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50章

黄巾张狂-第50章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步,疲敌。

青州黄巾军千里远来,意在救援“卜己”黄巾军。鲍信利用他在兖州的威信,鼓动了周围数家地方豪强,出兵对青州黄巾军进行骚扰。这样一来,就必然大大降低了青州黄巾军的行军速度。

第二步,诱敌。

青州黄巾军被不断袭扰,必然会谋求反击。意在尽快与“卜己”黄巾军汇合的青州黄巾军,不太可能采用围攻坞堡的方法。这样做的话,太花时间了。

所以,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集结军中的一些剽捷敏锐之士,对来犯的敌人,予以迎头痛击。只要将来犯之敌打得狠了,以后自然就没有几个豪强,敢再来捋虎须。

面对青州黄巾军可能集结的反击之军,陈宫利用已有的信息,反复推测青州黄巾军的可能前进线路,敲定了三处可以有效伏兵的地形区。

如果一切顺利的的话,鲍信派出的诱敌部队,将成功的把青州黄巾军的反击部队,引诱出来。然后,兖州州师可以趁机发动伏兵,将黄巾军反击部队吃掉或者驱散,从而完成第二步行动。

对于这一步,陈宫直言,只有六成把握。若是青州黄巾军的行军路线没有料对,或是黄巾军斥候机灵,探破了兖州军的埋伏,则这一计策,就只能落空。

所以,当鲍信和陈宫发现,黄巾军的反应,居然与预料一模一样,心中的欣喜,真是无以加复。若非如此,将诈败变成真败的鲍韬,也不会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就被鲍信放过。

至少,他得挨上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而那些从森林中溃逃的黄巾军,只要他们无法在第三步计策发动之前,提前回到黄巾军阵营中,就无关大局。

鲍信现在所进行的行军,就是陈宫所献计策的第三步:

——破敌!

青州黄巾军既然派出了反击部队,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额外的提防。当这些黄巾军完全放松之时,鲍信率领汉军主力一千二百精兵,从反击部队的出发处,杀入黄巾军中,必然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效果!

在这种被奇袭的情况下,除非这支青州黄巾军训练有素,才可能及时的将部队整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抵抗。但是,就凭着这些天,鲍信和陈宫的试探和查看来说,青州黄巾军的组织水平,即使不是乌合之众,也离此不远。

林间小路,行军虽然不是很方便。但是,对全是由训练有素的战兵,组成的兖州州师来说,这样程度的道路,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奇袭行军要求。

当第一个兖州郡国兵,出现在正在重新整顿行军次序的黄巾军面前时,最后一个兖州兵,也只距离黄巾军不过三百多步。

还处于战后的混乱中的黄巾军,并没有在意突然出现的汉军。在他们的心中,还残留着刚才,大队黄巾军追击敌人的印象。出现的汉军,大概也就是被杀散的游兵散勇,慌不择路的逃过来的。

直到出现的汉军达到数十人,前锋都已经从小丘上冲入人群,大肆砍杀,这些反应迟钝的黄巾军,才如梦初醒,撕心裂肺的惨叫着,向四面八方奔逃而去。

一些自负有勇力的黄巾军战兵,一时还不慌乱,拿起兵器,想要杀退敌人。然而,这些可怜的战兵,却不知道,他们面临的敌人,是从兖州州师三千六百人中挑选出来,作为“陷阵士”的存在。

只见带头冲锋的侯成,左手钩镶一架一扭,锁住了两名黄巾军的武器,右手环首刀连劈三刀,将这两个勇敢(鲁莽?)的黄巾军战士,斩得浑身是血。

紧接着,侯成飞起一脚,将还站立不倒的那名黄巾军伤兵踹倒在地上,也不追杀,大叫一声,再一次向前方冲去。

——上司鲍都尉亲自在后面督战,事先已经下了严令,未有号令之前,只能向前,不得向后,违者立斩!

——侯成敢于不把军候鲍韬当一回事,却绝对不敢违背都尉鲍信的命令!

“杀呀!”

