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尾生的报复 >

第11章

尾生的报复-第11章

小说: 尾生的报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武扬顺杆下马,“就是。我抗议过,可是学校不同意我换住处。”
  
  “凭什么要你换,我去跟皇上说,让苏家小儿搬出去。他不配跟我家宝贝同住一个屋檐下。”
  
  经过今天的事情,唐武扬恨死了苏思哲,已经到了不想看见他的地步,更何况要朝夕相处。如今听得爷爷这样说,自然是非常高兴。抱着他的大腿:“爷爷,您对我真好。”
  
  “还有更好的,想不想要?”说着从怀里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桂花糕。没想到唐武扬将头偏到一边。“我以后再也不吃桂花糕了。”
  
  唐大将军知道夺冠对孙子来说很重要,这件事情给他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不再勉强。“好,不吃,下次回家让奶奶给你做其他好吃的。”
  
  “嗯,我要好多好吃的,爷爷还要教我很厉害的武功。”
  
  “没问题,爷爷把爷爷的绝技交给你,好不好?”
  
  “嗯嗯,爷爷说话要算数,我们拉钩钩。”
  
  唐大将军像个小孩子,跟孙子做起来拉钩的游戏。唐武扬脸上又出现了笑容,大大的梨涡煞是可爱。
  
  唐大将军又陪了孙儿一会儿,起身起来做自己的事情。而唐武扬,窝在被子里睡着了。迷迷糊糊间,听到苏思哲回屋拿东西的声音,并不十分真切。只是第二天,屋子里所有有关苏思哲的东西都不见了,苏思哲在隔壁郑卫国的房间出入。
  
  那以后的好几年,唐武扬和苏思哲虽然住在隔临,同窗学习,却没有说过一句话。
  
  多年以后,苏思哲想起当时的情形,竟然有些许的后悔,要是当年顺着他就好了。可是,当时,苏致远问他的时候,他清楚的回答:“爷爷,我没事,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苏致远无比欣慰,同时叹气,这个孩子啊,就是太早熟了,他本来应该跟同龄人一个会任性,会开怀大笑,会放声大哭。可是,他是苏家的孩子。
  
