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国-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戏昌点点头,见周坚再无他事,立刻告退了出去。
次日。
周坚去了一趟乔府,请岳父蔡邕续修汉史。
蔡邕生平仅有一愿,便是续修汉史,只是苦于天下大乱,又闲赋在家,许多传记和史料缺失,无处可寻,周坚自愿为之出力分忧,蔡邕自是老怀大悦,总算看周坚顺眼了许多。
周坚又趁机邀请蔡邕出山,为有志求学明志的寒门士子讲学。
蔡邕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
周坚这才松了口气,陈方这几年来从逃难的流民中收了五千多学生,周坚虽然在钱财上给予大力支持,但陈方毕竟学识有限,很难教出真正的大才来。
名师出高徒,古人说过的话,总还是有那么些道理的。
有董邕这位真正的名师教导,不求能教出像戏昌这样才智无双的人杰来,只要五千多学生能够入仕就成,毕竟真正的班底,还是要靠大多数底层官吏来支撑。
第231章周坚大婚
从乔府出来,周坚又去了趟族宅。
果不其然,父亲周尚很是不悦地催他尽快完婚,莫要耽搁了人家女子。
光阴匆匆而过,总在不经意间流逝。
蔡琰已届双十之龄,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大龄女青年了。
荆州诸事皆定,最近正好闲了下来,周坚听从父亲安排,准备迎娶蔡琰过门。
三月后,周坚大婚,迎娶蔡琰过门,同时又一并将蔡瑁之妹蔡芬、樊香、青妍三女纳为妾室,这个时候,周坚二弟周扬长子周齐已经三个月了。
这几年周坚一直忙于征战,不知不觉,已经二十三岁了。
二弟周扬比他小了两岁,也已经二十有一,作了人父。
回首往昔,唯一的感慨就是时间过的飞快,而事业却依旧刚刚起步。
周坚大婚这天,刺史府高朋满座,不但荆州稍有名望的士族豪强都有人到贺,送上了不菲的贺礼,就连曹操、袁绍、袁术等各路诸侯也谴人送来了贺礼,聊表心意。
与周坚一同完婚的,还有从弟周善,迎娶的是蒯越幼妹,算是一场政治联姻。
周善的这门亲事,是周坚征求过大伯周崇后做主给定下的。
蒯良、蒯越虽然将宗族牢牢绑在了周坚的战车上,利益捆绑固然牢固,但如果再结成姻亲之盟,才能使这种政治同盟更加牢不可破。
当晚,周坚喝的酩酊大醉。差点都没法洞房。
醉酒后也不知道干了什么,朦胧间只觉得有女子在耳边款款呻吟。
等到睁开眼睛,天已经快亮了。
满怀温玉,余香犹存。
周坚急忙低头望去,才见怀里抱着一具雪白无暇而成的****,如玉般的肌肤上还荡漾着一层淡淡的圣洁光辉,胸前的一对柔软紧紧贴在他胸膛上,勾人邪火。
黑色的青丝披散开来,挂在鼻尖痒痒的。
周坚忍不住探出大手,捉住佳人胸前那一对柔软。轻轻捏揉起来。
细细的娇吟从鼻尖发出。蔡琰长长的睫毛微微抖动,娇靥上腾起一丝动人的红晕,显然早就醒了过来,只是初为人妇。羞赧不堪。没有睁开眼睛。
轻纱珠蔓下。气氛再次变的旖旎起来,很快就开始波翻浪涌。
(被警告了,故此处省略之)
这个冬天难得地平静。
隆冬来临后。中原。河北,关凉地区的各路军阀都纷纷偃旗息鼓,休兵罢战,连年鏖战不休,士兵们早已经厌烦了战争,实在没力气再打仗了。
更要命的是,连年征战下来,治下的百姓早已经不堪负重,几无余粮过冬。
军阀们就算想加征赋税,也实在无粮可征。
