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心 >

第259章

帝国雄心-第259章

小说: 帝国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分大致相同的坦克连队,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以及传闻中相当强大的苏军对手,坐在炮塔上的车长们一个个表情严峻,但眼眸中绝少有恐惧的成分流露。    不远处,一支装备三号突击炮和各种战斗车辆的装甲连队也已经启动,令人称奇的是,这里不但有德军最常见的几款装甲车,竟然还能找到法制的“潘哈德”装甲车和“拉伏利”装甲车,前者颇具超前外形,车拥有可旋转的炮塔和万毫米口径的火炮,出色的机动性能在西线战役中曾给德军造成过一些麻烦,后者在车厢里安装有一门后向的办毫米火炮,可以看作是一款较为另类的“自行火炮”随着法国的迅速溃败,包括夏尔一巫重型坦克在内的一大批法军现役装备成了德军的战利品,自信爆棚的德国陆军网开始的时候并不屑于将这些武器装备到一线部队中,因而只是将它们编入了驻扎在法国的预备部队和治安单位,用于对付法国游击队和地下抵抗组织的微弱反抗。到了略;年4月下旬,德军虽然终于抵挡住了苏军的滚滚洪流,但兵力和装备的消耗已经让指挥官们倍感捉襟见肘,于是,法国人的火炮、车辆和弹药都被重新利用起来,最先发威的当属参加过直布罗陀攻坚战的远程火炮,而坦克、装甲车也以连为单个迅速装备德军的新组建的装甲或者轻装甲部队。    在此起彼伏的“前进”声中,越来越多的坦克和车辆进入公路,不过拥塞的情况并未出现,在德军后勤部门准备充分的组织下,这些车辆非常有序地向东行进,夜幕下。一条闪烁着无数小光点的河流正在澎湃地涌动着。为了确保这种夜间行进不被苏军侦察机发现,德国空军加大了夜间防空和拦截力量,在陆基雷达站、前线人员观测点以及无线电监测站的联动作用下,苏军飞机想要悄无声息地潜入到德军控制区域,必须得有非常慎密的计划和高超的飞行技巧!    同一斤。夜晚,在苏军阵线一方,各交通要道上也挤满了行进的车辆和队伍。    微弱的星光下,士兵们的帽盔形成了一条奇异的河流,一辆辆坦克和卡车关闭车灯行进,得益于德国发达的公路体系这一体系也囊括了原东普鲁士地区和哟年后纳入德国控制的波兰地区,他们的行进速度可要比在国内行军的时候快得多。    “敌机!敌机!注意隐蔽!”突然间,惊慌的声音飞速沿着队伍传播,转眼之间,散乱的炮声响起。在这些声音的刺激下,苏军士兵们纷纷离开公路进入附近的草地和树林暂时躲避,纵队中的坦克和汽车则有些慌不择路,交通事故在一些地段不可避免地上演,焦急的喇叭声汇聚成片,短时间内竟掩盖住了军官们的叫骂声,以至于当那几个从空中快速袭来的黑影扔下炸弹时,还有好些坦克和汽车滞留在公路中    所幸的是,在稀疏的星光下,德国飞行员们的轰炸精度差得理所当然,大部分炸弹都落在了公路之外,而且也没有意外地引爆装载燃料或者弹药的车辆,腾起的火光很快只剩下了袅袅的烟柱,在苏军战斗机赶来之前,空袭就已经结束了。    这样一场小规模的空袭所造成的影响,显然比炸弹本身的破坏力大得多,过了好一会儿,混乱才被制止住。接下来,医护人员在爆炸点小附近搜寻幸存者,军官们催促着自己的士兵返回公路并继续整队前进,而在交通事故发生的路段,人们不得不等待坦克前来将那些因为故障而无法开动的卡车推到路边,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由于没有提前联络好,连夜前来提供空中掩护的苏军战斗机又遭到了己方地面部队的一阵乱击。就这样吵吵闹闹地耗了半个小时,队伍才又重新移动起来一苏军官兵们的战斗素质其实母庸置疑,但缺乏真正有能力和阅历的军官是这支部队目前最大的问题,那些能够组织好作战和行军的人,却又令人惋惜地在“大清洗”中大量损失掉了。    