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憔悴也相关 >

第3章

憔悴也相关-第3章

小说: 憔悴也相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臣也不能那么轻易地处理好。” 

“嗯!你确实还需要多多学习和锻炼。”宝鸿帝很赞赏翊坤谦虚的态度,然后转向陈丞相和他身后的远文,“陈爱卿啊,你家远文真是愈发优秀了。不愧是陈家子弟啊!他日出仕定也是一代贤臣。” 

陈远文正痴望着翊垣,并未留心皇帝的话,直至被祖父撞了一下才回过神来,慌慌张张地朝皇帝行礼,又谦虚了一番。白色的粉末于2013…01…19 21:31发布 
七               晚上的庆功宴结束后,陈远文避过众人的耳目轻车熟路地来到了熙祥宫,可是翊垣没有见他。过了十数日,他一连几次去求见翊垣都被翊垣避而不见,于是这天他打定了见不到翊垣就不会离去的决心。在太监答复他翊垣在处理事务之后他仍然坚持留在熙祥宫的院子里。          

这一站就是一个多时辰。眼看夜色越来越深,陈远文依然没有离开的意思,熙祥宫的太监总领只得又去通报与翊垣。          
         
翊垣紧锁眉心,沉思了片刻,房门突然被撞开。进来的是驽族的质子忽勒吉。          

为了体现大国的风范,宝鸿帝在接收驽族质子的时候,立即下令让质子与翊垣结拜为兄弟,而年仅十四岁的忽勒吉虽然沦为质子,但是得到隆盛国如此礼遇,草原男儿的豪放的性情让他立即放下心结,诚心与翊垣做兄弟。 

“大哥,你快来!今夜的星辰很不错啊!与我以前在草原看到的很像啊!”带着奇怪的口音的忽勒吉不由分说便将翊垣拉往院子去。翊垣一阵惊讶后,心生一计,也任由忽勒吉将他带出去。          

内院传来的喧哗很快引起了苦苦等候的陈远文的注意,他立即抬眼,却差点要跌倒在地,只见翊垣被一个深眼高鼻、皮肤白‘皙的俊美胡人拉着手走了出来,而且胡人身着里衣,两人看起来很是亲密。 
         
“你是何人!”忽勒吉没想到院子里居然还站着一个人,饶是被吓了一跳。 

“草民见过十殿下。”陈远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镇静地向翊垣请安。 
         
“嗯,你是见过本宫了。夜深了,你也可以回去了。”翊垣冷冰冰地回应远文后,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又温和地对忽勒吉说,“确实是很美的星辰啊!草原上每天都看到如此绚烂的星辰吗?那也不失为是一个好地方啊!” 

“原来是殿下有了新人了。”一再受到冷遇的远文独自呢喃,然后心灰意冷的拜别了翊垣:“草民搅了殿下的雅兴,还望殿下饶恕。但愿他日,殿下还能记起草民。” 
         
“大哥,这个人是怎么了?”待陈远文失魂落魄的背影消失在熙祥宫,忽勒吉才讪讪地问。 

“没什么。不过是一个有事要求我的下人。” 

“哦。看他那眼神,我还以为是大哥你的……”忽勒吉打趣地说。“你们夏族人的风俗可真奇怪!男子明明不能生儿育女,你们却也会把男子当婆娘一样收入房内。” 

“呵呵,情之所钟,志趣相投,当然可以结合。”          

“男子本应建功立业,怎么能和妇人那样深居简出!实在不妥!”忽勒吉难以赞同地摇了摇头。 
         
翊垣不欲继续与他纠缠这个问题,转而跟忽勒吉谈论起草原上的种种。这一谈可是打开了忽勒吉的话匣子,让他说了好大一通。虽然忽勒吉言语中吐露出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是并不伤感,让翊垣很是诧异。 

“我父汗一直崇尚中原的先进文化,一直希望能到中原来学习。我也算是来实现他的理想吧!” 

