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君恩 >

第2章

君恩-第2章

小说: 君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说不在意,餐餐以奇珍补药喂养,这殊荣除了他这独生子外,几曾有过?

  可若要说在意,不会将个不解事的娃儿扔给婢仆照养,放逐於品菊院内的僻静一隅,不容闲杂人等靠近,形同幽禁。

  甚至,连名字都吝於费心。

  侍婢只知好生养着,主子没吩咐的事,便不敢擅作主张,以至於娃儿三岁了,无人教导,连话也不会说,只懂得几句「吃」、「喝」、「睡」,因为那是娃儿唯一听得懂、也最常被教导的字眼。

  他虽年少,也知孩子绝不是这麽养的!

  严君离出神凝思,有一匙没一匙地喂着银耳红枣汤,不觉间,竟喝了个盅底朝天。

  娃儿摸摸圆滚滚的肚子,看他。

  读出「好饱」的讯息,他微微一笑,锦帕拭去娃儿嘴角甜渍。

  小家伙很喜欢这道甜品呢!

  不同於侍婢喂食时的勉强,娃儿一匙匙吃得满足,以至於,他一时失手,喂得过量了。

  打了个小小的饱嗝,揉揉眼,往他胸口趴去。

  吃饱饱,想睡了。

  他凝视怀中小小人儿的憨态,心房涌起一抹几近怜爱的柔软浪潮。

  那全心信赖的姿态,彷佛相信,他会护着他,全心全意。

  他从不晓得,自己原来那麽喜欢孩子,又或者,他喜爱的只是这灵动可爱的小娃。

  想起娃儿令人不解的摧花行止,再看看喝得精光的甜汤、以及那颗滚落石桌的红枣,一瞬间,恍悟了什麽。

  小娃乐此不疲的,不在吃花行径,而是无意间,嚐到了花茎里头的甜甜蜜味吧?

  如此聪慧可爱的孩子,却无人教导、无人陪伴、无人说话,什麽也不懂,只知吃睡,小兽一般,如此喂养着,与世隔绝……

  光是想,心头便是一阵疼意。

  他是不知父亲究竟盘算些什麽,但绝不容许这灵动可人的孩子被如此糟蹋。

  打定主意,当下抱了娃儿起身。

  「少爷——」亭外侍婢连忙上前,一脸为难。

  「我爹若是问起,让他来找我要人。」

  等了三日,未料父亲那头倒沈得住气,一点动静也无。

  意思便是——默许了?

  也是。父亲从未拒绝过他任何的请求,不该以为这回会例外。

  虽是如此,也该找个机会,正式同父亲照会一声才是。

  他将娃儿交由奶娘照料,可娃儿颇黏他,那日由他床榻上醒来,看见全然陌生的环境,一丝哭闹也无,明亮大眼瞅着他,撒娇地张手讨抱。

  小娃不在乎去哪儿,只是专注地、目光时时刻刻追着他,这三日里,只要片刻不见他的人,便要满屋子地找,成日跟前跟後,小影子似的。

  那是一种认定,宛如雏鸟对母鸟的依恋。

  晚膳过後,小娃让奶娘抱去洗沐,他得了空,正好往听松院去,与父亲详谈,同时弄清这娃儿被抱进府里养着的目的究竟为何。

  听松院里,三岗五哨时时皆有护院把守,守卫见是少主子,没敢拦他,只道:「老爷已经歇下了。」

  「无妨,我只是来向爹问安,若已睡下,我不会久留,不必惊动他。」没让侍卫前往通报,无声踩着石阶上了沐松阁。

  「是吗?君离让自个儿的奶娘照顾那孩子?」

  未及出声,里头传来严世涛玩味沈吟之声,他一顿,收了势,静立於门外。

  「是。老爷,这长久下来,恐怕不妥,是不是——该早做处置?」

  「你担心什麽?」严世涛挑眉望去。「那孩子本就是为君离备上的,他若要亲自看守,也无不可。」

  无论安置在哪儿,只要确保那孩子仍在掌握中便成。

  「可——我瞧少主颇疼爱那孩子,万一相处日久,感情养得深了,怕少主舍不下。」

  「那花个几两银买回的小贱种,也配与我儿相提并论?若非同为阳年阳月阳日所生的相合命盘能为君离挡厄延寿,我何须将他买回?他若感念君离今日恩泽,自愿舍身相报那是最好,若不愿,我也由不得他说不。」

