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锦衣为王 >

第172章

锦衣为王-第172章

小说: 锦衣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形式相交,这真是从何说起!

进了一座南北对望的宅院,正堂是五开间,并不大小巧精致,算是一处别院精舍。用来内宅待客,极为妥当。

一进院子,就看到衣香鬓影环佩叮当。在这里的,自然就全部是女眷为主了。自然,也有一些穿着华贵的少年子弟,一般年纪不超十五的,也可以在内宅厮混。

见着会昌侯爷引着一个,身形挺拔,长的亦算俊俏的少年进来,不少女眷就已经在注意瞩目了。再细看时,却见人虽少年,英气勃发之余,又有一种上位者才有的难得的气度显露出来,在座的,无非是勋戚官宦世家,水深水浅,倒很能看的出来一些。眼前这位贵胃子弟,瞧气度打扮,恐怕非是普通的勋戚之家的子弟可比。

这么一想,自然就越发好奇,不免有好事者左右打听,于是有认得出来的,道出这是太子少保,已经够资格称宫保的左军都督府同知都督兼领锦衣卫指挥使张佳木,国朝新贵,自然是以此人为第一。曹家的那几个子弟,年纪自然也不大,不过失之粗鲁不文,而且阴势残酷,非女眷所喜欢。

而张佳木则不同,少年新进,却没有乖种骄狂之气,从气度神情,再到衣着打扮,无一不精细但又并不张扬华贵,总之,不失导份的同时,亦很为人所欢喜。

这一下赞叹声便多了,能到府中后宅来的,前院中人多半有些关系,或者干脆就是亲眷。如果张佳木也有内眷,则自然大家可以和他的内眷从容攀谈,常相来往。无形之中,交情就巩固深厚了。

所以说,当时的人找一房妻室实在不是简单的事,张佳木为亲事为难,也正是眼前情形也见过几回,知道贵戚大官的眷属,都并不能算是好相与的原故。

当下从一群女眷注视的眼光中穿了过去,张佳木额角居然见汗。

他现在也算是执掌大权的人物,手底下人命都好多了,下令打死,打残的人更多,做此官,就要行此事,从面对现实的那天起,就把后世的一些道德法则给扔一边去了。

但杀人也好,夺门也罢,总也没有走在一群女人中间叫他紧张。说实话,在这种事上,他的智慧也好,谋略也罢,真的是经验帮助,也就只能表面镇定,暗中摊手苦笑,只求孙继宗能走快些,再走快些。

还好有一点,这些女眷都是大家闺秀出身,至不济也是小家碧玉,现在不管出没出阁,总是要守家丰的规矩,不然的话,看着张佳木这般优秀的少年郎君亦步亦趋的紧张样子,怕是已经有不少人要唔唔咯咯的笑出声来了。好不容易进了内室,不过,他却不能摘下帽子,叫一声:“女人真可怕而是在孙继宗的引荐之下,先见孙府内眷。

孙继宗年纪四十来岁,保养很好,倒是看不出老态,不过他的两个。女儿和几个小儿子已经全部娶亲纳妾,孙子都已经能打酱油了,古人有钱有势人家,大约都是如此,也不足为怪。

只是苦了张佳木,在一群脂粉群中频频见礼,不一会儿,不但是额头汗起,便是鼻尖也要冒汗了。

第三卷夺门之变第二百三十八章训诲

更新时间:2011…1…202:59:22本章字数:3174

好了,我们到大夫人那里尖!”孙继宗看出客人有点磐甘驯子,他很贴心,知道张家可能是贫家小户,就算有几房亲戚,也没有这样郑重其事见女眷的经历,所以客人很窘。如果家里女眷笑出来。可能至好变至恶,原本一番好意。到头来反而得罪人,岂不是花钱还添堵,太过冤枉!

