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烟云 >

第336章

盛唐烟云-第336章

小说: 盛唐烟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讨好太子殿下的机会,如果突然节外生枝
    “朕知道你有担当,朕知道你有担当!”李隆基一把抓住李静忠衣袖的绊甲丝绦,低声求乞。“朕连江山都拱手让出了,难道就不能给朕身边留一个知冷知暖的人么?”
    “不能!”程元振忽然又冷了脸,大声强调:“陛下别让老奴等为难。贵妃娘娘只要一天活着,外边将士们的心思就一天不得安宁!太子殿下也难以体会到皇传位的决心与诚意!”
    李隆基的胳膊抖了又抖,手中的玉玺仿佛比泰山还重。寺院外边,“诛杨贼,清君侧”喊杀声还在继续,但早已经不像先前那么刺耳了。想必太子已经完全掌控住了局势,正在耐心地等待自己这边的答复。
    一按下去,便将贵妃送了绝路。不按,则难保自己不与她一道粉身碎骨。反正将士们造反,“完全”是因为不满与杨国忠弄权而起。倘若乱兵冲进了寺院,令自己和贵妃一道被“流矢”所杀,责任也完全在杨国忠这个已死之人头,半点儿也怪不得仁厚的太子
    “陛下何必如此为难?”正取舍两难间,背后的屋门突然被推开。“罪魁祸首”杨玉环将手架在一名宫女的肩膀,缓缓挪了出来。事发突然,她还穿着先前下厨替李隆基准备御膳的衣服,系在腰间的围裙,溅着几点油渍。火星般,刺痛着大唐天子的眼睛。
    李隆基被刺得心痛如割,颤颤巍巍地走过去,伸手搀扶。杨玉环却拒绝了他的好意,平生第一次,冰块一般,拒绝了一位帝王。
    她推开试图继续搀扶自己的宫女,一个人,缓缓地走向铺在小太监背的圣旨,眼中既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仿佛要看清楚自己的罪名一般,目光迅速扫过那些黑色的字迹,然后缓缓将头抬起来,目光从程元振、李静忠等人脸一一扫过。
    明知道对方没有任何威胁,程元振和李静忠等人还是被那空荡荡的目光扫得心里发虚,不由自主地就往后退。杨玉环见此,忍不住展颜一笑,登时令整个院落都活了起来,阳光洒了满天满地。
    “何必呢。诸位可都是男人啊?”她轻启朱唇,笑着数落。依旧是没有半分抱怨,半分悲哀。仿佛人早已死了多时,只剩下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
    “谁的刀快,过来帮我一个忙。自己杀自己,我有点儿下不去手!”带着几分乞求,她继续说道。仿佛是在请对方帮自己捡一方手帕,或者给花浇浇水般轻松。
    众飞龙禁卫们面面相觑,一瞬间,竟无人能鼓起勇气。只有大唐天子李隆基,心中还保持着几分清醒,从背后追过来,伸手去拉杨玉环的衣袖,“爱妃,爱妃不要慌。朕,朕在这儿,他们,他们伤不了你!”
    “陛下准备跟臣妾共赴黄泉么?”杨玉环躲开李隆基的羁绊,转过身,侧着头追问。
    “朕动的话已经到了嘴边,李隆基就是说不出口。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他不可能像少年一般轻易许下生死承诺。
    “臣妾明白了,臣妾谢陛下多年来的恩宠!”杨玉环飘然下拜,风吹霓裳,宛若不食人间烟火的月宫仙子。
    一拜之后,她不再看面红耳赤的李隆基,举步走台阶,缓缓推开屋门,临迈入双脚之前,转过半张脸,冲着程元振和李静忠两人吩咐:“你们两个再多等片刻,不会耽搁得太久!”
