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容易听进去。在想明白了自己与苏昊的差距之后,程栋决定奋起直追,首先的选择就是要求到地方上去任职,好好为百姓做点事情。
安排程栋去当地方官,这也是苏昊向王锡爵提出的要求之一,王锡爵是乐于去做的。但程栋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就与苏昊托付的情况不同了,所以王锡爵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让人送了封信给苏昊,征求苏昊的意见。
苏昊收到信之后,自然要和程仪再商量一下。程仪对于弟弟去艰苦的地方任职感到有些心疼,不过苏昊却告诉她说,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够磨炼人的心性。再说,程栋下去也是一个七品知县,地方上再苦,也不会苦到县太爷头上吧?
就这样,程栋最终如愿被安排到了河南行省的彰德府,担任林县的知县。
程栋怀着满腔抱负到了林县,让衙役带着自己往乡下转了一圈,就傻眼了。他不是没有想象过这里的贫困状况,谁知道实际的情况又比他的想象要恶劣出十倍。
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丘陵和山地。最要命的,是此处十分干旱。只要有十天半月不下雨,人和牲畜吃水都会成问题,更不用说农业灌溉了。当地的土地倒不算少,但没有水,再多的土地也无法耕种。
程栋回想起当年也是因为干旱。才有了苏昊到各村打井的事情。他从这件事里得到启发,决定依葫芦画瓢,也在林县境内打井,解决干旱问题。
程栋没有苏昊那样勘测井位的能力,他又拉不下脸去求苏昊帮忙,更何况当时苏昊还在宁夏。也不可能跑来给他帮忙。他找到了在工部任职的同窗江以达,请江以达到林县来帮助找水。
江以达曾经跟苏昊学过一段时间勘井位的知识,也有一些实践经验。但他应邀来到林县之后,却找不到理想的井位。万般无奈,他只好把林县这边的地理情况、岩石情况等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托人带往宁夏。请苏昊指点。
苏昊接到江以达的信,只觉得哭笑不得。林县在后世可是一个著名的地方,其出名的原因,就是林县百姓用了10年时间,在太行山上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名叫红旗渠。苏昊前一世的时候,曾经应邀去评估过红旗渠沿线的地质状况。对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都有着深刻的印象。
在苏昊看来,程栋这一回是玩砸了,因为林县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地下水贫乏的地区,除了从外面引水之外,没有其他的解决水源问题的方法。
他把这话讲给程仪听了之后,程仪急得眼泪汪汪,苦苦央求苏昊一定要给弟弟想个办法。毕竟弟弟刚刚浪子回头,想做点成绩,如果这一回不能成功,说不定他经受不住打击。又要自暴自弃了。
“程大小姐,非是我不帮你弟弟的忙,林县这个地方就不是储水构造,在没有地下水的地方,你让我怎么指点他打井?”苏昊无奈地说道。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成亲。所以苏昊这样称呼程仪。
“我不管!”程仪在护犊子的时候是不讲理的,“苏将军,你足智多谋,擅长为他人所不能为之事。我就不信邦治那里就是一个死地,不是说天无绝人之路吗?苏将军,你行行好,帮帮邦治吧,程仪为你做牛做马都行。”
