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焚清 >

第14章

焚清-第14章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那晋在军事教学上插不上嘴,他自己也没这个兴趣,他的兴趣和本事全在寻章酌句上,可学堂里都是一群不懂圣贤书的武夫,那晋空有一肚子学问也是对牛弹琴,这让他很是失落。
  自从收了周宪章这个门生,那晋来了jīng神,恨不能把一肚子的经史一夜之间传授给周宪章。
  为了把周宪章弄进国子监,那晋拿着周宪章的文章到京城里到处显摆。京城显贵们都知道那晋有一个写得一手好文章的门生,至于周宪章的军事成绩,反倒没几个人感兴趣。在大清国士绅眼里,吃粮当兵使枪弄棒,那叫不务正业。
  周宪章自己知道,作为天津武备学堂步兵科学员,寻章酌句那才叫不务正业!当然,为了保脑袋,他只能不务正业。
  所以,今天晚上,刘管带语带讥讽,周宪章也是无话可说。
  “周宪章!你的文章写得真不怎么样,和那晋那老迂腐一样,酸气冲天,空话连篇,这样的狗屁东西,那晋居然还有脸拿着还到处显摆,更为可笑的是,那些王公大臣们还一个劲叫好!”刘管带冷冷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朝廷显贵喜欢的就是这种夸夸其谈的东西!你小子年纪青青就学会了迎合世俗,当真是前途无量!”
  周宪章被刘管带说得面红耳赤,心中惭愧。
  那晋教周宪章写的文章,其实就是八股文,这种文章就是写得花团锦簇一般,也没有丝毫实用价值。可是,大清国偏偏就是用这种文章取士,害得天下士子不得不整天钻进八股中,读一辈子书,学不到真本事。
  直到现在,大清国在西洋人面前屡战屡败,不得不承认技不如人,可是,上至朝廷、下至市井百姓,还是推崇写八股文的酸秀才,要是一个年青人不写八股文,而是去研究机械、铁路、电报这些西洋玩意,那就叫不务正业!甚至,会被世人骂成辱没祖宗。
  而今天晚上,这位北洋水师的刘管带,却对八股文不屑一顾,见识很是不一般。
  周宪章唯唯说道:“大人说的是。”
  刘管带说道:“周宪章,我看过你的学档,你的军事课程成绩一塌糊涂,我就奇了怪了,这样的成绩早该淘汰出去了,可冯国璋非说你是个军事奇才,这个冯国璋是个人才,他应该不会说假话,周宪章,不管你小子心里在想什么,你给我记住了,大清国现在需要的不是秀才,而是能够保家卫国的军人!”
  “是!大人您”
  刘管带早已大步而去,消失在柳荫尽头。
  周宪章没来由被一个北洋水师的管带抢白几句,虽然句句说在点子上,可毕竟刘管带是北洋水师的人,是海军,跑到天津武备学堂来教训陆军,周宪章心头不爽,也没心思欣赏池塘月sè,耷拉着脑袋回宿舍。
  绕过池塘向东走三百米,就是学员宿舍,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快到熄灯时间,周宪章加快了脚步。
  刚走到武圣庙前,忽听脑后风声作响,周宪章心头一凛,下意识一个侧身,左手护胸,右手翻腕,脚下也不闲着,虚步上位,就听一声yīn阳怪气的惨叫:“上帝啊!”


 第022章 要打仗了!

