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烟云 >

第23章

盛唐烟云-第23章

小说: 盛唐烟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
    “可以喝酒了吧?”雷万春忐忑不安,在掌声之中四下拱手。
    “可以,可以。雷兄当换大盏!”秦国模笑着回应。转头命令伙计,给雷万春换了最大的酒盏来,慢慢斟了一盏,双手奉于雷万春面前。
    “总算喝到了!”雷万春毫不客气,端起酒盏,一口灌了下去。灌完了,用手抹了抹嘴巴,回头再看自己的字,忍不住轻轻摇头,笑着说道:“跟探花郎的字比起来,我的字简直是蜘蛛在爬。不过,这意境么,倒也相符!”
    “岂止是相符,简直是珠联璧合!”岑参轻轻抚掌,起身说道,“看了二位的字,岑某这里也有了!”,说罢,从雷万春手里接过宝剑,边弹边吟,“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扑旌竿。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没有高适刚才所弹前半段曲子的半点轻柔绮丽,却把后半段曲子中的慷慨激昂滋味发挥了个淋漓尽致。
    众人大声赞叹,纷纷向岑参敬酒。岑参举起酒盏,笑着喝干。接下来又是秦国模、秦国桢两兄弟,他二人家教甚好,文武双全。所以应景做了两首小令,也能入得了大伙的眼。只是文采和意境,都照着岑诗略逊了几分。
    轮到王荃,自知没法在李白、高适、崔颢、岑参面前表现文采。便趋长避短,命伙计重新找了几个酒盏来,分别倒入不同高度的酒水。拿起象牙筷子,在酒盏上轻轻奏了一曲《升平乐》。叮叮当当,宫商角徵羽,诸多乐符,一个不落。也堪称神乎其技也!
    一曲终了,喝彩之声满座。白荇芷知道王洵并不擅长弄这些文雅的东西,趁大伙还沉浸在王荃所奏的乐曲声中的时候,悄悄向王洵提议道:“妾身想向大伙献上一支歌,二郎可否为我抚琴?”
    “求之不得!”见白荇芷如此体贴自己,王洵心里很是满意,点点头,低声答应。
    瑶琴是白荇芷自己带来的,刚才就摆在身边。待大伙的喧闹声又小了下去,便笑着交给了王洵。见两个少年男女含情脉脉,你我情浓,众人明知王洵涉嫌**,也笑着默许了。须臾,琴曲声起,王洵顺着刚刚宴会上的慷慨基调,弹了一首破阵乐。这支歌,白荇芷平日几乎每天都唱得,所有曲调早已烂熟于心,当下站起身,柔声伴唱:“秋来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千里不辞性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随即,曲调转急,歌声也渐渐由柔婉转向激越,“汉兵出顿金微,照日明光铁衣”
    破阵乐乃大唐数一数二的宏大之曲,原本不适合一个人单独吟唱。但白荇芷唱起来,却能举重就轻,把每个细节都照顾到,并于音色中演绎出自己的感悟。一曲唱罢,余音绕梁。在金戈铁马之外,凭空又生出几许儿女温柔。让人仿佛看到一对少年男女持剑相伴,并肩行走天涯。在座当中年长者回忆起年少时光,纷纷微笑着品味,如秦氏兄弟和王荃这三个年青才俊,目光则渐渐变得有些痴迷了。
    众人喝彩已毕,场中没献艺佐酒者只剩下了崔颢和公孙大娘两个。不敢让女子顶在自己前面,崔颢笑了笑,随口吟了一首古意。借了是乐府的调子,填的却是少年男女两情相悦的新词。把方才情景刻画得精细入微,让王洵和白荇芷二人幸福之余,不觉又羞了个大脸红。
    轮到公孙大娘,她笑着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冲着白荇芷说道:“我还是来弄老本行吧。不知妹妹能否替我抚琴?”
