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妾大不如妻 >

第79章

妾大不如妻-第79章

小说: 妾大不如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裳连连摆手道:“书你这不是外道是什么?我和你叔叔不过是在府中的一个院搬到另外一个院里住罢了,算什么迁居呢?书还真当成一会事儿一样!快快把东西收回去吧,你上次送来的东西,你叔叔还说让你来拿了回去呢——实在是太贵重了,我们是不能收下的。一家人,常来走动一下也就是了,礼物之事日后休要再提。”
    说着话,红裳便唤侍书去取冰片儿等物儿。
    红裳现在明白赵书身后的丫头是怎么回事儿了,原来是送给自己的——送个丫头算什么意思,赵书不怕自己疑心其它不敢用她吗?以赵书的心计应该不会这样的蠢事才对,那赵书却硬是如此做了。
    红裳扫了一眼赵书,她十分不解赵书的此举是什么用意儿。
    看那丫头的样儿,应该不只是一个平常的使唤丫头才对——不然赵书也不会拿来献宝;人既然不是一般的人儿,想来赵书所说的一物也是什么平常之物才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九十二章 意何为
    算上这次,先后两次送来礼物,那他所求之事吧?红裳这时想起赵一鸣前些日说过的话,不觉在心中暗笑:就看赵书送礼的心诚不诚了,如果赵书心诚——那他可要吃大亏了,赵一鸣的意思可是礼照收,事儿却不一定会照做。
    赵书听到红裳的话后已经站了起来,躬身施了一礼:“婶娘,难道是侄儿哪里做错了不成?不管是什么东西,也不过是侄儿的一点孝心罢了,哪能让侄儿再带回去呢,不是让侄儿无地自容了吗?侄儿送得东西也算不得金贵,都是市面儿都有的东西;再说,不管是什么东西,也不过是侄儿想对叔叔和婶娘尽尽孝心罢了。”
    赵书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次的礼物还没有送出呢,上次的礼物就要被退回了,那哪能成?礼物送出了好几日了,为什么自己今日一来却说要让自己拿回去呢?难道是不满意自己这次送的东西?
    赵书扫了一眼身后的丫头:难道是婶娘认为我要安一个眼线到她身边吗?
    红裳连连摆手:“书,你先坐下、坐下说话。哪里是你做错了事情?府里多少事儿都是你跑前跑后的,你们叔叔和我虽然回来不过几日,但我们也都看到了眼里,真真是幸亏有你和你们兄弟三人在啊。”
    红裳说到这里着赵书道:“书,真是辛苦你了。说到礼物呢,不是你们叔叔和我不收你的东西,实在是东西太过贵重,我们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套。听婶娘地话,你拿了回去,日后有什么地方用得着,也不用花用银两再去买了。你们叔叔和我这里,有什么事儿你们只管直说,一家人不用这么破费的。你送东西给你们叔叔和我,就是外道了,知道吗?”
    红裳听赵书口口声声“孝心”、“婶娘”,她是满心的不自在——比赵书大不了几岁吧?孝心?红裳每都会起一的鸡叔疙瘩。
    赵书抱了拳,满脸的诚心带着几分焦急色说道:“婶娘明鉴,侄儿没有外道的意思,侄儿也明白叔叔与婶娘是关爱我;正是因为叔叔和婶娘关爱侄儿,侄儿更应该好好在叔叔和婶娘面前尽孝心才对;再加上侄儿有几年不见叔叔了,而婶娘又是第一次见,侄儿愚笨不知道应该怎么尽孝心才好,想来想去只有买些东西稍稍表示一下,让叔叔和婶娘知道侄儿的孝心。婶娘,救您看在侄儿一片孝心上,不要再推辞就收下这些东西吧。
    ”说着话,赵书又拱了拳。
    红微微摇头,又劝赵书把东西拿回去,赵书却怎么也不同意,最后红裳只得罢:“好吧,即是你的孝心,你们叔叔和我都明白,只是不想看你们如此破费罢了。既然如此,那冰片儿这些东西我就做主收下了,你们叔叔回来少不了也要埋怨我的,所以今儿地礼物—”
    赵书这么大地诚意。红裳心道:怎不给人家面呢?那么东西就笑纳了。看赵书地样儿。他就算有什么事儿。今日也不会说地;日后提出来。就按赵一鸣地法做呗——可以做地就帮他。不可以做地就了他。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地。
    红裳很想早早打了赵走:不为别地。只他一口一句孝心。便让红裳怎么也受不了。
    赵书不等红裳说完。急急地说道:“婶娘。上次是侄儿上次地孝心。这次是侄儿这次地孝心。虽然都是侄儿地一片心。但含义还是不同地;这次地礼物是为了恭贺叔叔和婶娘迁居。婶娘还是收下吧。不然侄儿心里也是不安。”
    红裳吃了一口茶后笑道:“瞧你这张嘴儿。左一个心右一个心地。让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面说一面说拿眼看向了那个丫头:“书啊。倒也不是做婶娘地推辞;丫头。婶娘里尽有。我看就不必了吧?”
