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我爱宁静路之 今生只为你 >

第23章

我爱宁静路之 今生只为你-第23章

小说: 我爱宁静路之 今生只为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世钧遇到了一位世伯,此人是董友安的朋友兼前辈,相识多年。
董世钧很想听听前辈的意见,他说出自己的计划,又道出这几年的成败得失,然后恭敬的请教。
老人听过董世钧的讲述,告诉他:「你如此上进努力,我很欣赏。你要想成事,一个人是不行的,要多认识朋友。」
「是,我知道,只是我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能让我迈出第一步的朋友。」
「既然你的银行以投资为主,那么一开始规模可以小,只要投资得当,很快会有回报。」
「是。」
老人笑了:「如果有人肯投资给你的银行,你就迈出第一步吧!」
董世钧低头:「什么人肯投资给我?我还年轻,能力不足,我还需要在别的工作岗位多加锻炼。」
「我介绍一个人给你,相信从他身上你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就算只是认识他也好,相信我,只是当朋友也绝对有益,他的年纪不比你大很多,你们一定有得聊。」
「谁?」
「万凯证券的周明义。」
「他?」董世钧惊讶,那是著名金融巨子,投资奇才?
「明义人相当好,你不会失望。他很低调,现在更是不太出来,我带你去见见他,对了,说起来,他还是你大学学长。」
董世钧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的自荐,心理便又有些忐忑。


第十七章
董世钧在万凯见到了周明义,他比董世钧想象中更有魅力,没有一点架子,亲切温和且平易近人。
近六个小时的长谈让董世钧觉得就算只是谈谈话,自己也可以学到很多。
看过董世钧的计划书,周明义蹙眉。
「你是打算投资软体发展?」
「是。」
「那定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并且也有很大的风险。」
「我明白,我会非常谨慎的。」
「投资报酬也比较慢。」
董世钧突然一笑:「现在哪有快钱好赚?」
周明义也笑了。
董世钧发现周明义表情轻松,越来越畅开心胸和自己谈话,就鼓起勇气问道:「我想问,你当时是如何迅速的积累起财富的?」
周明义略想一下,回答:「我那个时候经济环境比较好。」
见董世钧挠头,周明义和他对视一下,两个人都笑了。
周明义问道:「你既然研究恒生指数多年,告诉我,本市真正斗的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幕后大赢家?」
董世钧思索片刻,没有回答。
周明义一笑:「地产搏的机会要大一些,你不也是打算搏一下吗?」
董世钧无语。
周明义笑说:「其实我曾经有意让万凯成立银行,这样方便打理自家生意,后来我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为什么?」
「我想留出一点点时间给自己……陪伴爱人。」
董世钧垂下眼帘,流露出忧伤的神色:「我也想有时间陪伴爱人。」
「再写一份新计划书给我,还有多了解一些贸易发展局的情况,对你有好处。」看着周明义露出毫无内容的微笑,董世钧不明就里。
「你真的愿意相信我?」
「我这个人很善于投资,如果有好的机会我不会错过。」
「我会努力!」
「我一向不做赔本的生意,看过合作契约书,有办法做到我要求的条件,你再考虑吧!」

一边准备新的合作,董世钧一边招兵买马。
不久之后,得到投资,董世钧注册成立了自己的银行——钧隆银行。他其实想用宁远的名字,后来却又改掉了,不敢告诉朋友们那是因为羞涩的缘故,而不是怕做不好。
创业之初,业务开展比较艰难,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所幸银行上下一心。
起初,钧隆只是做小型投资项目,也投资软体发展。董世钧一直记得周明义的话,多年来关注恒指的他,同时也在看地产走势。
香岛的地价之贵举市闻名,每一次地产开发的新动向都会引起股市的波动,现在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董世钧一心一意都在自己的事业上。
儿子的转变,董友安和王湘琴都看在眼里,但高兴之余,两个人又不由叹息,因为董世钧一直是一个人守着他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最开心或是最伤心时,都会与戒指相伴。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宁远的心很平静。
这是自己第四次动心脏的大手术了,已经可以坦然面对。
宁文生请了假和妻子一起守在儿子的床前。
宁远似乎有信心,他劝慰父母:「你们不用替我担心。」
刘淑贞只是哭,不敢说话。
宁远露出仿佛透明一般的微笑:「我不怕也不后悔,真的,毕竟我活过,也做出过自己能做的贡献,是不是?我是有价值的,我没有白白活过这一次。」
抬手抚摸母亲的头发,宁远说道:「别伤心,我会撑下去,不要怕。」
刘淑贞看着儿子,他的面容很坚强。
「十年之约还没有到,我还没有见到世钧,我不会有事。」
「小远……」
「有两件事让我不会后悔这一生,我帮助过人们、工作过,我对社会有价值……还有……世钧爱我,我爱世钧。」
「小远……」刘淑贞挡住嘴。怕自己哭出声来。
「如果我……告诉世钧,我爱他。」
宁远被推进了手术室,宁文生和刘淑贞坐在椅子上等待着。
仿佛是过去了一个世纪,手术室门上的灯,终于熄灭了。
忧心的家长马上迎了上去。
医生露出歉意的笑容:「我很抱歉。」
刘淑贞一下子倒下去,被丈夫抱住了。
「他先天性缺损的地方无法修复好,他永远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拥有正常健康的心脏。」
「小远……」
「可是只要注意身体,配个药物,好好保养,他可以与常人无异。」
「他要一直带着这心脏?」
「是。」
宁文生长叹,看样子,儿子注定一生如此,一生带着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不定时炸弹」。

