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乱世龙腾 >

第142章

乱世龙腾-第142章

小说: 乱世龙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三十左右,满脸忠厚的汉子骑着一匹金钱豹进了城门,身后的大旗上写着“申国公刘”的大字。有些消息灵通的人连忙向身边的人解释道:“知道他是谁吗?他以前只不过皇后娘娘家的奴才而已,后来因为武艺高强,跟随陛下下南京,最后一直跟到现在,如今也是国公了,运气就是好啊!要是我那个时候也能跟随陛下,如今弄不好也是个国公了。”

    “就你?我可是听说刘启大将军在黄河边上把多尔衮压的都不敢动弹,生怕对方打了过来,你有那么大的本事吗?”旁边一个人讥讽道。

    “看看,这就是我们汉人的军队,雄壮威武,比那胡人的辫子兵要强多了,留个大辫子就象个猪尾巴一样。”显然这位仁兄已经忘记了就在昨天夜里,他的脑袋上也留着这个象猪尾巴的东西。

    “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率领的军队。”旁边又一个人插过话说道:“我的小姑姑的儿子的兄弟的娘舅的儿子的妹妹的闺中好友曾服侍过皇后娘娘,从她那里听说陛下刚生下的时候,浑身冒着金光,周围有九龙护佑,一看就知道是真命天子。你再看看那个李自成,一看就知道是个土匪相,那个胡人福临一看就知道就是个短命鬼,这样的人也想与陛下争夺天下,简直就找死。”

    “你说的是真的吗?”

    “那当然了,你等会看到了就知道陛下长的是不是有当皇帝的模样。”刚才说话的人说道。仿佛李无庸能有今天都是上天注定的,根本不需要任何努力一样。

    “看看,施琅大将军来了,听说过吗?当年陛下还是福建总兵的时候,施琅大将军就跟在后面,如今也成了国公了,在我朝大将中,有不少的人都出自他的门下,听说他的夫人就是台湾最富有的家族的女儿,没想到当年挖盐的人也能当大将军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显然是士子模样的人说道:“陛下从不以门第高低来决定你官位的大小,只要你有才能,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听说过我朝第一状元郎吗?陛下亲自下的圣旨让他骑驴上殿。”

    “别说了。看近卫军来了。”一个人在旁边催促道:“陛下身边的近卫军来了,赶快跪下,陛下驾到了。”

    那士子盯着缓缓行来的近卫军,吓的吃了一惊,闻言赶忙跪了下来,对身边的人说道:“陛下的身边的近卫军怎么那么恐怖!连我看了都吓的一身的冷汗。”说归说,却没有哪个胆子大的想抬起头来看看李无庸长的象什么样子。毕竟象这个社会,皇帝的相貌却不是普通人可以随便就能见的着的,皇帝没有喊你平身,你见了就是死罪。

    坐在銮驾内,李无庸听着外面的山呼声,心里的担心更是重了,未来的华夏要走向何方呢?皇权的至高无上是那样的诱人,当年康熙皇帝是何等的英雄,但是到了老的时候,还是发生了诸子夺嫡的情况。没有东西限制的皇权是不利于华夏的前进的。銮驾内的李无庸想的更多了

    ''

    (全本小说网 )

第一百九十七回 和大玉儿的第一次说话

    第一百九十七回和大玉儿的第一次说话

    各位兄弟,小弟新书《玄门天道》已经上传,这是小弟的第三本小说了,已经和签约了,还请诸位多多支持。wWW!!

    …

    “你就是大玉儿?”李无庸望着眼前这个端庄而秀丽的**问道。大玉儿本名叫做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妻,时年十三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历史上的孝庄皇后她的功绩可以是历代任何一位皇后所不能及的她的;虽然她有能力作为中国第二个武则天;然而她没有;却是为了辅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而活;这是最让人敬佩的。这就是她的境界,她是不想被后人指责,不想乱了朝政,她一生的心头愿望就是为了大清朝,只要大清兴盛她什么都可以牺牲!如果爱情在她心中是第一位的话那么也许多尔衮早就能当皇上了,但孝庄皇后心中第一的是大清基业,她没有把爱情混为一谈!她一生辛劳的辅佐一代又一代皇帝,为了丈夫为了儿子付出那么多。且不说她地委屈有多少承受了多少常人没承受过的苦与累,她日积月累的辛劳就证明了她的伟大,一个女人这样是多么不容易,自古女人想撑起一切是谈何容易的啊,无数的阻力与背后的唾骂,她没有把功名看重只想做个无名功臣兴旺大清!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地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康熙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对于这样地一个伟大的女子。李无庸对其景仰有加,不过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能碰的到。眼前的这个女人却并没有象历史上说的那样刚强与无畏,或者是因为儿子的死亡,让其脸上有种悲凉与绝望的气息。

    “你在怪朕杀了你儿子?”李无庸淡淡地说道。“你也是个聪明之人,听说你熟读我华夏儒家典籍,更是精通我大汉历史,你也应该知道在我华夏历代王朝中。每个朝代的灭亡,很少有皇家子弟能够逃脱杀身之祸,你的儿子虽然并没有掌握大清朝政,但是你也知道朕不能允许一个炸弹留在自己的身边。”李无庸当然不会告诉你儿子会生出一个怪胎来,而这个怪胎居然真的成就了千古一帝,天知道这个人出来后,自己的统治也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自己的儿子呢!自己的孙子呢?天知道能不能对付这个怪胎。