  严君离没作声,默默听着。

  听父亲淡漠无情的口吻,定义那小娃的存在价值。

  一个替身,一个工具,代他受难、代他而死的物品。

  只是物,不是人。

  因此,他不给孩子命名,工具不需有名字,只需为正主儿献命即可。

  严君离没惊动任何人,安静地下楼,回到自己的院落。

  小小娃儿蜷睡在他的床榻上,八成是洗沐完,没见着他又闹别扭了,非要爬上他的床等待。

  他发现,自己完全能理解这娃儿的想法,探手揉揉娃儿红润的面颊。

  原本,只觉投缘,得知真相的此刻,原先纯然的喜爱中,揉入一抹歉意。

  如此娇憨的孩子,爹如何忍心?

  他无法当着父亲的面,指责其不人道行径,毕竟,那全是为了他。

  九岁那年,是他头一回感觉与死亡如此接近,几乎一脚踏进鬼门关里,向来不信神鬼的父亲突然开始求神拜佛,造桥布施、烧香建庙来为他祈福,求访延寿方子不择手段,再旁门左道也愿一试。

  他从不多言,是因为醒来那一眼,见父亲多日不寐的憔悴容颜,深深刻划惊恐与伤痛,让他什麽都不能说,也没有立场说。

  那只是,天下父母心。

  可是不说,不代表全然认同。

  今日若不是他自个儿发现,这娃儿会以何种方式为他牺牲生命?他连想都不敢想。

  他毫不怀疑,若非得将孩子养得健康,父亲怕是会将孩子幽禁於房内,不见天日,五年、十年,或许一辈子都懵懂无知,连个名字也没有。

  娃儿被他揉弄的指掌扰醒,睁开惺忪的眸,卷着小被褥爬到他臂弯,窝着,又继续睡。

  他柔了眸光,低声道:「唤你知恩,可好?」

  这名,由他给;爹怎麽想,他管不着,娃儿既来到他身边,那麽他便护定了。

  伸掌玩闹性地扰人,揉揉嫩颊又搔搔腋窝。「知恩、知恩?好不好——」

  小家伙被闹得不爽,拍掉他的手。

  他笑着滚进床褥,缠闹片刻。

  半晌,他微喘,兜妥娃儿松落的小被子,抱回胸前躺卧。

  「知、恩——」

  不厌其烦,一再教导。

  自此以後,严知恩,成了他的责任。

  他一生的守护。

  严君离终究没有将事情说破,却亲自向父亲提出另一道请求——

  收严知恩为义子,入族谱,享家业继承之权。

  父亲神情复杂地瞥了他一眼。「你当真?」

  「是。孩儿想过了,这身子再如何调养,终究沈痾难癒,需有个人替孩儿打点繁务,应当趁早培养亲信之人,为孩儿分忧,知恩颇得孩儿的缘,想收在身边好生栽培,求爹成全。」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严世涛无从驳起,只得允下。