躺在病床上,宁远苍白的笑容,彷佛是白色的花。
虽然已无法再进一步医治,毕竟儿子还活着的安慰让刘淑贞松了一口气。
宁远坦然的面对结果,没有任何埋怨。
注意到儿子眼中那一抹无法消失的思念与哀伤,刘淑贞开始后悔。
回到家,她和宁文生说道:「我们……不是做错了?」
「什么?」
「我在想,如果现在世钧在,小远也许……」
宁文生叹息:「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也许我们真的低估了小远对世钧的感情。」
「他肯来,都是为了我们。」
刘淑贞开始担心:「如果世钧,如果世钧真的忘了小远,如果他爱上了别人,那小远……」
「我不知道。」
「真想见湘琴……」

董世钧因为工作上的烦恼,约了李亚军出来喝酒,他又喝醉了。
这几年,醉的机会似乎特别多。并不是借酒浇愁,不过的确需要一场醉,才能忘掉现实中的压力与痛苦。
李非军照例送董世钧回家,董世钧已经自己租屋居住,他怕父母看到自己的压力与痛苦,怕让他们而担心。
醉了的董世钧抱着沙发靠垫,滚到了地板上,不断的叫着:「小远,小远……」
看到伤心的董世钧,李亚军不禁心痛,如果宁远在,也许世钧就不会这样。

董世钧把自己承担压力的一面收得极好,对外表现一向信心十足。
新年年初,董世钧得到消息,有一块城西郊的土地要拍卖,由于临海,那块地似乎不被看重,底价虽然很高,争购的人却不多。
董世钧开始着手计划购进。
他看中那块地,主要是觉得临海,将来也许可以在那里建立酒店或度假山庄。
银行内部有人反对,需要的资金太多了,而且如果被压住了,以现在的规模也损失不起。
董世钧反复研究,还是觉得可以买入,决定要搏一下吧!
买下土地没有多久,政府就抬出了填海扩建的计划,所选择的填海区域恰在钧隆购入的土地旁边。
政府打算在城西郊开发新的商业区,围绕着那片土地的一系列城市扩建计划也马上开始了,这个计划只一夜的工夫,土地的价格就涨了二十倍,钧隆上上下下都兴奋异常。
董世钧没有卖掉那块地,而是以租的形式,转让了出去。
接下来几个软件开发项目陆续完成,以极好的价钱成交售出,钧隆又赚了一笔。
董世钧踌躇满志,再接再厉,走出了第一步以后,走得越来越顺利。
钧隆的投资能力被瑞士的银行集团看中,他们大力注资,更扩大了钧隆的规模。
之后钧隆的业务又跨足了电信和电子产业……接下来的两年,银行的业务蒸蒸日上,迅速扩大规模,几乎以等比级数递增。
董世钧把这一切归功于钧隆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开庆功会与全体员工一同庆祝。
在董世钧三十岁这一年,有两件很重大的事情发生。一是钧隆成功收购另一家银行,完成新一轮的资本合并,二是钧隆银行的上市计划,已经赶上日程。
已经相当成功的董世钧反而越来越低调,甚少宣传自己,真正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变成了沉静而高贵的新贵。
独自站在自己位于宁静路上住所的阳台,董世钧俯看整个海湾。
这里是半山的高级公寓,董世钧买下了顶层,拥有一个天台,视野开阔。
向右是南海,碧波万顷,向左则是将整个香岛市的景色尽收眼底。
如今,整个都市已经在董世钧的脚下,这个时候,董世钧心里只想着一个人。
如果小远在身边,该有多好?
三十一岁了,应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该发生了。

香岛最顶级的海逸酒店,宴会厅已经被布置成发表会的会场。会场外,记者和工作人员都在等待,由于人太多,场面虽有秩序但还是很嘈杂,声音哄响着。
这时,突然有一股气息,慢慢的涌过来。离会场远一点的人们已经开始感觉到了,人群已经停止说话。
一个身材挺拔,步伐优雅的男人身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他没有分开人群,只是慢步走了过来,可是每当他踏出一步,人群就自然而然地分开退后,仿佛一开始就说好了似地让出道路来,众人的视线像被吸住似的追随着他无形之中的魅力与魄力。
出现在人们中心的,是一个英俊不凡的男子,有着浓眉和明亮的眼睛,流露出一丝轻笑的嘴角,男子外形如此出色,让在场的女性们不由发出了感动的叹息。
董世钧——钧隆银行的主席,今天他将宣布钧隆银行正式挂牌上市。
他是香岛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市银行的主席,拥有钧隆银行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上市之后,他个人所拥有的资产,将难以数计,同时他也成为本市银行业的一个传奇。
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董世钧进到酒店为自己准备的休息室,坐了下来,伸手拉松领带。
手机响起。
董世钧看一眼萤幕,接通后:「明义兄?是,很顺利……啊,谢谢……记者……是有些不习惯……还好……有时间……谢谢你。」
放下电话,董世钧靠进沙发里,闭上眼睛。
另一旁,董世钧的秘书季衍川轻声的问道:「董先生,很累了吗?」
董世钧轻轻的呼出一口长气:「啊,不。」
「下午还有一个招待会,晚上有重要宴会,您非出席不可。」
季衍川跟在董世钧身边已有三年,很了解这位年轻的银行家,他不喜欢宣传也不是很善于应酬,一遇到这样的情况,总会感觉到疲累。
在银行里,董世钧不喜欢别人以头衔称呼他,大家一律叫他「董先生」,秘书也不例外。
刚站起来,休息室的门就被推开了。
走进来的是董世钧手下的两位高阶干部,亦是他的左右手——负责银行公共关系事务的张泽,还有负责风险投资的刘衡雅。
「啊,你们来了。」
「世钧,上市大成功,我们已经成功吸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