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212章

锦衣为王-第212章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便了。

王骥的府邸就在正南坊中;距离张佳木所居也并不远;顺道直南而行;没有多会功夫;就是坊门在望了。

这里算是张佳木起家的地方;收权之后;虽然派出来的百户已经在权势上远不及当年;不过正南坊这里还是派了一个满编的百户过来;缇骑也会常来巡逻;保密局和内卫也不知道有多少暗探放在这里;坊中一举一动;特别是太平侯几家的动静;简直是每天都会报上张佳木的案头。

太平侯张輗是老荣国公之子;老英国公张辅之弟;因为家世早就当了都督;当初老荣国公是燕王麾下第一大将;和朱能一起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这两家;一家封了英国公;一家后来封成国公;都是与国同休;在后世十余代帝王心中都是极为倚重的世家。因着此故;张輗虽然是无能之辈;而且品行不佳;不过在夺门之后;皇帝也说他有功劳;毕竟事前就效忠了;而且安排徐有贞和张佳木等人入南宫;张輗也算是出了不少力;况且老荣国公留下的班底;大半归了现在的英国公府;小半也跟随张輗兄弟两人;在军中;张家还是颇有势力的。为安抚计;也先后封了张輗为侯爵;只是这个侯爵含金不高;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了。

张輗向来是石亨一党;在三大营;石亨和张輗联手才能凌驾于曹吉祥之上;若不然;曹吉祥也不会如现在这般老老实实的静守待时了。

天顺初年的局势;大抵就是在这些人手中;轮来转去;变幻不休了。

进入正南坊后;不出意料之外;留守的百户穿着一身公服远远的迎上来;一群穿着飞鱼服;手握绣春刀的部下齐齐躬身而礼;暴喝道:“见过都督大人。”

如此威势;自然是吓的坊内鸡飞狗走;一通忙乱。

远远有;似乎有都察院的巡城御史过来;一般来说;都察院的威风越来越大;巡城御史每天都要汇报情况给皇帝;能当巡城御史的朝官也是特选而出;都是选的年富力强;不畏权贵的后起之秀来担任;比起挑选入翰林庶吉士的新科进士来说;都察院的巡城御史却不是由资历浅的朝官能担任的;非得进士及弟以后干上几年京官;名声身体都很不坏;这才有资格任巡城御史的。

巡城御史原本就是为了冒犯权贵;巡靖京城地方治安所用;所以不管是哪家的权臣或是勋戚亲臣;遇到巡城御史也得退让三分;那些豪门的奴仆谁也不怕;但御史来了;也得给上几分薄面。

整个京城之中;势力犬牙交错;巡城御史倒是正好代表了皇家的权威;无人可以触犯。

不过;今天巡城御史却是没有过来;大约远远听到了这边的呼声;原本是要来查看一下的;但是在知道是张佳木来到坊中以后;不仅没有上前来;反而教五城兵马司的官兵改道而行;远远的离开去了。

自己家大人这么威风有面子;在场的锦衣卫们也是脸上有光。尽管现在管的严了;威风再大也当不得银子使;不然换了景泰年间的话;要是锦衣卫有如此权势威风的话;大家去捞钱的时候可就是更加便当了。

“最近坊里如何?”

“蛮好。”坊里的百户原本是李瞎子;但前一阵刚换了人;现在的这个是李瞎子的副手;机灵劲是远不如了;不过诚朴厚道;算是守成的得力人物;张佳木一问;这百户就抖擞精神;大声答道:“这阵子在收麦子;城里人少了;盗案抢案什么的都几乎没有了;拍花子的太显眼;更不敢出来;除此;只有几起醉酒闹事的;都是小事。”

“嗯;”张佳木点一点头;又道:“除此之外;妖言惑众的;还有那些僧道;教门中人;也要小心提防在意。还有;现在负责沟渠街道的是刘头儿;你可不能叫他说出什么来。”

以前的京师卫生环境是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并巡城御史三方负责;要是哪里有明沟堵了;这三方都得倒霉;报上去;最少也得革职。所以负责京师卫生的锦衣卫佥事是最倒霉的;没油水;责任重;摊上谁谁都不高兴。

