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58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58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吓得连昨夜百度了半天,准备今天戏虐这些npc的重要节目也不敢用了,草草的说了几句,立刻散朝,转身就跑。当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落荒而逃。
    刘吉善的“天舞宝轮”被“ae”打败了,顺带着波及到了杨改革这个皇帝,杨改革居然都施展自己的招数,立刻结束早朝,结束这“圣斗士”大混战。为了地球的安全,世界的和平,不能让这样多人同时使用的“ae”完全爆出来。
    出了太和门的大殿,杨改革心中才平静下来。思索着,今日早朝的得失,刘吉善的战斗力够强劲,群攻招数频,就单体攻击和防御力来说,已经到了极限,单个“圣斗士”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但是遭遇了不要脸的“ae”打法,也落得一个战败的结果,顺带波及到自己,当然如果自己不支持刘吉善,对自己没一点影响,但是杨改革必须支持刘吉善,否则,刘吉善被“ae”轰杀了,自己就没人和群臣战斗了。
    当然,战斗还没有结束,刘吉善虽然战败,但是虽败犹荣,败在神也惧怕招式下,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完全可以收拾收拾再来。
    嗯下回,要和那些大臣签一个《禁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ae”的公约》。不然老是用这种耍痞,作弊的方法,战斗就没有什么看头了。
    思索着,找皇后玩一会去,然后睡一会,下午去孙师傅那里,培养枪杆子
    那群大臣,见皇帝走了,这早朝也就散了,还跪在地上就没什么意思了。三三俩俩的出了太和门大殿。
    有的还顺带拿了一支笔回家。准备看看,研究一下这个笔到底能不能用。
    今日在早朝上,虽然同大家一同使用了禁招“ae”,但很多人也都是被胁迫的,自己的那一伙跪了几个,自己不跪,日后如何相处?所以,也就被胁迫的使用“ae”。但是,事情明显没完。这笔,到底能不能用,会不会推广,还没个定数。看来,得回去研究研究这竹管笔了。很多时候,不能义气用事,事情,还要靠道理,靠效果才有用,光是凭着一张嘴说,是没有什么用的,皇帝也不是傻子,惹火了他,配到外地去,得不偿失啊!
    很多人存了心思,偷偷的拿了一支笔回家研究去了,有的则是思索着,又细细看了那笔一回,记下那笔的特征,估摸着,偷偷顺带一只不好意思,准备回家了找下人做一只,看看到底效果如何。
    这刘吉善的话也没说错,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位圣人说过只能用毛笔的,蘸墨成字就是笔,毛笔写得字,那竹管笔照样能写字,为什么就用不的?想当年,孔圣人还用竹子当纸写字呢,也没见现在谁还在竹子上写字。可见,这东西,从来就不是注定该用毛笔写字,何况,那竹笔写的字,字迹细小,也算工整,当真能节约用纸,何况改用小字书写,基本已成定局,那竹管笔,也就不见得上不得台面了。这该站在那边,帮那边说话,还得悠着点啊!
    刘吉善一个人还是信心爆棚的站在一边,看着一些同事拿笔回去,琢磨的琢磨,嘴角不免带起一丝微笑。
    下了朝,杨改革忙自己的去了。
    整个京城却有点不寻常,木匠不够用啊!全京城的木匠都开动起来,制作这竹管笔,笔身是竹管,笔尖纤细,带有耳舌,圆滑得很,最奇特的是笔尖中间有缝,供墨水流出,可以持续写字。
    这竹管笔的产量,一下子从几支,暴增到几百支,几千支。虽然这还没定性用不用竹管笔,但是对于竹管笔的关注,已经让它名声大涨。
    为啥要制作这笔?原因还不是很简单,要在朝堂上争个胜负,你不把这东西研究透,如何战胜对手?研究透,如何不制作几支看看效果到底如何?到时候该站在那边,帮那边说话,心中才有数不是。
    这个被关注的效果,是准备推广竹管笔(钢笔)的杨改革没想到的。
    这件事,也就成了京城里的怪谈,京城里的人都议论纷纷,讨论着皇帝的奇怪的想法。看来,这朱家的子孙,个个都是独立特行的人物啊!
    
