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唐-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人参与进来的时候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子豪今天拒绝了所有的邀请,带着刚刚从登州运来的罐头及海外奇珍,赶到李恪的吴王府去拜访。
“草民拜见吴王殿下!”王子豪进到大殿,看到李恪坐在殿上,立刻躬身施礼道。他是李愔的心腹,李恪又是李愔的亲哥哥,因此两人以前也经常见面,算的上十分熟识。
“呵呵,子豪请起,你来就来了,还送那么多礼物做什么?”李恪笑道,罐头在长安虽然已经开始生产,但是从登州送来的海鲜罐头却还是比较少见,再加上那些海外奇珍,这些礼物加在一起,也是少有的重礼了。
“启禀殿下,这些礼物都是齐王殿下派人特意送来的,那些奇珍倒没什么,只是齐王妃听说吴王和吴王妃都喜欢品尝海味,因此让齐王府的大厨亲自烹饪一些海味菜肴,做成罐头送与殿下和王妃!”王子豪很是得体的回答道。
“哈哈哈,我说六郎怎么会这么细心,原来是弟媳的一片好意!”李恪大笑道,以前长安虽然也有海货,但大都是一些腌制或干货,味道也不佳,一般都是下苦人才吃,不过有些顶级的海味也能入的了贵族的宴席,李愔和妻子就喜欢吃海味。而登州的海味罐头刚一送来,李恪和妻子立刻就喜欢这些原汁原味的海味罐头,于是想让人多采购一些,但可惜登州离长安路途遥远,因此能买到的不多,没想到李愔的王妃倒是想的周到,还特意让人送来一些。
既然是李愔的好意,李愔也不客气,让人将礼物收下,还特意让人把罐头送到王妃那里,让她尝尝齐王府大厨做的海味如何?
以李恪的聪明,自然猜到王子豪可不会因为送礼而特意跑到自己这里,因此随后笑道:“子豪,你今天来我这里,可是有什么要事吗?”
“启禀殿下,今天草民的确是有要事想请殿下帮忙……”王子豪再次躬身施礼道,然后就将李愔打算与允许别人入股,合作开办玻璃厂的事情讲了一遍,而今天他之所以来找李恪,就是想让李恪帮忙,把程怀亮和李敬业那些和李愔利益相关的人都召集起来,然后由李恪带着,大家合资入股,多开办几家玻璃厂,这样不但大家得利,而且也能缓解一下李愔名下玻璃厂的压力。
听到王子豪的话,李恪是拍手赞叹:“好!六郎真是胸怀天下之人,竟然连玻璃这种巨利之物也拿了出来,若是换作本王,绝对没有如此大的魄力!”
听到李恪夸奖李愔的话,王子豪却是眉头一挑,用胸怀天下这种话来夸齐王,这不是明罢着说齐王想做皇帝吗?吴王做为殿下的亲哥哥,为何在自己这个齐王心腹面前说这句话,难道是想试探一下自己的反应?
想到这里,王子豪也不由得暗暗多了几分警惕,面上更是没表现出任何异常。其实这也不怪王子豪多心,虽然李恪是李愔的亲哥哥,但正所谓皇家无亲情,更何况是同样有皇位继承权的皇子之间?再加上之前太子的那件事,现在魏王李泰虽然跳的很欢,但是齐王殿下也有很大的人望,若是以后太子之位真的有什么变动,那么谁能登上太子之位,这个还真不好说,甚至恐怕连当今陛下也说不清。
想起太子那件事,王子豪心中一动,刚好可以用来转移话题,而且“殿下,上次太子腿脚受伤那件事,我已经通知了齐王殿下,只是不知现在太子的伤情如何了?”
历史上的李承乾是个瘸子,但是李愔穿越到大唐之后,却发现对方腿脚正常,这让他还以为是历史记错了呢。不过该来的总归会来,李承乾今年春季外出打猎,一不小心坠马,腿骨也被马啃断,听说很难恢复如初。这件事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却瞒不过李恪,因此他就通知了王子豪,让他告诉李愔。
“嗯,太子的事这次麻烦了,听说连孙太医对于他的伤情也是束手无策,最多只能让他可以行走,但估计很可能会变成瘸子。”李恪虽然表面显得沉重,但是眼睛中却闪过一丝欣喜,其实不光是他,对于李承乾受伤这件事,几乎所有成年的皇子都感到十分兴奋,毕竟大唐的皇帝陛下,不可能让一个瘸子来做,只要李承乾一废,他们都有了竞争皇位的资格。
听到李恪的话,王子豪也激动起来,上次太子的伤情还不太确切,但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定局。如此一来,齐王殿下登基的希望也是大大增加,看来自己要早点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殿下,只是现在殿下对皇位的态度不明,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事情已经办完,李恪也答应代李愔召集众人,于是王子豪也就急忙告辞,回到家中后院,将信息写成纸条,然后将三只带着同样纸条的飞奴放飞,登州那里有的杨十会接收这些信息。所谓飞奴,其实就是鸽子,这种传信的方法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王子豪一直用这种办法与李愔传递信息。
而就在王子豪离开之后,吴王府中的李恪坐在殿上,半天都没有任何动作,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二十四章我都不如六弟
“咦,夫君,你怎么还在这里?我都找你半天了。”就在李恪坐在殿上想着心事的时候,忽然殿外进来几个女子,说话的正是为首的吴王妃,后面是几个端着托盘的侍女。
“噢!没什么,想点心事!”李恪被妻子的声音惊醒,转头看了看温柔贤淑的王妃,心中涌起几丝柔情,“婉儿,刚才六郎送来的海鲜你可品尝了,味道如何?”吴王妃是杨妃的同族,和李恪、李愔也算是表亲,婉儿是她的小名,平时只有至亲长辈和李恪才会这么叫她。
“六郎府上的厨子,自然做的极美味,不过婉儿不想独享,于是就亲自热了一下,端来和夫君一起品尝!”吴王妃说着,指挥侍女们将托盘放到李恪面前的长案上,然后一盘盘的端出来放好。
李恪看妻子的兴致很高,自然不会拂逆她的好意,将书案上的东西推到一边,两人并排而坐,王妃则给两人都满上酒,然后边品尝这美味的海鲜,边饮酒闲谈。
“夫君,看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可否和婉儿说说?”正在聊着家中的闲事,忽然吴王妃话锋一转,问出一个让李恪有些为难的事来。
“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六郎让我帮个小忙,我在想要怎么做罢了。”李恪半真半假的敷衍道,他刚才的确是在想着和李愔有关的事,但绝对不是如他口中所说。
“夫君,你们夫妻一体,难道你就这么不相信婉儿吗?”吴王妃听后脸色一黯,背过头语气幽幽的叹道。
李恪听后一愣,难道妻子知道了什么,否则为何会有此一问?
