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九路军战记 >

第68章

十九路军战记-第68章

小说: 十九路军战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地集中以后,才有机会用机械代替人力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孙百里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说道:“我倒是没有想到工业化上来,只是感觉农民失去土地,肯定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蔡思强说道:“中国一直是农业立国,大家的思维方式也都农业化了。现在福建的发展这么快,我想再有十几年的时间,肯定会率先在国内实现工业化。”  蔡大力说道:“是啊,福建从民国成立到现在,换了不知多少届省主席,但是都没有你们十九路军作的好,只有你们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几年的时间,做了他们几十年都没有做的事情!”  孙百里听了蔡大力的肺腑之言,感到心情无比的舒畅,举起酒杯和蔡氏父子开怀痛饮,最后,如愿以偿地醉了!    正文 第四十八章 视察军工(上)
  两天后,孙百里在军部的几名参谋的陪同下来到龙岩,视察这里的钢铁厂和兵工厂的生产情况。蔡思强要到兵工厂报到,所以也随车前来。  出于保密的考虑,军工企业一般都选择比较偏僻的地方,十九路军也按照这个原则在龙岩西南的群山之间选定厂址。这里群山环抱,形成方圆十几公里的盆地,四周的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并且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谷地里原本住着几十户人家,这里被选定为兵工厂的厂址后,全部被搬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由政府另外提供住处和大笔的赔偿金。军部为了保护兵工厂的安全,命令龙岩的七十八师派一个团的兵力长期驻守在这里。部队在四周的高山上设下十几个哨所,用铁丝网把山谷严密地封锁起来,只留下夹在两座山峰之间的一条四五米宽的通道和外面的公路相连。  执勤的军官看到对面疾驶而来的车队立刻挥动手中的小红旗,示意停车接受检查,哨卡的士兵们站在原木搭成的路障后面,保持警戒姿态。车子停稳后,军官立刻跑步上前,敬礼之后,非常有礼貌地要求出示证件。面无表情地察看完通行证,接着逐个检查众人的证件,确认无误后,挥动手中的蓝色小旗,命令把路障搬开。  当汽车发动后,执勤军官跑到孙百里的车前,再次敬礼,说道:“军长,请通行!”孙百里立刻回礼。目睹了这一幕,蔡思强说道:“果然是纪律严明啊!孙将军,其实这个军官早就认出你了,是不是?”  孙百里笑着说道:“纪律是军队最基本的东西,当然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军官做的很好,回去之后要通令嘉奖!”  穿过狭窄的通道,车队出现在谷地的边缘,机器的轰鸣声立刻扑面而来,在山谷中造成巨大的回响,原本清新的空气立刻变得污浊起来,还夹杂着机油和火药的味道。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排排异常高大的烟囱,从顶端喷出滚滚的浓烟,把天空都染成深灰色。烟囱的下面和周围是同样高大的厂房,黑乎乎地矗立在山谷的中央,宛如洪荒过来的巨兽,不断向四周喷吐着烟尘和蒸汽。随着距离的缩短,机器的震动开始从地面传过来,连行驶中的汽车都轻微地颤动着,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车队在厂区的大门口停了下来,提前赶到的军需处长黄镇带领兵工厂的主要领导连忙迎了上来,对孙百里说道:“欢迎军长前来视察!”然后带头鼓起掌来。  孙百里摆摆手说道:“黄处长,你不要把大家搞得太紧张了,我只是过来随便看看而已!”接着话锋一转,说道:“还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兵工厂的领导!”  黄镇连忙把身边的各分厂领导和技术骨干逐一向孙百里介绍,孙百里也把陪同的人员介绍一番,接着两拨人一起握手寒暄,然后步入厂区开始参观。  黄镇一边走一边向孙百里介绍工厂的情况,他说:“整个厂区分为三大块:钢铁厂、发电厂和兵工厂,位置靠前的是钢铁厂,最后面的是发电厂,中间是兵工厂。钢铁厂目前的员工人数为八百人,月产钢六百吨。发电厂现有员工两百人,月输送电力十几万度。技术难度最高,工序最复杂兵工厂,下设枪支厂、炸药厂、炸弹厂、炮弹厂、子弹厂和火炮厂等六个分厂,员工总人数为三千五百人。月产步枪八百支,轻机枪一百五十挺,重机枪三十挺,迫击炮弹两千发,手榴弹五万枚,子弹三十万发和烈性炸药五十吨。”  孙百里问道:“我们现在是不是还不能生产火炮?为什么?”  黄镇回答道:“主要原因是火炮对工序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技术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兵工厂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样炮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生产出来了,但是试产几次都失败了。”  孙百里问道:“不是有德国工程师指导吗?”  黄镇苦笑回答道:“总共有三十七个德国工程师在这里工作,兵工厂里有二十八个,平均分配到每个分厂只有四五个人,他们又不会说中文,配备的四个翻译每天疲于奔命,还是无法满足需要,最后只能先重点支援难度较低的几个分厂。”  孙百里点了点头,正准备说点什么,忽然发现已经走进钢铁厂,于是抛开了刚才的话题,专心致志的参观起来。刚进门,逼人的热浪就包围过来,感觉好像置身于蒸炉之中。在厂房的中间矗立着三个高约五六米的炼钢炉,向外辐射出大量的热量,几名工人不停地挥动铁铲向炉底加煤,每个人头上都戴着安全帽,身穿帆布做成的工作服,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温的环境下,衣服的外面满是细小的盐粒。在炼钢炉的正上方几米高的地方,一个德国工程师用手指着沸腾的钢水向身旁的几个中国工人说着什么,似乎在指导他们掌握火候。  孙百里等人来的正是时候,正中间的高炉开始出钢,炉门从底部打开后,火红的钢水立刻奔涌而出,四溅的钢花飞出好远才落下。