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保镖 >

第360章

回到三国当保镖-第360章

小说: 回到三国当保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不能够接受,因为这很可能会触及到帝皇自尊心层面的问题,很敏感的,如果真的被皇上记住了,一次不整你,可有机会就是必死无疑的。

而要做到在皇帝心中的不完美,其实适当的时候,让皇帝对自己有些怀疑,然后后面又假装不经意让其看破然后去除这种怀疑,这才是更高妙的手段,这样甚至可能取得帝皇更进一步的信任,在出什么问题的时候,首先就可能先想到这一次,然后心里便先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套,觉得可能是错怪了的,这岂不是最好的结果么?

当然了,这其中的度还必须要好好把握,但凌巴自己不是傻蛋,又有郭嘉和贾诩两个大智慧帮衬,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能够应对过去的。

只是因为这件事情,引发的另一个深思,也让凌巴重新皱起了眉头,“两位,这种问题可能本不应该问你们,可我有时候也不免觉得茫然而困huò以你们觉得,这两位皇子中,究竟谁,才更适合也更有可能最终承继大统?”

贾诩和郭嘉对视一眼,他们心里面对这个问题也早有准备了,凌巴一直没有问,他们自然不会主动回答,其实心中各自都早就有了答案。

还是郭嘉先来道:“那嘉就要先问子卫一句,你心里面,更希望哪个皇子上去,而你觉得,哪个皇子希望更大呢?”

“这不是明摆着把自己的问题复述一遍吗?”凌巴心里腹诽着,想了想道:“心理上,还是二皇子更能够接受,而且”他而且下去不说了,但谁都知道他的意思,现在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原本何皇后自己乃是皇后之位,兄长又是当今大将军,生的也是大皇子,乃是嫡长子,按照大汉和中原一向的传统,嫡长子继承制那是再简单不过了,还需要多犹豫什么?可偏偏刘宏到现在都没有确定刘辩的地位,反而是不断变着法儿打压何进,也不宠幸何皇后了,对于王美人母子却是看得见的厚爱,这一切,就仅仅是一个单纯男人的好恶这么简单么?

凌巴想着想着,脑海中不由又浮现了前一阵子的某一次自己在宫中和xiǎo乙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的一番对话的情景

“还是要劝你一句啊,莫要参杂进这后宫之斗中”xiǎo乙子的言语颇有点儿耐人寻味,似乎想要和凌巴说些什么,却又因为某种顾及还是没有说出口来。

凌巴心中一哂,对他来说xiǎo乙子的政治经验甚至还不如自己,而后宫宫斗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政治斗争,nv人的斗争。

不过xiǎo乙子终归是好心,虽然并没有放在心上,但他还是有些感jī,所以口头上还是要一直应着是是是。

xiǎo乙子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出他的心思,深深望了他一眼,叹了口气,也不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一边走着,一边想了想又道:“最近可要注意注意张让他们”

“张让?”凌巴目光一凝,似乎想到了什么,旋即冷笑道:“他不来招惹我倒罢了,即便是看他不惯,可我也不是个不能够容人的人,和谐不可能,并处却还没有问题;但他要是主动来招惹我,岂知我难道是好惹的?”这话说的还真的一点儿不假,不管他和张让在刘宏心底的分量到底谁更重,凌巴并不把张让当成自己的对手,他的那个量级,还完全不被凌巴放在眼里,试问一下,就说袁绍、曹cào、刘备这些人,有哪个将张让他们放在眼里的了?就算是何进那家伙,也根本不拿张让当回事儿啊,而凌巴本身也是作为以那些人才是自己真正级别的对手地,又岂会“自降身价”去和张让纠缠那么多?

当然了,看不起、不放在眼里不代表就不会注意,真正自大自傲的话,也很有可能栽在这种自己以为最不可能的人手里,凌巴也是奉行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的。

对于张让等人,他从来没有过放松警惕,不管xiǎo乙子这一次有没有和自己提到这上面来,凌巴在宫里面虽说因为刘宏和刺卫营的关系触角无法伸得太深,但不意味着他在这里就是睁眼瞎了,相反很多事情他都能够做到了如指掌,他是真的不曾将张让放在眼里的,但xiǎo乙子的下一句话,却才开始让他真正慎重对待起来。

他说道:“单单是何皇后、大将军或者是张让,子卫也许都不放在眼里,可若是这些人”他做了一个“加”的手势,意味着,这两方一旦联合

第517章、报纸和三百言《智慧书》

第517章、报纸和三百言《智慧书》

接下来的时间里,仿佛有了默契一般,三人都开始回避有关皇子和皇上的问题,凌巴倒是直接提到了自己早就有过想法的造纸、宣传造势、报纸攻略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计划。'奇·书·网'

而郭嘉和贾诩对这些虽然了解的不多,但他们都是聪明人,凌巴一点就通,立刻就意识到这种方式在将来的可用武之地,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那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也纷纷积极献言献策。

如果要发行报纸,首先笼络文人是必须要做的重中之重。

要知道文人的笔杆子还是很可怕的,尤其在一心想要对付某个对手的时候,不遗余力地用笔杆子来打压,只要写文的人本身分量够,甚至几个人联合起来,产生的效果是很可观的,就算不能够从实际上彻底打压住对方,但也至少能够将他的名声完全搞臭,而名声想想刘备为了名声流làng奔bō了那么多年,哪怕到了生死绝境也不肯做出破坏自己名声的事情;而也是因为名声,他得以聚集了一批手下忠心耿耿的跟随着他,在他最落魄的时候都仍然不离不弃,就是因为他那个必非池中之物的名声,就可想知道名声对这个时代的人有多重要了。

