磨盘张庄教堂被当地大刀会杀死,本堂神甫薛田资仅以身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野”教案。巨野教案原本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杀死德国传教士的大刀会,是一个活跃在山东一带的民间帮会。和朝鲜的东学教一样,大刀会以保家卫国为旗号,盲目排外,主张斩尽杀绝在中国存在的一切外国势力。大刀会可以说是后来山东义和拳的前身,或者是义和拳的一个支脉。大刀会的主张固然愚昧,但也是西洋列强在中国的蛮横无礼的必然结果。德国传教士韩??理加略被杀,从个案上看,他是无辜受害者,但是,从晚清西洋列强对中国的欺辱上看,韩??理加略西洋列强长期欺辱中国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新兴的军事工业强国,德国在中国的行动晚于老牌强国英国和法国,甚至晚于俄国。所以,德国在中国获取的实际利益,远远低于英法俄三国,甚至,还不如后来居上的日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深以为耻!他认为,德国在中国所获取的利益,与她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所以,甲午战争之后,德国加快了对中国的渗透。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就是,首先在中国获取一个或两个军事基地!
  为此,德国外交大臣多次向大清国朝廷提出在中国租借领地的要求,但遭到了大清国的断然拒绝,原因很简单,德国具有令人恐惧的军事力量和工业能力,一旦他们在大清国本土站稳了脚跟,其扩张能力,将大大超过英法俄三国。
  大清国的拒绝,让德国人深感耻辱和愤怒!但是,也让德国人无可奈何,毕竟,到目前为止,大清国与德国仍然是友好国家,德国找不到出兵大清国的借口。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巨野教案!
  消息传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耳朵里的时候,这位皇帝高兴得连喝了三大杯红酒!
  德国的机会来了!
  雄心勃勃的威廉二世要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在欧洲、非洲甚至是美洲,德国人的机会都不多,那些地方,英国人根深蒂固。
  只有在中国,德国人可以打响挑战英国霸主的第一枪!
  巨野教案如果发生在中国其他任何地区,威廉二世都不会感到如此兴奋!这场突如其来的教案偏偏发生在山东!那是英、法、俄在中国的势力的空白,这里曾经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但是日本人败给了周宪章,永远退出了山东。在这之后,德国人就盯上了山东。在德国人的规划中,以胶州湾为核心的山东,是德国人首选的战略要地!按照德国人的说法,山东有三大无可替代的优势:第一,胶州交通方便,有广阔的发展余地;第二,山东有位置优越、质量良好的煤田;第三,山东有无穷伟大、非常便宜和智慧的劳动力!
  威廉二世相信,这是上帝的意志!
  巨野教案给了德国人一个好机会,这一点,不仅威廉二世看到了,大清国朝廷也看到了!
  大清国知道,德国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在中国扩张的好机会!
  然而,虚弱不堪的大清国,却无力阻止德国人!朝廷唯一能做的,就是严查巨野教案的元凶,极力向德国人献媚,以平息德国人的怒气,希望德国人能够放过大清国一马!
  这根本就是无妄之举!对于韩??理加略的死,德国人根本就没有愤怒,他们感到的是欢欣鼓舞!


 第248章 打出来的尊严

  正因为如此,登州总兵章高元得知德国人的军舰出现在了胶州湾,他感到的,是无尽的恐惧与绝望!
  他知道德国人想要什么,但是,他的部队根本就无力阻止德**队登陆!
  不过,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无论如何,不能与德国人宣战!
  大清国的军队连日本人都打不赢,哪里打得赢德国人!
  所以,远东舰队司令迪特里希的副官阿芒登岸后见到章高元,告诉他,德**队来到胶州湾,是来“借地演习”,章高元明明知道,这不过是一种外交辞令,却也只能装糊涂,并没有命令部队做出任何防御准备。
  于是,在胶东半岛上,一幕奇怪的战争景观出现了。
  11月14日晨,720名德国士兵在栈桥西侧登陆,恰逢当地清军出早操,两军相遇,不少德国教官教出来的清军官兵,操着流利的德语,向德国士兵道早安,德国士兵也礼貌地予以回应,两军如同友军一般。而就在此时,另一只120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