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08章

黄巾张狂-第208章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外人的眼光来看,这多半意味着,前将军董卓的上表,是得到了大将军暗中同意的。宦官一系更是直接认为,董卓是投靠了大将军何进,甘愿成为何进的爪牙,充当反对宦官的急先锋。

为了此事,在大将军府担任主簿的陈琳,特地郑重的写了一封谏书,递给大将军何进,劝说何进让董卓退兵。陈琳在谏书里这样写道:

“《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大将军你的威势已经是天下无人可比了。想要收拾宦官,直接下一道命令就可以了。如果让董卓等外地的郡国兵进入雒阳,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谁的兵多将广,谁就有发言权了。说不得这样就变成授人以柄,会引发极为可怕的动乱!

陈琳的文笔,那是没的说。陈琳的道理,那也绝对不会错。就连与大将军何进关系向来不是太密切的典军校尉曹操,也背着好友袁绍,私下里求见大将军。劝说何进放弃引外兵入京的想法。事后,陈琳有感于曹操和自己见解相近,秘密的记载下这件事,道:

“曹公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只是,不管是陈琳也好,曹操也好,都无法说服大将军正式下令。让董卓统军返回驻地。对于大将军的这个奇怪举动,整个大将军府的吏员都是一头雾水。反而是身为司隶校尉的袁绍,将其间的内情了解到了。

原来,大将军何进之所以没有下令,让董卓停步,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命令不了董卓,也就不去丢这个脸了。

要知道,那个董胖子。可是敢于自恃兵权,直接推诿汉灵帝给他的诏书的。连汉灵帝都敢不理会的人。何进在自我感觉里,更是没有把握命令他。

万一下达了命令,那个董胖子又不肯执行,未免会降低大将军的威势

而且,董卓这样大张旗鼓的上路,从表面上看。对宦官们的威慑力,可比丁原、桥瑁、王匡等人强大得多了!

但是,大将军何进对董卓的行为,可是极为恼火的。董卓的行径,几近叛逆。如果不是某个暗中的原因。何进其实很想命令同样驻守在西边,防卫羌人叛军的当世第一名将皇甫嵩,从背后掩杀,阵斩董卓此僚!

可何进偏偏从可靠的渠道得知,董卓率军东进,并非违背军令。

前将军董卓之所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率领大军东进,却又是因为董卓的手中,的的确确有一份出自大将军府的调兵文书!

若是没有这份出自大将军府的调兵文书,驻守潼关要塞的汉军守关校尉,也不会允许董卓的大军通过。然而何进却清清楚楚的记得,自己绝对没有下达过让董卓出兵的命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何进的第一反应,是大将军府里有内奸。

可是,在想过一遍大将军府里的属吏名单以后,何进不得不放弃了调查内奸的想法。因为,整个大将军府的属吏,有近一半都是党人。如果想要调查是谁假造了董卓手上的调兵文书,除非将这些党人先统统的清理光。否则,何进相信,这件事是不会有结果的!

两件事放在一起,相比之下,大将军还是更加重视幕府内有人伪造文书之事。至于董卓?何进还想冷眼旁观一下,这厮的幕后,到底是受到谁的支持?

董卓的行军速度,不算快也不算慢。七月初,他的前锋部队,已经到达了弘农郡的渑池。这时候,无论是在这场中朝纷争里保持中立的外朝官,还是大将军何进本人,都无法继续坐视董卓的前进了。

于是,经过一次紧急的重臣磋商,由太傅袁隗提名素有胆略的“谏议大夫”种邵,受命持节前往渑池,阻止董卓军前进。

渑池之名来源于古水池名,本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一种水虫)而得名。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赵会盟于此。秦王在此地会见赵王,由此发生了蔺相如“令秦王击缶”的故事。

种邵字申甫,向来以刚直敢言闻名于朝野。面对董卓麾下的百战精兵,种邵毫无惧色,持节当路而立,对着迎上前来的董卓军骑士大声呵斥:

“天使在此!尔等还不下马!”

这里的“天使”,可不是西方神话里的长翅膀鸟人,而是“天子使臣”的简略。

当时,汉家的威势未曾衰减,普天之下,依然奉刘氏为天下唯一的皇帝。董卓所部,虽然被董卓统御多年,近似于董卓的私兵,可毕竟还是奉汉家天子为主君。见到种邵大义凌然的模样,又抬出天子的名头,那些在血腥沙场里滚出来的老卒,一时间,居然个个变得唯唯诺诺,不敢抗辩。

见到天子的名头好用,种邵胆气更壮。他将手中的节杖高高举起,缓步踏前,慷慨激昂的大声呵斥道:

“奉天子节,巡守四方!尔等非诏,不得进军!”

董卓的部队,凶悍归凶悍,却依然对汉家天子充满了敬畏。眼见那天子使臣大踏步的闯入军伍,对面的军士不但不敢顶撞天使,反而一个个乖乖的让开大道。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头,突然之间,种邵所过之处,军士竟然跪伏一片!

而且,有一点让人感到特别意外的是,军中的那些蛮族,像羌人、氐人、杂胡之流,在面对大汉天子节杖的时候,心中的敬畏感,明显要比汉人士卒要强得多。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这些蛮族士卒的头,都快垂到地下去了

——天子之威,一至于此!

看到这一幕的李儒,小声的劝岳父说道:

“大人现在不可顶撞天使。我军不妨先驻扎在渑池,静观朝廷的变化”

听到女婿的建言,董卓深以为然。这个时候,他不由得想起远在美稷的张狂来。

——那个小子,似乎对这些事情,都早就料到了?