而不管在那个时代,将舆论掌握在手中的人,做什么事情无疑都要便利许多,在大义上便能够站稳脚跟,名声自然不在话下,而若是对于舆论的影响力够大,甚至黑的都能够说成是白的。

就说袁绍和曹cào官渡之战之前,都特地让陈琳搞了一份讨贼檄文,陈琳的文采自不用说,文名加上这种宣传攻势,其实也取得了一部分不xiǎo的效果,可如果要和凌巴这种报纸舆论比起来,那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什么是报纸?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实际上,在古代,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报纸萌芽,这个时候的报纸当然不叫报纸——毕竟还没有纸,而是叫做邸报。

邸报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xìng新闻,专mén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属于新闻文抄,而后唐开元年间出现了“杂报”,因为造纸术和雕版印刷的出现,对这类舆论宣传扩大影响起到了不xiǎo的助推作用,而在天宝四年(公元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报纸《开元杂报》。

但显然,即便是拥有了足够的技术支持,那个时候的报纸,和现代的报纸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最主要还是出现在宣传方式和最重要的理念上,所以影响上自然也要弱得多。

就在这东汉时代,朝廷其实也有设立邸报之类,只是皇帝也都从来不曾关注这类事情,使得汉末这大汉邸报的关注率下降到了冰点,毕竟邸报也要视具体情况、皇帝态度而改变,而刘宏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情,也就使得这工作就荒废下来甚至一度停止,毕竟做这种活儿也有点儿吃力不讨好的意思,那些官员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的,以至于近几年来,基本上邸报都是一个要被遗忘了的词了,也难怪就连贾诩、郭嘉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一点上去,这就是一个感觉的盲区了。

而对于凌巴来说,毕竟邸报是报道朝廷的事情更多,也就意味着这项舆论是掌握在朝廷、掌握在皇帝手中的,这可未见得是一件好事情。

什么东西,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最安全最有保障,至于皇帝,到了一定程度他就算是有那个想法也无法染指。

至于之前设定的xiǎo报纸的手段——也正是因为办理xiǎo报纸的缘故,凌巴才会知道原来这个世界都已经有了邸报这种古代模式的报纸了,亏得他还以为自己是“独创”的呢,本就是为了武斗大会服务的,当然也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结束。

只是凌巴对这一届的武斗大会不抱有什么太大关注,不只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参与其中,还是因为更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考虑和布置,天下看似平静的幕布之下,掩藏着怎么样的漩涡,就像是平静的海面却时时刻刻氤氲着风làng和海啸,随时一个不注意不xiǎo心都可能搭上整条xìng命,凌巴不敢再拿自己的命开玩笑了。

因为不关注,所以自然也不会去关注xiǎo报纸的现状,只是看着情况应该也不会太差,而他今日特意和两人提到这个,还是因为他突发奇想的有了一个想法。

当初在那地下宫殿“战神殿”里,凌巴得到了不xiǎo的好处,《破军》三卷中,除了完整版凌巴直到现在还一直在修炼并且几乎是一直没有瓶颈地直线进步的“易筋经”和那本已经在这个时代军人们手中流传开来而首先便打上了凌巴的标签的《孙子兵法》,还有一卷,则是专mén关于文与修身之类的,其中两部最主要的作品,便是那《君主论》和三百言《智慧书》。

《君主论》被凌巴稍加归纳整理,形成了独具他自己特sè的为刘协两位皇子教导的最简单浅显的一些为君之道,而凌巴如今最想要通过报纸手段制造出来并且传播出去的,便是那《智慧书》。

《智慧书》并不是本国的作品,它来自西方,乃是西班牙近代著名作家和思想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所著,但其中三百箴言,篇篇短xiǎojīng炼,却句句发人深省、兹动人心深处。

并不是凌巴崇洋媚外,这样选择也是有意思的。

实际上即便是在古代,文言文的“市场”也并不大,市井里最经常说的,自然还是白话,和后世其实说的也差不了多少,更何况在如今汉末三国时代里,能够读得起书的大多还是那些世家子弟,就算是如郭嘉这种,也是没落官宦子弟,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还是没有办法获得读书识字的资格的,在这些人中,能够侥幸识得几个字的,便是难得了,更别说还要去说文言文了,当然了,这对于他们“看报纸”也是一定的阻碍,凌巴也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现在看来暂时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

凌巴之所以会选择《智慧书》,除了它里面包含有大量哲理道理之外,还因为它本身确实通俗易懂,不管是以后要大力宣扬传播出去,还是如今通过xiǎo报纸传播出去,其实凌巴更希望他能够成为如今这时代里少年儿童启méng的一个读物,在凌巴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少年强则国强”嘛。

对于《智慧书》的设想,凌巴则是想着不是有三百篇么,大不了每一期一篇到两篇,开始的时候只是引起注意、奠定基础,一切都要潜移默化慢慢来。

从本心里面,凌巴还是希望这个时代能够多一些读书人的,书籍和学习的垄断导致读书人数目的稀缺,这恐怕也算是这个社会里的一个悲哀了。

而在凌巴提到了这点希望的时候,身为寒mén子弟出身的郭嘉和贾诩都表达了深切的赞同,虽然郭嘉的寒mén也不完全准确,但求学之路的确是艰难,如果能够有一些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