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28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8章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不合,与人斗殴,导致杀人被斩首的。此女没有烈到要杀人的地步,可同样很刚强,常常一言不合,连收下的钱都不要,就将客人赶走。

典型的弱化版女王。

看似很柔弱,不过两道英眉高高竖起,仿佛随时能扬起来,让人隐隐能看到那份刚烈之气。

第四个就是那个江杏儿,很小,身体还没有发育,整一个半大小孩子,抬起眼,向四周黑压压的人群扫了一眼,眼中还有些迷茫,就象一个小糊涂。不过在那个场合里呆久了,就没糊涂的。看一看自家的六娘七娘,想过一个安份守己的日子,将大娘哄得那个滴溜溜转儿。

但郑朗稍微留心了一眼,都说她长得最漂亮的。漂亮,肯定很漂亮了,这五个少女就没有一个是弱色的,不过也未必最漂亮,五女春花秋月,各有特色,况且那么小,整个扬州瘦马。

不过爱好书画,整天在墨香里爬,身上多了一份书卷气息,映得比其他诸女少了一份风尘味。

加上又小,又柔弱,给人一种很想疼爱,想怜惜的感觉。所以坊间传名其女长相,是最出众的。

五女一一走出,亮了一个相,站在凉亭边,凉亭里面摆着一些椅、台,这等美事,少不了郑州的官员,里面那些椅子正是为了郑州城重要官员摆设的。外面还有两排长长的椅台,一边二十几张,也是为郑州有身份的人留下的。最末才是五张木椅,东边三张,西边两张,木椅前是五张长台,要献艺,弹琴写字,都需要一张长台的。这才是五女真正的位置。

每张长台前是一个很大的盂兰陶制花盆,留作投花的。另外每张椅子边上还有一张凳几,这是给五个行首丫环坐的,不过以示尊卑,只放了五个凳几了。

长台前就是一蓝蓝子金菊花。

来的人,有钱拿出一两银子的,定没有五千人,不过这场合,即便有人投二朵三朵,也不会有人认真在意。

四周是黑压压的观望的人,多是年青人,不过也有一些老者好奇,挤进来,看他们白发苍苍,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会时不时发出一些嘲笑声。

要么几十个衙役在维持着秩序。

大多数人还有分寸的,不管内治如何,依然是一个阶级分明的社会,有钱的有势的弟子们,都挤到前面,其次是普通地主与低层官吏家的子弟,接下来才是普通读书人,最外面是老百姓。

人多,有些乱,但不至于拥挤不堪。

郑州八恶嘛,也算最顶尖的一群人行列了,八个兄弟挤到前面,离得很近。

五女走到各位的长台前,一一落坐,这个位置也不大好排的,接近凉亭的,是郑州尊贵的大人物,会显得地位高些。因此,郑朗又听到人群中的一个议论,说是五女在离开郑州城时,争执不下,于是抽了签,才落实好座位。

不知道真与假,可现场没有发生冲突,东边是童飞燕、白玉娘与谭婉,西边是娄烟与江杏儿。五女款款坐了下来,丫环虽有凳几,皆没有入座,站在边上准备伺候。

人群忽然哗然起来。

一个皂衣中年人从人群中走出来,国字脸,气质儒雅,穿着皂衣,一个也不认识。但这不要紧,今天来的这些人,不仅仅是郑州的富豪官宦子弟与学子,还有从邻近的州县涌来的一些好奇者,甚至有可能离这不远的东京城,都有一些人好奇,赶来观看。

可这个中年男,却径直的来到娄烟面前,那个凳几是小丫环坐的,他却坐上了!

