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旺夫 >

第54章

旺夫-第54章

小说: 旺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紧松开手让他去替皇后诊治。
  孙思邈也不避讳,别的御医替皇后诊治,都需要拿一块黄绸覆盖在皇后的手臂之上,这才开始号脉。可当宫女递过黄绸来的时候,孙思邈却看也不看:
  “拿走,医者父母心。在老夫的眼里,病人没有三六九等之分!”
  李世民在旁边气得一跺脚,不耐烦的对那些宫女吼道:“统统退下,全听药王的!”。
  长孙皇后瞧他那副模样,轻轻一笑,接着又婉言责备道:“陛下,您又迁怒于人了。”
  李世民看着皇后久违的笑容,心中刚刚泛起的那股怒意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坐到床尾,伸出手轻轻按在她的膝盖之上,柔声说道:“皇后,是朕食言了。只要你快些好起来,朕便绝不迁怒于任何人。你且放宽心,有药王在,你定能很快复原的!”
  谁知孙思邈望闻问切之后,却爆出一句大煞风景的话:“快不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闻言,不约而同的朝他望去。李世民眼中冒着熊熊火焰:“药王此话何意?”。他对药王可是抱着极大希望的,方才他一心顾着和皇后说话,把孙思邈那句“快不了”听成了“治不了”。
  孙思邈对李世民严重的熊熊怒火视而不见,老神在在的要求长孙皇后张口,他要看看皇后的舌苔。李世民正要发作,却又被长孙皇后一句话给按了下来:“二郎稍安勿躁!”
  孙思邈根本丝毫不管李世民的情绪,此时此地,他才是绝对的权威。长孙皇后依言张开樱桃小嘴,孙思邈举着一盏红烛,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细细看了一番皇后的舌苔。然后坐回自己的位置,这才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草民说的是快不了而非治不了。娘娘所患之疾,并非一朝一夕之故。故而想要治愈,亦需要时日,静心调养!”说着又面朝长孙皇后:“敢问娘娘,平日是否尝有呼吸不畅,心口疼痛之感?”
  长孙皇后频频点头:“正如药王所言,前往九成宫前,哀家便时常心口疼痛!”
  孙思邈点点头,再次面向李世民:“陛下,能否将御医们先前所开药方,交予草民过目?”
  李世民听他前面那几句话,早已心中狂喜。药王不愧是药王,一番望闻问切之后,便笃定的说出能够治愈的话来。有了这样的保证,他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完全放了下来。此时听他要先前御医们开的方子。哪儿有不允之理,立马便吩咐王德用最快的速度去取了过来。
  孙思邈接过药方,细看了一番,然后频频点头:“不错,宫廷御医果然谨慎,并未胡乱用药。”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以一副不解的眼神望着他,便耐心的解释道:“娘娘所患之疾,乃五脏之中的心疾和肺疾,若是贸然用药,怕是治愈了心疾便加重肺疾,治愈了肺疾,心疾则更加棘手。”
  李世民夫妇对望一样:原来如此。心中对那些御医的不满总算稍稍降了下来。
  孙思邈再次细看了一遍药方,然后朝王德开口道:“拿纸笔来!”。所有人都知道药王这是要开药方了,不敢怠慢。王德一声呼唤,早就在外面伺候着的一个小太监,飞快的端着笔墨纸砚奔进来。
  孙思邈开完药方,递给王德道:“王公公,照此方子配药。每日用井水煎药,早晚各服一次,连服两月之后。娘娘之疾当可痊愈!”
  王德小心翼翼的接过药方,亲自跑去太医院配药了。事关皇后性命,谁也不敢马虎。待王德走后,孙思邈起身收拾自己的药箱,一边收拾一边对李世民说道:
  “陛下,请为草民准备陋室一间,这两月,草民需得在宫中居留,以便随时调整药方!”
