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烟云 >

第25章

盛唐烟云-第25章

小说: 盛唐烟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例子在,再理解秦国桢的话,对于王洵就不是非常困难了。况且宇文子达跟秦家哥俩的交情是晚辈们的交情,与胡国公府干系不大。出了事儿,秦老爷子肯帮忙属于对晚辈的看顾,袖手旁观也是人之常情。想到这儿,他又笑了笑,低声道:“咱们自己惹下的事情,还是尽量自己解决得好。长辈们已经够辛苦了,没必要给他们再惹麻烦。什么时候咱们自己实在没办法了,再求长辈们帮忙,他们难道还会真的不管么?!两位哥哥这几天尽管呆在家中,少惹老爷子生气。子达这边,我先全力对付着便是!”
    “你也多小心些!”秦国桢笑了笑,顺手从怀里掏出一页叠得方方正正的纸,,“这是我从一个地方偷偷抄录来的。可能对你会有点儿用场。仔细收好了,除了张大哥和曹大哥之外,轻易别给第四个人看见!”
    见秦国桢说得郑重,王洵赶紧双手纸片接过来。目光匆匆在上面一扫,心中立刻感觉舒服了许多。秦家哥俩还是很仗义的,这张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纸,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纸片上面,细细密密写了很多人名。每个人名之间都用墨线连了。正是一张京师官场上各路神仙小鬼之间的关系图。
    如果一个新入京的官员得了这张图,就可以明白自己哪些人可以惹,哪些人必须跟紧,无形中相当于求到了一张“护官符”。而对于此刻的王洵等人来说,一直没弄明白的万年县衙门跟上层人物的关联,同样在纸上写了个清清楚楚!
    小心翼翼地收起纸片,王洵向秦家哥俩郑重施礼,“多谢两位哥哥。有了他,子达就更安全了几分!”
    “子达还不是我们的朋友么?”秦国模笑着反问。然后又想了想,低声叮嘱道:“杨国忠那个人,根本不能以常理推测。身为当朝重臣,却总是喜欢玩上不了台面的勾当。此番你替子达逼他,即便他不得已出手相救,恐怕日后子达也会成为杨家的眼中钉。所以,你千万别泄露了自己的行迹。另外,一旦子达出狱,立刻安排他离开京城!”
    “这一点,我已经想过了。其实若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我们也不敢招惹杨国忠!”王洵笑了笑,点头致谢。
    “还有,我跟国桢最近可能不方便外出。但咱们之间的联系千万不能断。有些消息,我会找机会不断送到你府上。你若是有急事,便去我家,只要跟门口的仆人说前来讨要忘在我家中的貂皮大氅,他们自然会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知道了。非常时期,两位哥哥也尽量小心。”王洵想了想,点头答应。
    “救出子达之后,如果有可能,我建议你也去渭河边的庄子躲上一阵儿。按照家父的分析,眼下李相的实力已经远远不比当年。纵使这回拉上了王大夫一道出手,此番斗法,恐怕没有三、五个月时间也分不出个胜负来!”
    秦国模年龄比他大很多,所以少不得要叮嘱得仔细了些。知道对方处于一片好心,王洵都笑着答应了下来。又仔细想了想,秦国模发现基本上需要告诉王洵知道的话,自己已经都叮嘱完了。便笑了笑,建议大伙赶紧回家向长辈报平安。
    “那我们也回驿站了。回头,再登门向令尊问好!”看看天色又已经擦黑,张巡向雷万春使了个眼神儿,笑着拱手。
    “嗯,晚上还有几个朋友要见,我等就先告辞一步了!”雷万春心领神会,一道上前冲大伙拱手。
    五个人互相道了别,分头各自回家。走到半路上,秦国桢忽然叹了口气,转过头来,对着哥哥低声说道:“咱们这回,恐怕是让明允失望了!”
