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第213章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13章

小说: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围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巨大的收益,可以说爱妻又给自己“开辟”了“新财源”。
        能够这么快就有了新的巨大收益,也是良让孙纲意想不到的。
        爱妻很“慷慨”的将这些商业收益的很大一部分都转给了他,成为了其它三洋海军的造舰专用经费,三洋海军的订单使得南方的造船工业再次兴盛了起来,也间接的带动了内河航运业的进一步发展。
        盛宣怀曾经称赞马为“不世奇才,商界骄女”,马能得到他这样的夸赞,孙纲知道后,也很为爱妻感觉到骄傲和自豪。
        不是每一个“穿越者”,都能有幸娶到一个堪比“印钞机”的美女的。
        当然了,如果自己的“计划”成功,她的身份,也将从北洋船政大臣的夫人(还是带诰命的),上升到另一个她根本想象不到的位置了吧?
        那时,她会不会为自己感觉到自豪呢?
        想到他们夫妻俩一起带给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
        “德国人给夫人送来了几辆精巧的自动洋车,应该是向有我们示好之意,”江穆齐对孙纲说道,“大人其实也可以考虑一下,把德国人也拉过来。”
        “英国人会乐意见到我们和德国人联系么?”孙纲听了他的话,想了一下,反问道。
        他这些天其实也在考虑德国人的问题,德国人毕竟是目前唯一在中国北部驻有大量兵力的国家,一旦中国国内出现什么变化,德国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也是需要考虑地。
        荣禄准备按他提议的,通过“海军会操”和“帝后阅舰”向德国人施加压力,逼迫德国人同意修改《胶澳租界条约》,逐步收回青岛的利权,可现在孙纲担心的,是这么做会不会把德国彻底推到俄国人那边去。
        但如果拉拢德国人的话,又很难保证英国人没有什么想法。
        “英国人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江穆齐说道,“所以这才是目前最难办的事,最少也要做到我们和俄国人动手时,德国人不能援助俄国人。”
        “要是那样的话。就得想办法让他们俩先闹翻,”孙纲想了想,说出了一句让江穆齐极为震惊的话。“可以给他们之间也找点事做做。”
        江穆齐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不由得微微一笑,问道,“大人想怎么做?”
        “俄人对俄皇暴政久有不满。国内多有革命志士流亡德国,以德土为基地。欲谋于皇室,”孙纲说道,“我们可以设法传出消息,让俄国人知道,日本的德占区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俄国人对这种事一向是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这样一来,他们就是想合作也不成了。”
        孙纲说的这些并不是在那里异想天开。俄国国内地政局其实也和大清一样。相当的不稳定,沙皇政府采取了惯用的高压手段对国内的“不同意见”进行镇压。远地不说。自1825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政府对“叛国者”采取了残酷无情的镇压手段,“只要对现行政治制度的正确性表示怀疑,都将被视为刑事犯罪”。俄国1845年刑法对那些被认为犯有“书写或散发旨在唆使人们对统治当局或君主个人品行不敬地手抄或印刷品的声明”的罪行的人,都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1881年俄国设立“暗探局”,使大量地俄国“持不同政见者”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现在还在西伯利亚“度蜜月”呢),或流亡国外,流亡在国外的这些人很多都到了德国,在那里继续开展反对沙皇制度地活动,而德国政府对此“视而不见”,什么“用意”应该是十分明显的。
        虽然在东方,德国和俄国走得相对近些,可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是很多的,比如,俄国和德国在巴尔干半岛的矛盾其实一直是很尖锐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多年对巴尔干半岛国家怀有领土野心,而俄国一直视巴尔干半岛诸国为“斯拉夫小兄弟”,双方在巴尔干的角逐一直很激烈,再加上英法等国参与其中,“巴尔干火药桶”从此名闻天下,长期的矛盾积累终于导致了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些,学贯中西聪明绝顶地江穆齐是不可能知道地。
        而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小小蝴蝶”孙纲,对这些知道地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他现在的意思,是想把日本变成西方列强在东方的“火药桶”。
        “怪不得大人向日本运入的枪炮好多都是德制和奥制的,”江穆齐“恍然大悟”道,“一旦俄国人发现,德国人的罪名可就坐实了。”
        孙纲笑着点了点头。
        “此计大妙,孝乌再为大人完善一下细节,让他们即使打起来,也挑不到咱们大清头上。”江穆齐看上去有些“兴奋”地说道,这小子一说到阴谋诡计,立刻就有了“精神”。
        “你去安排好了,不管怎么样,不能让他们怀疑是咱们捣的鬼。”孙纲笑道,“我的设想,还得你去变成现实。”
        “大人放心,孝乌一定做得天衣无缝。”江穆齐打了个哈哈,“满意”地跑去“执行”了。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成功,当中国“变天”的时候,外面也一定会很“热闹”的哦。
        现在,孙纲已经不动声色地做好了准备。
        甚至于对国家的未来组织形式,他也有了初步设想。
        想到将在自己手中诞生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他的心中不由自主的感觉到有些“紧张”。
        按理说,他应该感到“兴奋”才是。
        一个男人,面对着即将到手的、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力,第一个反应,会不会都是兴奋?
        可自己现在,不知怎么,并没有太兴奋的感觉。
        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想要让中国真正的强大起来,自己将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眼下,他的海军经费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中国海军进一步加强,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应孙纲的要求,北洋船政局开始了船台船坞的扩建工程,在开始建造“海昌”级装甲巡洋舰的同时,孙纲命令加快新潜艇的建造。
        在“远瀛”号巡洋舰(原来日本的“阳春丸”)和“金山”号装甲炮舰完成海试开到了台湾加入台湾海军后,丁汝昌十分高兴,表示会继续在台湾为孙纲募集造舰经费,鼓励他继续努力,并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给台湾增添两艘新舰。
        台湾因为有了两艘新式战舰的加入,商民的“安全感”大增,对北洋的感激无以复加,台湾商界联合致电孙纲,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并向孙纲保证,台湾方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北洋。
        由于又有了订单和经费,福州船政局和江南造船所也开始应孙纲的要求,进行加大船台、扩修船坞、建造更大吨位舰船的工程,按孙纲原先的设想,想给其它三洋海军再增添一艘战列舰,可三洋提督经过和上下相关人等的“集体”讨论后,一齐向孙纲提出了“修改”造舰计划的意见。
        林国祥给孙纲发来电报说,“香帅之意,南洋、闽、粤大铁舰现各有一艘,足以守口,而巡海快船似有不足,如南洋之快船,除靖远、南平、南凯三舰外,且为陈旧无防护之船,朽不堪用,多在裁汰之列,不若以多添带甲之大快船为上。”
        刘步蟾在电报里也说,“以定远合诸蚊船,守闽口足矣,能楼船于外洋之快船仅经远、来远、武威三艘,不足驰骋,诸将意多欲改添快船,足下以为如何?”
        程璧光说的就更有意思了,“粤船近四十艘,可用者寥寥,大船能出海者不过开远、广胜、济远三艘,平远、广甲、广丙火力单薄,而粤之洋面广阔,众意非有带甲坚利之大快船不可,吾意亦然,改大铁舰为订大快船二艘,可乎?”
        想不到三洋提督这回意见出奇地一致,都开始“垂青”起大型装甲巡洋舰来了!
        孙纲细想了一下,他们的意见也不无道理。