  当时那样的情况,他和唐武扬都是八岁的孩子,若真是一进校就得了冠军头衔,不知道会为他们往后的生活惹来多大的麻烦。
  
  这个道理,年纪小小的苏思哲懂,苏宰相懂,唐辉将军也懂。可他就是宠着孙儿,要让苏家人当坏人。
  
  唐家老小,如何不是自私透顶的人!他就是看准了苏家不会不管不顾。
   

作者有话要说:上榜多了一个收藏,我只能希望会越来越好。




16

16、第十五章 公子翩翩 。。。 
 
 
  又到了赶集的日子,街道上人来人往,小贩们在自己的摊位前招呼客人,整个京都一片盛世繁荣的景象。
  茶铺前,三三两两的坐了几个人饮茶歇息,不免互相交谈一些最近的热门话题。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斯文男子对另一位说:“听说了吗?苏家孙少爷前几日做了一首诗,赞美京都的繁华,被大皇子带进宫里上呈圣上,圣上喜欢异常,得到不少赏赐。”
  “唉,你不知道,这件事已经不是新闻了。”另一男子惊异道,仿佛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难道还有另外的消息?”
  “最新传出来的消息是皇上有意破例让苏公子行弱冠礼之前,免去考核在翰林院任职,只可惜苏公子拒绝了皇上,说自己还需要继续学习。”
  “这么好的机会,也只有苏公子能够无动于衷了。不过,他入不入朝,也差不了多少,听说苏相爷遇见为难事,多询问孙子的意见,事情多数能够迎刃而解。”
  “苏相爷有了这样的孙子,算是后继有人了。”
  “是啊,哎,同时出生,同在一所学院学习,差别怎会如此之大,唐老将军竟然对自己的孙子宝贝得不得了,真不知道他是个如何的想法。”
  “是啊,苏公子德行兼备,另一位公子小时候挺惹人爱啊,如今怎么是这个模样。”
  听见他们的谈话,一个外乡人打扮的人好奇,凑过来问:“另一位公子是谁啊?”
  邻桌的一个年轻人接口:“能和苏公子相提并论的,除了唐家的唐小少爷还有谁?”
  “哦,唐少爷,我听说过,不是说他英勇无比,一人击退数名欲行刺二皇子的刺客,得到皇上的嘉奖,难道是误传?”
  “这事不假,不过,唉,你在京城待久了就知道了。”欲言又止,更是惹人想知道其中的缘由。
  离茶寮不远处,有一座阁楼,装饰华美,白日里总是紧闭房门,可到了晚上,里面比集市还热闹几分。这便是京城最有名的花楼,满庭芳。
  此时正是夜幕降临之际,满庭芳打开正门,几个年轻美貌的姑娘从里面出来,招呼往来的行人,或是等熟客的到来。楼上也有不少女子探出头来,互相调笑。
  这些女子皆年轻貌美,有路过的男子即使不进去,也会忍不住驻足观望。
  可是,常常光顾的人都知道,外面这些,只不过是院子里的一般水准,真正当红的姑娘,是不会出来招揽顾客的,因为,慕名而来的人和老恩客都应付不及,哪还有时间逢迎新顾客。
  烟花之地向来只是男人的专属,可一个梳着羊角辫、颜色俏丽、十二三岁的少女正大大咧咧的走进满庭芳,而且没有一个人阻拦,龟奴甚至跑过来接待。“孙小姐,又过来找公子。”
  少女嘟起嘴,“废话,我不来找我哥哥,难道来找你。”
  “小姐说笑了,小的怎么但当得起。唐少爷在紫竹的房间里。”
  “嗯,知道了。”说着甩给龟奴一定银子,找哥哥去了。
  龟奴将沉甸甸的银子放进怀里,心想唐家兄妹出手都好阔绰,进内堂招呼客人去了。
  唐菲亚熟门熟路的找到龟奴口中的紫竹的房间,推门而入,她的哥哥正躺在一张柔软的梨木塌上,陶醉的聆听紫竹白皙修长的手指弹出来的优美乐曲,正是苏思哲得皇上表扬的那首诗编成的曲调,经过唐武扬的宣传,在满庭芳和京城大大小小的花楼里广为流传,深受喜爱。
  唐菲亚听后,竟然生出为苏思哲得不平的感情来。哥哥总是这样,只要是苏思哲流传出来的诗词文章,哥哥必然要拿到各种地方糟蹋。
  屋内的两个人像是根本像是被隔离在一个结界里,她进来这么久,发出这么大的声响,竟然没有人注意到她。唐菲亚没有丝毫情绪,走到自家哥哥身边,伸出小手,攀上哥哥的耳朵,用力旋转。
  唐武扬一下子从榻上跳起来,大声嚷嚷,“你干嘛,谋杀亲哥啊。”
  “哼,谁叫你的理我。”
  弹琴的紫竹离开琴架,走到唐菲亚的身边,温柔的说:“菲亚妹妹来了,来,坐,尝尝我新学的点心。”拿起唐武扬面前的动物形状点心,递给唐菲亚。
