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大汉绝色 >

第155章

大汉绝色-第155章

小说: 大汉绝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先秦时候,秦皇在延续世卿世禄的同时,试行军功封爵,所谓军功封爵共有两处,其一,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其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自此,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且取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此两者执行往下,秦军将士个个悍不畏死,为秦王横扫**立下汗马功劳。”
“但无论是世卿世禄又或者是军功封爵,都有其限制之处,秦二世而亡,我大汉随后兴起,先后以察举与征辟来为朝廷选拔地方杰出官吏。所谓察举,察非常之人举而荐之,所谓征召,征名望显赫之人入朝为官。但天下杰出之士何止一二,地方察举之下却十去其九,而征召自不用说,非名望天下之人不可享此殊荣。”
众人听到这里已经隐隐有些期待了,一个个都静下心来仔细倾听。
“丞相为此得科举之制!”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一愣,难免以为这陈长文是在谦虚,有意把功劳算在某人头上。张仲季屁股坐的稳稳的却也是不动声色,反正这制度真不是他想出来的,算在谁头上都无所谓,可怜有饭吃有钱发有美女看他就知足了,至于名声什么的却一直不怎么在乎。
“科举与察举虽然只有一字之隔,却是天壤之别!”陈群难得感叹一声,对于某人的奇思妙想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他这些年想出来的九品中正更是被扔到了一边,“学而优则仕,凡天下之人,不论身份地位名望,不须地方举荐,不须名师强推,都可前来参加科举试策,杰出者即可为官为将更为朝廷效力!”
那么科举的重点显然是在于一个‘凡’字之上,这般言论之下众人却都是信了,这般凡是的想法,也只有坐在中间的那个人才能一口道出。
“何谓科举试策?”糜子贞抓住了科举的要害,她一直听的很认真,她甚至以为国学已经很能让世人震惊了,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处科举!
“依丞相所言,试策分为文试和武试,文试以朝廷意向为主,以古今策论为辅,以完全一样的试题来测试不同参与者的才华,取其中优等之人而用之。武试则稍为简洁,只分作战策与勇力,战策主要考究兵法,勇力则以弓马为重。”
糜子贞听到这里已经完全明了,这科举与察举其实区别不大,察举之人也须经过朝廷的测试才能入朝为官,而科举与之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参加测试的人不需要经过地方推荐,这么一来能参加的人数却是大为增加,以公平而论肯定能深得人心!
“各位觉得如何?”
“我上次在府中无意间得到这个东西。”甄洛却似乎并不看好科举,只是从衣袖里拿出一些竹简,“看字迹却也是陈大人所书,为何不也说上一说,好让大家有个判断?”
张仲季觉得这一处竹简有些眼熟,想了想却记了起来,这不正是去沛国之前,陈群趁他得空特地赶来,想让他看看,那个记载着九品官人之法的竹简!
陈群自然是一眼就把这堆竹简认了出来,不由得一愣神,这才想起来当时心情一激动早把这东西忘在那里了,却没想到落在了甄洛的手中。
“这里面又是记载着什么?难道还有比科举更好的?”糜子贞忍不住询问一声,她对此有些心切,科举已经大为让人惊讶,难道这东西还能有所突破?
“你既然看过了,也不妨和大家解释一下。”张仲季看陈群神色尴尬,索性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甄洛。
甄洛自然也不会客气,竹简上的内容她早已铭记于心,这时候只是抬起来好让众人看得清楚,然后才介绍道:“上面也是一种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方案,号为九品官人之法。其要旨在于设置中正与品第人物,所谓中正,就是专为掌管地方人物品评的官吏,有大小之分,州为大郡为小,由地方推荐或者朝廷直接派出,而中正官的主要职责正是品第人物,其依据为家世、行状、才能并为之设立品级,以作为后来入仕的参考。”
说到这里,她转向看着陈群,问一声:“陈大人我所说可曾有遗漏?”
“已经完全!”陈群应一声,他自觉这九品官人之法没有科举来的震撼人心,是以有些不愿意献丑,也更是不明白甄洛为什么要提出来,难道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办法更好?
“这种选拔方法与科举相比只有一个好处,就是收拢地方世家与士族之心。”甄洛随手把竹简放在案桌之上,“丞相这两年在徐州抄家无数,虽然得罪之人甚多,却也算是有理有据,各地士族只是相恶却也没有争个生死的意思,可要是一旦执行科举,就是将他们与普通凡人相提并论,完全去了他们天生的优越,这可不是抄家三两处能比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世家能够容忍这些,今后他们必将与我彭城为敌,不死不休。”
这番话在张仲季听来有些危言耸听的意思,不过似乎也是这个道理,士族卓立与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出身就是名望!他们可以以此得到地方察举,得到朝廷征召,从而保证自己的家族长盛不衰,而张仲季将要执行的科举却要将天下所有人一竿子撸到一起,从此在这条道上不分尊卑不分贵贱,这可是生生的想要淹没他们生存的土壤啊!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下有识之士多出于士族,只有收拢他们拥戴彭城,丞相才能得到更多非凡人物的效忠,而九品官人之法正是为此而生。”
这句话不得不说很有道理,天下有识之士大多数确实是从士族中而来,就好比许昌的荀彧、荀攸叔至就是来自于荀氏家族,甚至于诸葛孔明也是出身在一个略有些没落的望族之中,那诸葛一家先辈之人可是世代为州郡长吏,至于鲁肃、张昭、周瑜、孙策、曹操、袁绍等人就不说了,一个比一个家世显赫,似乎整个汉末三国能留名后世的布衣天才也只有能郭嘉郭奉孝一人,而他也是得荀彧推荐为曹操破格提拔之人,至于其他到未曾听说。
这么一看,收拢士族确实很有必要,而张仲季这时候,却突然想到这么一句,顺口就说了出来:“我记得九品官人之法是以家世论评级的,那我这个农民出身又做过反贼的小人能被评为几品?”