    太阳依然升起,一天又过去了。
    崇祯元年的三月初四。
    杨改革上午完善了一下上次百度回来的利器,下午就准备出宫,去看看玻璃弄得如何了,想起那小娘子的滑嫩小手,杨改革就觉得这小手一直在朝自己招手。
    照样,一身巾服大帽。带着王承恩这个管家就出宫了。当然,跟班,保镖什么的肯定少不了的。
    本来是直奔琉璃厂去的。
    路上杨改革瞧着街坊热闹,一不小心,转入一街巷,偏离了去琉璃厂那固定的线路。这让负责保卫的人急出一身的冷汗。
    这街巷里很是热闹。酒楼,布店,药铺,都有,卖包子,看相的,说书,杂耍摆摊的的也有。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由于临近恩科,又是士子们聚聚的地方,所以,一些和杨改革差不多打扮的人也比较多,头戴大帽,身穿巾服,只是颜色不一,有偏蓝,有偏绿,有偏棕色,唯独没有黄色。
    杨改革也是兴奋,有幸来这明朝古香古色的街道逛一番,也不枉来这明朝一番。到这里里看看,在这里摸摸,还买了几个包子准备吃一吃,看明朝的后世的有什么区别,骇得王承恩连忙抢过,亲自试吃一番,虽然包子没毒,但是也不准备给皇帝吃,眼巴巴的,可怜的看着皇帝,好似再说皇帝不要在外面吃东西,由于吃的太急,噎着了,脖子一伸一伸的。杨改革看着王承恩这样一幅模样,只好笑笑,表示不吃了。
    一个大大的“茶”字,被一根竹竿挑起来,飘荡在空中,远近都看得到。杨改革觉得有意思,准备去看看。又见很多和自己穿差不多的士子都往哪个茶楼的赶,杨改革也来了兴趣了。一定要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王承恩也是大急。连忙招呼后面的“保安”,叫他到前面去开道。当然,肯定不能坏了皇帝的兴致。
    上了二楼。
    “保安们”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居然准备好了一处好地方。
    临街,有窗户,在大厅的一角,用屏风隔开了的“包厢”。既可以听见外面士子们的高声谈论,又可以阻隔视线,这些“保安”,是下来些心思的,至于用的什么手段,杨改革也就没那个心思追究了。
    一些士子对于这样霸道的行为虽然表示有意见,但是一看别人管家,奴仆,家丁样样齐全,而且似乎很有势力的样子,也就装作没看到。这京城里,别的不多,就是官多,你惹不起的人,数学不好的人还算不过来呢。
    杨改革坐定下来,王承恩站在一边,两个跟班站在稍远一点,靠“门”了,再外面一点,就是“保安”的位置了。
正文 第七十五章 茶楼
    '''cp
:146
h:188
a:1
u:。jpg'''(图为明朝巾服大帽,仔细看看,肯定会觉得惊奇。)
    “各位仁兄,请安静,请安静,且听我叶自根一言,今日咱们齐聚雅阁楼,所论之事,就是昨日早朝上的一桩奇事。”
    这位说话的书生声音很洪亮,杨改革透过屏风的细缝看过去,约莫三十来岁,和自己一样,巾服大帽。从衣料上看,普通一般,浆洗很多次了,不似大富人家,在这里聚集一些读书人的,一般都是全国各地来的考生,等待今年的恩科,都是有功名的,一般都是举人,所以,那种寒酸的穷秀才模样的人,倒没有看到,中了举人,就是官了,家里再不富裕也不至于穷酸。但是常年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
    此人不过三十来岁的样子,这个年纪,在众多的读书人当中,当真不算年纪大,想想,中举就可以做官,可以做个**品没问题,甚至是知县,那就是七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三十来岁做到这个官,相当的年轻了。古语说:三十老名经,五十少进士可不是白叫的。
    另外一人附和道:“正是,听别人说,昨日朝上生了一件奇事,本来,我等学子临近考试,应该在家中温习功课,不该在外流连,荒废了功课,奈何,这件事,实在和我们读书人的关系颇大,所以,不得不召集大家来论一论”
    另外一个人接腔道:“,xx兄,快说什么事吧,不要老是这样吊我等胃口”
    下面一阵热闹,都叫着快点把这个消息公布出来,关心朝堂上的动静,也算是提前接触政治了,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因为现在这些人,已经可以做官了。
    其中一人接口道:“自根兄,可是说这‘竹管笔’?”这位的消息挺灵通的。
    那个自称叶自根的人道:“这位仁兄,果然是消息灵通,确实不错,正是这‘竹管笔’,这可是件大事,有可能改变我朝天下读书人的书写工具和习惯,故此,顾不得打搅各位在家中学习了。也要把各位请来议上一议了”
    众人一听是什么“竹管笔”,都热闹的议论起来,想看看什么叫“竹管笔”,号称改变天下读书人的书写工具和习惯,这牛B,吹的不是一般大。
    “大家且安静安静,我这里有一些自行制作的‘竹管笔’,是根据朝堂之上大人所见自行削制的,各位请看一看”这位自称叶自根的人把一些“竹管笔”分给众学子。
    
    杨改革在包厢里听得津津有味。这个比听那些大臣和太监们的说话可有意思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一桌子的菜。
    看着这些菜,烹制的还算精良,杨改革准备夹点试下味道。王承恩见皇帝想夹菜,立刻在一旁代劳,率先夹了一些在一个碗了,然后递给一边的跟班,这个跟班就吃了起来。确认没有问题,王承恩又才夹一些到崇祯的碗里。
    杨改革对王承恩的安全意识,表示一百二十个佩服。连外出,都要带一个试吃的人,这个,实在是太“气派”了。杨改革也不准备说王承恩什么,自己是皇帝,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问题,还是有这样一个人把关比较好。
    夹了几口,觉得味道比宫里面的好得多。
    
    边吃,边听外面的议论。
    只听见外面高声议论道。
    
    “自根兄,此物当真是神奇,能自行流墨,持续写字,写的字却是细小,字迹也清晰,自根兄,那里找来的好东西,这可是比用毛笔练字节约多了啊!想这笔再早出一些时间,当年我练字也不会如此费力了,唉。此物实乃贫困之家学子的天赐宝物啊!”这个人可能也是贫寒之家考出来的,所以,对这种笔深有感触。想当年,恐怕为了练字,也没少费力,费心思,家里,肯定也是为了练字伤透了脑筋吧。
    “果然不错,xx兄所言极是,此物写字清晰,能持续写字,费墨极少,费纸也极少,真是好物件”来了一个支持的人。
    
    “,自根兄,请恕我直言,我瞧此物乃竹子削制而成,似乎用不了几天就会磨秃哦,再者,这笔尖如此纤细,一不小心就会折断”说完,这位仁兄有点不好意思的提起了自己手中的“笔”,这支笔的笔尖已经被折断了,纸上面,前面几个字还算工整,后面就有一坨墨水在上面。
    众人出一声叹息,叹息着支笔的命运。
    “徐一范,你这是故意的!”一名学子对这位折断笔的不太感冒,大声的呵斥起来。
    “万户侯,你敢说我是故意的,我”然后两人就骂街起来。当然,文人骂街,威力远不如泼妇。顶多也就是斗嘴的阶段,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