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心 >

第66章

帝国雄心-第66章

小说: 帝国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轰鸣着越过海峡,罗根没有细数,但看着应该比前面两批只多不少。    德军一方率先升空拦截的战斗机仍然有三、四十架,阿道夫加兰德和他勇敢的飞行员们连续作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增加个人战绩的效率。    隔着几百上千米的距离,战斗机快速机动时的低吼、机枪机炮开火时的嘶叫还有飞机坠落前的哀鸣编织成一曲抑扬顿挫的交响乐。    每当有双发的英国轰炸机坠毁爆炸,罗根身边的伞兵们都会小小地雀跃一下,那声音,听着可远比英国战舰万恶的炮击悦耳得多!“十六”,十六”,十六,啊哈哈。    第十七架!”坐在罗根身旁的布伦哈特曼就像是天真的孩童般掰着手指计算有多少架英国飞机被击落,而当有德国飞机不幸被击中的时候,他又会急切地关注德国飞行员是否及时跳伞。    若是有白色的伞花在空中绽放,这家伙便会很积极地提醒罗根派出骑军用摩托车的侦察兵前去营救!罗根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不知不觉中抽上了今天的第。    根。    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幸运儿的军衔和职务如火箭般攀升,烟瘾也不甘其后,熬夜布置作战方案的时候,他甚至一晚上抽掉两包烟外带一根雪茄,以至于洗过澡之后还是满身的烟味。    在后方还能肆无忌惮地抽烟,而这前线的条件毕竟要差一些,尤其是空降作战,伞兵们只能在作战服的口袋还有随身携带的包裹里塞两包烟,罗根稍微好一点,因为啥特曼这个不抽烟的年轻副官还能帮着揣几包可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用不了几天也准保“断粮看着蹲在旁边摆弄无线电设备的凯伦莫尔特和另一名年轻通讯兵有意无意的自光,罗根将还剩小半包的香烟抛了过去。    说起德军的无线电设备,人们所知最多的莫过于恩尼格玛,也就是“哑迷。”    其实这种发报机主要用于远距离联络和公文传送,而德军在战场上的实时通讯依靠的是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语音通讯器,除了体形偏大(不是一点点)之外,功效跟美军的“摩托罗拉步话机”相差无几,再且在波兰战役时就已经普及到了基层连排。    至于空军作战飞机和陆军装甲部队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些精密的战场通讯设备,完全称得上是德国闪击战的粘合剂和润滑油!凯伦莫尔特负责那台笨重的恩尼格玛,作为行动指挥官,罗根必须与后方保持密切的联络,而那名年轻通讯官使用的就是一部能够有效覆盖战场的通话器小伙子刚刚点上烟,耳机里就有了动静。    “长官,8号坦克车组报告说。    他们和重机枪组击伤了英国船只两艘、毙敌若干,剩下的船只已经退往湾口,他们请示是否及时退回公路一线?”考虑到徘徊在湾口的英国舰艇随时可能发起报复性的炮击,罗根说:“让他们立即撤回来”。    不多会儿,北面也传来了激烈的枪伏在北面沿岸树丛里的伞兵排,看准了英军搭乘小船登岸的时机,用机枪和“铁拳”好好招呼了一顿,十几分钟竟然毙敌五十余人,在惹得远处的英国舰艇施以猛烈炮火时,他们又迅速后撤到了农田之中,利用高低不平的田埂再次打了个小伏击,这才悉数返回港区与罗根的大部队会合。    收拢起两支外派部队,罗根让军官们清点了一下人数,从占领东考斯港算起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又一刻钟时间,四号坦克安然无恙一由于没怎么运动,油料相对充足,唯独弹药消耗了三分之二;4个伞兵排尚有正常战斗人员刀人。    轻重伤号引人,总的阵亡人数还是超过了40人;弹药方面。    每个机枪组平均下来还有两条为发的弹链,步枪手们的冗余更多,平均每人力发,到是“棒槌神兵。    们把自己的反坦克火箭弹耗得七七八八由于是伞降和机降作战,加上需要徒步行军,每个“神兵。    最多携带两根“棒槌。”    在后援部队将卑药补给运来之前,他们就只好使用手枪或者英军留下的武器参加战斗了!所幸的是,不论是成群结队的英军轰炸机群,还是单架出击的战斗轰炸机,要么把注意力放在纽波特机场和岛东的本布里奇港,要么在德国战斗机的纠缠下无力施展,加上原本留守怀特岛的英军没有采取游击战术而是集结起来固守港口,岛上主要公路尤其是从纽波特到东考斯和考斯的道路一直处于畅通状态。    