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九路军战记 >

第75章

十九路军战记-第75章

小说: 十九路军战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指着卷宗说道:“这些是历年来福建全省非正常死亡人口的统计表和急性传染病造成的大面积人口死亡的统计数据。”  孙百里问道:“徐老,您给我看这些干什么?”  徐济世回答:“我知道你想了解民众的健康状况,这些数据和表格是最有说服力的!从民国成立到现在,福建的人口死亡率一直在千分之二十左右,和新生儿的出生率基本持平,所以人口的总数基本没有增加。而在死亡的人口当中,新生儿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妇女,人口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十五岁。以这样的健康状况,你应该能够理解为什么招不到兵了吧!”  孙百里听完之后感到心情异常沉重,忍不住问道:“我们十九路军入主福建以来难道就没有改善吗?政府在这上面可没少花钱啊!”  徐济世安慰道:“当然改善了,而且是显著的改善!去年的死亡率就降低到千分之八左右,死亡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人口首次出现了增长!只是卫生条件的改善,效果不是短期能够看出来的,要有耐心!”  孙百里问道:“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徐济世回答:“疾病和营养不良。在疾病当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瘟疫、伤寒等重大传染病,一旦流行起来, 死亡人数相当地高!”  孙百里缓缓点头,说道:“徐老,这些档案我先带回去,看完之后再送回来。”接着又说道:“现在,我们的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能力来改善民众的医疗条件,再也不能让这些鲜活的生命过早地消逝,必须立刻采取措施!”  当晚,孙百里连夜翻看卷宗,里面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他彻夜难眠。  次日上午,孙百里带着卷宗来到杜周南的办公室,说道:“杜先生,你看看这些资料。”  杜周南随手打开一份看了看,说道:“这些情况我早在就任潮阳县长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而且也不单单是福建广东是这样,我估计全国都好不到哪里去!”  孙百里说道:“我们既然知道了,就不能坐视不理呀!必须加大对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切实改善卫生条件,使人民能够健康地生活。”  杜周南说道:“我也想啊,可是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收购粮食花的太多了!再说,即使有钱多开设医疗机构,又上哪里找那么多的医生!”  孙百里说道:“医生没有问题!我们送到德国去培训的一百名医生年底就可以回来了,从这批人当中挑些出来成立一个医学院,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医生了。倒是经费确实是个问题!”  孙百里来回走了几趟,忽然说道:“我有办法了!”    正文 第六十章 英杰献计
  杜周南诧异地问道:“什么办法?”  孙百里说道:“杨英杰曾经提到过苏区的一种叫做合作医疗的政策,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不用花很多的钱。”  杜周南感慨地说道:“杨英杰是个人才,只可惜立场不同,不能为我们出谋划策呀!”然后问道:“难道你还要到清流去向他请教?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第三次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也不过三顾茅庐呀!”  孙百里说道:“如果能够说服他,再去三趟也无所谓!我把手头的事情先处理完,然后再到清流去询问合作医疗的具体细节。”  然而,让孙百里万万没想到的是,次日上午就在省政府见到了杨英杰和他的妹妹杨梅。虽然杨英杰的脸上依然带着惯有的微笑,看不出内心的任何波澜,但是杨梅的脸上明显地有激愤之色,孙百里知道一定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情。果然,落座之后,杨英杰开门见山地说道:“孙将军,我想在你这里谋个差事,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孙百里喜出望外,急忙说道:“当然方便,百里欢迎还还不及呢!本来我打算过几天就到清流向杨先生请教几个问题的,没想到先生自己过来了!”然后问道:“那令妹是不是也打算留在这里呢?”  杨梅气愤地说道:“都是你这个白狗子害得我们被上级怀疑,现在不到这里还能去哪里!”  “杨梅!不要胡说!”杨英杰显然不愿意让孙百里知道组织内部的事情,连忙呵斥道。  孙百里笑着说道:“这好办,不管杨小姐喜欢什么行业,我都会尽量安排。只是,我们十九路军目前没有女兵,所以不能到军队里去。”  杨英杰说道:“杨梅曾经学过点医术,就麻烦孙将军把她在医院了找个职位吧。”  孙百里点头答应,说道:“先到省立福州医院工作,等医学院开学后再去学习学习,就可以做个医生了。”然后问杨英杰:“杨先生,上次曾经听你提到过苏区的合作医疗制度,百里想在福建尝试一下,你能不能再介绍一次?”  杨英杰痛快地说道:“好!”然后开始介绍:“这个制度其实并不复杂,首先由政府成立一个医疗合作社,然后再吸引民众参与就可以了。每个参加者只要每年支付固定的费用,就可以在政府开设的各级医院看病,小病完全免费,大病收百分之十左右的费用。这样就保证了大多数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  孙百里听了连连点头,说道:“的确有创意!