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顺威武 >

第53章

大顺威武-第53章

小说: 大顺威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四个大老爷们儿过活,一直以来其实像是旅店超过像是家的感觉,如今这种情况总算是得到缓解,不得不说,家里只要有个女人,不管是自家媳妇还是厨房婆子,总归会热闹一些。

    工夫不大,酒菜拜访整齐,周家爷儿仨上了桌子,叫几个婆子去给依然病卧在床的周鲫送些好菜,便聊起了闲天儿。

    说是聊闲天儿,其实周家父子还是有明确目的的,当然这个周家父子不包括周鲤,他属于被质询对象,先是被二哥看似无意中提到:“老三啊,听说你那里住了两个姑娘?”

    周鲤还没来得及回答,老头子立刻跟上一句:“屁股大不,能生儿子不?”

    这都什么跟什么?周县保瞬间崩坏,苦笑道:“父亲和哥哥想得多了,那两位姑娘一位是帮我办案的,就是那位吴梓菲吴侠女,你们也应该听说吧?武艺很不错的。还有一个是我前些日子从燕赵堂分坛救出来的女子,说是父母双亡,我看她孤苦无依的,就让她暂时寄住在我那里,都是清清白白的关系,你们千万不要多想。”

    “嗐,这多想什么,男儿大丈夫,当娶则娶,何况你这年纪也不小了,又是朝廷官员,娶个媳妇怕啥的!”周老爹说着说着愈发激动,一拍桌子道:“哪天带回来给爹瞅瞅!”

    “父亲,儿子刚十八岁而已,真心不用这么着急,而且我们也确实都没有这个意思。”

    “意思还不就是处出来的,我当年若不是死皮赖脸缠住你娘,她一个私塾先生的女儿,能看上我这臭唱戏的?”周老爹恨铁不成钢道:“你这孩子哪里都好,就是脸皮太薄,沾了读书人的酸气,咱们读书归读书,可这种事情却不能客气啊,万一过些日子来个小白脸,将你那两个姑娘勾搭走了,你就该后悔终生了,就这么说定了,哪天带回来给爹瞧瞧,爹帮你参谋参谋,实在不行两个都娶回家!”

    周县保看着越说越来劲的老爹,几乎掩面而走,只得唯唯诺诺的应付着,勉强吃完了这一顿难熬的饭。

    吃过饭后,老爹和几个老伙计出去遛弯儿,周鲳则去照看周鲫,周三郎独自一人走出院子,在附近的小巷内散步消食,同时也在思考老爹之前的问题,他今年十八岁,也快要十九了,在古代不算什么小孩子了,很多人在他这个岁数都已经做了爹,过分些的儿子都会出去打酱油了。

    只不过某些思维上还处在那个时代的他,真心接受不了这么早结婚的事实,况且他和两位姑娘确实也是清清白白,关系倒是都还不错,但还没到来电的程度,没有感情的婚姻他可是不能接受的。

    再则他现在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故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路数,在他这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中可没什么位置,他只想赶紧趁着势头大好,赶紧把自己的地位稳固住,最好能够再往上升个一两级,做到县丞县尉甚至主政一方的县令老爷之类的,然后再来考虑这方面的事情,这才是周县保给自己规划的人生路线。

    无独有偶,在回到县城之天之后,周县保再次被林大人叫到了县衙门,劈头一句话便是:“听说你那里住了两位姑娘,三郎,是有成亲的打算了?”

    这话熟啊,要是换做从前那个时代,应该就是领导笑吟吟的说:“小周啊,看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考虑一下你的个人问题了吧?”

    周鲤只得又解释了一通,并重点强调自己正是发愤图强的大好年华,不想为儿女私情所羁绊,倒是让林大人很是感叹,直道自己这个弟子没有收错,果然是个知道努力上进的。

    好在这个话题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林大人叫他来也并不为了关心他的终身大事,而是为了一件国家大事,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时间的准备,反正朝廷觉得北征准备活动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现在应该开始行动了,而他们宛平县则要负责给护国公的人马筹备粮草,这件比较重要的差事,林大人决定交给自己最为信任,也很有能力的弟子来做。

    朝廷北征?周鲤回来这几日,坊衙里面也没什么事情可做,以至于他除了坐坐班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和人出去喝酒聊天的,几乎都将这件事情忘了,冷不丁听林大人说起来,才想起当初那群公子爷们都对此十分期待,现在估计这帮家伙也都已经通过自家的关系,被安插进了北征大军的各个队伍中,等着上前线杀敌立功了。

    不过这和他显然没多大关系,他就是个督办粮草的,只要把这件事做好就行,这大顺朝武风颇盛,又有火器助阵,估计在前线也吃不了什么大亏,他自然也就可以在宛平踏踏实实做自己的小官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北征的事情还是和他扯上了关系,原因很简单,他的能力太过出众,或者说,上面有人赏识

    本日第三更,求收藏和推荐票!

第九十六章 民团

    第九十六章 民团

    上面有人赏识,这在官场上绝对是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至少你不用担心关键时刻被人顶包,至少你只要自己勤奋一些,接下来就不会有什么太麻烦的事情。

    周鲤现在就是这种状态,而且自己也很为这种状态而沾沾自喜,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上官的赏识,尤其是他这种杂科出身的,人家正途进士好歹还能讲究个同科同年什么的,好歹还有个大家一起遥拜的座师,自己这边都不好意思提这个,同一年考的杂科吗?

