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大汉绝色 >

第208章

大汉绝色-第208章

小说: 大汉绝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回过神,连忙一拉身边的仁兄,却是加快步子,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去,这模样显然是不希望与身后之人有任何交集。
张仲季看着他们略显仓皇的模样,不由得略显尴尬的摸摸自己的脸,虽然这时候的镜子不是很灵光,但他确认他这长相和凶恶扯不上边,竟然光凭模样就能把人吓走,也太离谱了,其中必然有什么蹊跷,他一拉丹阳兵,道一声:“大叔,跟上去!”
仓皇而走之人却正是鲁肃与诸葛瑾两个,那晚乔家夜宴,他们见机得早,没有被随后赶来的彭城军士逮着盘查,却也算是当面见过张仲季长个模样,刚才那么一回头就见着了正人。差点没把人吓死,诸葛瑾拉着还有些莫名其妙的鲁肃这么快步行走,感觉走远之后,这才敢回头看一眼,但让他无奈的是,那人竟然还跟在身后。
“子瑜这是为何?”鲁肃这才觉察到不对,他刚才还以为这位诸葛兄弟急着回头抄书,这会看他神色不对,连忙顺着他的眼睛一看,顿时神情一变,却又很快平复下来。
“两位仁兄为何见了张某回身就走?”张仲季双手抱拳立在原地,而丹阳兵更是三两步走到二人身后拦住去路,这场景活生生的一副二世祖模样。
“却是急着回去赶抄经书,并没有其他意思,失礼之处还望兄台见谅。”诸葛瑾已经冷静下来,也不提及身份,就好似平常儒生相见,拱手为礼。





    正文 第0290章 争吵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7…19 8:00:46 本章字数:2691