工人们站在旁边,把钢水导入预先放好的模子中,制成不同形状的钢锭。等钢水出完后,孙百里走过去,对一名工人问道:“你们每天工作几个小时,每周休息几天?”  工人回答道:“每天八小时,每周休息一天。”  孙百里回头对黄镇说道:“这里实在是太热了,要把工人的休息时间延长一些,人手不够就再招募一批,多花点钱没关系,一定要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黄镇连忙点头答应。  参观完钢铁厂,接下来就是兵工厂。孙百里虽然以前从没有到过钢铁厂,但是还能够想象出大致的样子,而兵工厂就完全没有概念,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他对生产过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但非常仔细地察看每一到工序,而且不时提出疑问。黄镇在讲解的同时不停地解答孙百里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参观工序的增加,孙百里越来越觉得这个黄镇很不简单:有着相当的兵工知识,对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  
  正文 第四十九章 视察军工(下)
  当视察队伍行进到火炮分厂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德国工程师仰面躺在地上,一点点把自己的身体移动到一台机器的底部,进行检修。可能是发现了故障的原因,就大声地对站在机器旁边的翻译说着什么,孙百里和蔡思强虽然精通德语,但是由于距离较远,再加上噪音比较大,没有听清楚他说的是什么。翻译先是显出迷惑不解的神情,接着就急忙地跑开了,重新回到机器旁边的时候,手里多了一个巨大的扳手。他把扳手小心翼翼地递到机器下面,却立刻被扔了出来,德国工程师爬出来后,怒容满面地向翻译咆哮起来。  孙百里看到翻译尴尬地站在那里,连忙示意蔡思强上前询问。蔡思强走过去,用德语和工程师交谈几句后,又用中文和翻译说明了一下,翻译立刻恍然大悟,跑去换了把不同型号的扳手过来,工程师的怒火终于平息下来,对蔡思强赞赏地笑笑,又钻进去继续工作。  蔡思强走回来之后,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下,原来,德国工程师要的是不是这种扳手。蔡思强解释道:“扳手的规格很多,不同的螺钉需要不同的扳手,而在德语当中的差别有非常微小,这位翻译没有工科的背景,理解起来当然会有些偏差。”  孙百里问道:“那你就留在这里帮忙怎么样?”  黄镇看蔡思强不但德语流利,而且还有丰富的工科知识,也非常满意,极力邀请他留在火炮工厂。  蔡思强说道:“我愿意留下来工作,但是我感觉这样的问题肯定还有不少,只增加一个人,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黄镇看他的神情似乎有解决的办法,感到非常高兴,说道:“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兵工厂很长时间了,蔡先生是不是有解决的办法?”  蔡思强看了看孙百里,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孙百里连忙说道:“黄处长,这里环境嘈杂,不适合讨论问题。等参观完之后,我们到你的办公室再详细研究吧!”  黄镇立刻会意,带领孙百里等人继续参观。  吃完午饭,黄镇把孙百里和蔡思强带到自己的办公室,要蔡思强把他的解决办法说出来。  蔡思强说道:“照目前兵工厂的情形看,至少还要增加十几个有工科背景的德语翻译才能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国内很难请到这么多人。”  孙百里说道:“这一点我们也想到了,已经通知在德国的人员,准备在留学生当中物色人选。”  蔡思强摇摇头,说道:“这个办法不大行的通!这些留学生,以官派的居多,中央肯定不会放人的,我估计大部分的自费学生也不会愿意为地方势力效力的。像我回国之后,本来就是准备到南京去的,要不是我父亲极力坚持,肯定来不了这里。”  黄镇不解地问道:“我们虽然是地方势力,但是支付的报酬比南京的只多不少呀!”  蔡思强回答道:“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们这些海外学子,目睹西方国家的强大与富裕,殷切希望自己的祖国也能够繁荣富强,但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先要有个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国家。而国内连年军阀混战,搞得民不聊生,很长时间,很多地方都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故而,大部分留学生把责任归结在地方势力的身上,回国后直接加入中央政府,希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孙百里苦笑着说道:“是啊,中央政府这面招牌怎么看也比十九路军的吸引力要大的多!”  黄镇感到非常不满,气愤地说道:“地方势力又怎么了?难道我们这里民众的生活不如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吗?”  蔡思强回答道:“当然要好很多,这也是我留在福建的一个原因。但是,哪些还在海外的学生没有机会看到这些呀!没有亲身的体会,他们怎么能了解福建呢!”  孙百里说道:“这样说来岂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了?但是我想你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不是吗?”  蔡思强回答道:“是的,还有一个变通的办法:直接招募德国技术工人。”  黄镇说道:“这怎么可能呀!福建的条件比德国差远了,谁会愿意到这里来: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完全不一样。再说,就是他们愿意来,我们也付不起工资,不要忘了,目前在兵工厂工作的德国人都是德国政府雇佣的,不是我们支付工资。”  蔡思强看着孙百里说道:“有一部分德国人愿意到中国来,要求的工资也不高,但是不知道军长能不能接纳?”  黄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