不但挨着娄烟坐在一起,娄烟居然还倒向他的怀中,亲昵的说着话。

这个中年男是谁?一个个猜疑,然后不约而同的扭头在人群中寻找,找另一个人呢,高衙内。可找了半天,皆没有找到。

各种各样的猜测就传出来了。

“高手?”牛二郎问道。

“不知道,大约是,”郑朗不明此人来历,也不敢确认。不过既然坐在娄烟身边,都让高衙内自觉没来现场为情人鼓劲,来头不小。可是看他的穿着,郑朗感到疑惑。不一定要显富,可有来历的人,总有一些身价的,比如自己家境只算是中富家庭,身上还穿着绸缎子做的衣服。这个中年人,仅穿着一件麻布长衫。单从这一点看,不是那种手头富裕的人。

正想着,一大群人再次过来。

刘知州带着郑州的头面人物来了。

在宋朝,不会犯错误,东京城中大大小小的馆院教坊歌厅,从皇城外围到外城,加起来一万多家。东京城一百多万人口,适龄女子顶多二三十万人,一万多家,有多少比例?

人群纷纷让开一条道路,刘知州忽然停了下来,看到了郑朗。

郑朗在人群中拱手,施了一个晚生礼。

刘知州忽然走过来,问道:“你怎么来啦?”

“在家里读书闷了,闻听盛会,前来凑一个趣儿。”

能不来吗?这几乎是他一手推动起来的。

“适当出来走走也好。”说完向凉亭走去。此举大有用意,是对诸人说,这是我后生,以后不要在恶意中伤了。不仅在这场合,做了小小的暗示。因为高衙内几人肆意诬蔑,谣传越演越炽。对此,刘知州也不好过问,于是在一次与群僚进宴中,说了一句:“某这一生,最得意的不是考中进士,不是升迁官职,乃是在郑州得一后生也。”

宴间就有高衙内与马衙内等人的父亲。

管管你们的孩子,不要再恶搞我的学生了。学生不能提,有些忌讳,但用了后生这一词,意思都差不多。

没有想到,白玉娘与谭婉不约而同的站起来,也走到郑朗面前。

白玉娘嗔怪的问道:“郑郎君,为何奴请你来城中,不来?”

谭婉也幽怨的说道:“大郎,你莫忘了我的约。”

“这段时间我忙于学业,不过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一样礼物,耽搁了许多时间。”

“什么礼物?”

“日后自知。”

“今天你要替奴捧场。”两人同时说道。

郑朗又摸起鼻子,若是不认识,我各送一朵花,许多人都认识我,我如何送两朵花出去。更不好捧场了,忽然看着搂着娄烟的中年文士,哈哈一笑,道:“好,今天我就给你们捧一个大大的场。”

说完了,走到二女身边,身体还没有长好,个头比二女略矮,但不妨碍搂抱,一左一右,将二女抱着,两只小手自然而然的搭在二女的胸脯上,向场中走去。

轰!

围观的人又乱了,虽然二女对你有好感,可你小子别当真,居然来一个左拥右抱。

第四十三章花之战…纳兰

这一刻,二女心中也乱。

第一个想法,是不是自掉了身价?

但是二女立即察觉到异样。外面的人看到郑家小子十分轻薄,你搂就搂,抱就抱,不能在这广大化日之下一搂就是两个行首。不是存心气人么?

可身在其中,感受不同。郑朗的手是搭在她们的胸口上,虽说因为身高的原因,也显得轻浮了,至少往下去一点哉?但搭就搭了。不象别的哥子,搭在滑香酥软之处,相貌又是明艳如花,会有一些小动作的。

身在欢场,见过许多人,各色各样都有,这一点几乎逃不了。可郑家小子只是搭上去,任何的小动作都没有。

本来二女前来,都抱着小心思的,外面的传言很多,分不清真假。以至她们自己儿都忘记了与郑朗的约定。直到刘知州发话的事传出,二女才知道外面有一些说法是错误的。再怎么说,人家是进士,并且是定州人,与郑家一无关二无眷的。若没有才华,会如此提携?