在罗根的期盼中,隶属于元首警卫旗队的锄三号坦克、锄轮式装甲车和6辆半履带式装甲车终于风驰电掣地赶到了,他们还运来了足量的弹药(尤其是棒槌神一,二黑嘿)”个仓副武装的党卫军步兵排外加门刃型的,讣口径步兵炮!“啊哈,伙计们,让我们来个漂亮的反击,把英国佬赶回海里去吧!”罗根高举双拳,大声鼓舞着疲惫且士气稍显低落的伞兵们一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人要比平常更容易感到疲劳,短短4个小时经历了三场攻防战,加上早上的空降行动和争夺机场的战斗,就连罗根自己也觉得体力虚乏。    越是这样的时候,精神的作用越重要,而德军官兵又是人们公认的意志战士。    在罗根的鼓动下,补充了弹药的伞兵们重新亢奋起来,养精蓄锐了好一眸子的四号坦克也隆隆地开进港区。    接下来,除留一个排的兵力以仓库为依托阻击北面登陆之敌,罗根将手中的主力悉数投入反击:身形敦厚的四号坦克和姿态敏捷的三号坦克当仁不让地扮演起突破者的角色,手8和“棒槌。    的伞兵们与党卫军的机枪手、迫击炮手搭乘半履带式装甲车跟进,熟悉地形的步枪手与机枪手从废墟之间分散包抄,再加上党卫军的冲锋枪手和步枪手。    百余人的部队浩浩荡荡地投入到反击当中,在他们正对面,是超过幼名已登陆的英军步兵。    而随着第三批运输船的抵达,登岸的英军数量将进一步激增。    看似以少打多、以弱击寡,罗根的信心依然十分充足。    这位给德军伞兵部队带来了“巨人”和“铁拳”这两种“秘密武器”的菜鸟军官,经过多场战斗的历练,对于德军指挥官的角色揣摩得愈发成熟,一些看似随性的发挥,往往也成了以往战例中有迹可循的巧妙策略。    距离码头还有一个街区的时候,酷似捷克田6轻机枪的英军布朗式开火了”夏嘎嘎的脆响飘荡在已经找不到制高点的街道上。    视线中,戴着托尼盔的英军步兵们同样以瓦砾堆或者半高的断墙作为掩体,紧随而至的迫击炮弹似乎在告诫德国人:俺们英军也是装备齐整的作战部队!不过随着霸气十足的四号坦克出现(在虎豹出现之前确实是德军装甲部队里最猛的,至于强悍的虎豹会不会随着主角的出现而提前登场,嘿嘿嘿,敬请关注后续情节,不会太久哦),尤其是它那敦厚结实的炮塔微微转动之时,瓦砾堆后面的英军官兵们分明露出了极端惊恐的神色。    轰!妾!万毫米口径的炮弹轻而易举地将几个穿着卡其布军服的倒霉蛋抛出阵位,在步兵与坦克的对抗中,前者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受害者,尤其是此时的英国陆军中,还没有出现高效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反坦克步枪丑而无用,反坦克手雷与炸药包作用距离太过有限,以致于使用时往往要搭上步兵们的性命。    如果是区区一辆德国坦克,英军步兵们还有对付的机会,但紧随其后的两辆。    绉逻式装甲车正用有着“步兵杀手”之称的力毫米机关炮不断向那些以废墟为依托进行抵抗的英军机枪手和步枪手扫射,而在另外几绉万半履带轻型装甲车上,党卫军士兵也操纵着配备小型护盾的鹏碧机枪疯狂射击,拥有四发子弹的弹链在提供持续火力方面远比步兵们手中的刃发弹链更为理想。    此时藏身于车厢之中的迫击炮手们,也在行进间使用威力更大的田毫米迫击炮向码头方向接连开火!靠北的一个,街口,一群英军步兵试图凭借半坍塌的仓库楼房抵御德军进攻,激战当中,李恩菲尔德步枪快速射击的声音格外清脆,这种十发弹匣的手动步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没少让装备毛瑟昭的德国步兵吃到苦头。    可惜时过境迁,当年英军士兵的儿孙们再次手持李恩菲尔德登上战场,面对的却是大量装备坦克、装甲车以碧这等先进装备的德军官兵,三号坦克远远地报以精准炮击。    几枚反坦克火箭弹飞来,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危楼到下了大半面墙,那些侥幸没被砸死的英国兵,随即面对德军机枪手和冲锋枪手的无情摧残,”坦克陷阵,“棒槌神兵”强拆碧压制,硼张突击,依靠这种简单实用的战术,德军全面推进,很快就将英军步兵们赶回到了码头区巷战环境下,坦克、装甲车加步兵,机枪、迫击炮配反坦克火箭筒,兵种与兵器的理想组合轻而易举地主宰了战场。    也许英军指挥官们在抱怨自己缺乏装甲突击力量的同时,也该好好考虑一下基层步兵的火力配备然而英国皇家海军的强盛必然意味着其他兵种在经费上作出牺牲,德军眼下也是将主要财力物力放在陆军和空军建设上。    这个战略层面的大问题,偶尔也会出现在罗根的脑海之中。”   

