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旺夫 >

第82章

旺夫-第82章

小说: 旺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完早点,鬟儿将书箱搬出来,交到姚山的手中:“姚总管,姑爷就交给你啦,你可干万要把姑爷照看好,若是姑爷回来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小姐可得找你算账!”姚山咧嘴一笑:“请小姐和鬟儿姑娘放心,在下省得!”说着,接过鬟儿手中的书箱,以及另外一个沉甸甸的袋子。那是两百两银锭以及数十贯大钱,用来给江志轩在京考试期间的花销用度的。此外,还有一千两的飞票,不过这飞票是小小亲自交到江志轩手中的。
  其实,江志轩此番赴考,根本用不着什么银子的。马车是自家的,考试之前和等待放榜的日子,又可以住到义父李如松家。不像其他士子一般,得去住价格昂贵得离谱的客栈!话说每三年一届的春闱,京师各大酒楼客栈的价格,都会如同芝麻开花般节节高升。其涨幅,恐怕和后世海南三亚的酒店有得一拼……
  小小之所以还要给夫君这么多银子,并不是给他贿赂官员之用。以江志轩的文采,凭真本事,即便不敢保证中状元,但是进士及第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以他钦赐解元郎的身份,以及秦遗风,何进两尊身居要职的大神,也没有那个考官敢张口向他索要贿赂。恐怕即便是江志轩主动给予,这些人也会如同烫手山芋般给他丢回来。
  这些银子,是小小让夫君拿去结交朋友之用。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每一年的春闱,都会有大批举人鱼跃龙门,成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而小小之所以这样做,却是因为另外一句俗话:“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在数以万计的赶考士子当中,绝对不乏家境贫寒之人。而这些家境贫寒的士子,其才学往往是出类拔萃的。“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以贞观初年的官场作风和科考制度来说,这些贫寒士子,只要有真才实学,在春闱中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小小给夫君这些银子,便是让他结交这些贫寒士子之用。春闱正式开始是三月十八,而江志轩等人到达京师的时间最迟不会超过三月十五。小小便叮嘱夫君,用这三天时间,结交那些住在贫民窟的清寒士子。仗义疏财,为他们解决在京师期间的生计问题。若是感觉有些士子的确深具才学,甚至可以代为“投卷”!
  投卷,乃是唐时科举的一种风气。参加进士考试的士子,在礼部试之前,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及有地位的人物,以表现自己,并争取有力者的推荐。这些贫寒士子,因为不认识什么达官贵人,往往投卷无门。而江志轩有京兆府少尹李如松,国子司业秦遗风,殿中少监何进等几位,官居四品以上的亲友长辈,完全可以为这些士子解决投卷的问题。
  小小之所以要夫君做这些事情,便是因为前面说到的。在这些学子身处“雪中”之时,为他们送去救命的薪碳。春闱**,这些深具才学的士子一旦鱼跃龙门。和夫君既有同年**,又在最无助的时候受了夫君的照顾,自然便会成为夫君的一大臂助。让夫君将来在朝中为官之时,如鱼得水。
  退一万步说,即便夫君在春闱之中落第,将来在朝中有靠得住的人,对江家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而做到这些,需要付出的,却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千把两银子,以及义父和另外两位长辈的人脉。这样合算的买卖,小小自然不会放过!
  可以说,无论江家义学学堂也好,春闱助人也罢。小小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长远考虑。她在为夫君将来的为官之道,编制一张网。这张网,现在还未曾成型。即便将来成型了,也看不见,摸不着。可是,这张网所能发挥的出来的力量,却强大到不可思议。除非是将大老板李世民彻底得罪死了,否则,其他的麻烦,这张网都可以保
  得江家一路平安。
  从怀上虎头开始,小小闲来无事,便时不时琢磨这些事情。在和义父李如松进行几次深入交谈,了解了这个时代的官场之后。小小便一直存了这样的想法,要为夫君在朝中编制一张保护网。后来的事实证明,小小所编制的这张保护网,其威力的确非同一般……
  当然,这些想法,小小都对夫君说明过。我们很早以前就交代了,江志轩虽是书生,但是他没有一般书生的迂腐之气。因此,对于爱妻的这种做法,他并不反对。江家义学,那的确是造福相邻的好事,善事。而资助那些贫寒的赴考士子,即便小小不安排,若是被他碰见,恐怕也会这样做的。因为他自己也曾经和那些人一样清贫,深知个中滋味!如今他有这个能力,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只不过,小小的要求是,从被动的碰见,到主动去寻找!
  姚山把书箱搬上马车,自己也爬上去,坐到了驾车的车夫位置上,将马车驶到别墅外面的青石大道上等待。这个时候,还是知趣点,为夫人和姑爷留出一点单独话别的时间为好!
  小小挺着个大肚子,牵着虎头柔嫩的小手,与江志轩面对面的站着:
  “夫君,到了京师,有爹爹和娘亲照看着,又有钦弟和一干同窗陪着,妾身倒不担心夫君的衣食住行。只是请夫君切记,到了京师,在爹爹那里安顿好住宿之后,便四处寻访贫寒贤才,出手助他们一把!”江志轩轻轻的点了点头。
  到了临别之际,他终究还是有些不舍起来。爱妻身怀六甲,正应该有人陪伴在身侧,自己此时却不得不离开她,赴京赶考!看着爱妻隆起的肚子,又看看爱妻手中牵着的可爱麟儿,听着爱妻已经絮叨了很多次的话语,心头还是忍不住一酸:
