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312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312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提)所得及民间捐助勉力支撑,晚辈正尝试在海外发行公债,或可解我款绌之困。”
        他刚才已经想好了,还是把委托红发美女帮助他在海外募集资金的事告诉了李鸿章。
        “这种事日本人当初在英伦就曾干过,确实是个好办法。”李鸿章点点头,沉吟道,“只是这钱可不是白用地,公债期限一到,可是要连本带利往回还地,这钱是用在海军上的,只进不出,到了还钱地时候,恐怕会是个大麻烦。”
        “这个晚辈也想过,如果到期无法全部还本付息,可暂用滚动发行之法,在未到期之前再发行一批新公债,以此所得,偿还旧债,这样可以做到将还款时限延后,等到国富民充之时,再一举偿还即可。”孙纲说道,
        这个“滚动发行”债券的办法对李鸿章来说可能是破天荒头一遭,可对从后世穿越来的孙纲来说,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后世的好多经营证券行业的公司,甚至包括一些“企业”,明明知道这么干违法,不也还是照旧发行不误吗?
        而好多贪图高利息的老百姓,偏偏就愿意上这个当。
        “可你想过没有,要就是还不上这些钱,应该怎么办?”李鸿章想了半天,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网友上传章节 (四百三十三)海关居然是这么丢的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2:02 本章字数:4132

