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烟云 >

第79章

盛唐烟云-第79章

小说: 盛唐烟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公?”王洵眼前冒出一团迷雾。自己什么时候对一个公主有恩了,还是这么老的一个公主?
    就在这一犹豫间,安定公主已经颤颤巍巍跪了下去。吓得王洵立刻跳在一旁,却不敢伸手搀扶,只顾连声否认:“弄错了,弄错了。您老人家一定是弄错人了。晚辈跟您老人家从没碰过面,不可能对您老人家及有什么恩情!”
    距离王洵最近的几位命妇也被安国公主的举动弄了个措手不及,纷纷上前抱住安定公主的胳膊,“公主殿下您这是做什么?他是您的后辈,怎敢受殿下您的大礼?”
    “没弄错。没弄错!”安定公主看起来老态龙钟,实际年龄却只有五十左右。硬坠着身体往下跪,大伙还真的拉她不住,“我家会儿被姓王的害死后。他阿爷吓得连声冤枉都不敢喊。多亏了明允这孩子,识破了王家父子的奸谋,让他们身败名裂,才使得会儿的在酒泉之下瞑目。老身今天特地赶来,只为替我家会儿拜你一拜。恩公在上,请”
    说着话,她已经泣不成声。
    闻听此言,大伙眼前的迷雾终于散开了些许,把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王洵。几个月前,京兆尹王鉷因为涉嫌参与谋反畏罪自尽,其弟户部郎中王銲被诛,其子卫尉少卿王准在流放途中试图逃走被差役打死,整个家族就此灰飞烟灭。而导致王氏父子阴谋败露的关键人物,就是大伙眼前这个的翩翩少年郎,年龄刚满十八的飞龙禁军正六品昭武校尉王明允!
    饶是脸皮厚,王洵在一旁也禁不住面红过耳。所谓率先洞悉王鉷父子的奸谋,完全是封常清和高力士二人为了抬举他而编造的说辞。诛杀两名刺客,属于误打误撞。而在城门口跟王准大打出手,则纯属于少年人争风吃醋,跟忠君爱国一文钱关系都没有!可功劳已经安在他头上了,嘉奖的圣旨里也浓墨重彩写了个清楚。即便他想说出实情,也不会再有人相信。反而会给大伙留下一个机心过重,故作谦虚的坏印象。
    正手足无措间,虢国夫人已经笑着挤上前来,双手扯住了安定公主的胳膊,“老姐姐,你这就太见外了。论辈分,他不是您老人家的侄孙么?叔叔被奸臣迫害致死,作为侄孙,明允岂有袖手旁观之礼?若依妹妹之见,明允他不过是做了一个晚辈应该做的事而已。您不拜他,亦心安理得。若是非要把谢字挂在嘴边上,反而冲淡了亲情!”
    几句话说得丝丝入扣,既化解了在场所有人的尴尬,又借机抬高了王洵身价。安定公主闻听此言,果然不再坚持给王洵叩头。一边拉着虢国夫人的手起身,一边哽咽着说道:“还,还是妹子明,明白道理。谢,谢人不能光用嘴巴来谢。我家那个窝囊废身无长物,也不可能在仕途上助明允一臂之力。这样吧”她叹了口气,幽幽地道:“你这孩子想必也知道吴夫人是为何安排的这场家宴,凭着你的家世人品,估计同样的家宴还要赴不少场。无论你今后看中了谁家姑娘,新婚之时,就把这支簪子插在她的头上。”
    说着话,不顾虢国夫人的劝阻,从发间直接取下了一支镶嵌这珠子的金凤来,硬按在了王洵手中。“你别嫌礼物轻。这是我父皇成亲时,祖母所赐之物,整个大唐,估计找不出第二支来!”