每个人的钱虽然都不多,但是聚集在一起就是个相当大的数目,不但能够维持卫生机构的运转,而且存在银行里也能产生不少的利息,再回过头来推动卫生机构条件的改善!”  杨英杰补充道:“这个计划就是启动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政府先垫付一大笔钱,等加入的人多起来就好办了。”  孙百里说道:“这个没什么问题。我们还可以鼓励私人开设医院,然后用这部分税收来补贴合作社。现在,福建的有钱人渐渐多了起来,设备好,服务优的私立医院可能更适合这些人的口味。”  解决了一个棘手问题,孙百里感谢心情愉快很多,决定趁热打铁,把最近一直在考虑的几个问题都说出来,让杨英杰帮助出谋划策。  孙百里说道:“杨先生,最近发生的两广事件你应该有所了解,陈济棠之所以败亡的这么快,和他的部下被南京策反有很大的关系。我感觉南京的情报人员确实厉害,如果哪天要来对付十九路军的话,该如何应付?我知道,红军的情报人员在和南京的情报人员的战斗中很少落败,在这方面肯定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杨英杰说道:“情报工作看起来很神秘,其实并不复杂,而你的目标只是防止被敌人渗透,就更容易实现了。”  孙百里连忙说道:“既然这样,就麻烦你帮助十九路军建立一个情报处,由你来当这个处长,怎么样?”  杨英杰还没有说话,杨梅却先出声了,她说道:“哥哥,你可不能答应啊!你做了国民党的官就再也回不去了!”  杨英杰苦笑着说:“我们已经回不去了!从我到长汀劝说大虎开始,就已经回不去了,但是我绝不后悔自己的决定。”然后用非常平静的语气对孙百里说道:“我答应你!”  孙百里知道像他这样的人轻易不会许诺,一旦答应下来就会全力以赴,绝不回头。孙百里为了转移话题,又把征兵的问题简单介绍一遍,说道:“福建有五六百万人口,居然连几万人都征集不到,可是为什么苏区只有二十几个县,不到三百万的人口却可以维持十几万人的军队呢?”  杨英杰说道:“其实还不止十几万。苏区的部队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主力部队就是你们所说的红军,地方部队是地方上的常备军,基本上以防御为主,在内线作战时协助主力部队,很少进行外线作战,民兵则是由预备役人员组成的部队,基本上不参与战斗。全部加起来的话,中央苏区的部队大概有二十万左右。”  孙百里叹服地说道:“这种体制真的非常好:主力部队可以随时从地方部队获得人员补充,而地方部队又能从民兵那里得到补充。而地方部队也同样有些战斗经验,加入主力后能够很快的适应,确实非常好!”  杨英杰接着说道:“你们的征兵办法肯定有问题,比如说,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就太苛刻了,其实只要身体健康就够了,其他的可以在部队培养。另外,征兵的对象没有包括工人,福建的工业这么发达,工人的数量很庞大的。还有,征兵也没有必要仅仅局限在福建,可以到其他省份去招募,红军在外线作战的时候,每攻占一个地方,都会招纳新兵,也是一个重要的兵源。”  孙百里说道:“你说的前两条确实是我没有考虑到,但是到外省征兵很容易引起中央的猜忌,所以不敢去做。”  杨英杰说道:“招兵会引起猜忌,招工应该没有问题吧?”  孙百里问道:“什么意思?”  杨英杰解释道:“你们可以以福建省政府的名义在周边的几个省设立招工点,为福建的工厂招募工人,这里的工资待遇非常好,肯定有人愿意过来。等过来之后,再把招兵的条件说明,让他们自己选择到工厂做工人,还是入伍当兵,应该有不少人会临时改变决定的。”  孙百里把大拇指一竖,佩服地说道:“高,实在是高!就按你的办法来!”  采纳了杨英杰的建议后,新兵的征集工作终于顺利完成,部队的整编工作得以进行下去。而杨英杰也走马上任,开始组建十九路军的情报处,孙百里为了表示自己的信任,在资金和人员上进行大力支持,使情报处很快就略显雏形。  
  正文 第六十一章 西安事变
  三六年十月底,赴德国培训的一百名医生学成回国,孙百里指示从中挑选二十人组建福州医学院,建立医学人才的培养机制,而其余的人全部充实到各地的公立医院。接着,省政府正式启动医疗合作社计划,先由政府提供八十万元的启动资金,然后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吸收参与者。为了增强计划的影响力,孙百里和省政府的主要官员率先加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不少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进来,然后再到公立医院看病,结果真的没有收取任何费用,消息传出后,收入最低的工人和农民首先行动起来,纷纷加入,城市的小工商业者和普通市民在经过观望后,也逐渐接受这种做法,把自己变成社员,合作社基本上覆盖了中低收入的阶层。  为了扩大兵源,同时为境内日益蓬勃的工商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福建省政府在周边的江西、湖南、广东、浙江等地开设招工处,以非常优厚的待遇吸引外地人到福建来。由于福建的工资比其他地方高出不少,很快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圆满地完成了招工的任务。  这时候,德国政府的援助项目已经全部能够正常生产,其中钢铁厂的产量甚至超过了预定目标,达到年产12000吨,在满足下游军工企业需要的同时,把多余的钢材投放到市场上。兵工厂已经能够生产包括大口径火炮在内各种武器装备,使十九路军可以自给自足,不再需要花费巨款从德国购买,节省下来的钱用来购买机器设备,扩大生产。  福建的经济在飞速发展,而此时的中国也相对处于发展中的黄金时期,国民政府提出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使三六年的经济水平达到自成立民国以来的最高点。在经济发展的支持下,国民政府积极整编军队,构筑国防工事,准备和日本决战,同时,也没有忘记命令驻扎在西北的东北军张学良部和西北军杨虎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