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旺夫 >

第151章

旺夫-第151章

小说: 旺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舍得让我这样孤苦伶仃的过一辈子……“
  江志轩点了点头:”这个倒是看得挺准,说吧,你要我怎么帮你?“
  李钦见他答应下来,大喜过望,连忙从身上掏出一个小包袱递给江志轩:”其实也没什么,父亲不是让姐夫你出去寻访宅子么?你就顺便为小弟送个信,把这个包袱送到惠欢府上,让她那里的下人亲手转交给她就行了……“
  江志轩想了想,这倒的确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就是跑一趟腿而已。便点头答应下来,接过包袱之后,又把手伸了过去。搞得李钦以为他是在索要好处,连忙心虚的问道:
  ”姐夫,你这是……干嘛?“
  ”信呢?“
  ”不是给你了么?“李钦翻了翻白眼。
  ”哪儿呢?“
  ”包袱里都是……“
  江志轩差点晕过去:”这一包袱里都是?那得有多少封?“
  李钦扭扭捏捏的答道:”从父亲大人给小弟下了严令的那一天起,每日一封,到今日不多不少,正好六十封……“
  江志轩那个汗呐,瀑布似的就下来了……
  逃难似的跑出了后花园,江志轩招呼着书童和两名小厮一起出门了。随着江家的条件好转,江志轩也渐渐的适应了这样的身份,出门也开始喜欢带着随从。
  他之所以答应帮李钦,固然是因为李钦吃得死死的那些关系。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为那位吴家千金的坚持所感动。一个女子,抛开矜持,在没有任何回音的情况下坚持鸿雁传书达两月之久从未间断。这样的一个女子,他确实也不忍让她失望。
  这样想着,江志轩竟然又鬼使神差的想到了南平公主,那位国色天香的公主,和这位女子何其相似呢?甚至在勇气上还要更甚一筹,可是自己却如此坚决又无情的拒绝了她,甚至让她下不来台。想到这些,江志轩又有些气短。连忙在心里自我安慰:我和自华不一样,自华如今还是孤家寡人;而我已经有了爱妻小小和三个儿女,这岂能相互比较?
  这样想起来,心中顿时又安稳了一些。再想着南平公主的身份,还有尚了公主、成为驸马之后的种种待遇,江志轩彻彻底底的冷静了下去。他的抱负和雄心,必须要立身朝堂才能够施展。而一旦成为驸马,便只有爵位,而不能担任四品以上的实权官员,那他辛辛苦苦几十载岂不是白熬了?从这一刻起,对于南平公主的那些愧疚,才完完全全从江志轩的心目中淡去……
  九月底的京师长安,是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繁华的,比除夕和上元节更为热闹。
  因为九月是丰收的季节,这个月份,全国各地的各种钱粮税赋,都在源源不断的送往京城。来自西域各地的胡商,也将各地的特产**长安,或以物易物、或出售之后再用银钱购买,淘换大***种华美瓷器,丝绸,盐茶等稀缺物资……
  如今再走在朱雀大街上看到这一幕幕,江志轩的心境就有些不同了。以位的任何一次,他都是以一个大唐普通民众,或者说是以一个普通士子的身份在看待这一切。虽觉热闹。但是除此之外却少有别的感触。但是如今,他已经身为朝廷命官,再次看到这繁华的一幕,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他已经是这个国家、这个朝廷的官员,是这里的主人之一……虽说如今还是个芝麻大的小主人……
  从东市上朱雀大街这一路行来,心情甚是愉快。不过这一路却都只是随便的走走看看,并没有过多的留意是否有合适的宅邸。不是江志轩不上心,而是这朱雀大街和东市各坊的宅邸,实在贵得令人咋舌。
  以江府如今的财力,怕是连个最不起眼的宅子都买不起。因为东市靠近太极宫和大明宫,周围坊里多皇亲贵族和达官显贵的宅邸。也正因为这个,所以东市的商铺当中,大多经营的都是上等的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
  想要在这个地方买下一栋稍微像样的宅子,没有个十万八万贯的,连口都不要开……
  江志轩的目标是西市,因为西市距皇宫较远,所以周围多是平民百姓住宅,西市市场经营的商品,也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
  相比之下,西市的商业较东市繁荣,是京师长安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中心,因此,西市又被称之为金市。而之所以把宅邸的目标选择在这里,江志轩还有另外两层考虑:
  一层考虑是:他知道爱妻一直在打着醉月楼的主意,而醉月楼便正好处在西市之内。若是在西市当中置办府宅,将来爱妻就可以免去很多奔波之苦……
  第二嘛,他如今才是个六品芝麻官儿,能够在京师置办宅子都足以让很多人眼红了,住在平民区,好歹能够低调一些。若是真的不知死活的跑到朱雀大街各坊或是东市去置办宅子,别的不敢说,光是李世民的怨念就足以让他没有好日子过了。万一哪天李世民看得不爽,要他的皇家农场上供,那不是亏大了么…
  要知道,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这一对夫妻,都是颇为简朴之人……