    “是啊。经历了这么一遭,恐怕明允再不是先前那个小孩子了!”秦国模也觉得非常无奈,叹了口气,闷闷地回应。
    “唉!”秦国桢又报以一声长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渐渐长大的王洵王明允,还会向先前那般,毫无心机地跟人交往么?过去的日子虽然任性胡闹了些,彼此之间,却是没掺杂一点市侩成分。当时不觉得如何,现在即将失去时,却忽然觉得非常非常珍贵。
    可男人终归是要长大。抬起头来,他冲着天空轻轻吐气。忽然发现今晚的月色很亮,半块白玉般的明月周围,大大的围着一个同样洁白的圆圈。
    那是即将变天的征兆,已是深秋,风会越来越冷。
    注1:王大夫,即京兆尹王鉷,因为他还身兼户部侍郎、御史大夫等多个要职。郎中:唐代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相当于副部长),郎中(相当于司长)。
第二章 初雪 (六 上)
    第二章初雪(六
    “要变天喽!”陈记珠宝行的供奉余老四捶了捶自己的腰,打着哈欠咏叹。
    外边的天空依旧是瓦蓝瓦蓝的,秋风约略有一点儿凉,但是远没到透骨的地步。可整个店铺里的伙计们却都对外边的万里晴空视而不见,纷纷点着头,附和余老四的说法,“是啊,是啊,最近货走得很慢呢!”
    “是啊,是啊,很多人家都去渭河边上忙秋收去了,货走得可不就慢了么?”
    “瞎折腾!”
    “没辙,谁让咱们住在天子脚下了呢!”
    京师里的百姓,自打会说话时起,受到的就是同样的熏陶。因此对头顶上的风吹草动素来敏感的得多。此刻他们嘴里的变天,指的可不仅仅是真实的天气,而是朱雀大街正北,昭阳门里边的一举一动。(注1)
    也不能怪天子脚下的百姓们嘴贫。有道是龙王打架,鱼虾遭殃。每当朝廷里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最先受到冲击的,肯定是京城里的这些草民。且不提天后在位时,每隔三年五载就要杀得人头滚滚。就拿最近几年的时局变换来说吧,随便一次权力的重新划分,市井中都要萧条上好一阵子。往往神仙们还没分出胜负,底下的草民们家里却已经没米下锅了。
    最近的兆头又不是很好。那些公主、郡主、公爷,侯爷们成群结队地往渭河边上跑,说是去庄子里边查验秋收,可是把家里的箱笼都装在马车上了,看样子没个一年半载根本就不打算回来。紧跟着,那些平素招摇过市的勋贵子弟们也都销声匿迹,据说是被老一辈关在家中闭门思过,什么时候能再出来不得而知。
    这两类人,平素都是珠宝行的重要主顾。没了他们,整个铺子立刻变得门可罗雀。也难怪余大供奉又想起了他的老腰,整天捶捶打打,抱怨个不停。
    若是整条街面上的所有店铺都一样萧条,大伙心里边也许还会好受些。人不患贫,唯患不均。看到别人跟自己一样倒霉,自然就不会觉得老天爷处事不公。偏偏就在陈记珠宝行的斜对面,那家朱记南货铺门前始终停满了各式马车,就好像京师里边的风云变换与他家无关一般,每个从朱记出来的贵客,身后的家仆手里都拎着大包小裹。
    “人比人得气死,没办法!”余老四眯缝起眼睛,盯着斜对方的朱记,目光中充满了嫉妒,“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早晚有那么一天”
    忽然,他停止了诅咒,眼睛瞬间张大。正在忍受余老四喋喋不休的伙计们耳边猛然失去了噪音,都是微微一愣,旋即,纷纷把脑袋扎到窗口,眼睛盯向了余老四所盯的同一个位置。
    那个人绝对不是去朱记南货行买东西的,光看他那身朴素得已经到了寒酸地步打扮,余老四就相信,对面朱记南货铺里边随便摆出一样东西来,此人都不可能买得起。可那个人身上,又带着股子说不出的骄傲与自信,仿佛朱记门口往来客人眼里那鄙夷的目光都不存在般,信步向里边走去。