      那声音听着耳熟,周宪章慌忙放手。
  背后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冯国璋,一个是艾德。
  艾德捂着手腕呲牙咧嘴,要不是周宪章放手得快,艾德的手腕就废了。
  天津武备学堂的课程几乎全都是德**校的课程,只有两样是中国特sè的:一是中国武术,教习是天津城有名的拳师大刀王五;二是政治学。
  周宪章是从小跟着爷爷上山打猎,本来就身手敏捷,大刀王五传授的又是极为实用的擒拿招式,简单易学,所以,周宪章的武术成绩并不差,只是平时不愿显露出来,这下意识地一出手,就给了艾德一个下马威。
  周宪章说道:“对不起,艾德先生,我不知道是您。”
  “哪里哪里,”艾德的中文本来就一般,手腕上护痛,这话说的更加yīn阳怪气:“中国的枪炮不行,武术还行,不过,我要是有一把手枪,你的武术就没用了。”
  冯国璋笑道:“艾德先生说的没错,不过,光有手枪也不行,还得要有子弹。艾德先生应该知道,战场上总有子弹打光的时候。”
  艾德摇头:“冯教习,对于大清军队而言,的确是要担心子弹打光,不过,在德**队,这是小概率事件。”
  “为什么?”
  “你们大清国的军队没有后勤保障系统,这在现代军队是不可想象的。在德国,后勤补给是军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们的后勤补给是专业化的,前线士兵不会担心没有子弹!”
  冯国璋语塞。艾德说的没错,大清军队的后勤保障,还是冷兵器时代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思想,在冷兵器时代,所谓后勤,就是运输粮草,运送粮草不需要什么专业技术,只要一个催粮官雇一些民夫骡马就行了。
  而现在是热武器时代,要运送的不仅是粮草,还有枪支、子弹、炮弹、药品、工程机械等等战争工具,还要运送伤员,而且,现代战争进展迅速,战况瞬息万变,单靠临时雇佣民夫,根本无法胜任。必须建立一个专业的后勤保障系统,这个系统是军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西方称为“兵站”系统。
  大清国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也建造了很多兵工厂,可以生产子弹炮弹,但是,却没有建立起“兵站”系统,一旦开战,靠士兵随身携带的弹药,一鼓作气击败敌人也就罢了,要是打成了僵持,后勤供应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不仅仅是武器的现代化,也不仅仅是军人素质的现代化,更是作战体系的现代化!
  显然,大清国的军队,距离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宪章问道:“大哥,艾德先生,你们怎么在这里?”
  冯国璋没有回答周宪章的话,而是问道:“老弟,刚才在池塘边,你知道和你在和谁说话吗?”
  “原来你们刚才也在那里啊。他说他姓刘,看他的服饰,应该是北洋水师的一个管带。”
  “不错!他是个管带,不过他可不是一般的管带,他是刘步蟾!”
  “刘步蟾!”周宪章吃了一惊。
  在大清军界,刘步蟾这个名子可谓是家喻户晓。
  此君是大清国第一批留洋的海军军官,曾经在英国地中海舰队实习,在地中海舰队旗舰“马纳多”号当过见习大副,因为表现出众,深得英国海军方面的好评。回国后,二十二岁就当上了炮舰管带,是当时大清国最年轻的管带,曾编写《北洋海军章程》,海军规则多出其手,可以说,刘步蟾是北洋水师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现在,刘步蟾担任铁甲巡洋舰定远号的管带,兼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赏一品顶戴,是北洋水师中仅次于提督丁汝昌的高级将领。