特别是混乱的关凉地区,各路军阀大肆征发壮丁,导致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农业生产一荒再荒,无数百姓掘草而死,几乎快到了骨肉而嗜的地步,饿毙者不可计数。
相比中原、关凉、河北地区,荆州在这些地方的百姓眼里,都快赶得上世外桃园了。
荆州这些年除了周坚统一荆州时的几场战争,再没有其他大的战事发生,而且周坚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推行仁政,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到现在,荆州已经很有再有百姓饿死了。
至少这一年里,周坚还没有听到自己的治下还有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饿死荒野的。
军队的整编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加紧操练。
除去各郡必要的留守之兵,周坚共整编出六万机动大军,步军五万,骑兵一万,是周坚用以对外征讨最精锐的军队,驻扎在襄阳北郊大营。
除此之外,零陵、长沙、桂阳、武陵、南郡、江夏六郡各有三千郡兵,南阳是荆州北方门户,驻守了八千大军,乌林港水军大寨则有两万水军,分由蒋钦、周泰统领。
岁除过后,天气渐渐转暖。
袁术第一忍不住跳了出来,再次对豫章用兵,打破了天下短暂的平静。
二月初,盘踞在洛阳一带的郭汜军中粮尽,治下百姓十室九空,派麾下大将张济出虎牢关劫掠陈留、颍川一带,中原大地再次掀起了烽火。
曹操、袁绍无力对外用兵,还在积极治理内政,发展民生。
荆州局势平静无波,周坚正在抓紧时间操练军队,治下百姓亦在迅速恢复元气。
刺史府大堂。
周坚过完年后,第一次召集麾下一众心腹文武进行军议。
眼下荆州无战事发身,周边近邻们或发展内政,或对外用兵,无暇理会周坚,因此各郡太守也全都赶了过来。
戏昌在周坚下首入座,眼看堂下众文武神色轻松,三三两两正在交头接耳,周坚也面色轻松,似乎心情不错,就忍不住微笑道:“主公新婚燕耳,气色不错嘛!”
堂下众人就轻笑了起来,却没有人敢大声笑,也没人敢附合。
要说这些谋臣武将里面,也就戏昌这家伙敢对周坚戏言几句,从来不惧君威,其余即便是周晖这位宗族第一号人物,也不敢拿周坚开刷。
“还好、还好!”
周坚呵呵笑了几声,难得地没有威胁戏昌,环视众人说道:“去岁我军休养生息,没有参与关凉、中原、河北的混战,收获很不错,子柔,你先说说。”
蒯良也不谦让,当下道:“荆州这几年并无大的战事发生,底子本来就极厚,自主公入主荆州以来,广开仁政,兴修水渠,前岁又鼓励百姓垦荒屯田,新得田五万顷。去岁春秋二季小麦、水稻皆大获丰收,共得粮七十余万石,足够十万大军两年所需。这还是主公一再减免赋税后的数字,否则只是去岁两季税粮,就能再翻个几倍。”
周坚当即挥挥手,“暂时就这样吧,只要百姓的粮食多的吃不完,本将军的军队自然就会有吃不完的粮食。百姓是根本,只要诸位能善待百姓,百姓自然会回报给我军源源不断地钱粮物资,赋税至少三年内不能增加,先让百姓恢复了元气再说。”
蒯良点点头,继续道:“七十万石军粮,其中五十万石作应急之用,遇到天灾**时要赈济百姓,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轻动。其余二十万石,可为军粮,对外用兵的话,可供主公六万大军一年之用,不过若是安置流民,抚恤阵亡将士的话就要另算了。”
周坚揉了揉眉头,“才一年的军粮,还是太少啊!”