组织的缺失不仅仅表现在应对突然情况的能力,为了追求行军效率,原本至少能够供车辆双向行驶的公路被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为安全占据了,尽管理论上通行的速度和效率提高了一倍,但反向调动的部队就根本无路可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总是矛盾命令所致,部队的反向轮调或是策略的需要,都可能出现看似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就在行军纵队最前方的一处十字路口,浩浩荡荡的队列使得一队自东向西行进的苏军重型坦克无可奈何地停了下来。“真见鬼,他们说他们奉命前往但泽前线,部队全部走完差不多要四个小时,我们难道要在这里傻傻地等着?该死的,都是一级命令,凭什么要我命等?”    隶属于苏联红军第口机械化军直属重型坦克营连的阿法那西别列克夫上尉一边从行军纵队那边折返回来,一边满腹牢骚地嘟囔着。由于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完全堵塞了去路,坦克手们这时候也纷纷打开舱盖钻出来抽烟或是喝水,在这个坦克技术还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国坦克的内部环境都比较糟糕,求量不求质的苏军坦克尤其能够将乘员们颠散了架。    “上尉同志,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呆上一晚吗?”坐在第一辆则2型坦克上抽烟的,胡子虽然刮得很干净,但是皱巴巴的脸孔仍然清楚滴显示着他的年龄由于装甲部队扩张太快,装甲学校培养的专业人员根本供不应求,于是一大批有着驾驶等相关经验的人员应招入伍,这些人的素质固然残差不齐,但好歹经过了苏芬战争的锻炼,作战能力已经比最初提高了不少!    “呆一晚上?那营长非得关我禁闭不可!”别列克夫从口袋里掏出折成方形小块的牛皮纸地图,铺在驾驶舱盖旁边,打开电筒琢磨了一番,“还剩下刃公里左右,以这样的路面状况,顶多再有4、个小时能够抵达,检修一下车辆,还有时间美美睡上一觉!听说进攻要到明天上午才会发起!”    “唉,我说连长同志,德国人在我们屁股后面烧火,我们在前面发动进攻,那不是主次不分了吗?”坐在炮塔上的苏军车长,居高临下地问道。    别利克夫试着从地图上寻找同样可以抵达目的地的道路,一边意味深长地说:“这你们就不懂了!打仗可不是救火,哪里起火就往哪里去,有时候敌人给我们放火,我们得反过来给他们放火,看最后谁憋不住先撤退!”    “你这么说,我有些懂了!”一脸不少油渍的驾驶员将下巴搁在舱口旁边,眼巴巴看着别列克夫,“这就像是打拳击,对在我的脸上,如果我用手去捂脸,那么对手马上就会出拳打我的胸口,我再去捂胸口,对我的脑门!所以,正确的反应应该是对方打我脸的时候,我也即是往他脸上来一下!”    “不错不错,瓦西里同志的觉悟很高!”别列克夫有口无心地称赞道,他最终一脸失望地收起了地图,很显然,对于最高公路时速只有二十多公里的重型坦克而言,绕路前往指定地点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通知下去,各车上半夜检修设备,并尽量抓紧时间打个盹我们下半夜再继续前进。那时候,德国佬的飞行员也都睡觉去了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州,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82章 长驱直入