久在欢场,逢场作戏,旋即理通了这个关节。不过为了花会的事做准备,因此没有理会。今天刘知州刻意停下,与这小子说话,提携的意味更浓厚了。

机会难得啊,说不定那一天真变成了凤凰,一飞冲天。没有想到演变成这种样子。

犯了众怒。

郑朗并不在意,反正几年来,也没有人说过我什么好话,我行我素,倒也合了他的性子。

刘知州听闻众人的哗然,扭过头,想说。可走近了,他没有戴有色眼镜看郑朗,就看得分明,小子虽然似乎在发花痴,一双眼睛却十分清明,找不到半份色授魂与。

是……

没有想明白。

但这清澈的眼神让他欢喜,就是狎妓,也是那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是高境界。

敢情这个狎妓……还分境界的?

好!

心中反而喝了一声彩了。

喜欢,这样的绝色女子,都没有让他色授魂与,可见心性的坚定。低声对身边衙役吩咐了一句,这个小衙役从前席上搬来一把椅子,然后将白玉娘与谭婉的长台居然挪在一起。

反正东边三人,稍挤一挤,反而对称些。不然一坐下来,自己的后生如何左拥右抱。

难道过份吗?

即便是左拥右抱,也是对你们赏识。再过几年,就是你们是行首,恐怕都没有这个福份了。

围观的人目瞪口呆。但怎么好言语呢?人家左拥右抱,知州没有阻拦,却变相的进行支持。可知州大人,你要知道,今天五行首才是主角,不管郑家子是不是你后生,这样做,未必太让我们伤自尊心了吧?

但是白玉娘与谭婉心中更明亮了,这是知州在强抬自己的后生啦!

白玉娘低声撒着娇:“大郎,我与谭婉姐姐所有矜持,都让你毁了,你如何回报?”

郑朗呵呵一乐,在她耳边说了几句,然后又在谭婉耳边说了几句。

后面的人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还以为郑家这个败家子在与两个行首亲昵呢。有的人眼红得恨不能冲上来,对郑朗拳打脚踢。

白玉娘心中默想了一下,终于记下来,再次撒娇道:“冤家,你为什么不早说?”

郑朗告诉她们各一首清新的小词,怎么办呢?自己的竹筒一送,就送了四个,可是自己却没有接受过江杏儿与童飞燕的示好,未免对她们不公平。不过现在说,是晚了些。

宋词一开始几乎完全是为了唱而服务的。

也就是无论创一首词牌,或者填词,必须按照乐谱来。词的音节服务于乐谱,乐器也服务于乐谱,有的适合用箫,有的适合用琵琶,有的适合用古琴,苏东坡就记录了一件事,沈遵之闻山翁词美,试图用琴奏之,虽粗合韵度,然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唱有乐器伴和,方为美,可得提前练唱,然后寻找合适的乐器伴奏,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特别是这种场合,疏忽一点,有可能名落孙山,夺不到花魁不要紧,落在最后一位,那就惨啦!

正是因为这种制约,郑朗自己儿都不敢轻易填词了。

但这一现象在逐渐改变,自苏东坡等人起,种种优秀的词面世,渐渐从为歌唱服务,向正宗的文学形式转换,这才造就了一大堆不会填腔的文学家踊跃参与,更多的好词也一一问世。

因此终宋一世,可以将词家分成三类人。比如周邦彦、姜夔,郑朗所担心的柳永等人都是绝对的按谱填词。还有一种人,是按箫填词,他们不会打谱,可能识曲知音,所以能写出合乎音律的词,但不会填腔,比如苏东坡、秦少游,最后一种,词仅是文学了,管它合不合谱,合不合腔,我只要依句填写就行了,比如秦少游,陆游。到了元明清时,后者居多,不过就是依句,也没有填出什么好词来。也有少数才华横溢的,既填了腔,又写下了一些好词。

比如郑朗所选的这两首。

郑朗只是垂目微笑,心里想到,知足吧,两位大小姐。

看到二女在撒娇,童飞燕问道:“两位妹妹,你们在说什么?”

白玉娘道:“郑郎君赠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