侯成手起刀落,又连斩了两人,对手下的精锐大声的激励着。那些精挑细选出来的陷阵士,见到身为屯长(升官了?)的侯成,作战如此勇猛,一个个士气高涨,如同砍瓜切菜般的屠杀着意图抵抗的黄巾军。

虽然黄巾军人多,却完全处于下风,被这些悍卒一冲,抵抗纷纷土崩瓦解。人数达到数百的黄巾军,短短一瞬间,就被少于自身的汉军击溃,向着多个方向发生了溃败!

“跟上!跟上!盯住蛾贼的队伍!不能让蛾贼有喘息之力!”

鲍信虽然没有亲自在第一线搏杀,却也不轻松。他一反平时温文儒雅的名士风范,扯着喉咙大叫着,指挥手下的战士,快速补充到前线,好追在崩溃的黄巾军屁股后面,不让这些败兵有重新整合的机会。并顺势将这些败兵作为工具,冲垮后方未败的黄巾军。

“挡我者死!”

侯成一刀劈出,被敌人架住,左手钩镶自下向上用力一撩,狠狠的打在对手的下巴上。趁着敌人被击晕的空隙,右手刀轻轻一挥,就割破了对手的颈部大动脉。

作战到如今,侯成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手上的人命,至少有十几条。他停下脚步,喘了口气,将手中满是缺口的环首刀随手一扔,从地上捡起一柄完好的大刀,不紧不慢的跟在一只黄巾军败兵之后,一边前进,一边恢复体力。

在战场上,即使是身怀“战炁”的强者,也必须注意保持自己的体力。如果自恃勇武,一个劲的向前冲,这样的人,很难在战场上活得太久。不说双拳难敌四手,光是当自身的体力不足时,敌人的刀剑,就足以要了他的命。

所以,侯成平时,若非必要,绝不逞强。

好在,他不是一个人战斗。在侯成慢慢行走恢复体力的时候,其他的“陷阵士”们,也以五人为一组,对黄巾军保持着压力。

偶尔有勇敢的黄巾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进行反击。可是以一敌五,面对的又是精锐悍卒,其下场,与那些扑火的飞蛾,也没什么两样。

陈宫得意的看着汉军,将黄巾军的行军队伍,从中间截断为两截。他站在小丘的高处,远远的眺望了一下周围,估计了一下局势,来到鲍信面前,喊道:

“鲍都尉!宫刚才眺望远方,见‘蛾贼’帅旗在西方,可速击之!慢则生变!”

经此一计,鲍信对陈宫的智略,已经颇为佩服。见陈宫如此说明,鲍信果断下令:

“鲍军候!你率领本部,向东衔尾追杀‘蛾贼’,不求杀伤,但求驱赶!”

鲍韬不敢怠慢,大声应诺,转身扶了扶自己的头盔,大叫一声:“跟我来!”,带着本部两百多人,自去追击溃兵。

鲍信接着下令:

“全军听令,随本将向西追击,直取‘蛾贼’贼帅,共建大功!”

“诺!”

跟在鲍信身边的几个传令兵纷纷离开,去执行上官的命令。近千人的汉军,聚集在混乱拥挤的黄巾军身后,不紧不慢的将最后一排黄巾军斩杀,压迫得黄巾军士卒,还未接战,就已经被败兵冲乱了阵脚。

与此同时,远在一里多以外的黄巾军大帅管亥,却还不知道汉军的奇袭。

第71节管亥展勇武

与此同时,远在一里多以外的黄巾军大帅管亥,却还不知道汉军的奇袭。

俗话说,人上一万,无边无沿。黄巾军这一万多人的大军,如一条长蛇,蜿蜒在丘陵密林间穿行的大道上,足足拉开了六、七里的长度。

虽然为了加快行军速度,青州黄巾军算得上是轻装上阵。可是随行的辎重车辆,也依然不下两千辆。

这是必须的。没有这些辎重车辆所运送的补给,黄巾军战士们,就连饭都吃不到了。

管亥此时,正走在一排辎重车队之间。为了保护辎重粮草,他将辎重车队放在黄巾军队列的中间。

突然间,管亥停下脚步,听着后方传来的阵阵嘈杂,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个张绕,到底在搞什么?

