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九路军战记 >

第61章

十九路军战记-第61章

小说: 十九路军战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地方势力虽然不断向蒋介石报告十九路军的种种异常动作,但是却都被他束之高阁,因为他已经被红军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精力来管十九路军的事情。何况,在蒋介石的心目中,十九路军和其他地方实力派都是一样的,无非是想乘机扩大地盘而已,而赣南的几个县已经被战争破坏的不成样子,他孙百里愿意拿去就拿去得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消灭红军,再乘机把自己的统治延伸到云贵川等省份,至于十九路军这样的小泥鳅,等自己解决了红军之后再收拾也不晚。  就这样,十九路军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把赣南地区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孙百里等钨砂矿投产后,率领军部的警卫部队和赤卫队一起,护送着刚刚开采出来的十几吨钨砂,先期返回福建,其他部队则留在赣南,积极组织防御。孙百里的计划是,在赣南的形势完全稳定下来以前,以十九路军的主力驻扎在这里,威慑各方。等地方政权完全建立起来,当地的民众接受十九路军以后,在把主力撤回福建,留下两个师的兵力就可以了。  部队到达清流后,孙百里把钨砂部队暂时安排在距离县城十余公里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等军工厂生产出武器后再全部更换装备,同时把军服也换成十九路军的制服,现在这种形式各异的服装很容易被人误认成土匪。  离开清流之前,孙百里极力邀请杨英杰鲁大虎到福州看看,鲁大虎说自己要指挥部队的训练,坚辞不肯,杨英杰想借机了解福建的发展情况,验证孙百里所极力坚持的中间道路的成果,爽快地答应下来。  一行人抵达福州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为了让杨英杰切实地感受到福州的变化,孙百里命令车队在城门口停下,自己和杨英杰下车步行进入市区。虽然已经在这里住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但是由于事务繁多,孙百里自己都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个城市,现在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体察一下民情。  下车前,孙百里特意换下军装,穿上整齐的中山装,和长衫马褂的杨英杰并肩走在前面,十几名便衣卫士远远地跟在后面。  络绎不绝的人流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然后从城门穿过,进入福州城。一入城门,面前立刻出现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街道两边鳞次栉比地布满大大小小的店铺,各种各样的货物应有尽有,而那些小本经营的小商小贩肩挑手提,沿街叫卖。不同打扮,不同年龄的人们在这里汇集成人的海洋,不停地翻滚着。  孙百里和杨英杰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缓缓向前移动,不时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孙百里发现自己虽然离开不过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福州城已经变得完全陌生了!真不知道杜周南用什么办法做到的。  从进城后,杨英杰的表情就不停地变幻着,先是满脸的不相信,接着又感到异常的惊讶。他不时停下来和路边的小贩攀谈,询问各种商品的价格,和原来苏区的价格作对比,最后不得不承认,福州城里不但物资丰富,就是价格也比苏区的便宜许多。他疑惑不解地问道:“既然你们的财政这么紧张,怎么经济反倒如此繁荣呢?”  孙百里笑着解释道:“政府的财政是紧张,但是和民间的关系并不大呀,我们的政策是藏富于民,尽量不从普通民众手里拿钱。据我所知,这里的这么多店铺,需要缴纳税款的不到百分之十,而我们的关税税率又低的惊人,所以才吸引了这么多商人过来投资。”  杨英杰说道:“你们把军费压得这么低,只保留几万人的军队,难道就不怕被中央军或者其他地方势力吞并吗?”  孙百里回答道:“裁军的时候,我也担心这些问题,但是听了杜先生的一席话之后,我就改变了主意。他说:如果民众的生活改善了,他们会感觉这样的生活值得自己用生命去守护,从而自发自愿地走上战场,这样迸发出来的力量,谁都不敢轻视!而如果一味穷兵黩武,和军阀有什么两样?我想,红军能够屡次击败中央军,同样是因为苏区的民众愿意为保护自己的生活付出生命的代价!”  杨英杰深有感触地说道:“是啊,苏区的农民为了保护自己来之不易的土地和当家作主的权利,什么样的代价都愿意付出!”  说话之间,两人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只见一名警察手持警棍站在中间,用哨子和手势指挥交通。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在他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通过路口。这时候,孙百里忽然看到一辆崭新的客车从后面开了过来,在身边的一个小小站牌前停住,然后下来三名乘客。车上的售票员摇动着手中的铃铛,大声喊道:“到省政府的请上车,票价一角!”  孙百里感到非常好奇,因为自己离开福州的时候,城里只有十几辆破旧的公交车在勉强运行,不由产生坐一下的冲动。好在这路车的终点站就是省政府,正好顺路,于是回身对后面的卫士使个眼色,然后拉着杨英杰上了汽车,在车子的后面找位置坐下,随行的卫士也有四个人上车,不露痕迹地坐在司机的后面和前后两个门口。  坐在孙百里和杨英杰前面一排的是两个商人打扮得中年人,一个操着广东口音的说道:“没想到,两年没到福州,居然变化这么大,现在连公共汽车都全部换成新的了!”  