        “晚辈亦有应对之法,您放心好了。”孙纲说道,“总之,绝不会影响到国家主权和民生大计。”
        他敢和李鸿章说这个话,并不是在用空话安慰老头子。
        他确实还留了一手,专门用来对付那位罗斯彻尔德家的公主。
        至于这个方法是什么,他目前还不便于向李鸿章以及任何人说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是一些YY书当中常用的“猪脚美男计之以身相许”。
        不和李鸿章讲怎么回事,是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到那个时候。
        在从现在开始的这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只要有了一定的起色,由国家财政来负担这些募集海军经费的“公债”,应该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毕竟,历史上让中国经济濒于崩溃的甲午和庚子两大赔款,现在都已经没有了。
        这些目前还存在于民间的宝贵财富,如果中国人能够好好的利用到正经地方的话,中国其实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能够快速崛起!
        据孙纲所知,在近现历史上,中国的快速发展时期,一个是一战时趁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黄金时期”,另一个就是二战结束之后。
        在这两个时间段,中国都是只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快速发展起来了!
        现在,自己已经让中国的和平发展时间大大的提前了,只要做好规划,小心从事,让中国保持住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就可以在西方列强反应过来之前,就变成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如此规模之海军。异日方可与俄海军一较短长。眼下虽投入巨大。但对事关国运。不可吝惜一时之花费。遗无穷无尽之后患。”孙纲对李鸿章说道。“不然。等俄国人准备好了来打咱们地时候。一切可就都晚了。”
        “如今已经不是大清朝廷那会儿了。”李鸿章当然明白了孙纲话里地意思。知道他在提醒自己不要走清廷临时抱佛脚地老路。“国之大政。当预先谋画妥当。统筹全局。然后施行。”他看着孙纲笑道。“好钢必须得用在刀刃上。这个。老夫晓得。”
        “您这么说。晚辈就放心了。”孙纲笑道。
        “不过有一件事。老夫心里甚以为忧。而你对这些恐怕并不熟悉。帮不上忙。”李鸿章象是想起来了什么事。叹息了一声。对孙纲说道。“也许你说地那个帮你筹款地英国女子会有办法。可事关各国利益。她身为英人。当以本国为重。恐难为中国出谋划策。”
        “您说说看。晚辈能不能想出办法来。”孙纲看着李鸿章。微微一笑。说道。“记得是您教导晚辈地。遇人挡路绕着走。晚辈一直铭记在心。不敢或忘。”
        “你这孩子只是怕这回不好绕啊!”李鸿章有些好笑地看着他说道。“老夫现在愁地。是如何把这进口税率提上来。海关关税那里。现在真是象吃刺猬一样。无处下口啊!”
        孙纲一听李鸿章这么说。知道李鸿章现在也懂得了这个进口关税税率问题的重要性。
        这些天他们几个政务院巨头在一起开会时商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关于中国工业和商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在孙纲的提议下,工业部、商业部和全国工商总会已经受命联合制定一个中国工商业发展地“五年计划”,并让“议政院”也参与了讨论,在“议政院”和“全国工商总会”里,以轮船招商局总办郑观应为首的好多人提出来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目前存在的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过低,导致洋货的大量输入,给中国的民族工商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无力和外国竞争。因此发展极为缓慢,甚至于出现了萎缩。
        由于过低地进口关税使中国海关丧失了对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保护作用。“议政院”和全国工商总会的代表们纷纷要求“重订新章,一律加征”,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地未来发展扫除障碍郑观应对此激烈的指出,“关税定税之权应操诸本国,虽至大之国不能制小国之轻重,虽至小之国不致受大国之挠阻”,他坚决否定中英《南京条约》当中的“协定关税”条款,要求以国际公法为准绳,“争国家之主权”。
        郑观应向政务院指出了保护性关税政策对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说“凡我国所有者,当轻税以广去路;凡我国所无者,当重税以扼来源。收我权利,富我商民酌盈济虚,莫要如此千万巨款权自**,不致阴袒西人阻挠税则,不特税政大有俾益,而于中国国体所保全者为尤大也。”,他尤其反对中国海关雇佣外国人,说“税则既定专条章程尽人能解,何用碧眼黄发之徒,越俎而代治乎?”
        郑观应的要求实行“保护性关税政策”以促进中国民族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的主张,得到了“议政院”大多数人的赞同。
        “议政院”和“全国工商总会”的人都认为,如果这个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即使有了好地规划,中国的工商业也会因为无法和洋人平等竞争而最终陷入困境。
        这个如何修改中国进口关税税率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问题,现在就这么的摆在了李鸿章等人的面前。
        中国的海关多年来一直是由外国人把持,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奇特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其实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和英国以及其它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当中地“协定关税”条款,而后来中国海关彻底为外国人所把持,则是因为上海小刀会起义导致中国海关无法正常运行,结果为外国人趁火打劫所造成的。
        而李鸿章告诉孙纲,中国海关为外国所把持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语言障碍!
        海关掌握进出口贸易税收,是中国和外国之间打交道最为频繁的地方,而不排除语言障碍即无从开展业务。当时的中国严重缺乏外语人才,这是清朝政府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盖因积习相沿,耻与外人相交,我官员、绅士中绝少通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而外国人的情况正相反,外国人跟外国人之间根本不存在语言障碍;而外国人与中国人打交道时,不少的外国人已经熟悉掌握了汉语,和中国人之间地对话交流没有语言障碍,这也是当时中国官员不得不承认地,“互市二十年来,彼之习我语言文字者不少,其优者能读我经史,于朝章宪典吏治民情言之历历。中国历来以“天朝上国”自居,耻于向西方学习,“习洋文者称洋鬼子徒弟,人多非之”,可就没有人想想连懂外语的人都没有地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结果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国海关的业务,让会汉语的外国人来掌管中国海关的事务,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西方列强就此提出“兹因难得诚敏干练熟悉外国语言之人员,执行约章关章上一切事务,唯有加入洋员,以资襄助”的办法,清朝政府不得不表示同意。
        一开始是雇佣洋员,而到后来,中国的海关官员也是由洋人来担任了。
        就这样,西方列强以中国海关找不到“诚敏干练、熟悉外国语言之人员”的名义,把中国海关大权从中国人手中一步步抢过去,直接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了。
        对于中国因为缺少懂外语的人才导致海关大权落入外国人之手的情况,李鸿章痛心疾首,曾在光绪七年(1881年)劝告过朝鲜政府,一定要重视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朝鲜的税务才不至于落入日本人或西方人之手,“从前初开通商口岸,华人罕谙洋文洋语,收税事件雇用洋人司理。今朝鲜拟与各国通商,日本窥知朝鲜未谙西洋语言文字及税务事宜,难保不以管税一职自荐充当。倘雇日人司理税务,尤恐滋弊。只有暂雇西人之明白税务兼通汉文者,令其随同朝鲜所派管关官员,料理收税,较为妥当。并一面速选聪颖子弟,从所雇西人学习语言文字、税务事宜。学成之后,自无容再用西人矣。”
        中国的海关总税务司一职,一开始由英国人李泰国担任,李泰国因“阿思本舰队”事件去职后,则由英国人赫德长期担任这一要职。
        当孙纲得知中国的海关居然是因为当时缺少懂外语的人才而沦于外国人之手的,心中着实郁闷不已。





    网友上传章节 (四百三十四)双面赫德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2:02 本章字数:4241

        不懂外语所产生的恶果,其实也不光是海关让外国人夺了这一件事。
        即使是在后世,中国的学校在小学就开始普及英语教育,但很多人直到上了大学,仍然不能做到和外国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就拿孙纲本人来说,他的英语“号称”四级,可在银行见了外国客户时一样张口结舌不知所云。而那天面对红发美女尤吉菲尔,他的第一个反应其实是想叫翻译,而后来听人家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更是让他好生羞惭自愧不如。
        眼下中国虽然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懂外语的人才已经很多了,可海关依旧把持在外国人手里,现在想要收回来,将触动所有列强的利益,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商议了很久,“苦无善策”。李鸿章今天听说了孙纲在尤吉菲尔的帮助下要在海外发行公债筹集海军经费,就把这个事顺便和孙纲提了出来,让他和红发美女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
        当年中国陷入《里瓦几亚条约》造成的边疆危机时,李鸿章曾问计于戈登,避免了中国和俄国爆发了一场全面冲突,并同时向俄国人显示,中国在关键时刻也不是没有朋友的。这回孙纲找了个女金融专家来帮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