    第28章 舰船杀手

    江又一批船只缓缓驶入宛若黑洞的河口,时而稀疏、集的枪炮声不断从东岸的东考斯港区和西岸的考斯传来。    每当这些声音异常高亢或是突然沉寂,游戈在朴茨茅斯港外的两艘英国巡洋舰“阿罗拉”号和“班德”号上,英国海军官兵都会格外地关注。    然而,两艘巡洋舰虽然拥有6英寸的双联装舰炮,可是一顿炮火劈头盖脸地砸去免不了要误伤那些已经登陆的陆军同伴们。    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各军种之间都是存在隔阂与摩擦的,一旦处理不好,所产生的内讧只会抵消己方战力而让外敌获益,,在悬挂着指挥旗的林仙级轻巡洋舰“阿罗拉”号上,三名军官面色凝重地矗立在舰桥上。    居中者身穿皇家海军中将制服,白发苍苍、肤如树皮,说起他的名字,人们十之**会想起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一若不是一支德国突击分队夜袭刃号棱堡、击杀了以戈特和布朗夏尔为首的一批英法联军高级指挥官,扰乱了联军原本的撤退部署,伯特伦拉姆齐原本有机会成为名留青史的人物。    尽管如此,他在发电机计划中表现出的出色组织能力还是获得了英国高层的认可,因而当德国人出乎意料地向怀特岛发起跨海联合登陆之后,英军联合司令部迅速做出了反击的决定。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起一支能够实施跨海登陆的船队,拉姆齐再次临危受命!即便在德国空军轰炸最猛烈的时期,朴茨茅斯和南安普顿这样的大港也不缺乏船只,但发动登陆作战斗不是有船就可以的。    陆军部队运送到了本方港口之后,必须有规戈地让他们登上相应的船只,隶属于同一个步兵团的营、连最好能安排在同一个登陆批次当中,以发挥他们的默契配合;部队装船之后,这些缺乏自卫能力的运输船只将在战斗舰艇的掩护下前往登陆海域,哪些船只先登陆、哪些船只后续跟进,哪些舰艇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哪些舰艇抵近射击,这些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必须考虑到水深、航道与外力等诸多因素。    看起来相差不大的效率,很可能成为战场上不起眼却却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已经上去四个营的步兵了,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