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457章

锦衣为王-第457章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阁老的话。”武志文笑道:“咱们这里授课,除了教授一些兵书之外,平时是用不着校舍的。”

“哦?”李贤听了,大有兴趣,问道:“难道这里的学生都识字?”

“是的。”武志文笑了笑,答道:“最少也要能通读武备志才成。”

“了不得,了不得”

当时武人不识字的情形是很普遍的,一个武人大字不识一筐是正常,但武能开弓,文能读几本兵书,就可以被称颂为“儒将”了。

这些酸腐文人似乎忘了,就在几百年前的唐朝,大臣们出可以为边将节度,入可以在朝为宰相,协助天子治理天下,不过几百年下来,文人连马也快不能骑了,而武将也被视为粗鄙无知之徒,这不知道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

第三卷夺门之变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三十章少年

更新时间:2011…9…321:30:08本章字数:4945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三十章少年

转了一圈,自然还要去看看校场上训练中的候补缇骑们。

“这些全是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年郎,”一边走,武志文一边介绍道:“都是将mén世家子弟,全部是初通文墨,晓畅军务,在这里,就是更进一步的培养他们的军人气度和纪律,当然,武艺马术shè术,还有军务指挥,也是学习的重点所在。”

“哦,这么一来,岂不是未来的将官么?”

“是有这种打算。”武志文也不欺他,笑道:“缇骑是太保预备练成三万人以上的纯骑兵队伍,现在刚开始拉架子,也在准备战马,军官自然都是当务之急。这些少年郎再过三五年出去,可不就是现成的军官?”

明朝的军官其实已经是世袭制度,老子是指挥使,儿子就是指挥使,老子是百户,儿子当然也是百户。

至于合不合格,且再两说。

边军是营兵制度,但营兵的军官也是从卫所里调去的,军户想在营兵里出人头地,也得看祖坟上冒没冒烟,一般来说,一个军户入营当兵,到老有幸活着退伍时,最多能干到火长。

而一个百户官入营,自然而然的就是军官,升到游击将军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最不济,也能干个守备。

这当然是不公平的,但在朝官看来,这有益于军队的稳定,将mén世家与国同休,忠诚度上当然靠的住,用这些人,当然比提拔一个xiao兵要强的多。

于是明朝军制就这样定了下来,可以看到,明朝的名将没有一个是出自xiao兵家庭的,最不济也要是个特殊人才,比如秀才出身的李成梁。而普遍的情形就是将mén世代是将mén,比如戚继光家,就是世袭的卫指挥佥事。

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形,张佳木虽不愿意,但jīng力还暂且放不到这上头来。而且,当时的将mén在教育上还算不坏,子弟们允文允武,文能通读,武能骑马shè箭,底子比普通的军户子弟和百姓强的太多,所以象缇骑这样的jīng兵,选拔候补武官时,自然而然的,将mén子弟就比普通人要多的多。

果然,李贤一听说全是将mén出身,当下便很喜欢,道:“好的很,将mén世家,忠和勇都有保证,太保练兵,果然是很有他的章法。”

听这么说,出身平民的武志文只是一笑。要说本事,他比当时绝大多数的武将都要强的多,文能通晓经典,武能安邦定国,能从武进士出身,本身就是自身实力的体现,但如果不遇到张佳木,恐怕他这一生都要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了。

这些话当然不必和一个文官说,哪怕对方是阁老辅。

所以武志文只是笑了笑,继续陪着李贤走下去。

现在在李贤面前,先是一个十二岁少年组成的方阵。人数大约是三百人左右,按一定的间距排列整齐,面对李贤,虽然年纪幼xiao,但这些少年已经有明显的军人气质,稚嫩的面孔上,看到唯一的神情便是坚毅。

“好兵”

李贤虽然是文官,但并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一看这群少年军人的神情,便是知道,眼前的这个方阵之中,站立的所有少年,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军人

“只是一群孩子,怎么能,怎么会?”

就算当着一群锦衣卫的官,李贤也是难掩震惊。他曾经巡阅过边军,京营也是经常校阅,除了那些百战余生的边军将士,他在哪里能看到这么多真正的军队?

桀骜不驯的眼神,tǐng拔的身姿,傲气的面孔,充满疲惫但又力量感十足的身躯……还有身上重厚的甲胄,锐利的长矛和腰间的佩刀,尽管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儿郎,但任何一个细节,都足以显示出,眼前这个方阵中的所有少年,尽管年纪还xiao,但无可指摘的细节都足以证明,这是一群经过训练,并且能承受任何艰险任务的虎狼之师。

“向阁老行礼”

武志文横列在李贤一旁,一声吆喝,三百少年军人一并提臂至xiong,齐声道:“阁老好。”

“好,好”李贤先是下意识的,接下来却是极为高兴地:“威武雄壮,好兵,不,你们将来都是好将官。”

“谢阁老”

这一套礼仪,都是张佳木自坊丁队时就已经有条例在了,包括敬礼,问好,对答,队例训练,军人仪态等等。

同时还有衣着,细节,都很注重。

因为张佳木相信,军队是至阳至刚的地方,只有通过对心理和身体的双重磨练,甚至是不必要的残酷,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锤炼出来的军官,才有资格在几年或十年后为他统领倾天下物力打造出来的强军

在这种理念下,队例训练,一举一动,都是极尽完美,在展现在李贤面前的,就是已经经过半年以上的苦练的军队,他们说是少年,但其实在某些方面已经比身经百战的边军将士还要更强的多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的人?”李贤信步而行,在第三列的排头看到一个矮个少年,个虽不高,但昂tǐngxiong,目不斜视,双目亦是坚毅有神,光看仪态端的不凡,而除了仪表不凡外,站姿也是完美无可挑剔。

但李贤注意的不是这些,他注意到这个少年背后用不明显的细绳在衣甲内绑了一块板子,板子两边有尖锐的钉子,钉子的尖头已经沾上了血迹。

联想到当时军队体罚军人的习惯,李贤下意识的认为这是被体罚的一种表现。既然如此,他决定卖个人情,问清原由后就赦免了这个少年。

“也算他有福吧,能见到我。”

李贤一问,少年军官便昂答道:“回阁老话,xiao人姓戚名士敬,世袭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运粮把总官戚泉子”

李贤眼眉一挑,倒是xiaoxiao吃了一惊,这个不起眼的矮个儿少年原来还是一个卫指挥佥事的儿子

“你是长子不是?”