  随着如云的人流缓缓进入西市,走了不消几步,便看到那昔日客似云来的醉月楼,一副破败萧条的景象。醉月楼的大门上,贴着京兆府和大理寺的封条。几个月的风吹日晒,那些封条已经有好些脱落下来耷拉着,颜色也有些发白。透过高大的围墙望进去,隐隐可以看到屋檐下结具的蛛网。在当日的打斗中被破坏的一些门窗不曾修理,就这样洞开着。让人不由自主的把目光向那黑洞洞的醉月楼内部移去,令人毛骨悚然。要知道,就在那黑漆漆的醉月楼内,当日一场恶战下来,有近两百名京兆府和皇家侍卫的兵丁惨死其中……
  几个月下来,时常有民众对醉月楼议论纷纷。甚至有谣言说,夜晚经过这醉月楼的时候,还隐隐可以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惨叫声和喊杀声。望着今非昔比的醉月楼,江志轩在心中第一次疑惑起来:这般光景,小小真的还能让这醉月楼起死回生么……
  摇摇头甩开这个暂时还很遥远的想法,江志轩带着书童仆役继续一
  路向西市深处而去。一方面是找有无合适的宅子出售,另一方面,适才他们在路上已经打听清楚了。那位吏部侍郎吴俊成的宅子,也在这西市之内。
  西市虽说是平民区,但是也有不少朝廷官员居住。只不过没有东市各坊那般显赫罢了,毕竟一名普通的朝廷官员,若是不贪不拿。一辈子下来恐怕也休想在东市里买下一栋像样的宅子。可西市则不同,虽说离皇宫远了点,可是这里的宅子物美价廉,非常受那些清廉为官、品级又不算拔尖的官员的欢迎。
  当然,这位吏部侍郎吴俊成并不是那种清廉为官的人。他之所以官居四品了还住在这西市当中,便是如同前面我们所说到的那样,保持低调而已!
  江志轩跟书童和仆役好不容易问到了吴府门前,书童把门叫开,彬彬有礼的递上江志轩的名帖,说明了来意。那娴熟的动作和良好的礼仪,让江志轩大为惊讶:夫人给我找的这些书童,竟然也是这么知书达理……
  相比之下,吴府的那门子就显得差了一大截。明白了江志轩的来意之后,一不请他们入内,二也不回去禀报。就这样站在门口,面无表情的张口道:
  ”状元公来得不巧,我家老爷和公子、小姐,昨日晚间得了老家送来的书信,言道老夫人病重,今日一早便已经一起动身回老家了……“
  第一九二章 状元公买房
  本章节由panpan0297为您手打制作
  李钦的那一包袱情书,江志轩终究还是没能给他送出去。人都不在,送个鬼呀?本来江志轩想把那个包袱转交给那个下人,再给他几个大钱。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来不知道李钦的意思如何,二来那吴府的下人令人看了就十分不爽,江志轩一口气上来,转手就走了,连句场面话都懒得跟他交代……
  把包袱交给书童收好,江志轩带着书童仆役继续闲逛。此时已到正午,乃是用饭的黄金时间。一想到这个,江志轩又郁闷起来,若是醉月楼还在,好歹可以去混一顿吃喝。还别说,醉月楼的厨子做出来的东西,倒的确是很有特色,连江志轩这样的人吃过之后也念念不忘。这样想着,江志轩又琢磨开了,既然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或许还有很多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呢……
  既然爱妻想要把醉月楼接过来捣鼓,那就必须要重视厨子这一
  块。因为醉月楼的名声,倒有一小半都是那里的厨子打出来的。如今醉月楼虽然因为牵连进长孙皇后遇刺案被查封,但跟那些厨子……应该没有关系吧?而岳父大人又正好是负责督办此案的,嗯,夜里回去得跟岳父大人打听打听,这醉月楼的厨子去了何处。
  无论如何,自己都应该要想办法把那些厨子给找回来,否则,将来爱妻即便真的把醉月楼重新捣鼓了起来,也只是虚有其表而已……
  醉月楼已经暂时成为了过去,可五脏庙还是要祭一祭的。江志轩便随便找了个饭庄,带着三个下人进去坐了下来。江府没有那么多规矩,这些跟主人贴身的下人,除非在非常正式的场合,否则都可以跟主人同桌的。坐下来之后。江志轩想起方才在吴府门前自己这位书童的表现,不由兴趣大增,好奇的问道:
  ”小顺,你是不是上过私塾?“
  小顺就是方才那名书童,全名叫做谢小顺,年方二十,生得也算眉清目秀。而且身材颀长匀称,算得上是一个翩翩少年郎。听见主人问起,显得有些腼腆的答道:
  ”回老爷,小的曾经在私塾旁听过两年,后来又在江府的义学学堂当中念了一年,拢共三年!“
  江志轩皱起了眉头:”你上了三年私塾,为何不坚持下去?若是再坚持个一两年,至不济也能考个生员或是秀才。若是那般,岂不比你现在为我当个书童强上百倍?“
  没想到说起这个小顺竟然眉开眼笑起来:
  ”老爷说的是,不过小的却不是这般打算。在咱们华阴,能在江府做事,便是给个秀才也不换啊。不瞒老爷,小的之前就已经在咱们江家农场的鸡场做账房了。后来夫人放出话儿来,要在农场的所有后生当中,为您挑选书童和跟班,小的就巴巴的报了名!“江志轩听说小顺竟然都已经是鸡场的账房先生了,更为吃惊:”那你为何还跑来给我当书童?好像农场账房先生的薪俸不比给我当书童低吧?“
  小顺嘿嘿一笑:”是不低,可是老爷您是什么人啊,连中三元的状元公,跟在您的身边,小的可以学到的东西,那还不比在鸡场做账房多海里去了?再沾沾您的灵气儿,在老爷身边伺候个十年八年的,小的一出去,怕是连举人老爷都比不上小的,嘿嘿……“
  江志轩闻言先是觉得一阵好笑,接着又沉思起来:这小顺的脑子的确转得快,眼光也放得长远。的确,给自己做书童,虽说现在要离开家乡,俸禄也不比在农场当账房高。但是不消几年,待自己一步步发展起来,他的地位便会远远高于农场当中那些日复一日记账的账房先生了……
  这样的人才,是应该好好用的。而且同为乡里,用起来也放心。
  今日不同往时,江志轩不再是一个孤家寡人,一大摊子家业虽说有爱妻撑着,可他也有必要培养一些班底,不要让爱妻事事都为自己操心。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