事有反常必为妖!
刚才还一副匆匆忙忙摆脱的模样,如今又这么快平静下来,张仲季不知道该佩服这两位兄弟的心理素质,还是得说他们还年轻,似乎无法很好的隐藏自己的情绪,但可以预见的是,有这样的反应速度,又穿着绸缎成衣,像这般有家世有凤仪之人,来日必然会有所作为,只不知姓甚名谁,得问个清楚才好让人安心。
“相见即是有缘,某姓张名仲季,不知两位兄台如何称呼?”他却是直接报出名姓,也根本没有隐藏的意思,只看这两人之前的动作,显然是认识自己的,藏着掖着也没那个必要,这般话语之后,却是紧紧的盯着二人的表情,自然难以发现什么异常。
“晚生鲁肃鲁子敬见过丞相!”
“晚生诸葛子瑜见过丞相!”
诸葛瑾与鲁肃互视一眼,一前一后报上姓名,既然张仲季都这么直接了,他们也没法藏着掖着,似乎报出名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他们现在也没什么名气,更没有在彭城做违法犯科之事,想来随意聊几句就可以离开了。
“鲁肃,诸葛瑾,哈哈!”张仲季却是酣然一笑,还真没想到会遇到他们两个,这二人他自然是熟悉的,先说鲁肃,这是后来东吴的战略大师,论军争机变那自然是拍马都赶不上周瑜等人,但论远见卓识却可以说略胜一筹,与周公瑾的意气风发不同,他一直坚持与蜀国结盟,哪怕忍气吞声也行,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江东在夹缝中生存,但可惜的是,他这种见解并没有得到重视,东吴还是暗中对蜀国下手了,让关羽败走麦城,也让蜀国一蹶不振,这般看似扬眉吐气作为,却直接加速了东吴灭亡的时间。
这鲁肃是一个敦厚的人,而诸葛瑾同样如是。
张仲季琢磨着这位诸葛亮的大哥,就算没有那诸葛丞相的九分才能,也当有七八分才是,但可惜的是,大概是因为诸葛亮的缘故,他在东吴一直不为孙权看重,算是混饭吃的那种,但也做到了大将军豫州牧的位置,非比常人啊!
遇到这么两位杰出的人物,他的神情自然有所异常,再加上那声得意的笑,直让当面的二人心里一紧,硬是猜不出他这算是什么意思。
而诸葛瑾的手心更是捏了一把冷汗,他昨日就接到一封书信,是荆州来的长者水镜先生特地遣人送过来的,说是他二弟孔明如今被这人拘留在此,恐怕难以脱身,让他想办法联系琅邪的叔父诸葛玄,早日把人解救出来,他昨晚去南营打听过了,人还好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放出来,他身上的一点钱都拿去打点了,也得不到更多的消息,不得已之下已经随上一封书信去往琅邪,只能寄希望于那位身为徐州琅邪郡守的叔父。
“二位可曾得闲,不如共饮一杯?”张仲季这么说着,却已经在心里考虑是不是要把人留下来,这句话也与燃灯大师的那句,此物与贫道有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多蒙丞相厚爱,学生实在是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这就告辞!”诸葛瑾凭着自己的直觉,不愿意在他面前多待片刻,这会更是合手请辞,话音刚落,也是赶紧示意一旁的鲁肃,都不等张仲季有所回复,这就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丹阳兵没有得到张仲季的命令,也就没有阻拦,他跟了张仲季这么久,知道他这副表情的意思,那二人估计也是才能出众之人,但无疑有些不知好歹,竟然对自己主公的亲自招揽不屑一顾的样子,这难免让人有些火气,“府君,这二人却是何方人士,在你面前也敢如此放肆,要不我去把人抓起来?”
“天涯何处无芳草!”张仲季一摇头,这么感叹了一声,强扭的瓜不甜,就算强自留下来也没什么用处,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也只能偶尔为之。
丹阳兵无法领会他此时说这天涯何处无芳草是个什么意思,忍不住看了旁边的陈到一眼,见这木头一样的人不为所动的样子,也只能加快步子跟上张仲季。
彭城的皇家书馆这些日子真是好生兴旺,自开馆之日到现在,前来瞻仰的人数不见减少反而日渐增多,因为这里有许多失传已久的不世之作。
就好比一直为世人尊崇的《论语》一书,各地流传的版本不一,其中也多有散落之处,但无疑还是朝廷的珍藏更为完全,其中不为人知的篇章也一一浮现,这且不说,其他难得一见的圣人之言,如老子的《道德经》,亚圣的《孟子》等等,都完完整整的陈列在其中,而且可以任人观看,若不是生逢乱世,这真是天下读书人的盛事!
“竟然!”一位儒生手中拿着一本明显翻新过的书籍,显得很是激动,竟然之后却是一个字都没有吐出,张仲季顺眼看过去,隐约看清是《吕氏春秋》。
“这是**啊,竟然也敢列在此处!”旁边一位与那人一道的,也是惊叹不已,他们昨日才赶来彭城,今个一大早就挤进书馆,却为书山竹海所震惊,这会才顾得上捧出一本真迹观赏,却不曾想却遇到一本**!
《吕氏春秋》自成书以来,为秦皇所禁,虽为世人所知,但流传不广,也多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容,这位儒生显然对这些**有特别的嗜好,偷眼看附近没有碍眼的人,却是对一侧的伙伴大喜道:“我一定要抄录一份回去好好研究研究,那吕不韦身为杂家圣人,他所编著的《吕氏春秋》又岂能错过!”
“这可是**,你还是小心些为好,再者说,外面那些纸张你也看到了,那么贵重,你就算想抄,这么多文字,又如何担待得起!”
两人一时都有些沉默,张仲季笑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听外面有铜锣之声,只听有人高喊:“遵丞相口谕,抄录古籍可自由为之,但一旦带回乡里,希望各位先生不要吝啬,若能多多展示于众,也算是我们儒生传学之道!”
众人听得心里一松,这在书馆中抄录书籍,也是这两天才兴起的风气,若说抄录之人心中没有任何牵挂那是不可能的,谁知道抄好的书籍让不让带出彭城!
这时候又有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只听那人继续道:“鉴于近日纸张稀缺,纸价上涨,未免诸位手头不便,谨遵丞相口谕,可免费提供笔墨宣纸,只要诸位抄录三份,自可带走其中一份!”
此话一出,书馆中大部分人更是神情一松,但有这般说法,却只需多花费一些功夫而已,也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一时间称赞之声不绝入耳。更有许多识机之人,这会就迫不及待的提起衣襟往书馆外面跑去,打算先取一些抄起来再说。
张仲季在里面随意走着,他这还是第一次走进书馆,也难免为之震撼,那一捆捆的竹简,一眼望不到头的书架,只感觉要将人给彻底淹没了。
丹阳兵已经看得眼晕不已,这会也只能看人去了,正觉得无聊,远远地却看见好多儒生往一个地方涌去,那显然不是要去外面讨要纸张的。
“府君,那里好像有什么事情,要不然过去看看?”
张仲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边的动静确实有些大,一时也来了兴致,当头就往人多的地方跟去。
“听说那位女博士与孔使君吵起来了!”
都不用询问什么,一走近就正好听人这么说道,张仲季不由得一愣,那女博士应该就是蔡琰,以她那温文尔雅的性子,又怎么会和孔融吵起来?