    “是,老奴明白!”鬼使神差,程元振和李静忠居然顺口答应。话说出来后,才猛然变了脸色,相对着追悔莫及。
    房门被杨玉环在内部合拢,将所有“男人”都关在了外面。大唐天子李隆基又是痛惜,又是惭愧,脚步向门口挪了挪,终究还是没勇气去推开那道门。呆立在屋子外,悄然擦泪。
    片刻之后,屋子内传来了宫女们的哭声。心如死灰的高力士带着几名太监跑了进去,抬出了一具盖着白布的尸体。程元振大着胆子过去掀开白布,粗粗看了一眼,身体猛然一僵,然后又迅速将尸体盖得紧紧,仿佛唯恐别人也看到那曾经倾城倾国的面孔。
    李静忠轻轻摇了摇头,留下程元振和两百名飞龙禁卫保护“天子”。然后亲自带着杨玉环尸体和圣旨去向监国太子李亨缴令。临出门,又回过头来看了呆立在台阶下的李隆基和高力士两人一眼,喟然长叹。
    那叹息声如刀,割得高力士心头血流如注。李隆基却对其浑然不觉,像个患了离魂症的病人一般,挨个抓住几名宫女的手,不断追问:“爱妃走得痛苦么?爱妃走之前,可否有遗言给朕?你们几个,刚才听到贵妃娘娘最后说了什么?你们几个,赶快告诉朕,赶快告诉朕。”
    “皇节哀!”宫女们不敢拒绝,一边哭,一边低声回应,“贵妃娘娘离开前,只说了一句话”
    “她说了什么,她说不怪朕,对不对,对不对?!”李隆基如同疯子般,大声催促,空洞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娘娘说,娘娘说”宫女们以手掩面,垂泪不止:“娘娘她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呵呵!”
    一句曾经的承诺,两个多余的字,就像霹雳般,砸在了李隆基的头,让他瞬间矮了下去,宛若全身的骨头都被劈了个粉碎!注3
    注1: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高祖李渊的谥号。玄武门兵变之后,他被迫将国事交给李世民,自己在后宫听政。不久退位为太皇,抑郁而终。
    注2:杨国忠有四子:暄、昢、晓、晞。杨暄为太常卿、户部侍郎。杨昢尚万春公主,官居鸿胪卿,兄弟两个俱在马嵬之变时被杀。杨晓逃到了蜀中,被汉中王杀死。杨晞尚未成年,逃命途中被乱兵追,与其母裴柔一道,被虢国夫人亲手杀掉。然后虢国夫人自尽未遂,死于薛景仙之手。
    注3:这句话见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应该为李隆基与杨玉环两个在七夕的悄悄话。白居易用来描述二人的千古爱情,但从后人角度,怎么看怎么像在打脸。
第一章 长生殿 (三 下)
    第一章长生殿三下
    带着杨玉环的遗体和用过印的诏,程元振和李静忠二人欣欣然回去复命**(太子李亨正等得心焦,远远地看到二人的影子,立刻亲自策马迎了过来,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事情办得如何了?父皇他答应我的条件了么?你们抬的是谁,是贵妃娘娘的遗体么?”
    “臣等幸不辱命”程元振和李静忠从马背上滚下来,肃立拱手闻听此言,李亨憔悴的脸上立刻充满了喜色,甩镫离鞍,便准备去查看两位太监带回来的诏还没等在地上站稳身形,背后却传来了一声低低的咳嗽,“嗯哼殿下小心地滑”
    “嗯”李亨被咳嗽声吓了一哆嗦,眉头迅紧皱成了一团,旋即又迅恢复了正常,推开程元振双手捧过来的诏,满脸忧伤:“记得本王年幼之时,父皇总是把本王放在他的案前,手把手教导本王如何处理政务没想到,没想到今天,我们父子之间,竟要,竟要;嗨”
    一声长叹,仿佛包含着说不尽的无奈与凄凉身边的诸位幕僚听在耳朵里,赶紧齐齐躬身,“殿下也是为了给大唐保存几分元气,才不得不如此况且圣上年事已高,实在无力应对混乱的时局为早日收复两都,为解救天下黎庶,殿下也只能暂且将骨肉亲情放在一边了”
    “唉”李亨摇摇头,又是一声长叹:“希望父皇能明白孤的一番苦心待他日两都光复,天下太平,孤当负荆入宫,向父皇请罪把权柄全部归还与他自己去做一个逍遥王爷,足矣”
    “殿下仁厚”众文武幕僚又齐声称颂目光却始终不离程元振的双手,虽然里边的内容,大伙早已背得滚瓜烂熟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当中,李亨慢吞吞地捡起诏,“随意”翻看天下兵马大元帅,监国太子、有权任免中、门下、尚三省全部官员,可以以监国太子的名义向全国各地发布政令、军令,无须再交由天子批复用印可以
    可以说,除了那个只具备象征意义的天子玉玺之外,他已经顺利的从父亲李隆基手里,拿走了所有东西再不用烦恼自己的政令被父亲找借口驳回,也不必再因为担心太子之位不保而夜不能寐
    为了这一天,他足足等了十八年从风华正茂的少年郎,等成了两鬓斑白的半大老头子其中甘苦与忐忑,有谁能够体味?