“哦?据我所知,你们弩族向来是很不屑我们的繁文缛节的啊!”          
         
“其他人是啊,但我父汗不是。我的母妃就是中原女子。当年母妃随外公的商队途径大草原遭群狼袭击,被我父汗所救,后来母妃嫁与我父汗后外公也举家来投靠我父汗。正是外公让我父汗见识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呵呵。不错。他日本宫定为你寻一个好师傅。” 

“不需要再寻什么好师傅啊!我从前就听说隆盛国的十皇子文武双全,不知道大哥是否愿意屈尊亲自教导弟弟?” 

“既然贤弟如此希望,为兄还如何推辞?” 

今夜后,翊垣和忽勒吉的关系更加亲密,这也奠定了后来隆盛国与忽勒吉建立的弩族柯勒国百年交好的基础。白色的粉末于2013…01…20 15:10发布 
八               这年隆盛国的另一件大事便是十皇子翊垣封暄阳王,封地在离弩族最近的暄阳府。宝鸿帝赐婚狄太师府的大小姐娉婷给翊垣做正妃,并命翊垣在下月初八大婚后立刻前往封地。 
         
“恭喜皇弟贺喜皇弟!不但得父皇封了王,还得狄太师的掌上明珠为妻!”自从听说了翊垣即将大婚然后被派往封地后,翊坤的心情就极好。“虽然皇兄那里都是些寻常玩意儿,但是这对玛瑙鸳鸯还算精致,还有一些珠宝玉器,借以聊表为兄的一片心意,希望能入皇弟的眼啊!” 

翊垣淡漠地扫了装着那对玛瑙鸳鸯的托盘和一堆珠宝的箱子一眼,语调平淡地说:“让皇兄费心了。” 
         
“呵呵!皇弟见外了。你我兄弟,何必这般客气!皇弟也二十有二了,皇兄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我曛儿已经开始学背千字文了。希望来年这个时候弟妹已经为你诞下皇儿了。父皇也一定想抱一抱你的皇儿。” 

“望能借皇兄吉言,明年我能带个皇儿回京给父皇看。”翊垣依旧那么淡漠,心中的疲惫却无人可倾诉。          

“想必皇弟还有许多事要忙吧!孤先回了。如有需要孤帮忙的尽管开口。”          

“哼!赶我走倒是那么热情!”送走了虚情假意的翊坤,翊垣一把摔碎了翊坤方才用过的杯子。他实在是不甘心,那么个无能的皇兄将得天下,而他只能终老在遥远的边境封地。可是他偏偏当着父皇的面立誓了。可恶!!! 



入夜后,陈远文又悄悄地来到熙祥宫,尽管太监总领白公公对他说翊垣现在谁都不想见,他还是执意进到内厅。厅中并未点灯,接着微弱的月光,他看见了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翊垣。顷刻间,积累多时的思念和委屈都涌了上来。他走到翊垣跟前跪了下来,哭着哀求:“求王爷让远文随行。”          

“出去!”本来就烦躁的翊垣听到陈远文的声音更加恼怒。 

“远文不敢奢求王爷将远文收入房中,但是,哪怕只是做个随从,做个杂役,只要能跟着王爷,远文都愿意!” 
         
“本王最后重复一遍。出去!”翊垣连眼睛都不愿睁开,曾经,他为了能随时掌握翊坤的一举一动而拉拢了陈远文过来,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的可笑!          

陈远文当然没有出去,而是伏在地面无声痛哭。 

翊垣当然没有真敢把陈远文怎么样,不是因为舍不得,而是陈远文的身份让他不能肆意动手。终于,他睁开了眼睛,瞪着陈远文的背沉思着如何打发他。 

“远文,你不能跟本王走。”          

“为什么!?”听到翊垣那么毫不留情地拒绝自己,陈远文立即从地板跳起来了,“远文知道王爷已经厌倦远文了!远文保证决不会纠缠着王爷!只恳求能远远地看着王爷!远文会老老实实地守一个下人的本分的!” 