  严君离慎重其事地翻黄历、挑了个好日子,正式让知恩拜见义父,该有的程序、礼数,一样不缺。

  一早被挖起床的严知恩,小脸满是困意,窝在严君离怀中打盹。

  「来,小恩,茶端好,去给爹磕头敬茶,我昨晚教过的,还记不记得?」

  没睡饱的娃儿不太想理人,又要一头埋回那堵温暖胸膛,被少年坚决地拉出,强迫他站稳。

  娃儿不爽了,抗议道:「抱。」

  「不行。」温柔却坚定的嗓说道:「小恩乖,先敬茶,回头再让你睡。」

  三岁的奶娃儿,茶盏端得歪斜,严君离帮衬着,稳住杯盘,指引娃儿跪地奉茶,紮紮实实叩首行礼。

  「喊爹。」

  「爹。」奶声奶气的娃儿音,乖巧又依顺。

  严世涛喝了茶,依礼给了义子见面礼。娃儿对那红包一点兴趣也无,只是专注而期待地偏头瞧着严君离。

  少年赞许地摸摸他的头,代他收下红包,放进他贴身的小棉袋里,微笑指着自己,一字字清晰教着:「哥、哥。」

  「哥——」咬字不清的娃儿音一唤,撒娇地偎倒而来。

  少年带笑拢抱住,偏首,对主位上头的父亲道:「从今起,小恩也是您的儿子,无论外头的人如何评论爹,在孩儿心目中,您一直是无可挑剔的好爹爹,虎再毒,从不食子,我相信,您会给小恩应有的护卫疼惜,不辜负他今日这一声爹、这一记叩拜。」

  这是他保护娃儿的方式。

  给他一个名字,入族谱、受到关注、有了明确的地位。

  他,名唤严知恩,是严府的义子,不再是藉藉无名的弃儿,哪一日不着痕迹地消失也不会有谁知晓。

  他将小恩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两人同桌而食,同室而寝,他一句句教着足三岁仍拙於言语的孩子说出第一句完整的话语;也握着孩子的手,习出人生第一笔划,认着自己的名。

  府里请了夫子,醉心书海、求取学识是严君离唯一热衷之事,即便病体羸弱,也不曾荒废,因而,严世涛为他请来本朝唯一连中三元、曾辅佐两朝天子的老太傅为他传授学问。

  或许,传言并非全然无稽吧!严家少主确实天赋过人,年方十二已然挥墨成章,文采似锦,坊间夫子已难当大任。

  每日辰时,他早起上书轩时,小知恩明明一副睡不饱的模样,也不知坚持什麽,揉着眼,小手揪握他衣角,硬是在後头跟得牢牢的。

  他上课时,小家伙会安静乖巧地坐在他身旁,不吵不闹,时而有模有样地摇头晃脑,也不晓得听懂与否,那憨态可爱逗趣得惹人怜。

  大多时候,他会给知恩一管笔、一叠宣纸,总爱追随着他的小知恩,会依样画葫芦抓起笔管胡画一通,他若得了空,会不厌其烦,一回又一回地导正拿笔的确切手势,一描一捺地领着他写。

  「严、知、恩——」

  这三字,小知恩已然识得。

  「哥哥,名字?」

  「我啊!」就着小娃的手,写下三个字。

  那在自己之後,小娃识得的第二个名——

  严君离

  从此,看进眼底,记入心坎。

  成就最初,也最终的记忆,一生守牢。


一之二 借寿三十挽君魂

春末,夏至。

  秋去,冬来。

  那年隆冬,严君离先是染了风寒,後又引发陈年宿疾,心房绞痛,寒气入侵,时而高热不退,时而四肢僵冷,每每发病便是昏沈数日,不晓人事,整个冬季缠绵於病榻。

  直到初春回暖,病情才逐渐缓和。

  能够下床走动时,脑海首先浮现的,是那张憨甜可爱的稚容。

  那总要将他缠得牢牢、片刻不离的孩子,因他病魔缠身,怕孩子体弱,染了病气可不好,便狠下心肠将他带开。

  在观竹院里,有他的人守着,倒是不担心孩子会受委屈,只是偶尔,病得糊涂的神识里,总听见那含糊的奶娃音,声声喊着「哥哥」。

  数月未见,不知小恩如今可好?没见着他,可还在哭闹?

  心头惦记着,当下无法再多等片刻,命人请了奶娘过来,了解他卧病这段时日里,严知恩的情况。

  ——小少爷很乖,初时还会闹着要找您,不肯睡、坐在桌前眼巴巴地望,等着您来陪他用膳,喂他喝甜汤。

  後来,也不知是等得饿了、困了,渐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