董卓会在这一刻想到张狂,其实非常正常。因为,此刻他的手中,正握着一张纸。纸上面的文字,便是张狂写来提醒董卓,应该将白波谷的南堡和东堡“还给”太行军了。

虽然张狂没有在信件中直说,如果董卓不还,会有什么后果。可是,只要不是傻子,谁还能看不出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股子威胁呢?

不还地,就开战!

仅此而已。

只能说,张狂所挑选的这个机会,极为适宜。早一些或晚一些,董卓都有底气对张狂的威胁置之不理。

偏偏在此时,正是董卓试图插手朝廷大事的关键时刻。无暇分心的董卓,面对张狂隐隐的威胁,还真不适宜与他撕破脸来。

“看来,真要便宜这小子了”

董卓并不是一个输不起的人。在仕途上,他所经历的起起落落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对着女婿李儒苦笑一声,董卓下令:

“让牛校尉撤出白波谷。不过,在撤走之前,给吾把钱粮清理一遍!”

牛辅在河东,主要就是为了收刮钱粮,才会与白波谷势力发生冲突。如今既然要舍弃白波谷,以他的性子,想必会将控制区的那些豪强地主,收刮的很干净?

至于那些被收刮一空的“灾民”?

当然要留给张狂那个臭小子去处理了。董卓军行事,向来都是“管杀不管埋”的!(未完待续。。)

ps:给各位书友拜个晚年。过年期间,真的没有心思去写书,在这里,给各位一直支持的书友道个歉。

从今天开始,更新将恢复正常,而本卷的大**也即将到来。所谓的连环计,绝对与王允董卓吕布什么的无关。这是我的独家假设,也算是我在本书中的得意之笔。相信能够给各位书友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

第46节汉宫现连环【四】

随着刚直的种邵持节呵斥,董卓部终于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但是,他们也没有就此返回的驱使,而是在董卓的统御下,干脆的驻扎在弘农郡渑池,就地观望朝中的局面。

暂时没有了董卓的火上浇油,雒阳城内的紧张气氛,算是稍稍放松了一点点。只是,到了目前这个局面,朝廷里的明眼人都知道,大将军与十常侍之间的权柄争夺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马上就要得出最后的结果了!

有九成的朝臣都认为,兵权在握的大将军,很快将赢得这场看不见刀光的战争。不少官吏暗中开始摩拳擦掌,只待宦官们被大将军从宫中赶出来,立刻开始痛打落水狗。这样的行径,不但可以让他们捞到不少财货,还可以在天下士人心里,落下一个好名声,简直是一举两得。

面对大将军何进高高扬起的屠刀,不少的宦官这一次是真的被吓破了胆。最近的几次十常侍聚会时,都有人说起,当初就不应当坐视蹇硕与何进的争斗。如果当时大家能够助蹇硕一臂之力,现在也不会出现这样恶劣的局面!

然而,这些话也只能是牢骚话,对当前的形势一点儿帮助都没有。最后,还是以擅长揣摩人心著称的中常侍张让提议,既然现在大家都是砧板上的肉了,不如直接去大将军府上登门拜访,问一问大将军到底想要什么?

“难道你就不怕,何屠夫趁机一锅子把咱们都端了?”

对何进意见最大的中常侍夏恽,悠悠的问了一句,让其他中常侍都心中一惊。

“别的咱不知道。要说大将军想要将咱们一股脑儿全杀光了,咱倒是肯定,大将军不会这么做。”

“老张。你又不是姓何的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能肯定姓何的就没有杀人的心思呢?”

中常侍赵忠问道。在一群惶惶不安的阉人当中,赵忠算是比较有胆色的一个。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大将军掌握台阁,现在的廷尉1也是他的人。他要想真动手的话,只要让廷尉拘捕咱们,咱们还能逃得了么?就算不动用廷尉。大家想一想,现在的司隶校尉又是谁?”

众人沉默不语。

这就是宦官的悲哀。若是手中没有兵权,背后没有天子撑腰,宦官们即使只是正面对上一般的朝臣,也天然的居于下风。从这个角度来看,何进到现在,还没有放任司隶校尉袁绍这只疯狗胡来,的确是很有耐性的了。

“好了,别多想了!咱今天就舍弃这张老脸。去求一求咱的儿媳妇。咱就不相信,咱儿媳妇这个何家的女儿,连他的公公都保不住!”

张让的养子,娶了何太后的妹妹,也就是何进的异母妹为妻。这层亲戚关系,也是张让在其他中常侍面前,比较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有了张让儿媳妇这层关系的保障,感觉走投无路的十常侍们。终于决定,集体登门拜访大将军。当面祈求大将军高抬贵手。于是在七月底,以十常侍为首,后面跟随着数十名小黄门的宦官队伍,浩浩荡荡的登上了大将军府的大门。

这一现象,让不明就里的雒阳市民,还以为天子幸驾大将军府了呢!

“大将军。咱等不才,不知道哪里触怒了大将军,还请大将军明示,咱们好改啊?”

大将军何进面对这一大帮子低眉顺眼、慈眉善目的宦官,心中的决断。略略有所松动。真要说起来,他与这些宦官中的不少人,都是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闻讯特地赶来的车骑将军何苗,也开口劝说兄长:

“有话好好说嘛!你看老郭【郭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