    二好了,团长同志!政委同志!预备线阵地失守,德甲心亢马上就要攻到这里来了!怎么办?撤吗?”    在位于德国北部重镇斯德丁以东不到坠公里的一座野战工事内。一名穿着长宽风衣的苏军大尉正惊慌不已地向自己的两位上级报告情况,只见站在左边的军官文质彬彬。眼神中却看不到一丁点儿慌乱,而站在右边的军官身材魁梧,脖子上挂着一副大号的望远镜,剑眉紧皱。目光忧虑。顺着射击孔朝外看去,黑漆漆的阵地已经被不断腾起的火光,所笼罩。耳边是一阵禁过一阵的枪炮声。    没有人说撤,也没有人说不撤,尴尬的气氛让人觉得十分压抑。就在这时候,野战电话响了。一名年轻的少尉拿起话筒,“喂,这里是团部啊,首长您好您要和我们团长通话?”    虎背熊腰的军官已经来到了电话旁,他一把抓过话筒,“喂呃,师长同志。我是伊万诺维奇!是的,德国佬的攻势很突然小很猛烈,我们已经接连丢失了三道阵地,是的。三道阵地已经全部被突破”您放心,我们誓死守卫阵地,直到最后一人一枪!”    听到这最后一句话,指挥部里的军官们有着不尽相同的表情。等挂下电话,团长从他的枪套里拔出手枪,“同志们,祖国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拿起武器,我们要将敌人死死钉在我们的阵地上”。    战争是一样很奇妙的催化剂,无需过多的语言,军官们纷纷拿起枪械,紧随着大个子团长冲出指挥部,就连意志最不坚定者,在这种大义凌然的气氛中也勇敢向前。    半个小时之后,苏军主阵地上的枪炮声平息了,零星的枪声已经不足以刺破夜的沉静。端着刺刀的德军步兵认真清理着刚刚占领的阵地,但和烦发枪时代的残酷战争所不同的是,对于幸存下来的苏军官兵。只要不做出明显的抵抗举动,都能够保留自己的性命,但即便如此,一些苏军伤兵仍在撤退无望的情况下拉响了手榴弹。    基本完好的公路芳,一辆轮式装甲指挥车在靠近苏军阵地的地方停住了。上面走下来一名德国将军,他那饱经风霜的脸庞显得十分平静,稀疏的灯光之下,领口的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给人以不可侵犯之感。    一名相对东轻的德军尉官上前来报告道:“长官,苏军小股部队往东撤去,我们已经在阵地上发现了许多军官的尸体,而被我们俘虏的人员不足刃人,其他的    两鬓花白的将军点了点头。“将阵地交给后面的部队,各连全速前进!”    “是”。尉官敬以标准的军礼,转身之后快止走开了。    离开之前。将军最后看了一眼这绝对高度并不高的山丘,默默地致以军礼,    赢得对手的尊敬固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突破苏军前沿阵地之后,担当攻击箭头的德国第8装甲师马不停蹄地继续向纵深推进。在空旷的田野中,他们轻而易举地端掉了苏军部署在一线的几个炮兵阵地,一些苏军炮手甚至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已经被德军坦克和装甲车上的机枪撂倒。紧接着。德军的两个主力坦克营在狂飙疾进占公里之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苏军的桥头堡阵地发起了猛攻一    作为维斯瓦河的一条支流,这里的河面虽然有七八米宽,但是河水仅仅没过膝盖,就连卡车也能够涉水经过?    河上的桥梁早在德军撤离时就已经破坏。当初推进至此的苏军在摸清河况之后建立起了一座简易桥梁,即以沙包堆砌成为桥墩、圆木钉排为桥面,普通车辆足以通行,轻重坦克则直接涉水渡河。苏军后来又以沙袋在两侧铺底,用于主桥被德军炸坏时临时通行车辆之用,而对于这条河流的情况以及苏军的部署,德军利用各种侦察手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指挥部下达的命令很有针对性:若是能够抢在苏军将这些简易设施破坏之前攻下,纵深突击作战的效率无疑会得到极大的保障!    面对百余辆坦克和大批装甲车组成的德军进攻部队,守卫桥头堡的数百苏军官兵虽然感觉胜利无望,但强烈的使命感还是让他们非常勇敢地坚守在阵地上,这期间,布设在河对岸的野战炮兵也以接连不断的射击进行掩护,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