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家伙就自焚以示抗议。
还别说,他们还真行动起来了,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些精炼猛火油,用坛坛罐罐盛着,摆在书院门口,几个白胡子老头额上缠着带子,穿着寿衣盘腿坐在那里,手里还举着蜡烛,嘴里叽叽咕咕不知道念叨些什么。
刘子光本来想让钟寿勇派五城兵马司将这些老头赶走了事,但是考虑到万一弄出人命对女院的名声不好,再者说如果动用武力显得自己手段太过于低劣,所以他还是打算想别的办法。
和老顽固们截然相反的是,年轻士子们对金陵女院的成立抱着极其支持的态度,男女同校,香草美人,虽然是不同的学院,但是已经足够引人遐思,让人畅想不已了。但是他们支持归支持,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们的社会影响力毕竟不如那
些老家伙,支持的声音只停留在书院内外,根本传不到京城里去。
而掌握了话语权的中年官僚阶层,则对这场争论保留了态度,北方战事未定,洪承畴率领清军多次打败靖国军的围剿,放弃真定府,成功转进山西,据守太行山各关隘,将靖国军挡在了外面,从山东发往山西的周培公、王辅臣部晚了一步没能进入山西,面对洪承畴他们不愿作战,祖大寿也不敢逼迫他们,生怕他们哗变投入清军阵营,山西战场就这样胶着下来了。
而蒙古和关外的情况则要好一些,刘子光的结义大哥扎木和自从来到草原之上,就变成了翱翔的雄鹰,以一百名蒙古籍的红衫军骑兵起家,靠着悍勇和强大的支援,迅速扫平蒙古各部,重新建立起察哈尔部落。
扎木和本来只是察哈尔部的一名下级军官,并无贵族身份,不过刘子光为了增加他的号召力,帮他伪造了一个林丹汗叔父的身份,说是前察哈尔部大汗林丹汗的爷爷布延薛禅汗有次路过扎木和寡居的母亲的帐篷,在里面睡了一觉,然后就有了扎木和,这些年扎木和一直没有认祖归宗,只是默默地为部落做着贡献,现在部落被科尔沁人灭了,扎木和身为林丹汗的小叔叔,有责任担负起重振察哈尔的重担。
林丹汗的叔叔重回草原的消息迅速传遍了雄鹰翅膀能飞到的地方,饱受满清和科尔沁人欺压的牧民们欢欣鼓舞,无不踊跃参加扎木和大汗的部队,扎木和可不是空着两只手到草原上打秋风来的,他不但带来了自由,还带来了丰富的中原货物,砖茶、烟叶、美酒、不会腐败的罐头食品、还有钢口极好的刀剑,用利国铁厂出品的炼锋号马刀武装的牧民们带着战马和弓箭不断加入到扎木和大汗的队伍里去,没有多久就从一百骑兵壮大到上万人,蒙古草原就算是平定了。
关外的纳兰明珠部队和康熙政权失去了联络,又面临明军和高丽人的双重压力,再加上明珠本人的家眷尽在北京,所以态度很是暧昧,两方先是停战,然后派遣使者议和谈判,虽然因为刘子光烧了盛京皇宫和人家祖坟,关外清廷政权对他颇有仇恨,但是大的战争怕是打不起来了。
高丽人那头更不用说,颠颠地送来降表,李倧自己把皇帝尊号去了不说,还亲笔写了悔过书给朱由校,承认自己鬼迷心窍被满清利用了,发誓以后绝不背叛大明,还请大明不要再支持高丽北部的金在操叛军,还高丽一个统一的局面。
朝廷才没闲心去管高丽人的事情,现在大家的精力都放在西部战事上,随着吴三桂的湘军进入河南,袁崇焕终于有了胆气和西夏人开战,大军杀出潼关一路高歌猛进,哪知道犯了和徐增寿一样的错误,被机动性超强的西夏军分割包围,损失了大批兵力,惨败而回。
明军和西夏军的构成截然不同,袁崇焕手下军队五五对开,一半是河南编练的团练,一办是吴三桂带来的湖广子弟,河南团练的核心力量是招安的土匪马贼,辅以饥民百姓,湖广部队则是武昌的左良玉余部和长沙邵阳一带招募的湘江子弟,还有少量助战的苗兵、狼兵,部队组成比较复杂,虽然人多,但是战斗力和作战经验都不高,组织协同能力也不强。尤其那些土匪马贼,在当地横行还可以,一到了陌生的地界,两眼一抹黑变成傻鸟了。