    “晚辈,晚辈愧”闻听此言,王洵吓得又是一个哆嗦,推辞的话都说得结结巴巴。安定公主的父亲是大唐中宗,大唐中宗之母,当然是一代女帝武则天。大唐皇家心胸豁达,民间女子头上插枝金凤簪子不算僭越。可是要把武则天赐给儿媳妇的金簪带在头上,恐怕满堂宾客吓得连酒杯都不敢举了。
    在场的命妇都是识货之人,看向王洵的眼睛里登时冒出了光来。众目睽睽之下,王洵愈发不敢收取如此贵重的礼物。但看见安定公主那未老先衰的面容,他又实在无法伤一位母亲的心。正犹豫间,耳畔又传来了虢国夫人那善解人意的声音,“既然是晚辈了,长辈有所赐,还能拒绝么?还不赶紧让吴夫人替你包好了收起来?日后藏在家中,也会日日记得大唐皇家的恩德!”
    “是,晚辈多谢婶祖母所赐!”事到如今,王洵也只能就坡下驴。先将金凤交给韩家世姑,随后整顿衣冠,重新向安定公主施晚辈之礼。安定公主这回没有躲闪,瞪大泪眼看着王洵在自己面前俯下身躯。会儿当年,也是这么懂事。待人也是这般彬彬有礼。会儿被奸臣勒死在狱中,作为皇帝的堂兄居然不闻不问。若不是眼前这个少年撞破了奸臣的图谋#39;
    所谓皇家,哪有什么亲情?不过是一群争夺金銮殿的疯子而已。做父亲的手足相残,做儿子的反噬其父。做妻子的鸩杀其夫。反不如寻常百姓,兄弟父子相亲相爱,有始有终。
    注1:国子监,隋唐的中央最高学府,同时兼管一部分科举选拔功能。内设经、史、医、算等诸多学科。由博士和助教对适龄学子进行深造。在唐代,国子监博士还可以弹劾官员,抨击时政。宋后渐渐变成了专门的教职。
第一章 羽衣 (二 下)
    第一章羽衣(二下)
    拜过了安定公主这个捡来的婶祖母,王洵又被韩世姑拉着引荐给其他几位盛装命妇。无非是大姑八大姨之类,或则与韩家,或者与周家,或者与许家联络有亲。有的是受了许家所托,前来替人相看女婿,有的则纯属在家里闲得无聊,没事儿凑热闹来了。
    大唐胡风甚胜,对于等级尊卑看得重,对于男女之妨却看得极其轻微。因此世姑世姨们瞅向王洵的目光就像在珠宝行选首饰,即便是替别人买,也恨不能自己先戴在头上试试方才甘心。好在王洵临来之前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粉,所以即便被瞧得浑身不自在,倒也看不出脸红。
    女人们没兴趣照顾一个晚辈少年的心思,酒席刚一开始,就接连不断地向王洵发起了盘问。而其中大多数问题,王洵已经回答了十几遍,心里愈发觉得不耐烦。才动了几下筷子,便对面前的珍馐失去了兴趣。
    正当他举着一盏淡酒百无聊赖地品味的时候,耳边突然听见一个非常娇糯的声音问道:“我听人说,明允几个月前,曾经在城南痛殴叛贼王准。在几百名王家爪牙的环饲下将他给生擒活捉。当众狠狠地羞辱了他一番,可有此事?”
    “啊,噢!”王洵没想到有人会突然问起与自己家世不相干的问题,楞了楞,差点没被酒水给呛到。放下酒盏,他向问话方向轻轻拱手,“回襄郡夫人的话,的确有这么一回事。但当时并非晚辈一个”
    “你这孩子!”没等王洵把话说完整,襄郡夫人翘着兰花指遥遥戳了一记,“刚才不是告诉过你么,论辈分,我是你的姨母,你该叫我一声四姨才对!怎么突然又生分起来了?”
    “是,”被对方那风情万种的眼神看得有些头皮发木,王洵讪笑着回应,“是晚辈疏忽了。晚辈当日跟王准打架,不是赤手空拳。旁边还有十几个朋友帮忙。当日在一群家丁之中,将王准那厮生擒活捉的,也不是晚辈。而是晚辈的朋友雷万春!”
    “哦!”襄郡夫人朱口微张,摆出了一个非常好看的姿态。“那你也是以寡敌众,并且没被王家父子的气焰吓住。要知道,当时在京师里,敢跟王家父子动手的可是找不到几个。就连,就连”说着话,她四下看了看,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就连永穆公主,都得亲手给他端茶倒水!就像个受气的小丫鬟般。而那位驸马爷,居然旁,不敢说出半句抱怨的话!”