    收了赵书第一次送地东西。再多收一次也算不得什么吧?红裳心里思量着。随口打趣了赵书一句。暗中却在仔细查看那丫头:收拾地干净利落、神色平静。站在那里也是落落大方——即不倨傲也不谦卑。倒令红裳生出了一丝好感。
    如此丫头。在赵书那里也应该是极得用地吧?巴巴地送到了自己这里来。如果没有什么鬼才怪。红裳又看了一眼那丫头:那丫头不曾看过赵书一眼。似乎赵书对于她来说不过是一个陌生人而。
    难道这个丫头是赵书刚刚买来的不成?红裳心中生起了疑问:新买个丫头送给自己,赵书倒底在打什么主意?
    赵书转头示意那丫头出来给红裳见礼。那丫头上前对着红裳福了一福:“鱼儿见过夫人
    人请安。”语声儿清脆甜美,倒有一副好嗓。
    丫头鱼儿言谈举止也很大方,不见一丝拘束,倒很有些大家之气。红裳有些奇怪鱼儿的出身来历了:是谁调教出来这么出色的丫头呢?
    不过,大气之气再加一副好嗓能有什么用呢?红裳心下嘀咕:自己又不喜欢听小曲儿,也不需要在身边带着大小姐。
    红裳暗暗看了一眼赵书:鱼儿丫头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会引起自己的兴趣或是让自己喜爱。
    红裳轻轻抬了抬手:“不用多礼,起来吧。”然后看向赵书:“书,你看我这屋里的丫头少吗?昨日老太太刚刚赐了一个丫头给我,实在是不缺人用的。这丫头能入了书的眼,想来有些长些的,不如书还是留在自己身边听用吧。”
    赵书欠欠身笑道:“婶娘您还真猜对了,鱼儿丫头是有些长处,应该说是有些本事儿的。说起来也巧,侄儿正愁给叔叔和婶娘备什么礼物时,无意中听人说起了鱼儿这个丫头的不同,这才买下了她来的。鱼儿的本事儿说起还真不小,她不但识得字而且能过目不忘,又精于术算;侄儿当时便想婶娘刚刚接掌府中事务,想来杂务极多,鱼儿的这点本事儿正好得用,便买下她来送于婶娘;婶娘看可还合用吗?”
    红裳听到鱼儿识字会术还真是有些心动,不过赵书送得人——她还真不太放心用。红裳上下打量着鱼儿,随口答了一句:“哦?鱼儿有这些能耐?真真是没有听说过有女会术算的,鱼儿了不起。”这个时代字的女可能不少,但懂术算的可以说是极少极少了。
    鱼儿的神色不见被夸奖后的高兴,也不见平常女惯有的羞涩,她闻言只是欠了欠身答道:“回夫人的话,鱼儿是识得几个字,过目不忘倒也不敢说,只是对于经历过的事情或是见过的东西很难忘记;对于术算,鱼儿也只是略懂皮毛。”
    鱼儿也在暗中打量红,喜欢伺候单身或是非年老的男主,当日如果不是赵书说买她是为了送给她的婶娘,她也不会跟他来。只是见到红裳后,她还是吃了一惊,认为赵书有意骗了她:他的婶娘年纪太小了些吧?那他的叔叔想来也不大了!