再说西夏军,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蒙古精兵,和那顺格日勒的北蒙古人不同的是,西部蒙古人更加强悍,他们简直就是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军的翻版,不过装备更加精良,作风更加野蛮,战斗力强悍到了极点。
袁崇焕也算是个名将了,治军严谨,熟读兵书,曾经将烂泥一样的徐州军练成了大明第一强军,并且打败了清军两次南征,对敌经验非常丰富,而吴三桂也是近年鹊起的仅次于刘子光的少年名将,白马银枪,笑傲疆场,扫平了云贵的土族,他们二人组合,绝对是黄金搭档,连刘子光都颇为看好的。
为了西部战事,江南各府县筹集了大量的粮草,兵部从各大兵器厂家定制了大量盔甲刀枪,还有数量不菲的火炮、燧发铳、探空气球等,虽然比不上红衫军的水平,但是也算是武装到牙齿的半火器型军队了。
可是就是这样先进的军队居然败了,还败得那么惨,几万条人命都撂在潼关外了,朝廷怕民心不稳,一直封锁着消息,朝廷大佬们整天忙着议事,有人主站有人主和乱糟糟炒成一锅粥,哪有闲心去管什么金陵女院的破事儿啊。
刘子光缴了兵权,连早朝也不上了,又请了长假忙自己的事情,陪陪孕妇、抱抱孩子,打理一下书院的事情,小日子过的倒也悠哉,当然他的情报系统依然在工作,每日里全国各地朝堂上下的情报都汇总在他的案头,任何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西部吃了败仗,刘子光心里也不舒服,可是他又不方面主动请缨,一方面朝廷根本就没向他这个下野的大将军通报战情,另一方面自家的事情也多,若是赵雯生产的时候自己不在身边,这个爹当的都不踏实。
10…61 卫道士
这些天来刘子光表面上忙和金陵书院的事情,其实在安排自己在京城一带的产业北迁。红衫军在北京扎住了脚跟,扎木和也在蒙古草原上弄出了名堂,现在北方才是自己稳固的后方。
首先是红衫军的亲眷,这些人要慢慢的转移,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刘子光采用的是偷梁换柱的做法,迁来一些妇孺顶替红衫军的家眷,然后分成小股离开京城赶赴上海,在吴淞码头和北上的军事物资一起乘船前往北京和家人会合。
再就是京城的各种研究机构和教学机关,他们虽然是在刘子光控制下,但毕竟是朝廷的产业不好公然转移,只能采取复制的办法,将技术资料、各种图纸重新誊抄绘制,原件留下,备份悄悄送往北方,机器设备比较麻烦,尤其是一些母机,造价极其昂贵,哪有轻易复制的可能,只好伪造出报废的假象,在工部的名册上注销掉,再化整为零偷运出去。
京师理工大学堂的教授,工部制造司的技术官员,被刘子光利用职权调去了北方一部分,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都是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有他们在,北方的工业体系就能很快建立起来。
再有就是刘子光名下的各种民间产业了,大到造船厂、机器厂、炼铁厂、小到烟草作坊、罐头公司、造纸厂、火柴厂,统统在北方京津一带开设分厂,扩大经营,这是企业的正常扩展行为,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不怕别人猜忌。
刘子光又将大股资金转移,在河北开滦购买了煤矿,在承德收购了铜矿,还把建造京津铁路的标给拿下了,为了开矿山,修铁路,又在江南招募了大批技术工人北上,这一切都是为了夯实基础,形成和南方对抗的实力。
早在去年初,旅宋国的摄政王赵婧就给刘子光提过让他反明自成一派的建议,但是刘子光一直虚以委蛇,并未真正把这个念头放在心上,他不是野心家,没有做皇帝的欲望,只要大明兴旺,自家富足安康就满足了,可是现如今情况有所改变,随着朱由校的年龄越来越大,朱家人的遗传基因也开始显现,多疑、善变、双重性格、这都让刘子光忧虑,朱由校是自己的挚友,又是小舅子,和他翻脸绝对是刘子光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可是形势在变化,自己也不得不变化,几个月前仅仅为了刘猡猡的生辰八字,朱由校就准备大开杀戒,虽然后来事情被太后压了下去,皇上也表示了悔意,并且任由自己扫平了东厂,但是不信任的种子已经在刘子光心中种下。