    正文 第0209章 冷两场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6…4 8:09:20 本章字数:2515


这真是一个好问!
也就是这么一句让甄洛真的无话可说了,她还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个,只因为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某人的出身,看来九品官人之法虽好,却根本无法在彭城执行,
“我们那里还有个笑话,当时有人骄傲的说我爷爷的爷爷是成吉思汗!也有人回应说,你爷爷的爷爷成吉思汗的爷爷还是放羊的呢!”
“成吉思汗是谁?”小姑娘一听是笑话却精神了起来。
“和秦皇汉武一般的人物,你把他换成始皇帝也可以。”张仲季本来打算说换成刘邦的,不过身在大汉,直呼今朝圣人的姓名多有不妥,就改口冤枉秦始皇去了。
“我爷爷的爷爷是始皇帝!”小姑娘觉得好玩,顺口就重复了一遍,“你爷爷的爷爷始皇帝的爷爷还是放羊的呢,哈哈!”
“九品官人之法自然是好的,确实有利于秩序的维持和调动士族的积极性,但我否决这个不仅仅是因为我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更因为这个办法长久下去只会遗患无穷。”张仲季把竹简抓起来扬了扬,“士族决定品级,品级决定官位,循环往复必将形成一种模式,那就是门阀士族,这种危害不比分封甚至血缘世袭来的轻微,借用前辈所说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千秋万代,家族更替王朝变迁这是常有的事情,就算论定了品级又有什么用?难道就能如同秦皇所设想的一样千世万世?”
众人都听了个明白,不由得面色各异,甄洛甚至不得不怀疑他这个人有严重的乱反心思,要不然也绝不会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这种话来,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提起!
“皇帝只有一个,人人都想做,但为什么秦皇做得,高祖也做得,其他人就做不得?”张仲季说得兴起,也顾不得将要泄露一些非正常人的言语,“是因为历史成就英雄,而不是英雄的都死了!历史只在一种情况下成就英雄,那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什么时候算是天下大乱?就是当大多数人都活不下的时候!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成就英雄,而这英雄往往出身混沌,能体会大多数人的苦处,因而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呼应!”
“这天下普通百姓十倍百倍于士族,他们才是大多数人,这也是科举相对于九品官人之法最为突出的地方,你可以说士族众人大多学识广博,但你必须承认,历史是由无数个普通人推动起来,一步一步往前行走的,不管什么政策,只有根植于大众,才能生存更久,才是有生命力的政策,科举无疑这是这么一个东西!”
张仲季说着说着突然住口了,他发现自己有些过头了,也有些偏离原来的话题,一顿神一拍膝盖,给了最后一句:“说的有些过了,大概就是这样,科举必须尽快执行下去!”
他说话很少用必须两个字,这一次毫无疑问的用上了,甄洛体会了他话中的原味,也知道他的脾气,这时候也放弃了九品官人之法,至少从目前来说,某人的坚持很少出现失误,他的见识总是那么异于常人,或者他自己就是那话中所说,出身混沌的英雄?
令张仲季有些奇怪的是,在没有人反对的时候居然也没有人表示赞成,这无疑让他有些尴尬,一时犯起执拗来,打算一个一个问一问,“扬威将军对科举有什么看法?”
小姑娘一愣,怪就怪她坐在第一排第一位,这时候被当先问到也有些糊涂,她对科举与察举什么的还是不清不楚,也没打算弄个明白,倒是对科举中的武举产生了兴趣,问一声:“我可以参加武举么?”
“你已经是大将军了,还去参加什么武举!”张仲季明知道自己问错人了,也不得不继续错下去,在小姑娘嘟起嘴巴就要表明不支持的时候,他赶紧抢先一步,补充道:“不过你可以监督武举的测试,比如说测试弓马的时候,你可以亲自下场试试那些武状元的身手,也免得有人蒙混过关了!”
这个似乎比参加更好玩,小姑娘连连点头,“那就按你说的办!”
“丞相所说在理,科举才是长久之道,下官深表赞成!”陈群抢在某人询问之前,直接表明了态度,旁边贾诩也是微微额首,表示赞同。
“那接下来由糜长史说一说关于国学的事情!”
“凡有志之士,不论家世,不论财富,策论合格者皆可入国学,且入学之后由朝廷供给吃住,并将统一服饰,收缴私人物品,严格按照军旅之姿管制!”糜子贞对此早有腹案,这时候不急不缓的说了出来,“国学所授以农、儒、法三家为重,兵、墨、阴阳为其次,最后辅以 、名以及道家,所出之人安排至地方或军中为吏,且设立女学,所涉科目与国学一般无二。”
“策论合格这个策论指的是哪方面的论断?”甄洛又是一句话切中了要害,在她看来,这国学居然比科举更为诱惑人心。
“如丞相所说,九流之中去掉杂家并加入兵家,策论试题中以农家为最,设九分,其他儒、法各设七分,至于另外两类分别为五分以及三分,综合得分高者可入国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