    “你不也是留下了崇祯地儿子吗?”大玉儿盯着李无庸的眼睛说道。

    “他是汉人。而且他们是我岳父的儿子。我不能不留下他们。”李无庸想了想说道。

    “更重要的是你还要靠他们来收取江南士子之心,我儿子却不同,他留在世上不但不能为你收取天下士子之心,更会让我关外的满人心存幻想,关外不稳,你也就没有能力去征讨四川的张献忠;其二。我大清入关后,关内百姓与天下士子都对我大清恨之入骨,你杀了我福临,这些人不对你俯首称臣都难啊!”旁边地大玉儿忽然冷笑道。

    李无庸神色一变,忽然哈哈大笑道:“人称关外有一女诸葛,今日朕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也难怪福临以以幼稚之龄,在群豪窥视之下,居然能登上太和殿的那张龙椅。也难怪多尔衮如此英雄人物也甘心对福临三跪九叩。太后果然不愧是天下奇女子啊!朕十分佩服。”李无庸并没有在意大玉儿说出了自己杀福临而不杀崇祯数子的原因。自己的这些措施也许对别人可以瞒上一些,但是同样是统治者上层人物。对于这种屠龙之道在大玉儿这些人眼里根本就是小道。

    “陛下不愧是人中之龙。”大玉儿点了点头,天下人能有这种胸襟的人也是天下少有的。也难怪他能够击败天下精锐的满州铁骑,拥有如此如画江山。“那陛下准备处置小女子啊?”

    李无庸闻言脸色忽然一正,叹息了半响,忽然叹了口气道:“天下人都知道我手下的部将把你献给了朕,而且都知道朕的后宫也不过九个人了,在他们眼里面,你已经被朕纳入了后宫,不管怎样,朕是不能放你出宫了,这样朕日后在众大臣面前也说不过去。你还是留在宫里吧!就呆在淑芳斋吧!那里面有无数的华夏典籍,朕听说你喜欢汉文化,在那里可以好好地看看书,一切地照料,朕都可以按照皇后的规矩给你照办,平日里,朕在空闲地时候也可以找你说说话,你看如何?”

    “亡国之人能有如此待遇也是很不错了。”大玉儿苦笑道。她当然知道李无庸一见到她,没有撕烂她的衣服,直接把她推倒在床上已经很不错的了。尽管同样是软禁,但是却是同皇后的规矩,在大唐帝国,皇帝李无庸再往上并没有什么上辈,唯一的上辈的就是国丈刘谦了,只可惜他是个男人,不能呆在后宫里,后宫里也只有一个刘玲儿做主了。

    “既然如此,你就住在这里吧!也可以借此修身养性。”李无庸微笑道:“你倒是有如此心境啊!只可惜的是朕是不可能有如此舒适的生活了。天下尚未平定,朕每日殚心竭虑,夜不能寐啊!”

    “要成就千古帝业,你是没的选择了。”大玉儿仿佛是听到心里面去了。“别说是如今天下尚未平定,就算是平定了,你也安静不了,天下大乱,刚刚平定还要稳定经济,安抚民生,巴蜀还没有平定,你想过我这样的日子都难啊!”

    “是啊!”李无庸淡笑道:“你也曾经是和朕一样的人,当你我大战的时候,你的心情也和我一样的吧!”

    “这就是上位者的难处了,有的人都想坐上那把椅子,却不知道其中的难处啊!”

    “在富贵的背后,却是以自己的自由来换来的。”李无庸望着大玉儿说道:“朕不是怕四川的情况,也不怕日后的天下太平,朕怕的是大草原上的那群狼啊!大草原上的人,一直以来都是我中原的大敌,听说科尔沁部落也在整顿兵马,西蒙古又在不安分啊!”

    “你知道的还真多,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些。”大玉儿一听,脸上露出的是一丝惊色。

    “那是因为满族入主中原,要想坐稳江山,就需要你们这些少数民族相互团结,他们知道你们不会将他们怎么样的,可是朕得了天下就不同,自从唐以后,中原与大草原就是生死仇敌,他们害怕朕会对他们进行报复,所以才会联合,再加上有心人的挑唆下,恐怕要不了几年,就要与朕在沙场上对阵了。”李无庸分析道:“统一天下的日子任重道远啊!”

    “不管怎样,倒霉的还是那些百姓。”大玉儿忽然叹息道。

    “没想到你居然也有这种心思。”李无庸奇怪的说道。

    ''

    (全本小说网 )

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

    第一百九十八回回京

    “陛下,皇后娘娘已经到了朝阳门码头了。wWw。。”秦九轻轻的走进南书房,对李无庸说道。由于李无庸已经收复了北京,加上南京的明皇宫又小又破,根本不能在那里办公,而相比较而言,北京的皇宫经过明朝廷两百多年的经营,已经日趋完善了,所以唐帝国的都城也随之迁到了北京。

    占时间之便,李无庸很早的就进了紫禁城,而刘玲儿则跟随南京的三省九部官员随运河北上京师。前后总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李无庸看来,前明在南京与北京同时设置两个京师,就是一个错误,不但给自己的财政增加了无数的负担,更是造成了国家内部的权利分散,南京与北京同样有六部,闲余的官员众多,整天人浮于事,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帝国只允许一个声音,只允许一个中心。北京才是皇帝驻跸所在。所以李无庸才花费大量的金钱让南京的三省九部都搬到北京来,也幸亏李无庸的大唐帝国建立未久,各部的档案等东西不多,否则别说一个月,就是给个半年也搬不了那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