  唐菲亚好不客气,拿一块小兔子形状的放进嘴里,“嗯,好吃,紫竹姐姐做的味道跟奶奶的差不多,形状还比奶奶的好看。”
  紫竹眼里放出光彩,“真的,喜欢就带回去吃,下次来我再做。”
  唐武扬咳了两声,“你个小丫头不会是专门来这里跟我抢吃的吧。”
  唐菲亚撇嘴,“你还好意思说,学院好不容易放一次假,你竟然给我呆在这里,不回家。你难道不知道奶奶很想你。”
  唐武扬嬉皮笑脸,“你这样催我回家,紫竹会很伤心的哦。以后就不帮你做好吃的点心了。”
  只见紫竹柔情似水的看着唐武扬,“公子只有记得住紫竹就足够了,还是回家见见老夫人吧。”
  唐武扬拉着紫竹的手,“紫竹,你真好,既然这样,我就回去了。”
  “好,唐公子,紫竹等你下次回来。”
  “恩。我一定会回来的。”
  唐武扬又去别处跟他一同前来的狐朋狗友告了别,才随唐亚菲回家。
  紫竹站在窗口,目送唐家两兄妹离去,双眼迷蒙,下一次,我真的能够等得到你吗?
  满庭芳的姑娘都知道,唐公子最是多情,也最是无情。只要他看上一个姑娘,必定是对其一万分的好,只可惜,这种好,持续不了多少时间。
  走出满庭芳,唐武扬对妹妹说:“你一个女孩子家,怎么老是到那种地方去?”
  “那你为什么又要去?”
  “我怎么一样?我是男人,女孩子去多了,会嫁不出去的。”
  “那就不嫁呗,反正我是为了找你才去的,如果我嫁不出去,你要负责养我。”
  “天啊,这是什么世道,哪有妹妹让哥哥养的道理。”
  “怎么没有?是你孤陋寡闻。”
  两个人一路上顶嘴,很快走回家。众人已经坐在饭桌上等他们。
  唐武扬刚踏进屋子,他的爹爹唐保国便站起来黑着脸训斥,“你看你像什么样子?放假不回家,跑去花楼鬼混。”
  唐武扬不说话。
  他的奶奶笑着打圆场,“好了,既然回来了就用膳吧。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应该跟儿子好好相处,不要动不动就骂他。来,扬儿,坐到奶奶身边来,让我看看,你瘦了没有?”
  唐武扬乐呵呵的跑过去坐下, “奶奶你看,我有乖乖的吃饭,没有瘦。”唐老妇人欣慰的点头。
  唐保国看着这婆孙两人,很是无语。“娘,就是您把她给惯坏了。”
  “扬儿还小,以后会成为顶天离地的英雄。”
  “十七岁,已经不小了,再过几年,小菲就要出嫁了。爹、娘,你们要看着他们点,两个人都往花楼跑,像什么样子?”
  一直没有说话的唐大将军终于开口,“我自己的孙儿,我想怎么教育都可以。给我好好吃饭。”
  唐保国无奈的看着像小猴子的两兄妹,对着夫人无奈的笑。想当年,菲亚跟着自己和夫人的时候,多么文静可爱啊,现在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爹爹以前对自己和二弟也是严格到严苛的地步,怎么会对两个孙子溺爱到这个程度。
  可是既然一家之主开口了,唐保国没有再说话的道理。
  而坐在唐保国身边的唐家二少爷却在想,如果我可以有个孩子,即使是溺爱,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顿饭吃下来,倒也畅快。小猴子唐武扬对爷爷奶奶说在学院里的趣事,不时贬苏家小子几句,惹得两位老人哈哈大笑。
  唐保国一点都笑不出来。常年在边关,每次归家都能在别人口中听到对苏家小子和自家儿子的讨论,苏思哲千好万好,苏思哲也得了乖巧的好名,自家儿子却是个纨绔子弟,女儿没有女孩子的矜持,跟着哥哥乱混,说句不好听的话,苏家两个小孩比自己的女儿更像女孩子。怎么能不生气,偏偏爹爹什么都不听,一味的宠溺孙儿。
  要说唐武扬也并非一无是处,自从三年之后进入武学院学习,他在武学方面出类拔萃,几乎找不到敌手,而且继承了唐大将军的气势,在同级学生当中颇有威望。还在一年前救了最受宠爱的二皇子,皇上对他也是赞赏有加。只可惜,跟着几个混小子,染上了坏习惯,喜欢上花楼。这样,即使是皇上想提拔他一个一官半职,也要顾及到百姓的说法,只得作罢。
  皇上不止一次暗示过他,让他好好管教一下自家儿子,以后是要重用他的,成大事者必定要严于律己。唐保国知道父亲肯定也得到过这样的暗示,依旧任其胡闹。唐保国想,也许,父亲真的老了,只想要含饴弄孙,没有了当年与苏家一争高下的决断。
  苏家这边,也是一家人围在一张八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