  李世民大喜过望,他听闻治疗过程要两月之久,原本还担心不已。
  若是这两月之中出了什么岔子,该如何是好?现在听孙思邈主动要求留下来,如何能让他不惊喜?当即站起身来:
  “药王居留宫中,朕怎敢怠慢?朕这就着人为药王安排一处清净的居所,并派人严加守护,平日里不得药王准许,连朕也不得叨扰药王,您看如此可好?”
  孙思邈听皇帝如此安排,心中甚是满意,他就怕满朝的王公贵族,得知他身处皇宫之后,有个头疼脑热的便跑来找他,那他还不得给烦死……?
  待王德煎好第一副药送来,孙思邈验看了药的成色,肯定了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李世民又亲手喂长孙皇后喝了药,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寝殿。
  王德带着孙思邈前往为他准备的居所。李世民则心情大好的回了御书房,今日本是考校太子课业的日子。原本是三日一考校,不过近来因为长孙皇后之事,他已经半月未曾考校太子的课业了。
  如今,皇后的身体总算治愈有望。李世民便又恢复了明君严父的作风,命太监去东宫传太子前来,他要考校太子的课业!
  很快,大唐太子殿下李承乾,带着江志轩赶到太液池,进了李世民的御书房。为何要带着江志轩,因为每次李世民考校完李承乾的功课之后,同样都要考校江志轩一番。
  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江志轩是贞观八年这一科乡试当中,最优秀的人才。文采出众,又饱含报国之志。而如今,李世民对江志轩则更加青睐,因为他的妻子,为自己将药王劝进了京,挽救了自己最心爱的人!李世民心中,已经在酝酿着,应该要如何来奖赏这对年轻的解元夫妇!
  第八十七章 美好生活的开始
  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
  终于踏入了金秋十月!
  爱小农场和青云楼,如意酒楼,佛来居三家酒楼的供货契约,从今日起便要正式履行。昨日,鸡场和猪场便将今日要送的货物准备齐全了。从今以后,这种规模的数量,每半月便要送一次!
  三家酒楼每半月所需货物分别是:青云楼的一百只活鸡和生猪二十头,折合白银一百六十两;如意酒楼扣除每隔三日送一次的鸡蛋之外,再送活鸡五十只,鲜鱼四百斤,生猪十头,折合白银一百两;佛来居的是生猪三十头,鲜鱼六百斤,折合白银两百六十两。三家酒楼每半月所需禽鱼肉,共计白银五百二十两。再加上如意酒楼专供的蛋类近百两,如此算下来,爱小农场每月便有千余两白银的收入。
  当然,开支也是不小的。自八月份以来,小小又在时常来农场义务帮忙的赵家村民众当中,雇了四名雇工。加上之前的江叔和王哥夫妇,以及江云江枫兄弟。爱小农场每月的薪俸支出需要近五十两白银,当然,这是因为小小给出的薪俸,比很多大户人家的管家薪俸还要高。
  此外,鸡场和猪场每月的饲料需要近一百两白银。再加上此次第一批牲畜家禽出栏之后,计划再购买的四千只鸡崽,三百头猪崽,两千只幼鸭苗。这些大概需要五百两白银。因此,到十月底,爱小农场的盈利大约就在三到四百两之间。
  但是在这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利润都会成倍的增长。因为不需要每月都补充种子,按照目前的需求量。每隔三个月补充一次便已经足够了。
  天刚蒙蒙亮,小小便从新居的床榻之上爬了起来。这栋新居就处在以前江家小院的原址,九月底才落成入住。整栋宅子耗资八十两白银,是小小结合如今的建筑风格,和自己后世的生活习惯所设计出来的。
  新落成的宅子分上下两层。除了独立的厨房和洗浴卫生间,储藏室之外。一楼正中间是一间宽大的客厅,客厅左右各有一间客房。右边的那间客房,因为靠近上二楼的楼梯,小小便将其作为姚氏兄弟的住所。