“婉儿,你……”
李恪刚想问个明白,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吴王妃忽然转过脸,双眼含泪的将他打断道:“夫君,我知你志向远大,不甘心只做一个清闲的王爷,而这次太子受伤,更是一个天大的机会,可是四弟李泰和六弟李愔在父皇那里最受宠爱,夫君你虽然才能、胆识都非常人可比,但若是得不到父皇的肯定,再苦想这些又有什么用?”
听到妻子的苦心劝诫,李恪是哑口无言。做为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皇子,他对皇位自然也有几分觊觎,以前太子李承乾一直表现的都不错,再加上他嫡长子的身份,因此太子之位十分稳固,就算是有李泰上窜下跳的在父皇面前表现,但只要李承乾沉住气,皇位早晚都是他的。
可是这次李承乾变成残疾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同了,首先以父皇的性子,肯定不想让一个瘸子登上皇位,甚至一些大臣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再加上李承乾平时表现出来的任性与跋扈,早已经惹的一些人对他不满,抓住这个机会,肯定会对李承乾大加攻击,有极大可能将他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差别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若是李承乾被废,那么最热门的太子人选自然是李泰和李愔,但是李泰虽然颇有文才,但却不会做人,与朝中文武重臣的关系极为恶劣,就算是父皇想立他为储,也一定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婉儿,若是六郎坐上皇位,你觉得他会如何对我,我们兄弟之间还会像现在如此亲密吗?”李恪想了好长时间,忽然叹了口气问道。
他们兄弟身负前朝杨氏血脉,本来与皇位无缘,但现在李愔表现的极为优秀,朝中文武百官几乎是交口称赞,再加上李愔用各种新发明编织的利益网,几乎将朝中上下都网落其中,再加上父皇对李愔的宠爱,有些地方甚至都超过了李泰,这些所有人都看到眼里,因此若是李愔能登上皇位,自然是符合大部分人的愿望。
“夫君,六郎若是能登上皇位,自然是众望所归,可是为帝王者,有些时候自然会将亲情放到一边,就像现在的父皇一样。”吴王妃叹了口气。最是无情帝王家,别看李世民对儿女们有时表现的像个慈父,但是在面对国事时,却丝毫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比如这次的太子李承乾,虽然是嫡长子,而且皇后与陛下的感情也十分深厚,但为了大唐的颜面,迟早都会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夺去。
“唉~,无论哪个方面,我都不如六弟,若是他能做上皇位,母妃也会感到高兴,到时我们夫妻就回到封地去,只要能保得一方百姓平安富足,我此生也无憾了!”李恪想了许久,忽然一脸颓丧的说道。
他自问才能及不上李愔,又没有李愔那么受宠,再加上两人是亲兄弟,他也不想因此而让兄弟感情有隙,否则最伤心的还是他们的母亲杨妃,出于这些考虑,李恪终于决定还是放弃皇位的争夺,只是以他对李愔的了解,似乎对方对于皇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
就在长安暗地里风云涌动的时候,李愔也接到了王子豪的飞鸽传书,他没想到李承乾的腿最终还是瘸了,以他对历史的了解,李承乾就是在腿瘸了之后,才慢慢的在自卑中开始堕落,甚至连脾气也变的十分怪异,而也正是因为他这种表现,更让李世民十分失望,心中易储的念头更加坚定,也慢慢的拉开了李泰等几个皇子对太子之位争夺的序幕。
虽然李愔现在身在登州,但也能想像出长安城中的刀光剑影,他外出之官一年,这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去一半了,到时他若是回到长安,谁知道会面对什么样的局面?想想几个皇子争位的后果,李承乾和李泰被贬,李佑起兵造反被杀,李恪因此又和长孙无忌结仇,为他以后的被杀埋下祸根,最后倒是让李治捡了便宜。
想到这些,李愔就不禁心中发凉,他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不受李世民待见的李愔了,反而是和李泰一样,是最受宠的儿子之一,虽然他无意皇位,甚至早已经向皇帝老爹表明了心迹,但是其它人并不会这么想,而且他的身份也注定会被卷入这场皇位争夺战中,这点才是李愔最担心的,因此一连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对策,除非他一直呆在登州永远不回去,可惜这根本不现实,只要他一回长安,估计立刻就会被卷进去,想脱身都难。
虽然为长安的形势苦恼,但事情还是要做,登州的渔民越来越多的被吸收到各地开办的食品厂中,而渔业方面慢慢的形成了一批以李愔的船队为首,其它各个大大小小的捕捞队并存的局面,至于原来最多的个体渔民,已经是十分少见了,就算偶尔在近海遇到几个,也大多是趁着空闲打几条自己吃的。
趁着这个机会,李愔以登州刺史的身份亲自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