现在这种事也归了总务局来打理;全是刘勇的手尾了。

说起来;明朝的城市建设已经大不如盛唐气象;不过在防火和人口密度上;还有卫生治理上;倒是比宋朝又强不少;象盛唐的坊市制度严格;街道阔大;而且下水道也是暗沟明构纵横;街道两边都种有树木;不仅卫生;而且漂亮大气;当年长安;已经是中国千年之下仍然脸上有光的荣耀。大明的京师在人口和范围上虽然不落长安太多;但在气度上;节构布局和很多细节上;已经是不如长安多矣了。

这种事;张佳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只是;现在手中权势不足;还不足以独断专行;调度资源来变革罢了。

但在原本有的基础上督促改良;这一点倒是做的到的。

果然;那百户笑答道:“大人留下来的底子不弱;正南坊原本就是很不坏的局面;下官虽然不能开创出新局面;好歹也会守着大人留下来的东西;绝不教大人脸上无光就是了。”

张佳木当初成名时;拓宽街道;粉涮沿街房舍;种树;建暗沟;修澡堂浴室厕所等等;正南坊中大动土木;虽然收费不少;但这种大搞市容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思路其实很得当时的权贵欣赏;就是住在坊中的那些贵人们;哪一个又喜欢在又脏又臭的环境中路过?这么一弄;当时的张佳木名声大响;再加上连破奇案;更是名动公卿;他能把正南坊真正掌握在手中;这些事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了。

现在眼前这百户不需自己想法子;只要守成几年;就是不小的功劳稳稳到手;说起来;自然是兴头的很了。

张佳木笑笑;也是好生勉励了他几句;最后才问道:“怎么样;太平侯府最近动静如何?”

“听说是不大好了。”

这百户皱眉道:“太平侯身子太弱;大约是酒色淘空了吧;最近这阵子常听说召医去府里;恐怕;日子也不会太久了。”

自从张佳木攻倒了徐有贞;石亨一伙失去谋主;再加上石彪封侯之后更欲进取;不愿多事;所以彼此相安无事;但太平侯张輗多病;他一旦身故;这一点势力转向何方;倒是值得研究一下了。

至于消息是否正确;根本不值一提。锦衣卫撒网监视之下;这些显贵的家里每天买多少菜蔬;请什么人入府;大约都能查出个七七八八;这一点;倒是可以绝对放心了

第三卷夺门之变第二百九十一章欺心

更新时间:2011…3…914:54:03本章字数:4533

“小人见过都督大人!”

家里有喜事;靖远伯府的声光虽大不如前;不过也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到处都贴的喜字对联;门前洒扫的干干净净;从大门到中门;仪门;内宅门;一路上大门洞开;洒扫的能照见人影;几个管家带着家下的执事人等再带着过百的男丁;到处都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景像。

王府已经好几十年没办过象样的喜事了;这一回;虽然老伯爷已经有些失势的样子;但其实荣宠不衰;而大爷王祥也加了都督佥事;这一辈子总也是武职一品把官儿做到了顶。

至于要大婚的小少爷王增就更是府中上上下下心中的希望所在;小少爷自幼聪慧;聪明绝顶的人物;现在又和锦衣卫的张都督交好;又立有大功;皇上也知道;结的亲也很有份量;怎么看;将来都是能重振靖远伯府威风的人物。

这一回大婚;王家上下也是感觉与有荣焉;府中上下都洋溢着喜气;家下人出去办事;正南坊中的坊里老爷和五城兵马司的人都知道轻重;多给便利;就算犯了夜禁也不加理会;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在四周维持着;五城兵马司索性派了人来站班;巡城御史和大兴县的衙役;还有县里的老爷大人们天天过来问候致意;这么着一来;府中上下走起路来都是扬尘带风的;个个把头高高抬起;一副傲气十足;目中无人的样子。

不过;他们胆子再大;却也是不敢在张佳木面前拿大;一见张佳木和直卫们到了;府中有头有脸的大执事管家们纷纷过来;就在大门口蹲下来给张佳木行了个礼;然后府中最有脸面的老管事上前;扶住张佳木马身一侧;笑道:“怎么着;大人好多日子没来了;这一下可是真正的稀客。”

“老管家;骂人不是?”张佳木在马上笑道:“你们必定是在心里说;这人也是个白眼狼;当年干个小百户时;天天来点卯报道;现在当了都督了;武官一品了;就少见他上门了不是?”