    虽说周县保本人不太在乎这个问题,但杂科在当下绝对还不是什么光彩露脸的事情,若是有心进步的话,自己肯定要把自己从这个圈子里摘出来,至少也不能靠的太近。

    可虽说杂科名头不佳,但他周三郎运气却好,遇到个同样不是科道出身的上司,并且很轻松写意的获得了赏识,顺道还搭上了护国公的大车,这可是一般正途进士,做官前几年都别想攀上的门路。

    所以,对于上面有人赏识这件事,周县保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多少有几分得意的,带着这种得意和喜悦的心情,他开始了给北征大军征调粮草的工作。

    这次北征大军据说有四十多万人,人吃马嚼是一个天文数字,自然不可能让宛平县全部负担,不然全体百姓都去种粮食也交不起,周鲤得到的指标是一百二十万斤,对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大县城来说,基本没什么负担,加上国朝定鼎之初,朝廷征粮都是明码标价,而且价格公道,他也拿到了足够的钱,因此倒是不怕征不到粮。

    再有,如今的老人们大多是经历过明末那个阶段的,知道北方鞑子危害有多大,加上先帝在位的时候三令五申强调此事,因此大家对于北征这种国战还是十分支持的,不光是县城几大粮行积极配合,普通百姓留下自己足够的口粮,其他多余的也都卖给了朝廷。大伙儿只盼着能够打上几次大胜仗,哪怕一时半刻灭不掉满清,也能让中原消停几年,不用再时时刻刻顾忌北虏之患,这才能踏踏实实的过小日子。

    周鲤自己都没想到,这次的征粮居然如此顺当,至少在县城里面征调的时候,根本不用他挨家挨户的跑,只需要在坊衙门口立下一块牌子,摆出一个摊子立刻就有城内几大粮商的人过来拱手问好,并说明店内能够支付出多少粮食,之后不少百姓也都推着小车,装上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来到这里称称斤两,拿上官府付给的银子,乐呵呵的离去,临走时候还要说一句:“让北征的将士吃上几口热乎的,多杀几个鞑子!”

    如此军民鱼水情的画面,让周鲤一阵恍惚,几乎以为自己穿越的是另外一个时间点,直到瞥见手下保丁那副二流子模样,才算醒转过来,那个时间点的兵,可不会有这种做派。

    在县城征集了三天,总共弄到八十万斤左右,而剩下的四十万斤,则要去各个镇子和村子里搞,周县保给大伙儿分了下工,他亲自带领一队人马,由侯彬作为辅助,从东往西走,县通赵铭则带着另外一队,从西往东开进,双方约定三天之后会合,征调剩余的四十万斤粮食,潘梦负责留守坊衙,以备突发情况。

    各个村镇对于此事也是超乎寻常的配合,或许是因为对北面满清的仇恨,又或者是老人们还记得当年满清入寇京城时候的苦难,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朝廷给的银子比较合理,总之大伙儿积极性都是很高,征粮的活动在三天之内圆满完成,周县保带着二十万斤粮食,提前来到了约定的地点,等待着赵铭那一对过来。

    在附近的茶棚内喝了会儿茶,坐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赵铭的征粮队伍终于到来,可是让周鲤差异的是,对方的粮食数量和自己这边差不多,但随行的人数却是多了不少,有很多生面孔充斥其间,而且一个个看上去孔武有力。周鲤虽说武艺不济,但经常和练家子混在一起,眼力还是不错的,立刻便看出这些人不少都练过武,赵铭出去征个粮食,怎么还弄回这么一伙儿人来?

    赵铭显然也看出周鲤的疑惑,叫人把粮车放在一旁,自己走过来小声道:“周兄,这些人都是附近村子的小伙子,听说朝廷要北征,特意来报名参军的。”

    “报名参军找当地驻军啊,找我们做什么?”周鲤先是一愣,随即没等赵铭回答,自己就明白过来了,恍然大悟道:“这次又要组建民团了?难怪我那边也有不少人问朝廷大军何日开拔,还要不要人什么的。”

    赵铭道:“现在还没消息,不过历来大军行动,都是要组建民团上去的,通常也就是帮着运运粮草,像燕赵堂那个民团算是特例,一般的不会参加作战,但军饷什么的都挺高,而且民团的缴获都归自己,他们估计也是想上去碰碰运气。”

    “果然民风彪悍的很,这随时可能送命的差事,居然还有不少人想去碰运气,若是赶上灾年吃不上饭也就罢了,如今还算是风调雨顺吧,怎么还有这么多亡命徒?”周鲤摇了摇头,表示不能理解,笑道:“既然都来了,那就把他们都带回去,听听林大人是怎么说的,若是真有名团组建的话,那就让他们上去,拦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可不想被他们记恨上。”

    “周兄说的是,咱们这就启程,把这些人连同粮食都带回县衙,让林大人处置便是。”

    二人商议过后,便再次启程,带着四十万斤粮食,还有新近跟来的上百青壮,返回了宛平县县城,看着县城内各处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小贩,热闹非凡的店铺,周鲤心中的幸福感再一次洋溢起来,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他最后一次如此安逸的在这座城池中度过了。

    本日一更到,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九十七章 可愿杀敌报国?

    第九十七章 可愿杀敌报国?

    一行人回了县衙,赵师爷立刻迎了出来,毕竟周鲤如今也算是本县排进前几位的人物,说是五老爷也不为过了,他这个只有权力没有实职的四老爷自然要恭敬一些,加上周县保对他尊敬如昔,也让赵师爷很有几分偎贴。

    不过此时周县保的心思却没放到这里,而是在观察着县衙内明显不大对劲的地方,往日县衙门前冷清得很,虽说林大人在任期间没少做善事,但百姓怕官乃是天性,没事儿谁也不会跑到这里来溜达,走街串巷的小贩们也不会踏足此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