    正文 第0291章 树梢之上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7…25 2:03:04 本章字数:2119


自彭城书馆全然对外开放,孔融与郑玄等人相约一道,几乎天天待在里面,或是探究前人所言,或是畅谈心中所获,就连家国大事都丢在一边,而孔融这些日子更是把千年以来流传至今的《论语》完整的研读了一遍,直到昨日才放下书简,不曾想在书馆中徘徊的时候,竟然见着许多不可在世间流传的典籍,就那么大大方方的放在显眼的地方,如早期的墨家学说以及杂家与阴阳,这些东西若是流传出去,或者将重现春秋战国时的纷乱!
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今天很早的时候就在书馆里面等着,略有些仓促的拦住蔡琰的去路,对于这位一代大儒的遗女,他却是没有表面上显得那么自然。
“使君若是还有疑问,当去询视丞相才是,妾身只是负责文书抄录,其他却也无能为力。”蔡琰眼见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只好把事情都推到某人身上,她倒是知道张仲季有能耐把这位难缠的使君打发走,这会也不再多说,让开一步,直接进到里面去了。
孔融看着她离开却是欲言又止,半响也只能仰天长叹一声,像是在舒缓心中的彷徨,世道已经够乱了,待这些讳言乱语传播四方,这天下恐怕连王法都将不存!
“我这就去寻丞相,不管怎么处置,那些文章一定要收起来!”他像是在自言自语,这会一提衣襟就要往外行走。
“文举且慢!”郑玄却将人拉住,他觉得去了也无济于事,自上次聚众督促某人还政于天子之后,他就把茅屋搬到了彭城之中,悉心研究那位彭城之主的一言一行,如今也算是能猜得到那位的七八分心思,很显然的是,书馆之事无可更改!
“康成兄这却是为何?”孔融对郑玄很是敬重,虽然心里急切,但还能够耐住性子听他如何说道。
“只怕此去难有作为,不如召集众弟子在大堂中论道,也好宣扬正理祛除歪道!”
孔融神情一动,只要想一想当初还在北海的时候,他在半道上挡路,那人是怎么对待他的,他就知道自己这一去八成没什么指望,而郑玄这般主意,却正是一个可行的法子,也不用去求那人,“如今只有郑兄这般作为方是可行之策!”
“择日不如撞日,你我这就去召集弟子,待晚些时候在书馆中座谈论道!”郑玄见他意动,正好如今四面八方的弟子都在彭城,只两人名下挂名的都有上万之众。
孔融也不再迟疑,离关中讨逆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既然发现了这样的事情,他不可能像没看见一样,任由其一直这么下去,他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