另一个福州口音的说道:“写了那么多封信给你,你就是不相信,非要自己过来看看,现在相信了吧!要是几个月前就过来开店的话,本钱说不定早就回来了!政府规定新注册的工商企业免税一年,咱们还是早点动手,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广东商人问道:“你上次不是说还有无息贷款支持吗?”  福州商人回答道:“是有啊!而且资本越多贷款也越多!”  广东商人疑惑地问道:“十九路军在福建也没待多长时间,哪里有这么多钱?”  福州商人露出一副这你就不知道了的神情,说道:“几个月前在清流发现一个大的不得了的钨砂矿,被德国人给全部买了下来,雇用了好几万工人去采矿。你是没看见,德国人的大轮船运来整船的机器设备和大批的技术人员,场面可热闹了!”然后小声说:“为了买下钨砂矿,德国人给了五千万马克!你说有没有钱!”  广东商人一拍大腿,懊悔地说:“你怎么不早说!”然后毅然说道:“我回去以后把广州的生意料理一下,马上把钱汇过来!不过店址一定要选好!”接着和福州商人开始讨论起细节问题。  杨英杰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禁有些怀疑:难道中间路线真的能够成功?  而孙百里却如同在六月天喝下杯冰水,感到异常舒心:连最为敏感,最难以捉摸的商人都对福建、对十九路军有信心,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正文 第三十八章 促膝长谈
  汽车在省政府站停了下来,孙百里和杨英杰一先一后,走了下来,杨英杰说道:“据你所说,所有的经济政策和政府的法令法规几乎都是出自杜周南一人之手,看来这位杜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实践经验也异常丰富,真想马上就能见到他!”  孙百里指着省政府的大门说道:“如果运气好的话,几分钟后,你就能见到他。”然后带着杨英杰走进省政府的大门,直奔杜周南的办公室而去。来到杜周南办公室的门前后,孙百里示意杨英杰不要出声,自己伸手轻轻地把门推开一条缝,刚好看见杜周南埋头在一堆公文当中,不停地批阅着。本来想吓唬他一下的孙百里感到一阵愧疚:自己这个绥靖主任经常是做甩手掌柜,把政府的全部重担都压在杜周南的身上,使他总是在忙碌之中!  “杜先生!”听到孙百里熟悉的声音,杜周南抬起头,立刻惊喜地说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我?”  孙百里回答道:“我也是刚刚到,因为知道你太忙,就没有通知你!”然后指着杨英杰介绍道:“杜先生,这位就是我在信里跟你提起过的杨英杰先生。”  杜周南连忙握住杨英杰的手说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哪!我本来以为孙百里极为推崇的人,应该是沉稳的中年人,没想到这么年轻!”  杨英杰谦虚地说道:“杜先生过奖了!我听孙将军说,福建的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都是出自你的手笔,确实令人佩服!”  然后两个人互相打量起对方来,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孙百里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这两个人虽然此前所属的阵营不同,但是身上却有很多的共同点:学识渊博、精于政务、乐观务实,并且勇于接受新事物。  寒暄已毕,孙百里问道:“我和杨先生坐了趟公共汽车,听了两个商人的对话,感觉民众对我们十九路军非常有信心。同时也发现,我离开的这两个月里,福州的变化特别大,你是怎么做到的?”  杜周南回答:“这些都是你自己的功劳呀!”  孙百里迷惑不解地说:“怎么是我的功劳?”  杜周南详细解释说:“清流的钨砂矿是你发现的吧?和德国的谈判也是你谈的吧?连购买公共汽车的钱都是从钨砂款里面出的!”  孙百里不解地问:“你把卖钨砂的钱用来买汽车,那扩充军队的钱怎么办?我们在赣南可是面对着中央军的巨大压力的!”  杜周南说道:“这批钨砂总共卖了差不多两百万元,我只用了一半来更新汽车和建设自来水厂,剩下的一半应该够购买一个整师的装备吧。”  孙百里说道:“可是我们后方空虚,增加一个师远远不够,我是想把剩下的三个没满员的师全部补充上,再把钨砂部队装备起来。我在信里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  杜周南说道:“看完信后,我也同意你的想法,但是仔细一想,发觉还是不能这么做!近期到福建来经商和投资的人越来越多,贸然大规模扩军的话,很容易被人误解我们十九路军又要打仗,会把这来之不易的局面破坏掉。再者,把钱都用来扩军,哪还有钱来给那些投资人贷款呢!”  孙百里无奈地说道:“不知道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杨英杰听着两个之间的对话,感到非常好奇,忍不住问道:“无论是中央军还是我们红军,都是优先满足军队的需要,可是你们好像反过来了,为什么呢?”  孙百里回答道:“这是我和杜先生之间达成的协议:以民众的需求为第一!”  杨英杰说道:“可是这样要冒很大的风险的!无论是南面的两广还是北面的中央军都有能力把你们的几万军队一口吃掉!”  孙百里说道:“你说的很对,但是如果反过来想想呢?十九路军只保留几万军队,间接向周边的各种势力表明我们没有野心,不会威胁到他们,这样就不会有人来找麻烦了。”  杨英杰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又郑重其事地问道:“你们采取这种中间路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也准备成立自己的政党?”  孙百里和杜周南相视一笑,说道:“你的这两个问题都很尖锐,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并没有刻意的执行中间路线,只是感觉中国积弱已久,又有强敌窥伺,如果还不团结的话,只有灭亡!  国共两党的政策都有很多优点,而国内的精英也几乎都集中在这两个主要的政党里面,但是现在却偏偏无法求同存异,实在是可惜!从蒋介石在上海开始清党到现在,已经整整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