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家的人很难找的到几个有良心的,自古以来皇子之间的斗争就不鲜见,历朝历代都会有不少皇子死于夺嫡之争,前朝就不提了,光是大明朝就闹了两次了,永乐爷发动靖难之役夺了建文侄子的皇位,这是成功的一例,还有就是去年江西宁王造反之事,叔父造侄子的反不算什么,就是父子相残,兄弟刀兵相见的事情也是正常的,谁叫他们是皇家的人呢。
所以和朱由校谈感情是很不明智的一件事情,朱由校这个孩子自幼生活在怀疑和恐惧之中,年纪小小就整天伪装,将真实心情压抑着,久而久之形成了这种双重性格,即使刘子光对他们朱家再忠心,建立的功勋再大,但只要稍微一不留神,就会导致猜忌,猜忌无法化解时,就会转变成刀兵相见。
所以刘子光做了两手准备,一边缓和关系,在刚建了大功的时候急流勇退,将唾手可得的俘虏清帝的功劳拱手送给别人,自己主动交出兵权回家赋闲,以化解皇上的猜忌,一方面又转移财产人员,在北方夯实基础,随时做好应变的准备。
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刘子光是不会反的,但是事情逼到眼前,危及到他和他家人的安全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战斗。
西部虽然吃了败仗,但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相信袁崇焕重新振作之后,一定能找回这个场子,所以刘子光并未太挂心战局,反而趁这个机会去改良教育制度,成立金陵女院的想法是铁血社那个女孩子给他的灵感,与其让女孩子女扮男装上学,为何不能堂堂正正开个女子学院呢,可是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居然被人搅黄了,对方还不是什么有力人士,而是京城一帮食古不化的老东西。
刘子光有气撒不出,派兵镇压有点小题大做,亲自出马更掉身份,可是不闻不问更不是办法,眼见金陵女院就要胎死腹中了,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人,只要此人出马,定然万事无忧。
金陵女院开学的日子定在十一月中旬,届时会有不少达官贵人前来捧场,也会有很多女学生前来入学,周围书院的学生们更是会自发的跑来捧场,能看见大批美女的机会可不多见,除了清明使节的踏春也就是这次女院开学的日子了。
那帮老顽固自然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们更加兴奋,纠集了大批人员堵在金陵书院的门口打算闹出点更大的乱子,一帮老头子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席地而坐拦住所有的车马,声称要以死抗争女院的成立。
其实这帮人才不会真死,他们只是一群失意的老家伙,在官场上退下来倍感寂寞的人和多年不中的老秀才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目光和赞誉,渴望处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中,这次女院成立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包子,他们自然会抓住这个露脸的机会不放。
他们本以为经过这几天的示威活动,全京城的女子都会屈服,不敢来金陵女院报到,哪知道还真有人干冒天下之大不韪前来。
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