于是肃然延客,再入一个小小房间,里头一般站着十几个女客,不过孙继宗和张佳木一来,这些女客便得了默契一般,互相一笑,便都自顾出去了。

倒是有个女客留了下来,年约三十来岁左右,年纪虽大,却是保养极为得法,看着很是年轻,而且一脸是笑,脸庞上两个酒窝也很分明,看着张佳木进来,更是巧笑倩兮小一对秋波,只是向着张佳木顾盼打量。

“臣见过顺德公公。

这位女客张佳木自然是见过的,当日在西山行猎打狐狸,这位公主和常德公主并一大票公主都在西山,还抢了一张上等的白狐皮子走人,她的夫君叫石景,是一位山东大汉,孔武有力,在京师武官中素有勇名,而且素怀忠义,宗室之中这位驸马爷的地位也很不低,再加上这位公主是皇室里的大长公主,是皇帝的大姐头,不管是当今皇帝,还是景泰年间,公主在皇室中的地位都是有增无减,因为宣庙之女,嘉兴、庆都、清河等诸公主或是宣德年间,或是正统年间都已经薨逝,皇室的大长公主地位尊崇,就算是一般人家的大姑子,也是地垃超然,不是普通姐妹可比的。

眼前是这么一位人物,张佳木岂能不下拜会行辛

不但是他,便是孙继宗也跪了一跪,只是脸上神色仍然是笑咪咪的,显然公主是他家里的常客,所以不需太过以郑重其事的态度相见就是了。

“小张大人,你起来吧。”顺德公主却不象她几个妹子略有点轻佻顽皮的味道,她毕竟是大长公主,身份在,年纪也不皇室公主虽然地位尊贵,但明朝的宗室很奇怪,诸王长寿者多,诸郡主长寿者也不少,但皇帝的寿命是一代不如一代,公主们长寿的也很少,所以三十来岁年纪,也已经要到了立身立言以考虑身后之名的地步了。说起来在后世人眼里是笑话,但却是当时实在的情形。

不过称呼上,还是略显俏皮小不过,也就仅限于此罢了。

“是,谨遵公主之命。”张佳木先答应了一声,不过跪在原地并没有起来,倒是又瞌了三个头,然后才站起身来。

“咦!”公主明明看的欢喜,却故意问道:“怎么叫你起来,不但不起,反而额外又多瞌几个头?。她笑道:“你可别学那些龌龊官儿,以为多瞌头少办事,可劲的熬就能升官,你身居此位,瞌头再多也不管事。



这羔有点淳淳教诲的意思了小张佳木现在已经摸清了这位公主,既要名声好听,为人也和善,但既然有了前者,所以大规矩就不能错。所以虽然公主说的和善,他却是眼观鼻,鼻观心,只是老老实实的答道:“适才是先拜公主,再拜则是拜榻上的彭城伯老太夫人了。”

“嗯,嗯!”公主大为首肯,笑道:“老太夫人是该拜,我以为你不知道太夫人是谁,现在看来,我就放心的多了。”

张佳木笑了一笑,心中却道:“当然,我又不是笨伯!”

这位老夫人刚刚孙继宗等人的话里就说的够清楚了,况且,现在张佳木眼又不瞎,看的清清楚楚,老太夫人坐的是上首,而大长公主殿下,却是在下首坐着。

大约公主自己也觉得失言,当下笑了一笑,却是抓着一直含笑看着张佳木不语的老太婆胳膊,摇晃着道:“外婆,你说要见人,见了人又不说话,却叫孙女来丢脸!,小

到了这会,张佳木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位看起来鹤发鸡皮老的似乎连话也不能说的老婆子却是仁庙皇后的母亲,怪不得诺大面子。皇室之中,这老太太恐怕是独一份了。和成祖皇帝是亲家,仁宗是她女婿,宣庙是外孙,而当今皇帝却是重外孙,伯夫人,一品诰命算不得什么。皇家也不是全然冷血的疯子,也要讲宗法人情的,这位老太太,除非是谋反大逆,不然就是反了北京城,大家互相砍成血葫芦,恐怕也没有人动得了她吧?