    “姐姐的剑舞惊神泣鬼,恐怕妹妹的琴音过于阴柔,难与姐姐舞姿相合。不若找高夫子?”白荇芷想了想,低声荐贤。
    “拿琴来!”高适当仁不让,命伙计从白荇芷处借来瑶琴。轻轻试了几个音,然后笑着说道:“奏哪支曲子,公孙大家请选!”
    “无妨,夫子信手而弹就是!”公孙大娘持剑为礼,言语中透着难以掩饰的自信。
    “那就水调歌吧!”高适笑着拨动琴弦,“倒也符合公孙大家的气度!”
    “高夫子可真会选!”公孙大娘笑了笑,顺着琴音起了个势子。
    水调歌也是一曲非常非常宏大的杂曲,从开始的战场景色奏起,一直到百战过后,凯旋归来,将士们与家中的妻儿重逢,共同举盏相庆。前后共有十一叠,每一叠的风格都各相迥异。或者慷慨激昂,或者恢宏大气,或者温柔婉转,或者缠绵低沉。把出征男子和闺中佳人两方的诸多情绪都写尽了,最是难以演绎。
    但上述这些复杂情况都难不住高适。更难不住已经享誉京师近二十载的公孙大娘。只见她轻移莲步,婉转身姿,借着曲调的节奏徐徐而舞。把前方征人的寂寞和后方佳人的相思表现了一个淋漓尽致。
    若论年龄,公孙大娘比白荇芷大了足足一倍有余。但其身姿之轻灵,却仍然宛若刚刚及笄。娉娉袅袅,柔弱无骨,把手中一双利刃衬托得愈发冰冷如霜。随着曲调的转换,这个原本温柔孱弱的身姿,一点点刚强起来。就好像一个女子成年之后后,从父母的掌上明珠突然变成了别人家的长房媳妇。从无忧无虑的生活忽然转到必须使尽全身解数支撑一个家。以弱草之躯担负起丈夫出征后的千斤重担,令观者无不叹惋。
    随后,两军相争。女子的一缕芳魂借着月色飞往前线,化作一团剑光,与夫君并肩而战。敌军四面杀来,其势如潮。剑光与征夫在潮水般的敌军中苦苦坚持,却始终不离不弃。苦战之后,征夫受伤。剑光飞回中原的家中,虽然心中装满了对丈夫的担忧,却在婆婆、小姑面前装出一幅笑脸。转过头,两行清泪映着月色而落。
    征夫带伤出战,剑光再度相伴身旁。如闪电当空,如蛟龙翱翔,将胡人杀得纷纷溃退。征夫与剑光奋力向前,劈开潮水般的敌人,直取中军掠阵的单于。无数狼骑惊呼着前来护驾,征夫一声长啸,宝剑化作白虹,寒气凛然,令所有人不敢凝视。
    “呛喨”一声,曲调又转。征人建功立业,跨马归国,册勋十二转,到京师向朝廷报捷。剑光缓缓飞回,重新与佳人合二为一。对镜梳妆,拔去早生的白发,默默等候
    十一叠曲子,每一叠所表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场景,每一叠中所包含的意境,都被公孙大娘丝毫不差地给表现了出来。忧伤处令人肠断,慷慨激扬时又令人热血沸腾。十一叠奏罢,杯中酒和矮几上的菜都已经冷了。站在两旁伺候客人的酒楼伙计们却忘记了自身职责,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魂魄早已随着公孙大娘的舞姿飞走,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二章 初雪 (五 上)
    第二章初雪(五
    酒足饭饱,宾主尽欢而散。雷万春依旧记得自己上午时的承诺,赶在大伙互相道别的功夫,将李白与高适两个悄悄拉到一旁,低声把自己替两人答应各送给公孙大娘一首诗的事情说了。
    李白与雷万春这个直爽的汉子甚为投缘,见对方脸上带着几分惭愧之色,故意皱了皱眉头,低声打趣道:“我还以为今天这顿酒水是白喝呢,原来最后还是要收钱。都醉成这个样子了,你让我如何写得了诗?”
