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785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785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上一次马恩河会战结束之后,法国6军伤亡惨重,为了弥补人力的不足,法国政府开始紧急从各个殖民地征调军队和人力,象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殖民地居民就被法国政府大量的征召入伍,甚至于远在亚洲的越南也未能幸免,法国人不但征召白人居民入伍,还从越南强征了大量的民夫到法国从事诸如运输和挖掘堑壕及修筑工事等工作,以减轻前线法军的压力。
    其实不光是法国,英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次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来自殖民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队就充当了作战部队的主个件利测读体验,请到 甩盯加此凹,佩川半岛作战的甚系迈有印度士兵’孙纲想了想,拿起了电话,分别给政务院总理唐绍仪、农业部长孙文和外交部长伍廷芳挂了电话,请他们几个过来商议。
    很快,唐绍仪、孙文和伍廷芳都到了,孙纲先给他们看了一些相关的信息(有的他们其实已经知道了)。又询问了一下县内人口的增长情况和农业人口的状况,然后向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执政这个想法,是很早就有。还是最近受了生在日本的事情的影响?”唐绍仪听了孙纲的想法之后。有些吃惊的问道。
    由于日本雇佣军在英布战争中的“优秀表现”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后。因为英军在法国战场和土耳其战场的巨大损失,英国政府又开始打起了“日本炮灰”的主意,援引“协约国”应该尽的义务之类的条约,想要日本军队到欧洲参战,而日本政府仍然希望借英国的军事力量摆脱中国的控制,因此爽快的答应了。目前日本政府正在英国的帮助下重新整编军队,日本大正天皇已经正式下令组建“参战军。”准备到法国参加对德作战。
    而刚刚孙纲向唐绍仪提出来的“向法国派遣契约劳工”的设想,很容易的让政务院总理联想到了日本最近生的这件“大事”。
    “这个想法我以前就有,并不是因为日本人要去欧洲当炮灰这件事才想起来的。”孙纲说道,“因为咱们的人去欧洲,是学习他们的工业技术,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而不是去当炮灰。”
    “这几年咱们的人口增长很快,尤其是农村的人口,比城市的增长率要高,而目前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加深,可耕地虽然也增加了不少,但很难完全容纳现有的农业人口,很多农民涌入城市作工,而工厂增加度是赶不上人口的!因而劳力已呈过剩之象,隐患颇多”。孙文说道,“执政这个想法到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我担心的是咱们的人过去后,会不会象在美华工那样,引白工的不满和敌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值清时我华夏国力孱弱,无力保护我华工权益,而今我华夏已经同列强平起平坐了,他们轻易是不敢象以前那样欺压咱们的”伍廷芳沉吟道,“而此时欧洲大战正剧,交战各国人员损失极大,人力不敷,工厂多雇佣女工劳作,我们向其输入劳工,正可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只是得预先设法约束列强,不愕役使我华工参战,也不得使我华工至战场工作。”
    “即使我们不向外输出劳工,这些年风气开放,出外洋打工谋生的也不少,因为相比工薪而言,外国的确比咱们国内要高出一截”。唐绍仪说道,“即使咱们不这么做,我华夏人力资源丰富,难保不会有人借高工资利诱我民至欧洲从事他们白人不愿意干的工作,象昔年南非采钻石华工一事,纠纷颇多,如果政府能够参与进来,对我华工助益甚大。只是象逸仙说的,这不满和敌视肯定会有,而且有国家倒卖人口之嫌,传出去的话,对执政和政府的名声,可是不太有利的。”
    “那这个头衔,还是由伍文爵来顶吧”。孙文笑着说道。
    “向法国输出劳工事关重大。若能如执政所想,待到欧战结束,契约期满,劳工回国,皆为拥有熟练技能之产业工人,对国家展作用极大,与国与民都是好事”小伍廷芳没有在意孙文的玩笑,而是正色说道。“只是此事确实不益由执政出面,还是由我们这些办外交的来做吧。他说着,看了唐绍仪一眼,“我外交部精熟外务之精英极多,有一二人就足以做成此事了。”
    唐绍仪似乎从伍廷芳的眼睛里感觉到了什么,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苦笑了一声:“这样也好,由他们这些年轻的出面,也省得咱们这些老的费心了
    孙纲没有注意到他们在打哪方面的哑谜,而是指出了关于这件事的细节方面的一些问题,“和法国人谈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点:一是必须签订合同契约,由我使馆监督,便于保护我华工权益,二是不得让我华工参战或者从事诸如挖掘堑壕或者修筑工事及运送枪炮等关于战场方面的作业,三是我华工的待遇及薪酬要同欧洲白工的标准一样孙纲说道,“关系到我华工切身利益的事,一定要做好做全面。而且要做好民间一旦对此事有所议论的解释工作
    “我们一会儿就开会,先议定个章程出来。”唐绍仪点头说道。
    “还有一件事,执政不知想没想过?。伍廷芳提醒孙纲道,“咱们说是可走向法国输出劳工,这件事德国不可能不知道,我国同德国一向交好,现如今却向德国的敌国提供劳力,德国方面的反应会如何,我们也应该考虑进来。”
    “这个。我想过,德国知道了是不心讣办,但大战前我们怀有个和德国达成的合作项目;熙杜忧在实施阶段,这个项目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行动。所以德国人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反应。孙纲笑了笑,说道,“再说了,我们也可以同样的往德国输入劳工啊,我想他们是一定会欢迎的