  二楼最左边的那个房间,是小小花心思最多的地方。因为那是她和夫君志轩的卧房,门外是一个大大的阳台,阳台之上摆放了茶几和茶具。今后夫妻俩若是闲来无事,便可坐在这阳台之上,望着宅子对面那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和山林,喝喝茶,谈谈情,说说爱,憧憬一番美好未来。亦可以走到侧面,遥望自家农场里那一片忙碌的景象……
  卧房与旁边的书房相连,小小让人在卧房内的墙上开了一扇门,用帘子隔开。
  这样方便志轩读书和休息。书房的右边是一间客房。这间客房也花了小小不少心思来布置,因为这间房间,她是打算留着等义父义母来的时候居住的。当然,可能更多的时候会被李钦霸占……
  至于靠近楼梯口的那间房间,如今便是青儿和鬟儿的住所。之所以将她们二人安排在二楼,是为了方便小小随时有事情需要吩咐她们时,可以快速到达。
  手中有银子,自然希望能住的舒适和安全一些。因此,除了购置了不少崭新的家具之外。小小把整个宅子对面那近百个平方的院子,都铺上了青石地板。院墙也再没有用木料,而是全部采用厚厚的石条砌成,既坚固又安全。哪怕是吴思远再让人来放火,也没地方烧了……
  院墙正对着客厅的地方开了一扇牌坊,大门用厚厚的木料制作而成,上面涂了黑潦,油光铮亮。大门正上方的牌坊之上有一块空着的牌匾,那是小小等着夫君回来题上“江府”二字的。
  大门口虽然没有摆什么石狮石虎之类的物件,但是一根竖直挺拔,浑身漆黑的旗杆竖立在门口,上面钦赐的解元及第旗随风飘扬,反而显得更为气派。这上面的可不是什么假货,而是货真价实的御赐真品。
  扯远了。今日是丰收的日子,小小起床洗漱之后。匆匆用了一些鬟儿准备的早点,便急急忙忙往农场赶去。第一次这么大的送货规模,她必须亲自去才能安心。
  到了农场,这里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了。江云江枫的吆喝声时不时的响起来,花费数十辆银子打造的三辆牛车上面,一托盘一托盘的鸡蛋,一竹笼一竹笼的活鸡正不停的往车上装。至于鲜鱼和生猪,这第一批暂时装不下,只能等下午回来再送一次。
  等所有能装的东西都装上了车,江云、江枫、王哥分别坐上了车夫的位置,扬起鞭子轻轻一抽。拉车的耕牛慢慢的迈开步子,踏上通往县城的青石大道。
  小小回头看了一番,吩咐青儿照看农场,江叔带着的其他雇工开始到池塘当中捕鱼,以方便返回之后,立即装运,保证鱼儿送到酒楼还是新鲜,活蹦乱跳的。她自己则带着鬟儿和姚氏兄弟,步行朝县城而去……没办法,牛车上面已经堆得满满当当,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她自己又不会赶车,只能步行了……
  到了县城,小小挨个拜访三家酒楼的东家。说了一大通客气话,直折腾得口干舌燥,才将第一批货物交割完,取了银子又匆匆返回农场,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天气炎热,捕上来的鱼儿很容易因为缺氨和高温而死。必须尽快送到酒楼,放进酒楼特制的水缸当中养着。
  回到农场之后,小小来不及擦拭额头上的汗珠,便吩咐其余人赶紧将鱼儿装车,她用了一些讨巧的法子。买了十多个大水缸,缸里装满冰凉的井水,又拔一些水草放在缸里。捕起来的鱼儿装在这样的缸里运往县城,虽说会占用牛车很大的空间,但是可以避免高温和缺氧导致的死亡。
  正在小小忙着指挥众人装运货物的时候,青儿拿着一封书信走到她身边:
  “小姐,姑爷的信又到了……”
  第八十八章 大老板的赏赐和谢礼
  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
  听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