然后,管亥的眼角一跳,发现了一个极其令他诧异的现象。

红色!

一抹火红色,从被小丘阻挡住的队伍处延伸出来!

黄巾军崇尚土德,故此人人头裹黄巾。

汉室崇尚火德,故此无论是衣甲还是旌旗,都以火红为主色调!

——汉军!是正规的汉军!

“黄巾力士!结阵!”

“黄巾力士”,是对黄巾军骨干的一种称谓,就好像后世的“干部”。管亥全军一万多人,可以被称为“黄巾力士”的骨干,也不过千人左右。

不得不说,管亥此人的兵法,当真不算高明。在这个突然遭到奇袭,后军陷入混乱的时刻,管亥没有抓紧时间,将全军组织起来,列阵反击,反而只是亲自带着数百名,仓促集结起来的黄巾军战士,向着汉军发起了反冲锋!

“杀啊!活捉管亥!”

“让开!让开!管帅在此!快让开!”

一红一黄两只军队,在排除了四周的乱兵阻挠之后,终于面对面的碰在一起,短兵相接!

楼异手中挥舞着两只短戟,带头冲锋,第一个与汉军交上了手。

别看他在臧霸手下,也就是一招了账的角色。如今对上汉军,楼异终于可以大展威风了。

身上“战炁”一闪,楼异的戟又快又准,在对面的汉军还没来得及举刀格挡之前,已经刺到了对手的胸口。

那汉军大叫一声,弃了兵器,条件反射般的双手握住楼异的短戟,拼命的向外拔。刚才的这一击,如果不是被汉军身上的皮甲挡了一下,足以让这个汉军当场没了性命。

楼异的短戟被握住,却毫不惊惶。他脚下飞起,正中汉军战士的裆部。然后,趁汉军战士遭到重击,反应停滞的间隙,另一手短戟一抹,戟刃飞过对手的喉头,将这个勇猛顽强的对手,彻底了结了。

汉军仆倒一人。

发现同伴被虐杀,几个汉军对视了一眼,非常有默契的一拥而上。楼异怡然不惧,面对两、三个汉军联手进攻,手中短戟运用如飞,格斗间,丝毫不落下风。不时间楼异身上“战炁”一闪,还能在对手身上撕开一道伤口。

战了片刻,楼异抓住对手的一个破绽,戟刃一割,切在一个汉军的手臂上。那汉军闷哼一声,无力再战,在同伴的掩护下,抽身向后退去。

楼异正要趁机追杀,冷不防从身侧劈出一刀,直奔楼异的腰间。若不是楼异躲闪得快,这一刀,不但会劈开他身上的轻甲,还必然能好好的给楼异放放血!

楼异吃惊之余,扫过周边的形式,却发现大事不妙!

来袭的汉军,前锋尽是精锐悍勇之士。他们不但个人战技出众,在经过数月的训练之后,对于相互间的配合,也已经相当熟悉。

管亥带领的黄巾军,在个人武技上逊色一筹,在相互配合上也大为逊色,如何挡得住士气更加高昂的汉军?

结果,楼异虽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却一不小心,陷入了汉军的半包围之中!

发现这样的情况,楼异胆气大消,双戟也挥舞得慢了一截。他的对手看出便宜,刀剑并举,一下子将场上的形式翻转过来。

眼看着汉军气势如虹,将己方打得节节败退,连身边的几个小帅,都先后受伤。作为一军之首,青州黄巾军的大渠帅,管亥已经无法再呆在后阵指挥了。

他匆匆的对一个手下吩咐了一句,一挥手中重达四十斤的长柄大刀,大吼一声,冲进了战圈。

兖州州师中,认识管亥的人,如同凤毛麟角。管亥这次反击,来的仓促,自然也不可能打起帅旗。前排鏖战的“陷阵士”,突然见到一个九尺大汉,挥刀冲出来,虽然吓了一跳,但是见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