    大唐国家强盛,君臣自信,对民间言论向来不怎么约束。在酒席宴上聊几句有关皇家的逸事,乃为大伙司空见惯的娱乐方式之一。特别是一些官员的眷属,每每以此作为消息灵通的象征。但当着安定公主的面儿,编排另外一位公主,就有些太过于失礼了。王洵听得又是一楞,咧了下嘴,笑着解释道:“晚辈不是被逼急了么?连命都顾不上,哪还想得到他是谁的儿子?况且当时晚辈身边还有雷大哥,南大哥给撑腰,也算不得势单力孤!”
    “男人就得有点胆气,关键时刻豁得出去!”襄郡夫人一点儿也没意识到自己说话得罪人,拍了下手,继续笑着点评。“要是被人欺负到了老婆孩子头上,还唯唯诺诺的话,这种男人要来何用?还不如!”
    这回,非但王洵觉得尴尬,一直讪讪地向安定公主赔笑的韩世姑也坐不住了。举起酒盏,大声提议,“各位长辈,各位姐妹,今天难得聚在一起。来,大伙再干一盏!”
    “干!”有几位相对持重的命妇立刻大声响应,硬把襄郡夫人的话淹没在劝酒声里。趁着大伙转移了注意力,王洵偷偷抹了额角,暗中同情起襄郡夫人的丈夫。也不是几辈子没积德,居然娶了这样一个女人。看模样倒是一等一,但肚子里头恐怕装得全是谷糠。
    正腹诽间,襄郡夫人已经又放下了酒盏,轻启朱唇,柔声问道:“明允,我听人说,那天早晨王准还派了三名家将去强抢一个歌女,却碰巧被你遇见。当场击毙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是不是真的?”
    说罢,一双桃花眼崇拜地望着王洵,里边水波盈盈。
    “也是误打误撞。那三个家伙武艺太差,又都用黑布蒙着面。我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就出手打败了他们!”王洵额头上终于有汗珠冒了出来,低下头,苦笑着回应。
    “那明允当时心里头不害怕么?你跟那位歌女,先前有过交往么?大清早的,她怎么会跑到城南的荒郊野地里去?!”襄郡夫人越问越收不住,居然开始追问起了细节。
    “估计是头天晚上,那边有人请她去唱曲子吧!”正当王洵被问得手足无措间,虢国夫人笑着把话头接了过去。“城南那边,我记得有好几个**子,都是致仕高官的别院。想必是已经远离了京师,却放不下红尘中的热闹。请歌女回家唱几首曲子,第二天早晨再给打发回来,也不足为奇!”
    “事实应该如此吧!”虽然这样说有些对不起白荇芷,王洵还是朝虢国夫人投去了感激的一瞥。“反正我碰见蒙面者拦路劫人,不能不管。”
    “路见”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大唐男儿本色!”抢在襄郡夫人开口之前,虢国夫人抚掌赞叹。“后来王准带领一群爪牙出来找你,想必是为了夺回他的家将?”
    “嗯!”王洵笑着回应。故意不用眼角朝襄郡夫人那边看,免得那个缺心眼的女人再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你刚才说被逼急了,倒也没错!”虢国夫人非常配合,根本不给襄郡夫人再度插嘴的机会,“你说当时在场的,还有雷万春和南霁云。其中那位雷万春,可是当年千里为人报仇,事后只取一个鸡蛋为偿的雷大侠?”
    ‘你明明知道,还来问我?’王洵笑着又看了虢国夫人一眼,却还是将话头接了下去,“正是那位雷大侠。他当年在河北”
    这个话题,显然比刚才襄郡夫人提及的那些皇家逸事更适合用来佐酒。众命妇都转过头来,眨巴着大眼睛看向王洵。一边听,还不忘了感慨几句。骂地方官员的无能,骂歹徒的残忍,赞叹雷万春的仗义。待听到雷万春婉言拒绝了女子的以身相许,拿了对方一个鸡蛋当酬劳的举动之后。更是抚掌不断。只有襄郡夫人,望着自家涂成朱红色的长长指甲,冷笑着道:“什么啊,分明看不上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