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十九路军战记 >

第20章

十九路军战记-第20章

小说: 十九路军战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斜匾敢惶赋J丁T跹拍苡靡怀≌秸氖だ恳皇且蚣呙鹫较鸬芯猩α浚且崛≈凉刂匾恼铰砸亍⒋蟪鞘校ň植空秸碛泄媛桑饫锊惶福N裁匆蚣呙鹫剑恳蛭蚣呙鹫侥茏畲笙薅鹊南牡芯猩α浚⑼ü苫癫钩渥约海鼓苷鸷车腥耍拥芯笫浦写蚩笨冢没匦嗟兀庖坏愣杂诖τ谌跏频木佑绕渲匾O执秸某J妒牵怀≌揭鬯劳鲇胧苌吮壤臼1 :3。5 —4 ,如在正面交战中毙伤敌军1 万,那敌军至少有6000能重返战场,也没有缴获,只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消耗战。而歼灭战中全歼敌军1 万,就能给敌军造成1 万人的绝对损失,并有大量缴获,效果完全不同消耗战,正如毛澤枺滤枷胍辉偾康鞯模骸吧似涫覆蝗缍掀湟恢浮薄C珴蓶|指挥中央红军四次反围剿,每次均全歼敌军3 万人左右,就可迫使数十万敌军退却,中央红军从4 万发展到8 万,力量翻番。反之第五次反围剿,基本是正面拼消耗,尽管杀伤敌军不少,敌军却步步进逼,红军越打越弱,被迫长征,湘江一场消耗战使中央红军仅余3 万,处境危急,前后对比鲜明。解放战争,解放军全面贯彻打歼灭战方针,仗越打越大,胜利越来越显著。第一仗上黨战役,全歼国民黨军3 个军,3。5 万人;第二仗邯郸战役,又全歼3 个军、4 万人(内有1 个军1 万人起义)。至于三大战役就不必说了,每次都聚歼国民黨军几十个师、几十万人。 打歼灭战还有另一重要意义,就是消灭敌军骨干,使敌军战斗力急剧下降。部队骨干是战斗力的核心,我军从南昌起义开始奋斗22年,尽管挫折不少,但基本没有成建制的部队被全歼(西路军也有部分逃回),骨干得以保存,成为部队扩展的基础,最终使我军达到建国时500 万大军的高峰。再看国民黨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在孟良崮被全歼,之后虽然重建,但战斗力已下降几个档次,不堪一击。还看一看外国,苏联卫国战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前,苏军毙伤德军168万,但因基本没有达成歼灭战,全局依然被动;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主力第6 集团军20万人,就立即迎来了战争转折点。 讲了一大通“废话”,无非是要证明,中国八年抗战,也需要连续打大歼灭战才能达到胜利。上面我已提到美军在太平洋上连续歼灭日军重兵集团,才步步进逼日本本土。遗憾的是中国战场八年抗战,却未能全歼日军一个联队(团),哪谈得上胜利。 有网友抗议:不对!中国打过大歼灭战,如台儿庄歼灭日军2 万,武汉会战在万家岭全歼日军第106 师团,昆仑关歼灭日军第5 师团第21旅团,还有几次长沙会战、远征军缅甸之战似乎理直气壮。遗憾的是,这全是国民黨虚报战果。国民黨虚报战果由来已久,最可笑的解放战争中将其宣传“消灭”解放军的数字前后加起来,竟超过1 亿!华东的国民黨军占领临沂空城后,陈诚向蒋介石“报捷”消灭共军主力16个旅,但很快就传来国民黨军3 个军7 万人在莱芜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全歼的噩耗,使陈诚自打嘴巴。抗日战争中国民黨军虚报战果虽不至如此荒唐,但夸大战果几倍乃至10倍也是家常便饭,至今台湾仍津津乐道其抗战“辉煌战果”,早已成为笑柄,国际史学界根本不屑引用。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另有专门论述,下面仅揭穿中国战场一些“大捷”的真面目。 “台儿庄大捷”为大家熟知,宣布歼灭日军2 万,有的更说全歼日军第10师团。注意一下就知道,台儿庄一战日军参战仅2 个旅团,因第10师团在山东济南等地留守大量兵力,第5 师团有1 个旅团在华东,一部在青岛。