其实倒是真的有人这么想;虽然大伙儿都知道张佳木和王增交情不坏;对王祥这位没什么用的大爷也很关照;王家地位特殊;老爷子是横跨文武;文进士出身转的武职;不管是现在的文官一品还是武职都督;说起来都是后辈;所以老爷子很吃得开。不过;府中再下一辈的就不成了;王祥本事一般;若不是张佳木照应着;怕是被人踩的日子都是有;这一些;府中不少人还是清楚的。只是人情冷暖;张佳木来的少了;自然还会引起一些想法;这倒也是不足为怪。

这会儿他自己主动说出来;心底就真有这么想的人;也是讪讪一笑;老大的不好意思。心里没这么想的;自然是轰然大笑;都道:“都督大人还是这么爱和咱们下人说笑;亏得是咱们;不然一般人看着都督大人来了;一个个避的老远;哪能听的着。”

这也算是种别致的马屁;张佳木听的只是哈哈大笑;没过一会儿功夫;里头接到信;外头管事们躬着身子从侧门把张佳木向着内宅门引进去。

一路穿堂过户;没过多久;只觉眼前一亮;却是看到王增就站在二门的滴水檐下;一身月白色的湖绸长袍;飘然当风;正热的时候;手中的折扇也是一开一合的;穿堂风把袍子吹的贴身又高高吹起;人也是面若冠玉;飘然出尘;张佳木一见之下;便是远远的笑道:“好啊;这真是一副俗世翩翩佳公子的打扮了;偏我们是俗人;教你这么一比;可真是天上地下去了。”

王增听他这么说;却也是反唇相讥;只道:“你现在是一身的贵气;在下一介穷书生;若不做点儿风雅的打扮;还敢走到大人阁下的身边么?没得叫贵属下远远就赶开了;自取没趣;何苦来哉?”

王增向来鬼灵精;在言词上也是向来不让张佳木半点儿;以前;在心底里他对张佳木也未必当真全然服气;不过经历了几件事后;现在倒是知道两人之间相差甚远;所以嘴上虽不相饶;心底里却是完全不同了。

他懂;张佳木自然也懂;两人相视一笑;彼此莫逆于心;友朋相交;果然还是这般才来的快意舒适。

笑过了;王增也不客套;他现在还是举人身份;论起官职来是和张佳木相差太远;但祖父是伯爵;他这个嫡孙将来也必定要袭爵的;所以身份也不算相差太远;因一边让着张佳木向内宅去;一边问道:“怎么样;最近有什么新闻?”

最近他在府中筹备婚事;京师里勋戚彼此都是相与来往;一家的婚事办的不妥;传出去就是大家的笑柄;农业社会;年节大婚都是打发时光;消闲解闷的好办法;那些贵妇人长居内宅无事;就是指着八卦打发时间;要是真出乖露丑;那可真是凄惨之极无可救药了。

所以闲闲问来;倒也是解闷;婚事在年青男子来说;不是件开心的事;反而是一种束缚;尽管世家大族管的极严;一般来说;并不是如后世那样;公子哥儿可以为所欲为;年轻轻的就需索无度。事实上;大明的勋戚权贵对家族子弟管束甚严;婚前偷吃固然不可;要倒大霉;婚前纳妾则也更是绝无可能的事;只能在娶妻之后;一两年内没有子嗣出身;这才会让子弟纳妾;那时候;就没有什么障碍可言了。

象王增这样;凡事也不用亲力亲为;天天关在府里演礼;真真是闷杀他了。张佳木也知道道理;当下细细的捡些新近发生的趣事一五一十的讲来;倒是教王增好好的解了一回闷子。

入了内宅;快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