    听了他的话,伍廷芳吃了一惊,“同样向德国输入劳工,恐怕协约国这边会不答应。到时候弄不好会两下都得罪了。”他有些担忧的说道,“这可又是在走钢丝啊”。
    “德国的这个事可以先缓一缓,先从法国那里入手”孙纲说道,“如果能够打开局面,德国那边再另想办法。”
    伍廷芳点了点头,在又商议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后,唐绍仪和伍廷芳孙文下去召集大家开会,一项对中国未来展关系极为重大的举措,就这荆肖悄的开始了实施。
    在刚刚的讨论中,孙纲并没有向唐绍仪伍廷芳和孙文说明,中国同德国所进行的那个秘密合作项目是什么。
    而这个秘密合作项目,却是少有的能够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秘密事件之一。
    正当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于生在凡尔登的惊心动魄的疯狂激战,在协约**队打算对索姆河进行的反攻的重大准备日趋完善之时,在东方。战况也已经到了一触即的地步。
    让同盟国集团的各个,国家感到吃惊的是,被打得满地找牙的俄国,进入了州6年后。正在抓紧每一天和每一小时的时间恢复力量,由于德国在凡尔登动的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进攻,这让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感到难以言表的宽慰。俄国开始抓紧时间集结新兵源和日益增多的军火,一些了解这些内情的人知道,俄国在去年的冬季,在用光了后卫部队封闭自己残缺不全的防线之后,处境已经非常艰难;但俄国幸运的避免了致命的创伤,西线的战事使俄军间接的得到了解救,俄国的战线得以保持。而如今在这些战线后面,整个俄国正在不辞劳苦地重整装备和恢复它的军力。
    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很少有比俄国在旧旧年的复苏、重整武喜和恢复军力的巨大努力给人留下更为深玄印象的事情。俄国在旧旧年的恢复是沙皇和俄国人民在双双坠入毁灭与恐怖的深渊之前为协约国事业的胜利所作的最后一次“回光返照”式的努力。旧旧年夏季以前的;8个月中。俄国几乎等于被解除了武装,它在州蚌连续遭受了一系列极为惨重的失败。但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协约国提供的物质帮助,俄国又奇迹般的恢复了过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俄国在战场上又建立了的个组织有序和有武器装备的军,取代开战之初原有的巫个军。并分别部署就像。
    横跨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的铁路的复线修建了功公里小向东最远到达贝加尔湖。同在中国境内的铁路相联。一条在隆冬严寒中以无数生命为代价修筑的长;绷公里的新铁路,将俄国都彼得堡与摩尔曼斯克海域连接起来。经由这两条渠道,英国、法国的工厂生产的和英国用提供给俄国的贷款从中国购买的军火和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入了俄国,俄国国内也生产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战备物资,尽管数量有限,但比起以前,还是增加了许多。
    然而,和俄国外表的强大不同,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俄国新组建的军队尽管人数众多,武器装备相比以前的军队也较为精良,但俄国有一个致命的、任何协约国的援助都无法弥补的缺陷,即俄**队中缺乏受过教育的士兵,缺乏起码能读会写的士兵。缺乏练有素的军官和军士,而这些可悲地削弱了俄军人多势众方面的优势。人数、体力、大炮和炮弹、高级指挥官的技能、具有强烈爱国心的勇敢的士兵,这些是构成一个国家的军队综合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在俄国,不是因为缺乏懂得高级军事科学的人才,而是缺乏中小学校的普通教育和使几十万士兵在执行所有次要和下级任务中能够独立思考和以合理的效率做事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每一个庞大组织 大多数现代战争组织有效工作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些方面的不足,俄军的力量在作战时至少要损失掉三分之二。’俄罗斯这个巨尸的强大肢体得到了重新武装。而且这个巨人的头脑中的决心、计划;和思想也非常清晰,但是这个巨人能将决心与计划转变为行动的神经育得不全或者说根本没有。而这一缺陷在当时是无法弥补的,最终导致了这个巨人致命的悲惨结局。





    正文 (一千零二十一)给俄国的帮助里的“有害成份”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5…24 1:15:08 本章字数:5797

    在蒙受了1915年的严重损失之后。英国、法国和俄国政府总算从尸山血海的教训当中吸取了一点经验,到了1916年,协约国各主要成员国准备开始统一行动,以期扭转不利的战局。在白里安就任法国总理之后,他立刻表示协约国各国之间应该结成“统一战线”(虽然这个“统一战线”并不意味统一指挥),意思是应该把协约国与同盟国各国交战的整个巨大的战场,“看作是一支大军或一个国家在与之对垒”,因此应当统一加以组织,协调各个战场的战斗,局部战线的一切计划应该与整个战线的其它部分的所有计划联系起来;摒弃以前的那种互不相关的进攻作战模式,各个主要的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应当同时作“联合的努力”,全面压倒并摧毁敌人的抵抗。对于法国总理的这个想法,四大协约国政府和四国参谋部都取得了完全一致的共识。
    为了贯彻实施这一指导思想,协约国决定在1916年夏季的几个月期间,在东线和西线同时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展开一次大规模的联合攻势。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俄军必须在6月份准备就绪,英军要在7月完成准备工作。因此协约国各参谋部一致同意在1916年的前6个月里尽可能的遵循等待政策,在这个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