  “小小,这段时间,便要辛苦你了,独自一人在家,腹中胎儿,手中的虎头,还有家中一应事务,都要压在你的肩上了!”
  小小对着他轻轻笑笑:“哪儿有夫君说得那么严重,农场诸事,有两位叔叔;学堂事务有萧何二位先生。
  虎头有你请回来的老妈子帮忙照看,家中事务,有鬟儿替妾身操持。妾身只怕会闲得发慌呢!”
  江志轩见她说的轻松,心中更不是个滋味。他清楚,具体事务,自有这些人去执行。但是真正劳心的决定,却还是要爱妻来操心。他也知道,爱妻说得如此轻松,其实是为了让他安心考试,不要因为家中诸事分了心。因此,闻言之后勉强的笑道:
  “如此为夫便放心了!外面风寒,夫人便快些回屋去吧,为夫这就启程了!”
  终于到了临别之时,小小轻轻点了点头:
  “夫君便放心的去吧,妾身可还等着夫君为妾身挣回来一副诰命呢!”说着,弯下腰柔声对虎头说道:
  “虎头,来,跟爹爹说再见!”
  虎头闻言,竟然也不和老爹闹别扭,乖巧的举起白白嫩嫩,肉呼呼的右手,冲江志轩前后挥舞了几下。嘴里叽里呱啦的发出了几声声音,至于是不是“再见”的意思,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江志轩见状又是一阵不舍,蹲下身来,伸出两只手臂柔声哄道:
  “虎头,爹爹要去很远的地方了,来,给爹爹抱抱!”说着,一脸期待的朝儿子望去。
  虎头歪着脑袋,抬头瞧了瞧娘亲,见娘亲也正满脸期待,满含笑意的望着自己。他似乎也知道爹爹将要出远门,稍稍踌躇了一番,终于还是很给面子的迈开两腿,蹒跚着,颤颤巍巍的朝老爹走了过去。结果才走了一步便停了下来,举起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可怜兮兮的扁着小嘴叫起来:
  “爹爹……抱……抱……”他如今才一岁零几个月,走路根本就不稳当,若是没有人扶着,最多走个一两步便会摔倒。
  江志轩瞧着儿子那副泫然欲泣的表情,看着宝贝儿子朝自己伸得老长的小手,听着儿子奶声奶气的叫唤。一阵窝心的感觉瞬间冲了上来,赶紧上前两步,一把将儿子的小手握在手中。
  虎头一双小手有了借力的地方,胆子终于壮了起来。再次迈开小猫步,三两步便窜到老爹的怀中。江志轩欢呼一声,一把将儿子抱起来。
  俊脸在儿子白嫩嫩,粉嘟嘟的小脸上不停的蹭来蹭去……
  虎头也难得的配合了一把,一双小手吊着老爹的脖子,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良久之后,小小瞧瞧天色,见父子俩还舍不得分开,终于出言催促道:
  “夫君,快些启程吧。若是再晚了,到县城便该错过午饭的饭点了!”
  江志轩这才恋恋不舍的将虎头交到小小手中,再次叮嘱了一声:“夫人,保重!”然后调头到别墅外面的青石大道,登上等候已久的马车,朝县城方向而去…
  第一一八章 抵京
  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
  目送着夫君的马车消失在青石大道的尽头,小小收拾情绪牵着儿子的小手,想要把他抱起来回屋。谁知虎头却如同变成了一块小小的“望爹石”一般,矗立着不肯动弹。弄得小小心中酸溜溜的同时,又一阵悸动:儿子这么小年纪,便懂得离愁了么?
  于是,便不再强迫于他,反而蹲下来。伸手在虎头的小屁股上拍了拍,然后将他搂到自己的身边,陪他一起望着夫君离去的方向。良久,小小突然发现不对劲。只见虎头站着站着,竟突然咧开了小嘴,露出几颗白生生的乳牙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伸出右边的小手,不停朝前面某处挥舞,似乎想要抓住某种东西。小小定睛一看,好么,原来是拱门旁边的花固当中,盛开的君子兰土面。两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正在那里翩然上下翻飞。再一看自己的宝贝儿子,正瞪着一对漆黑发亮的大眼睛,眼珠子随着那蝴蝶的上下翻飞,也跟着不断的上下滴溜溜直转。
  小小一阵气结,还以为臭小子懂事了,舍不得老爹呢。没想到他早就已经将老爹离开的事儿丢到了一边,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面来了。看着那一对翩翩飞舞的蝴蝶,小小突然心有所感:自己和夫君,能如同这两只蝴蝶一般,比翼双飞直到天长地久么?
  这样想着,思绪便越飘越远,不由也如同虎头一样,渐渐的痴了……
  与此同时,大明宫紫宸殿内,大唐帝国的大老板李世民,正召集大唐帝国人事部的几名小弟开会。这些小弟包括礼部尚书李孝恭,国子司业秦遗风等人。之所以召见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关系到今后三年内,大唐帝国能招到多少有能力的工人。
  贞观十一年的春闱礼部试,以礼部尚书李孝恭为主考官,国子司业秦遗风为副考官。带着一干五品六品的小吏进行初试。其中,李孝恭本身乃是武将出身,安排为礼部尚书只不过是李世民为了照顾跟随自己的老兄弟而已。若是让他全权负责主考,指不定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但是,我们的李二陛下知人善任。他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安排了国子司业秦遗风来当李尚书的副手。秦遗风曾经主持过贞观八年京兆府的车试,熟悉业务,如今又是四品高官。加上官居三品的礼部尚书,足以表示李世民对本届乡试的重视。
  老板和员工之间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探讨,又仔细询问了春闱的准备进度,得知贞观十一年的春闱,光是如今已经登记报到了的士子,便已多达六千之众、起码尚有三成的士子不曾或者来不及报到时,不由心情大好。那说明他李世民治下的大唐帝国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呐。若是在乱世,哪儿能有这么多士子争相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