“他那个地方……”苏昊有待继续推辞,但他看到程仪泪眼婆娑的样子,又不忍心了,于是说道:“要说出路,也不是没有,只怕程栋做不到。”
“苏将军请讲,邦治这一回是下了决心了,再难的事,他也能做到。”程仪替弟弟打着保票。
苏昊拿出一支炭笔,根据后世的记忆,在纸上刷刷刷地画了一张林县周边的地形图,标上了一些重要地点,然后说道:“程仪,你来看,在林县以西,跨过太行山,有一条浊漳河,水量充沛。若能在浊漳河上修一处水坝,提高水位,再沿太行山的山腰修一条水渠,就能够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灌溉,从而把林县的几十万亩旱地变成良田。”
苏昊这个设计,正是后世红旗渠总渠的走向。苏昊这样说,倒也没有刁难程栋的意思,毕竟后世林县人民也是主要依靠人力把红旗渠修出来的,如果程栋真有勇气去做,也不见就没有做成的可能。
苏昊画的示意图,被装进信囊送到了林县。程栋看过苏昊的信,在屋里整整想了一天,最后毅然下了决心,要主持修建这条横跨太行山的水渠。
程栋有点二愣子的性格,认准了的事情,就一根筋地往前推。他写信给王锡爵,陈述自己打算修渠引水的想法,最终赢得了王锡爵的认同,通过工部给林县拨来了专项资金,用于修渠。
程栋通过江以达找来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苏昊也从勘舆营中拨了一个小分队,前往林县帮助做测绘工作。因为知道穿越太行山的一些地段岩石坚硬,非人力所能凿开,苏昊还让陆秀儿从京城给程栋调去一批炸药,用于开山。
有了朝廷拨来的银子以及相应的器具,接下来就是征调役夫了。当地百姓听说修渠是为了引水灌溉,都踊跃报名,甚至有人表示愿意义务参加修渠劳动,因为这是可以流芳千古的义举。程栋这个知县脱掉官袍,换上短褂,与技术人员和役夫们一起翻山越岭,亲自指挥修渠工作。两年下来,他白晰的皮肤晒黑了,肩膀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柔弱了。
说不尽吃了多少苦头,也记不清多少回履险如夷,引浊漳河水灌溉林县的工程进入了尾声。程栋在这个时候交卸了林县知县的差使,正如他自己所说,把庆功的机会留给了继任者。
“好啊,邦治,你真是创造了人间奇迹。有了这样的一段经历,以后什么样的困难也难不住你了。”苏昊听完程栋和江以达的介绍,由衷地赞叹道。
程栋这个时候才开始有了些轻松的感觉,他说道:“改之兄谬赞了。小弟能够做成此事,也离不开改之兄和经兮兄的鼎力相助。以前小弟有些不懂事,得罪过改之兄,还请改之兄不要计较。”
“哈哈,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之间有什么好计较的?”苏昊笑道,“对了,邦治,你怎么会选择这个时候辞去知县呢?”
程栋道:“小弟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后面的事情甚是容易,小弟又何必为贪恋一个虚名而枉费青春呢?外面可做的事情还多得很,所以小弟就向王首辅请求卸去知县一职,转做他事。”
苏昊点点头,程栋能够这样做,说明这两年在林县的锻炼的确是起作用了,他身上少了几分轻浮,多了几分稳重,已经是一个可用的人才了。
“那么,邦治,你现居何职啊?”苏昊问道。
程栋道:“小弟现在是都察院都事,正七品。”
“以你在林县的建树,擢升一级为正六品的经历,也是合情合理了,此事待我回头向王首辅问问吧。”苏昊说道。
程栋赶紧说道:“改之兄不必替小弟去讨官,若朝廷觉得小弟有这个才能,自然就会擢升小弟的官职。让改之兄替小弟讨官,外人说起时,小弟脸上未免不太光彩。”
江以达在一旁笑道:“邦治,我还以为你当了一任知县,知道也该豁达一些了,谁知内里还是一股书生气。改之兄是你姐夫,姐夫替小舅子谋个官职,有何不可?”