  定远舰与镇远舰,是北洋水师吨位最大的两艘巡洋舰,也是亚洲最大的军舰。镇远是旗舰,水师提督丁汝昌亲自坐镇,定远就是由刘步蟾坐镇,由此可见刘步蟾在北洋水师中的地位。
  周宪章居然与北洋水师的二号人物近距离接触,还居然没给人家下跪!
  “大哥,刘步蟾跑到咱武备学堂来干什么?咱们和北洋水师可从来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周宪章慌忙问道。
  “明天李中堂要来考校学员,他是来打前站的。”冯国璋说道。
  李鸿章是朝廷大员,每次来天津武备学堂,必然是前呼后拥,而且,每次都有淮军的高级将领前来打前站,冯国璋如此解释,倒也说得通。
  “我看没这么简单。”艾德说道:“以往给李中堂打前站的,都是陆军将领,毕竟天津武备学堂是陆军学堂,跟海军没有关系。我看,还是跟朝鲜人有关。”
  “朝鲜怎么了?”周宪章好奇心来了。
  冯国璋扫了一眼四周,低声说道:“老弟,本来,我是专程来向你道别的,到了宿舍你不在,就来到池塘,见你和刘步蟾在一起,不便上前。”
  “大哥,你要走?”周宪章心里很是失落。本来,他对冯国璋这个大哥很有些意见,强迫他拜把子不说,还用他的脑袋和会办大人打赌,可这大半年来,冯国璋真心把他当兄弟,冯国璋突然说要走,周宪章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周宪章叹了口气:“大哥,你走了也好,这学堂是个是非之地。”
  冯国璋很是诧异:“学堂怎么成了是非之地了?”
  “对别人不是是非之地,对大哥您就是非之地啊!”周宪章叹道:“那晋要砍你的头呢,大哥还是跑远一点好。”
  这些rì子,中rì之间风平浪静,毫无战争动向,而且,朝廷上有关中rì携手共同抵御西洋的观点完全占了上风,大清不断向rì本示好,据说,大清驻朝鲜钦差总弁袁世凯,也欢迎rì本军人参与朝鲜zhèng fǔ的改革。
  中rì打不起来,按照赌约,那晋就要砍冯国璋的人头,这让周宪章很是担心。
  冯国璋却是一脸的尴尬:“这个,老弟啊,我要走,不是怕那晋砍我的头,而是因为太原总兵聂士成要我去给他当幕僚。”
  “是这样啊。这也是好事啊,我听说聂总兵很是干练,部下训练有方,是一员良将,大哥能在聂总兵收下当差,肯定比当一个教习有前途。”
  艾德说道:“你大哥的脑袋没问题,周宪章,只怕你的脑袋有问题了。”
  “我的脑袋?”周宪章紧张起来,难道中rì真的要打!周宪章想起了甲午战争,到了大清朝大半年,周宪章已经不再相信他的前生了,正如庄生梦蝶,他以为那不过是他做过的一个大梦,有关甲午战争的说法,也是这个梦的一部分。
  冯国璋低声说道:“不瞒老弟,这一次,咱大清国跟东洋人,算是较上劲了!”
  周宪章大惊失sè:“打仗了?”
  “还没有。”冯国璋说道。
  周宪章松了一口气。
  “不过,也差不多了!”艾德说道。
  周宪章顿觉头皮发麻,后脖子发凉,就像一柄钢刀的刀刃架在了后颈上:“发生什么事了?”
  冯国璋说道:“半个月前,朝鲜开化党人金玉均在上海被暗杀了!”道。
  “谁杀的?”周宪章问道。
  “朝鲜人,名叫洪钟宇,据说是朝鲜朝廷派出的杀手。”
  周宪章再次松了一口气:“大哥,朝鲜人杀朝鲜人,跟咱们大清和东洋有什么关系。”
  周宪章听说过金玉均,他是朝鲜著名的维新改革者。
  朝鲜高宗李熙继位后,朝鲜朝廷形成了摄政大院君为首与闵妃为首的两大政治势力。大院君是高宗的生父,闵妃是高宗的王妃,高宗李熙生xìng懦弱,被闽妃架空,朝廷权落到了闵妃和大院君手里,两大势力内斗加剧,水火不容。
  而此时的朝鲜,闭关锁国,国政**,贪官污吏横行,民众苦不堪言,朝廷危机四伏,两派势力忙于内斗,无视民众疾苦,朝鲜民众揭竿而起,各地不断发生农民抗争,其中,以崔济愚为教主的东学教发展迅猛,成为农民反抗官府的中坚力量。
  而在朝鲜上层,要求改革的呼声也rì渐强烈。金玉均就是改革派的领袖。


 第023章 靠山走了

      金玉均是朝鲜贵族出身,曾中科举,做过玉堂承旨、户曹参判。1884年,金玉均从rì本归国,参加开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