    只事情已经如此,鱼儿也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打算如何才能保的自己清白,又能过个平静的日——其它?唉,固有鱼儿所愿,却不是鱼儿能想的了。
    鱼儿对于红裳的印像说不与好,初次只凭她与赵书的谈话,不能断定一个人的品性啊。
    红裳知道古人喜欢谦虚,鱼如此说便等于是直承她的确是有那些能力的。红裳一下沉吟起来:此人留,还是不留呢?
    红裳身边很缺会术算的人:如果有人懂,她教上一教,帐册也就用不着她一个人来看了。只是鱼儿却并不能红裳放心——帐册非是小事儿,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看的。
    赵书看红裳沉吟不语,便在一旁又说道:“鱼儿这丫头的能耐倒底有多大,还要婶娘自己用一用,侄儿也不是很清楚——侄儿也是前日听说后,当面试了试这丫头的能力,昨日刚刚买下的,她倒底是不是真得能帮上忙,侄儿心里也打鼓;如果婶娘看着合意便留下,不合意再打她出府也就是了。”
    鱼儿听到赵书的话后,用眼睛的余光看了他一眼,神色却没有什么变化。其实,鱼儿只这一份沉静就很得红裳赏识了,如果她不是赵书送来的,是红裳自己买的,一定会好好调理她的。
    红裳听到赵书的话,看了他一眼:他这句话说得,太有意思了!
    红裳微微一笑:“书费心了,不瞒你说,我这里还真是缺鱼儿这样的人手;人,婶娘就不同你客套收下了。看得出来,书是真得对你们叔叔及我有十足的孝心啊,对于我们的事情很上心,改日婶娘一定要好好谢谢你才”
    人送来了,话也说到这个份儿上,红裳坚持不收倒显得她小家气:不敢用此人,连留也不敢留吗?留下呗,至于用与不用,那就以后看看再说了——实在信不过的话,再卖了也就是了。
    只是赵书来了两次了,却只送礼说什么孝心,其它一丝意思也不吧,这是什么道理?红裳不相信赵书没有事情,只是会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小心又如此费心呢?
    亲们,继续三更求票!亲们,支持小女人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九十三章 都是橄榄枝儿
    欠身笑道:“侄儿不敢当婶娘的谢字,只要人的孝心尽到了地方,侄儿已经很高兴了。”
    说完赵书转身取了小包裹奉上:“这也是侄儿的一点儿孝心,请婶娘一并收下。”
    红裳连连摆手:“我已经收书不少东西了,岂能再收?这些东西书还是听婶娘的话,带回去吧。”
    赵书笑道:“侄儿手上的东西倒不值几个钱,不过也许对于婶娘有些许用处,书才使人搜集了送来。”
    用处?什么用处?红裳看了看那个小小的包裹:看赵书捧在手里的样儿,也并不重,会是什么呢?我能有什么用?
    红裳闻言看了赵书:“书一说,我真有些好奇了起来。”
    赵书自己打开了包裹:“过是几本书罢了,真不值什么的;不过书想或者叔叔能用得着,才送了过来。”红裳奇怪他送了什么书给赵一鸣,便让侍书取了过来。
    红裳翻了翻册,不禁对于赵书的心机赞叹起来:几本书都是属于杂记一类,记载的全部都一些各地的特产等物——想来赵书他们三人已经得知赵一鸣要开杂货铺了。
    红裳赞叹的同时心下也是一凛:氏侄们在赵府中看来已经培养了不少的势力,他们不止是知道自己和赵一鸣的行止,就连己家开个铺他们也知道的一清二楚——虽然赵一鸣和自己都没有刻意隐瞒要开铺的事情,但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