蒯良张了张嘴巴,没有说什么。
凭心而论,现在荆州的局面已经很好了,百姓能吃饱穿暖不说,还有余粮支持周坚的六万大军对外出征,已经算是各种军阀中情况最好的了。
郭汜、李傕等西凉军阀就不说了,连军粮都没有,还得出兵去抢。
就是正在积极治理内政的曹操、袁绍等人,现在也都拮据的不行,别说存粮,连隔月的军粮都没有,还在靠当地的士族豪强接济。
扬州更不用说,原本富庶的千里沃土,早就被袁术横征的民不聊生,每况逾下。
豫州虽然是大州,但一来黄巾之乱时受创比荆州要重的多,二来汝南这个豫州的第一大郡被袁术控制,刘表虽然坐上了豫州刺史的位子,但日子也并不好过。
况且豫州四战之地,周边各个如狼似虎,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发展内政。
唯一能够和荆州一较长短的,也就只有富庶的徐州了。
不过徐州虽然富庶,但富的只是士族豪强,如果论百姓的富足程度,也依旧远远比不上荆州,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够如此重视百姓,善待百姓的,天下也仅只周坚一人。
周坚很快就反应过来,这话有点打击众人的积极性,当时就话风一转道:“虽然可供调用的军粮少了点,但荆州眼下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全赖诸位之功。”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脸上有了笑容。
蒯良也有些红光满面,显然对荆州眼下的局面十分满意,继续说道:“去岁钱粮赋税南阳一郡占了三成有余,其余六郡占了不到四成。南阳现在是荆州的第一大粮仓,这还要多亏了子安兄励精图治,子安兄功不可没呐!”
周晖微笑道:“大人过誉了,在下愧不敢当。”
周坚却重重点头,道:“子安的确功不可没,南阳能有今日之盛况,可以说全是子安的功劳。不过南阳有口近两百万,这几年又安置了大量中原、关凉逃难过来的流民,人口已经超过了两百万,只要不起兵灾,有这样的成绩,也在情理之中。”
蒯良道:“除了南阳,南郡和长沙征收到的税粮次之,零陵、桂阳再次。江夏、武陵二郡百姓正在恢复,预计明年才能征收到税粮。”
周坚就看向周焕和周济,“二位兄长还需多加努力呐!”
周焕、周济哥俩面色微红,连忙表态,“主公放心,今年秋粮定会有盈余。”
周坚点点头,道:“江夏、武陵二郡本就人口最少,又安置了大量流民,的确需要赈济大量的钱粮。今年就算了,只要能自给自足就行。”
第232章大兴武风
蒯良又道:“去岁各郡百姓已经开始养起了鸡鸭猪兔等家禽,按照主公定的律令,官府并未向百姓征收多余的杂税,已然取信于民。如今百姓热情高好,都在争相圈养家畜。不过数量十分有限,就算官府出钱购买,也买不到多少。”
周坚点点头,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也得三五年才能见成效。
不过只要开了一个好头,总是会有成果的。
这就好比种下一株果树,只天细心浇灌,总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急不来的。
接下来,各郡太守也说了下各郡的情况,大体来说都还不错,各方面都走上了正轨。
唯一有点不太安稳的是居住在桂阳、零陵一带山区的山越民不太安稳,时常和聚众袭扰郡县官府,或许是为了反抗汉人的盘剥压迫,也或许是民族仇恨累积的结果。
特别是武陵境内的五溪蛮,更是时不是的聚众攻打城郭,让地方官员十分头疼。
周坚略作思忖,当时便道:“荆州境内的山越民只是些分散的小部落,最多也不过上万人而已,不足为虑。划出一块地盘,让这些山越民去耕种为生,以后官府对待这些山越民要一视同仁,不要再刻意盘剥,想来山越民应该不会再反,没问题吧?”
说着目光就看向了桂阳太守韩玄和零陵太守张羡。
“这……”
二人犹豫了下,张羡道:“主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怕是不妥呐!”
“能有什么不妥。”
周坚大手一挥,道:“教化不行,再诛其心震慑便可。要是山越民反叛,只需将其威高德隆者,仇恨汉人者尽数诛绝即可。剩下的普通百姓如果有安生的日子过,谁愿意冒着被杀头的危险造反,实在不行,就尽征其壮丁从军。”
“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