一席话把程栋说得满脸通红,苏昊知道程栋还憋着一股气,想证明自己,不想让苏昊瞧不起,于是打着圆场道:“此事不急,邦治刚刚卸任,朝廷的评价还没下来,说不定首辅那边已经准备提拔邦治了,我们都是瞎着急。”
“对对,以邦治的才学,还有在山里的历练,升一级,当个六品的经历是绰绰有余的。”江以达也附和道。
程栋岔开了这个让他尴尬的话题,他说道:“改之兄,小弟这回到江南来,是打算跟着你一起下南洋的。王首辅的意思,也是让小弟跟在你身边,所以才会让小弟到都察院任职。从现在开始,小弟就是你的下属,有什么需要小弟做的事情,你尽管吩咐就是。”
“好说好说。”苏昊哈哈笑道,程栋能够与他冰释前嫌,总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否则,姐夫和小舅子总闹别扭,让太太在中间就难做人了。
“邦治,咱们下南洋还须一些时日,这一段时间,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到南京城里去多转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你姐姐为你的终身大事,都着急了。”苏昊说道。
第411章妖孽横行
就在苏昊、邓子龙等人厉兵秣马之际,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吕宋岛兰楚金矿,来了一伙特殊的客人,领头的是一位仙风道骨的中年道士。
“无量天尊,贫道观此处阴风凛凛,可是有妖孽作祟否?”老道陈观鱼手持拂尘,拦住一位从身边走过的衣衫褴褛的矿工问道。
“*%%……”对方叽哩咕噜地向陈观鱼说了一番话,陈观鱼傻眼了,看着像是中国人的样子,可是人家说的话,他一句都听不懂。
“喂喂,这里有听得懂大明话的人没有?”陈观鱼扯起嗓子大声问道。
“这位道爷,你可是从大明来的?”终于有人答话了,带着很浓重的广东一带口音,但好歹是大明官话。
“无量天尊,贫道正是来自大明。”陈观鱼赶紧上前,与那人搭讪,“这位道友,怎么称呼啊,家住何处?”
那答话之人道:“我叫陆阿牛,就是吕宋本地人,我爷爷那辈是从福建过来的。”
原来是华侨,陈观鱼在心里暗暗说道。奉苏昊之命到吕宋来之前,他是做过有关功课的,知道吕宋华侨数量众多,相当一部分华侨都能够说大明话,因此他在沟通方面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原来是陆道友。”陈观鱼装出亲热的样子,“萍水相逢,他乡遇故知,那就是有缘之人,贫道俗家姓陈,陆道友与贫道结拜个兄弟如何……”
“这个……不急吧。”陆阿牛连忙推辞。陈观鱼的举动,实在太像是一个江湖骗子了。陆阿牛可不想招惹上身。
“哈哈哈,贫道是与陆道友开玩笑的,我们出家之人,不兴结拜兄弟,有缘相见,能够给个善缘就好了。”陈观鱼大言不惭,一句话就把刚才的事情给揭过去了。
结拜的事情推掉了,但陈观鱼并没有放过陆阿牛。陆阿牛往外走。陈观鱼便一步不拉地跟着,边走边向陆阿牛问长问短。陆阿牛拣一些自己知道的问题回答了,最后问道:“陈道长,你大老远飘洋过海到吕宋来,到底是干什么来的?”
陈观鱼就等着陆阿牛这一问了,他装模作样地左右顾盼一番,才压低声音说道:“此乃天机。不过,观陆道友也是有缘之人,就与陆道友说说也无妨。”
这陆阿牛原本也不是什么有心计的人,加上当年的人对于僧道多少有些敬畏之心,当即就被陈观鱼的话给吸引住,说道:“陈道长说说。到底是什么天机呢?”
陈观鱼道:“贫道原本在中原静修,有一日夜观星宿,忽见南方隐隐有血光之象。掐指一算,方知大事不好。南方一巨岛上有非我中土之人擅动土石而未敬鬼神,引发妖孽横行、天怒人怨。若不能及时作法抚慰之。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便会有巨大海啸来袭。全岛之人皆会死于非命啊。”
“啊?”陆阿牛这一惊可非同小可,他连忙问道,“道长,你说的这个南方巨岛,可是我们吕宋吗?”
陈观鱼摇摇头道:“路途遥远,老道一时也看不清楚,只好破关出观,亲赴南方审视。适才到贵处,只觉得阴风阵阵,鬼泣隐隐,或许就是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