    “有热闹看了!”凭借直觉,余老四幸灾乐祸地想到。京城里有一种混混,专门以敲诈商家为谋生手段。只要看中了谁,要么在商铺内叫嚷丢了装钱的荷包,要么说被地砖崴坏了脚脖子,总之,商家到最后不拿出点儿钱来免灾,此事儿永远不会完结。
    但是,近十年来,敢到朱记南货铺敲竹杠的,余老四今天还是第一次看见。京师里边,有谁不知道朱记南货铺的掌柜朱七爷,当年是跟着贵妃哥哥杨节度从小玩到老的好兄弟?所谓朱记,其实就是杨记。只不过顾忌着高祖当年达官显贵不准经商的遗训,门口挂了只“猪头”罢了。
    十多年前,杨国忠还没有凭着妹妹的关系当上节度使,就敢将几个不长眼睛到朱记讹诈的地痞打断了腿丢进曲江池去喂王八。如今杨家的地位在京师如日中天,居然还有人敢打朱记的主意,要么此人活腻歪了,要么此人是个外地来的乡巴佬,根本不懂得京师里边的水深水浅。
    朱记门口迎客的伙计估计也是这么想,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伸出胳膊,赶在不速之客进门之前拦住了他,“干什么的?看看门口的招牌再进来!”
    “哦!”衣着朴素但非常整洁的客人后退几步,抬头看了看朱记的金字匾额,又以同样速度走了回来,“这里不是朱记么?难道我走错地方了?”
    “没错,这里的确是朱记,京城里边独一号!”看门的伙计伸出脚尖,挡住客人的去路。手指按在自己的下颏和嘴角上,一边用食指于嘴角边来回轻挠,一边冷笑着说道:“听口音,兄弟是外地来的吧?咱们朱记专门卖广州港泊来的海上诸国物件,可是金贵得紧呢!”
    “哦!这个,我知道。来之前,我已经打听过了!“衣着朴素的客人点点头,丝毫不以伙计们的轻蔑眼神为意。“我也不是来买东西的,请把脚拿开。小心,别绊倒了自己!”
    说罢,继续慢慢向里走。两个守门的伙计气得鼻子都歪了,伸手便去推客人的肩膀,“不买东西,你干。哎呀,啊”
    也不知道客人使了个什么手段,两个伙计的手连对方的衣角都没碰到,人就滚地葫芦般摔了出去。偏偏摔得方向还很奇特,一个人向屋子内,一个人向屋子外,“扑通”“扑通”,像事先排演好了一般整齐。
    “什么人在此撒野!”刹那间,四名彪形大汉一道从柜台后冲了出来,伸出蒲扇般的大巴掌,同时去扯客人的手脚。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客人又是轻轻一转身,四名彪形大汉齐刷刷倒在了地上。每个人膝盖弯处都留下了一个带着泥土的脚印,就像事先印上去的一般清晰。
    “天哪。赶紧关门,下窗户!”余老四大喝一声,以某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敏捷扑向门口。“别看了,别看了,小心遭了池鱼之灾!”
    “啪啪啪啪!”半条街的店铺都在瞬间都采取了同样的动作。能在这条街上开铺面的,谁都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人绝对不是敲竹杠的地痞那么简单。而光天化日之下敢明目张胆找朱记麻烦的人,整个京师顶多只有两到三家。
    注1:昭阳门,唐代皇城的内门。
第二章 初雪 (六 下)
    第二章初雪(六下)
    “啊——”商铺里有很多女眷正在兴致勃勃地挑选货物,见到突然闯进一名男子将四个护院全部打倒,吓得尖叫一声,丢下手里的东西,便往自己的家丁身背后钻。
    那不速之客也没想到商铺里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楞了一下,迅速将双手往剑柄上一搭,笑着向四方拱手,“诸位不要惊慌,云某是给朱掌柜送信来的。看不不惯这几个护院的嚣张做派,才忍不住出手教训了他们。惊扰之处,还请诸位原谅则个!”
    说罢,又弯下腰往地上几名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