第5 师团在临沂与西北军激战不讲,直接进攻台儿庄的第10师团部队与当面中国军队20万相比处于绝对劣势,蒋介石也训斥国民黨军前线部队“数倍于当面日军,早当予以解决”,何况日军背后还有全部德国武器装备的汤恩伯的20军团,但仍被日军全身而退。此役日军2 个师团伤亡约1 万,谈不上全歼第10师团。 武汉会战乃八年抗战最大一次会战,国民黨军投入上百万大军,宣称毙伤日军20万,真是天方夜谈。日军进攻兵力为9 个师团,27万人,如此早已覆没,何谈占领武汉?(二战历史证明即使象日军这样顽强的部队损失不到1/3 也将丧失进攻能力)。日本军史上说得清清楚楚,武汉会战参战日军伤亡不过3。5 万人。至于万家岭全歼日军第106 师团也是吹嘘,实际上在增援日军威胁下包围万家岭的国民黨军被迫撤围,一些国民黨将领在回忆录中也承认增援日军不直接解围而是迂回包抄威胁包围圈的国民黨军,起到了不战屈人之兵的效果。 昆仑关之战虽然击毙日军第5 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但日军死亡不过数百(国民黨宣称消灭4000),离被全歼还差得远。 长沙会战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国民黨树起的又一个“抗战神话”,宣布歼灭日军5 万。实际上此次会战日军出动3 个师团,10万人,伤亡不过6000人,其中死亡1600人。 翻遍八年抗战史,确实找不到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的例子。有网友会问,凭什么只相信日本人提供的数字?那是因为,日本人虽然有夸大战果的毛病,但对自己人的死亡还是精确统计的,日本军史承认二战中日军战死185 万,包括太平洋上大批的整师团、整军的覆没,如记载在菲律宾战死52万,在冲绳战死10万,又有什么必要掩饰在中国战场损失几个师团、几万人? 国民黨军不能全歼日本一个联队,那么游击队行不行?也不行。应该说,游击队消灭日军的效能大大超过国民黨军。八年抗战击毙日军40万,国共两黨军队各占一半,20万人。但国民黨军战争中死亡131 万,6 倍半于日军。游击队估计牺牲60万人,是日军3 倍,击毙日军效能强于国民黨军一倍以上。游击队无论人数和武器装备都远远不如国民黨军,能取得如此战果,全在于贯彻打歼灭战,平型关、广阳、神头岭、陈庄等伏击战都击毙日军1000人以上(联想第三次长沙会战国民黨军50个师仅击毙日军1600人)。但主要由于武器装备差,弹药稀少,也不可能打更大的歼灭战。 我们只要稍微研究一下游击队敌后抗战史就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游击队所打的大歼灭战,都集中在1939年以前。而日军当时在华北的部队,大多还是有相当战斗力的野战师团(如第5 、20师团)等。1939年以后,日军在华北的部队已多为战斗力只属三流的“治安”师团,还有四流的独立混成旅团,而军队反而打不成较大的歼灭战了。怎么解释? 那是因为,1939年以前,军队尽管数量不多,却以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为骨干,作战又极为灵活,战斗力极强(平型关伏击战击毙日军1000人,八路军115 师仅伤亡500 人)。但是由于日军作战极为顽强,我歼灭日军往往消耗弹药极大,以致弹药严重缺乏;我军扩大极快,八路军参战时仅5 万人,而1940年百团大战时已可出动40万人,部队骨干大为分散,战斗力减弱;加上日军已逐渐熟悉我之游击战术,故虽然日军战斗力也有下降,但我军消灭其却更困难。最著名的1939年黄土岭之战,我军合围日军独立混成第2 旅团1500人,尽管击毙了阿部规秀中将,仍然长时间不能解决战斗,在毙伤日军900 人后被迫撤围而去。之后日军敢于以一个大队兵力在我根据地纵深孤军穿插,我军却不敢下决心打。1940年百团大战前后毙伤日军2 万,却未能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日军进行报复作战,八路军总部下定决心在狮垴峰全歼日军一个大队,不惜动用陈赓、彭明治两个主力旅。