“回阁老,是。”

“是长子,怎么肯放你到缇骑中来吃这个苦头?”

说起这个,戚士敬微微一笑,朗声答道:“回阁老,我就是在家,也是一般要吃这个苦头的。自xiao人记事之日起,晨而起身读书,然后骑马,练箭,再下来练力气,器械,至晚方息。在这里也是一般行事,所以,也习惯了。”

“好,好,有志气的孩子。”李贤大加赞扬,笑道:“不愧是将mén世家的子弟,有出息,不要辱没了你祖宗”

“是,xiao人祖宗戚祥,从太祖高皇帝三十年,由xiao旗官积功至京师中所百户官,征云南战殁……太祖皇帝怜悯xiao人先祖,赐世袭指挥佥事一职,所以xiao人家中,向来武备不断,随时预备给国家效力。这一次缇骑招人,言明了将来要去边关征讨不服,家严听说如此,又听说这里管训甚严,除了弓马骑shè,还教导战阵之法,骑战之法,所以便将xiao人送至此处,指望xiao人一刀一枪,自己搏个功名富贵出来”

“哦,哦,可敬之至”

这般说法,不仅李贤面1ù满意之sè,便是在一边听着的缇骑军官,也是一个个面1ù嘉许,显是对戚士敬大为欣赏。

事实上这个戚士敬也确实是很优秀,不论是刀枪剑戟,还是行军战阵的细节,戚士敬都显1ù出一个将mén之子优异的素质,不得不说,在一些注重教育的将mén世家里,对子弟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最少,在起步方面,他们要比平民百姓和普通军户的子弟强上百倍。

此时戚士敬站的地方就是一排的排头,按张佳木预备再改革的新军制,这个位置就是一排之长,一排三十人,由一个排长和排长的两个副手,加上一个旗鼓手、一个传令所组成。

排之下,便是十人一火的三个火长,每个火长有一个副手,再下来,就是五人一伍的伍长,以次类推。

这种军制,张佳木已经有打算推行全国,不仅是营兵,以后的卫所兵,改革之后的全国所有军队,都将采取一种军制,从武官制度到普通的营制,将全部改革。

“此事太保做主可也。”

在听完缇骑军官们的介绍之后,李贤不置可否,笑道:“训练、行伍,这都是都督府的职责,太保一手主之可也。”

现在张佳木是掌左右两府事,掌前府的忻城伯也被撤换,前后两府,不出意外将也会换上他信的过的帮手。

这样,原本一分为五的大都督府,其实是被他一人掌握,所以李贤很识趣,对这种纯粹的军伍之事,并不打算表任何的意见。

“那么,我来问你,”李贤夸奖了戚士敬几句,然后便板着脸道:“你犯了什么营规,居然被绑上这种戒具,我看,这个比戴枷更疼吧?”

“呃……”

听着李贤这么问,戚士敬倒是愕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答是好了。

“回阁老,”这一次武志文出来代答:“这是这个戚某人自己绑上的,他有点驼背,军姿站的不好,为了端正站姿,自己绑上的这个,一躬腰,钉子就会刺入身体,所以时间久了,渐渐就不敢躬身弯腰的走路了”

第三卷夺门之变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三十一章出迎

更新时间:2011…9…421:11:08本章字数:4849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三十一章出迎

“什么?”

李贤面1ù震惊之sè,下意识地,就想反驳武志文的话。但看看戚士敬脸上晒脱皮的地方,再看看晒成赤黑sè的皮肤,再看看这个戚姓少年身边的伙伴们……李贤抿住了嘴,想说些什么,可终究是什么也没有说。

仿佛是看到了他心中所思,武志文看一看戚士敬,沉声喝道:“这么做值不值,告诉阁老,为了站直些,刺的身上鲜血淋漓,值不值得?”

“值得”戚士敬站的越tǐng直,大声答道:“太保告诉过我们,叫我们走的齐,站的直,并不是说这样更好看,而是叫我们有军人的尊严和气度……太保说,这比什么都重要”

“好,说的好”武志文大为满意,转过身来,向着李贤道:“阁老,就是这样的意思了。”

“嗯,今天算是开眼了。”

“请阁老再看行军、阵法、金鼓、旗号,当然,马术,shè箭、刀枪,都可以请阁老随意考较。”

“不必了”李贤此时才勉强笑出来,道:“适才看校舍时,我看到巾帕放的整整齐齐,被子也是叠的四四方方,心里就已经知道,眼前这支军队有纪律,太保带的好兵。不过,这也不奇怪,太保就是以带兵知兵出名,当年锦衣卫百户时,带的坊丁就成了夺mén主力,若非会练兵,恐怕太保也没有今日成就。”

以他的身份,这已经是极高的夸赞,但众人知道还有下文,于是屏息静气,等着李贤继续往下说。

“不过,今天再看,却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