    正文 (三百零四)“疯狂”造舰计划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46 本章字数:4449

        中国海军四洋舰队的防区面积都不一样,象北洋舰队以旅顺、大连、威海卫为基地,防卫的洋面为辽东半岛、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一带;南洋舰队则是以上海吴淞口为基地,负责江苏沿海及长江一带的防卫;福建舰队以福州马尾港为基地,担任浙江、福建、台湾三省洋面的防务;广东舰队以广州黄埔为基地,负责广东沿海一带的防务。
        即使到了后世,中国现代海军的防区划分,仍然能找到清代海军的影子。
        四洋舰队的防区以北洋舰队和广东舰队负责的面积最大,南洋舰队和福建舰队能稍小一些,清廷建立海军时因为北洋地区临近京师,所以在发展海军时侧重于北洋方面,现在北洋舰队的实力不但雄冠全国,而且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也是中国海军对外作战的主战舰队,但其它三洋舰队就不同了,他们战时的任务主要是保证东南沿海一带的海上安全,并对北洋舰队进行支援,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攻击敌人,起到牵制的作用。他们的作战任务,和北洋舰队是不一样的。
        在甲午丁酉两役中,三洋舰队都成功地对日本沿海实行了牵制性的突袭作战,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三洋提督之所以提出来这个要求,其实也是从海上实战中得出的经验。
        在对日作战中,各个舰队的“海陵”级装甲巡洋舰都在海战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良好的防护和机动性也使她们有更强地战场生存能力,因此获得了中国海军官兵地一致认可也就不奇怪了。
        对其它三洋舰队官兵来说,“海上霸主”战列舰的价值。不如速度快。火力猛,又兼有良好的防护性的大型装甲巡洋舰来的实在。==
        所以三洋提督不约而同的都想要大型装甲巡洋舰,其实都是针对各自舰队地具体情况做出地决定。
        这其实也反映了中国海军将士已经学会了对战争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解读,不再拘泥于西方的理论和教条,以自己地视角来看问题了!
        既然大家意见“空前”地一致,孙纲立刻“从善如流”。对造舰计划作出了重大调整。
        那就是。先给其它三洋舰队装备“海昌”级大型装甲巡洋舰。
        在白里安等法方工作人员离开前,“海昌”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并开始进行建造了。法方人员走后,工程进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在魏瀚等人地努力下。工程没有停止下来,而是加快了建造速度。
        现在,孙纲准备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其它舰队也建造这种以邓世昌的名字命名的7000吨级大型装甲巡洋舰。由于加强了同英美两国的关系,在英、美两国政府的默许下,孙纲以北洋船政局的名义又从英美两国民间招募到了一批造船工业的技术人员,用来补充和加强北洋船政局的技术力量。
        经孙纲地保荐,魏瀚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北洋船政局总监(总工程师),郑清濂为副监。全面主持北洋船政局地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