两支部队均为我军头等主力,陈赓部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中原野战军第4 纵队,与第1 、6 纵队同为三大主力纵队,后主力成为13军,一部发展为14军(在84年老山战斗中大出风头)。彭明治部是我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前身就是北伐时的叶挺独立团,抗战时为林彪115 师主力,后为黄克诚第3 师第7 旅,进军东北后成为6 纵16师。6 纵与1 、2 纵(后来的38、39军)共同号称东北野战军“三只虎”,16师又为该纵主力。狮垴峰战斗由彭德怀亲自指挥,又动用两大主力聚歼日军一个500 人的大队,但10次冲锋10次被打下,最后撤走。此后直到抗战结束,游击队企图一次歼灭日军一个大队的战例就再也没有了。 中国军队为什么不能全歼日军一个大队?从大方面说,因当时中日两国国力差距太大(不具体展开讲,另与有兴趣的网友讨论)。具体原因无非主要有两个,一是武器装备差,这又跟国力有关,另文再谈;二是战斗精神远不及日军。古往今来,某个国家某部分军队全部战死的例子很多,但象日军这样每支部队均誓死不降、战斗到最后一人的情况还是独一无二的,确实是一个异数。二战中德军以顽强著称,但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被围的大部队还是会选择投降,如东线在斯大林格勒投降9 万,在白俄罗斯投降5。4 万。西线更是有被合围在鲁尔的整个集团军群32万人投降的例子。抗战中国民黨军精神素质远不能与日军相比(也有部分小部队战至最后一人),即使军队也难望其项背。金门之战解放军登陆9000人,最后被俘5000(大多为伤员,但日军伤员能自杀不降)。还有朝鲜战争中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被俘1。5 万人、其中60军180 师就被俘5000人的例子。 日军能达到这种顽强程度,可以说是受“武士道”精神和神道教的影响,尽管碜杂了宗教因素,但却使日军战斗力提高许多倍。对付这样的敌人,只有用绝对优势的火力对其进行“火制”,因为血肉之躯终究难挡钢铁,精神原子弹炸不死人。太平洋战争波澜壮阔,但不知网友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场战争只有美、日两国才有资格打。因两国都有强大的海军(英国海军不如日本,两栖作战能力也有限),而且战争焦点在于岛屿争夺战,美军只有消灭全部日本守军才能取胜,假如其他国家的军队在完全孤立的孤岛上面对美军绝对优势的海陆空兵力的饱和攻击,说不定未打就精神崩溃投降,可能有部分会英勇抗击,但大部(含伤员)都早已投降,决不会如日军般在完全绝望的情况下也战斗到最后(更不用说“神风”特攻)。美军能全歼孤岛日军,一是在于绝对优势火力,二是完全切断其补给线“关门打狗”。日军人员、弹药越打越少,伤员无药医治大批死亡(我前面已指出负伤人员一般多于战死者几倍),尸体在全封闭坑道内腐烂发臭,导致疾病大流行,又出现大批非战斗死亡。最极端的例子是菲律宾,战役后期日军因完全没有药品、食物供应,以致病死、饿死的人员超过战死者10倍! 中国军队当然不可能象美国军队那样做到这点。 再说一说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从日军手里夺回一个中等城市。 网友们马上抗议:有长沙、宜昌、常德、南宁、桂林、张家口莫急,且听慢慢道来。弱势一方军队在战争的某一阶段或某场战役而言,确实要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但战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大中城市的争夺就极为必要,否则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