    “本来想在席间提起的,但是在座诸位都是诗人,怕,怕”雷万春脸色微红,挠着脑袋解释。
    “太白你就别难为人了!”高适看得好笑,忍不住上前推了李白一把,“青莲居士如果喝了酒就不会写诗,这“谪仙”之名早就归了旁人。老雷,你别听他的,尽管找笔墨来便是!”
    “我今天真是不能了!”李白收起促狭的笑容,轻轻摇头。“我现在,眼前一直晃的公孙大家的舞姿,纵使勉强凑出几句来,才不堪用以赠人。我觉得公孙大娘也不是个小气的人,所谓缠头之说,只是句玩笑话而已。你不如去跟她说,让她稍微宽限几天时间。待我心中有了诗兴时,再送她好的也不迟!”
    “应该如此。仓促拼凑之作,也的确对不起今天公孙大家这场剑舞!”高适点点头,笑着表示同意,“高某今天也偷个懒。不妨也等上数日,到时候跟太白一道交账!”
    雷万春无奈,只好讪讪地去找公孙大娘赔罪。却看到公孙大娘正站在墙壁前,对着自己和张巡的那几个字发呆。
    “大家喜欢探花郎的墨宝么?不妨我去帮你要一份?”欠债心虚,雷万春主动示好。
    “探花郎的墨宝,自然是一等一的!”公孙大娘笑着点头,然后又轻轻摇头,“但我更奇怪的是,你怎么能在半空中用剑写出这么多字来。不过是三两息的功夫”
    “这个说出来,其实不值行家一笑!”提起剑术,雷万春立刻又来了精神。从公孙大娘手里借了把剑,现场演示给对方看,“写字之前,先在心里把所有笔画过一遍,尽量连在一起。腾空之后,则把着力点尽量压在剑上,剑尖微微向下倾斜。如此,留在空中的时间一定会比无所凭依之时长,再加上点轻身之技,就可以成了!”
    公孙大娘闭上眼睛,把雷万春的话在心里过了一遍,嫣然而笑,“的确如此,多谢雷大侠指点。如果把这个方法溶入舞姿当中,凌波微步之态,就很容易模仿出来了!”
    “不用谢,举手之劳而!”雷万春连连摆手,紧接着把李白和高适二人的话复述了一遍。公孙大娘笑了笑,低声道:“我刚才还想着如何谢你呢。既然如此,这番指点之德,就算你本人的缠头吧!至于李太白和高达夫,改日我再登门找他们要!”
    说罢,便拉了白荇芷准备离去。白荇芷心中一百二十个不愿意,眼巴巴地望着王洵,希望他能出言留下自己,待会儿一道同行。谁料王洵正急着跟秦家哥俩商量事情,看到公孙大娘和白荇芷向自己这边走来,立刻迎了几步,笑着叮嘱:“既然你跟公孙大家一起走,我就放心了。我今天还有点杂事需要安排,待一切都处理妥当了,改日再去寻你!”
    “二郎的事情很麻烦么?”白荇芷滚烫的心被泼了一瓢冷水,脸色立刻显得有些黯然。
    “子达遇到了点麻烦。几位兄长和我正一道想办法。”王洵也不多瞒她,点点头,压低了声音回应,“你先走吧。估计这两天,我都要扑在这事儿上面。具体情况如何,过后再跟你说!”
    “嗯!”白荇芷低下头,委委屈屈地跟着公孙大娘上了马车。马车都驶离了老远,还隔着薄纱窗子,不断地向临风楼那边张望。公孙大娘见此,忍不住笑了笑,低声劝道:“妹子,还是把眼睛收回来吧,他不会追来的。男人么,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朋友看得比性命还重要!”
    “真烦人,那姓宇文的一天到晚都惹麻烦!”白荇芷放下车帘,幽幽地抱怨。
    “没了姓宇文的,也有姓尉迟的!”作为过来人,公孙大娘看得非常透彻。“妹子你必须习惯这些,否则,恐怕有的眼泪掉呢!”
    “嗯!”白荇芷低低的回应,心里觉得很是失落。耷拉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扯了扯公孙大娘衣袖,低声询问,“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