    十八年来,他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唯恐稍不留神,便被自己的其他兄弟们拉下来,踩成一堆烂泥为了让父皇不对自己起疑心,他曾主动跟大将军王嗣业划清界限,见死不救主动向李林甫“虚心求教”,主动给杨国忠贺寿,主动彩衣娱亲,只为搏比自己小了近二十岁的贵妃娘娘杨玉环一笑
    如今,所有这些隐忍,这些委屈,都收获了丰厚的回报他又怎能不欣喜若狂?但为了一个“仁厚”的好名声,他偏偏不能将快乐挂在脸上,偏偏还要继续装作一副悲悲戚戚的摸样,装作圣旨上的一切都不是自己希望得到,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唐帝国,不得不勉强为之
    既然已经决定继续装下去了,干脆就装得彻底一些匆匆将圣旨扫了一遍之后,李亨将目光收回来,脸上的表情充满了悲悯:“既然贵妃娘娘已经奉旨自尽,人死业消静忠,你带人抬着她的遗体传阅全军,然后找个恰当地方安葬了”
    “诺”太监李静忠躬身领命,带领几名随从,抬着杨玉环的遗体匆匆退下
    “程监门,你今日襄助之德,本王没齿难忘功劳暂且记下来,待日后一并封赏眼下却有一件事,还需要你再替孤跑一趟”李亨将目光转向急于表现的程元振,笑着安排
    “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程元振见太子第二个就叫到自己的名字,欢喜得骨头都轻了几两立刻躬下身去,大声回应手中的诏却没处放,差点一股脑全掉在地上
    “把诏先交给鱼总管”李亨宽容地笑了笑,丝毫不以对方的失礼为忤,“你带几个人,去对面的小山上见一见陈玄礼刚才怕引起误会,孤派人把他给困在山顶的小亭子里了眼下既然杨逆已经伏诛,也是时机他一个解释了孤知道你跟他有些旧交,烦劳你去告诉他,圣上已经下旨将国事完全委托于孤请他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只要他肯让龙武军放下兵器,下山投降孤一定对所有人都既往不咎并且日后待之如心腹手足,绝不轻易加罪”
    “臣,遵旨”程元振施了个礼,将圣旨交给李亨的心腹太监统领鱼朝恩,转身而去
    望着他的背影在人群中隐没,太子李亨如释重负如果没有监门将军程元振事先向自己走漏父皇和高力士准备将杨国忠罢免的消息,自己绝对不可能把握住今天的机会如果监门将军程元振不肯答应自己,悄悄地将父皇身边的飞龙禁卫尽数撤下,自己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控制住局面可这人立下的功劳越大,自己越难以重用他万一哪天他再重复一遍今日所为,自己可就要步父皇的后尘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此人稀里糊涂地死掉比如在去说服以陈玄礼为首的龙武军将领时,被对方于盛怒中杀死以刚才东宫六率和龙武军之间的战斗激烈程度来判断,这个可能性非常地大东宫六率在对方前来领取军粮时突然发难,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个尽的情况下,居然未能将饥肠辘辘的龙武军一网打尽反倒让陈玄礼汇合了两千残兵,冲出了包围,逃到了对面的小山上凭险据守
    “殿下准备招降陈玄礼?”见李亨望着远处小山坡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