“嗯,看着挺好的,不错的一个好孩子。”老太太终于开了口,年纪虽大,声音也很清郎动听,看起来神思也清明,说话不急不缓的

“太夫人过奖了。”

张佳木不觉得这位老太太巴巴的叫自己进来,费这么老大事,就是瞧瞧自己长的坏不坏。但就算是他,也真的想不出来,对方见自己,到底是件什么事情。

“我受你几个头,倒也没什么。”这会儿张老太太已经从歪着又改为端坐,难为她已经八十多岁,神智清明之余,行动看着也还利索。

与她同时代的男子,就算是王旗几个犹存,但也只能算她的后辜了。

放眼天下,和这位老太太平辈论交的人,怕是一个也没有了。

“你可知道,你父亲当年供职内廷,先为幼军,后为校尉,帮着皇家外戚都做了一些事”老太太不急不徐的开口,但却是石破天惊,不由得张佳木不打起精神来倾听,却听她不紧不慢的接着道:“但是事属机密,现在提起来也颇无味道的很了,所以不必多谈。我们今天只谈你就是!”

张佳木面露苦笑,又是一个来打哑迷的人。他父亲的身世,想来皇帝知道一些,钱皇后也知道一些,不过这两位至尊可不是能盘问的人,甚至想旁敲侧击也不成。一旦多事,可能酿成大祸,锦衣卫官,地位只靠皇家信任宠信,一旦失宠小祸不可测。

现在他办事多办揣摩帝意而行,皇家宗室甚至外戚,多有照顾,就是其理。

想做什么事,总得自己地位稳固了再说,现在急着办些不讨欢喜的事,恐怕祸事上门之时,后悔也晚了。

至于哈铭和袁彬等人,虽然和父亲有旧,但恐怕所知也不甚深。张佳木也打听了一些,他们只是知道张佳木的父亲曾经勾当过宫廷差使,但其中细节,这两人自然也是全不知情。

还有徐氏夫人,所知不多,只是知道丈夫当年谨慎小心,严戒多说,就算是现在,徐夫人仍然是遵从先夫遗命,当年之事,一律不谈。

这真是一件叫人郁闷的事,当年的事。知道的人不少,身为一个锦衣卫官,居然一点蛛丝马迹也查不出来,根本全无头绪。从猜测来说,当初张佳木的父亲一定干了些很担风险的隐秘事,所以功劳虽大,却无可叙,但遗泽甚深,到现在皇家和一些贵人还在心感,他以一个军余,突然至如此高位,皇室的人小经常说他也是忠义世家的子弟出身,大明朝廷用人就是这样,如果不是世家,武官出身的人想博一个高位是千难万难,不比文官,三年大比一朝得意就能大用,而武官则全靠先人遗泽做为起步之基石了。

这会儿他只能放下胸中疑惑,就听专听眼前这位老太太的教诲。

“你这孩子,人都说精细能干,多智多谋,而且果断能断。”老夫人还是那种口吻,虽然是夸赞,张佳木听着却知道必有下文,于是脸上一无表情,只是听着老夫人继续往下说。

但提起张佳木的好处,在场的人都是知道,于是各人都连连点头不已,便是顺德公主,也是用激赏的眼神连连打量着张佳木,如果不是内外有别,恐怕她也要口出赞叹之语了。

“夺门的事,干的很漂亮,平时当差,也很谨饬。最近办的几个大案子,也知道好歹进退。嗯,那些文人头巾气重,还有人骂你几句,你也不必理会。”

到了这里,张佳木也不能不答,只得躬身道:“是,太夫人说的是。”

张佳木在皇家的交情,除了他先父那些莫名其妙到现在也不清楚的车,大约就是夺门复位的事。

孙家也好,顺德公主也好,眼前这位身份高贵的老太太也罢,还有大内的太后,当初的沂王现在的太子,大家对他的态度友好,固然是他自己会来事,办事漂亮。当然也有夺门的功劳情份在里头,这一层是最关重要,所以他自己也非得抓住这一条不可。任何人,非议夺门者,就是他的生死之仇敌,没有商量的。

“不过”眼前这位老太太身份地位已经到了不必避讳什么的地步,所以词锋一转,也并不客气。只是瞪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