“傻远文,你怎么能做下人呢?你若做了本王的下人,陈丞相能放过本王吗?”翊垣将远文拉入怀中,亲吻着他泪湿的脸庞,“本王怎么会厌倦远文呢?我的远文那么贴心。” 

听到翊垣那么温柔的情话,陈远文的泪流的更凶了。 

“父皇对我和你关系起了疑心了。出征驽族的时候,他就暗示过这件事了。你是他指给太子的,让我别打你的主意。” 

“怎么会!我只是太子的伴读!怎么能将我指给太子!”对于这样的安排,陈远文倒吸了一口气。 
         
“太子对你的心思,早就昭然若揭了。”翊垣叹了一口气。 

“我去告诉太子,我已经是王爷的人了。”说着,陈远文便想冲去东宫,翊垣快他一步,将他牢牢地按在怀中。 
         
“别去。那不仅会累及本王,更会累及你们陈家。本王要你留在太子身边,等待本王回来。” 

“王爷……好!远文一定等着王爷归来!”得到了翊垣的承诺,陈远文方才安静下来。 
         
天启三十年十一月初八,帝十子暄阳王独孤翊垣娶太师狄公熹之女狄氏为妻,三日后,十一月十一,暄阳王携家眷前往封地暄阳府。三十一年正月,帝突染恶疾,太子再次代理国政。白色的粉末于2013…01…20 15:11发布 
九               “坤儿,上次你提出的障南旱灾的应对办法朕仔细看过了。你的提议很好啊!”          
         
“谢父皇赞许。那份方案其实是远文帮助我定下来。他与儿臣一同翻阅许多资料,然后又与儿臣商讨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抗灾救民。”翊坤如实向宝鸿帝汇报陈远文如何协助他处理事务的经过,宝鸿帝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看来,日后等你登基,远文定能很好的辅佐你。不知道坤儿可有将他收为内君的想法?”

“父皇?”翊坤惊诧地看着宝鸿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对远文的心思父皇看得出来。陈远文虽为丞相孙子,但并非长孙,朕料想丞相应该能同意。”         

“儿臣谢父皇恩典!还请父皇为儿臣牵这条红线!”

“呵呵!看你急的!等过两天,朕召丞相来商议一下。”         
         
“儿臣叩谢父皇恩典!谢父皇成全!”

         
         


陈远文从祖父那里听说皇帝有意将他指给太子做内君的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了。他这些日子对翊坤的态度明明更加冷淡了,为什么翊坤还想要将他收为内君。

“殿下愿意收你为内君,他日殿下继承大统后你便是内臣,这是我们陈家的荣幸。”陈丞相由衷的为皇帝的这个旨意觉得光荣。比起如果说后妃的顶端是母仪天下的皇后,那么内臣则是另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后宫之主。并且,内臣都是有才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之人,因此并不受后宫不能干政的制约。于官宦之家,除了千方百计让入了后宫的女儿宠冠后宫登上中宫宝座,同时也希望子弟能让帝王看中,得以封为内臣。         

“远文……远文不欲成为太子内君,望祖父明鉴。”看见陈丞相如此欢喜,陈远文赶紧表明心迹。

陈远文与翊垣之事,陈丞相早已知晓,然从远文幼时起便希望其能成为内臣的他对于此事并不恼怒,当时翊垣是极有可能取代翊坤入主东宫的,可惜时过境迁,最终皇帝还是选择了翊坤。“如今十皇子已经成为暄阳王,远赴暄阳府,他日国君之位定是太子的。远文,你身为陈家子弟,当以家族为重!”

不管陈远文如何力争,陈丞相都坚持要以家族为上。之后,一心想让陈远文娶妻生子的母亲听说此事,大哭了一场,但是立即被丈夫训斥了,要她明白孰重孰轻,于是陈远文被册封为太子内君的事就那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圣旨就下来了,册封大典定于六月十五举行,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陈远文都不须进宫,而是留在家中由宫廷内官教导后宫礼仪和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