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大胤仙朝 >

第200章

大胤仙朝-第200章

小说: 大胤仙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黯淡的诸位学子,夫子轻轻一咳嗽,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考试也不是只录取一个人,你们还大大的有机会”。

众位学子闻言恍然:“是啊。这小子再牛不也就是第一名嘛。到时候大不了老子第二名就好了”。

一场考试录取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群人。

陈九下笔如有神,外面此时风云汇集。

旱魃老祖这个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僵尸出现在禹州城外,不知为何那浩然的紫气居然并未对其起到压制的作用。

“冥冥之中自有因果感应。这小子现在面临着自己人生中的最重要时刻,我非要阻止不可”。

一边说着,旱魃老祖身形缓缓的升空,看着禹州城内的龙气以及东来的紫气,目光中露出忌惮之色:

“还好老祖我手中有一份先贤诸圣手稿,不然这浩然紫气就够我喝一壶的了”。

只见旱魃老祖手一挥,一个发黄的纸张闪现,圣贤之气闪动,带着奇异的力量降临禹州,那浩然紫气与禹州府的龙气居然没有丝毫反应,反而逐渐退开。

“一炷香的时间,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嘀咕完之后,旱魃老祖猛然间一声厉吼,方圆千里之内所有的水汽瞬间蒸发一空,大地开裂,江河断流,草木枯死,就连凡人身上的水汽也有溢出体外的趋势。

旱魃老祖手中出现一团金黄色的火焰,在众人惊惧的目光中缓缓升起。

天空中,镇府将军站在城门前,看着远处天空中犹若太阳的旱魃,眉毛微微耸起:“居然有妖邪出来作乱,扰乱国家的大典,这是**裸的挑衅我大周威望,多少年没有这种事情了”。

书院上空,王明阳看着禹州城外,眉毛飞飞,随后闭上眼睛。

旱魃升空之后,手中的那团金光猛然间射出一道光线,向着禹州城内射去。

这光束带有极热之力,空间都在微微扭曲。

旱魃老祖比在青州的时候更强了。

“大胆妖孽,胆敢冒犯我禹州威严,今日要将你镇压于此”。

镇府将军朱奎一声怒吼,气血爆发,狼烟冲天而起。

手中的大刀瞬间出鞘,跨越时空,向着旱魃老祖斩来。

看着那凌厉的刀芒,旱魃老祖不得不收回金光,手中的火焰猛然间向前一推,向着朱奎笼罩而去。

这火焰可不是凡火,乃是旱魃老祖的本命火焰。

这一击天空震动,大地破碎,将军手中的大刀饮血无数,一股血煞之气在此时爆发,生生将那团火焰的威能镇压下去。

一击过后,禹州州府外,方圆十几里成为了废墟。

感受到禹州城内此起彼伏的气息,旱魃老祖不甘心的一叹:“老祖我的伤势还没有好,不然今日非要喋血禹州不可”。

一边说着,旱魃老祖眼中一道金光闪过,嘴角处伸出来两根獠牙,獠牙上血纹闪现,天空一阵扭曲,方圆百里之内所有牲畜的血液一瞬间被其吸光,成为干尸。

“这一次便宜你了,下一次老祖一定血洗禹州”说完之后,旱魃老祖化作金光消失在镇府将军的面前。

看着远去的金光,镇府将军有心无力,大家战力差不多,想要将对方留下不太现实。

天空中,圣贤手稿依旧撒发着淡淡光辉,镇压着禹州内的龙气。

天空中一声龙吟响起,风云汇集,一个巨大的爪子划破虚空,直接出现在禹州上空,想着书院拍去。

这是一个禽兽的爪子,上面有五指。

书院上空的王明阳睁开眼睛,看着愈来愈近的爪子,轻轻一笑:“妖族的五爪金龙,不知道是妖族的哪位太子降临,不过我禹州不欢迎妖族,还请阁下退去”。

话音说完,禹州境内浩然正气涌动,一股博大的精神瞬间传遍整个禹州,修士震惊,鬼神辟易。

天空中的浩然正气在那股博大精神的驱使下,瞬间将其震为齑粉,血雨洒下落在了禹州城外,那本来干涸的山川瞬间恢复生机。

“好好好,王明阳本太子记住你了”

话音落下,禹州城上空的空间缓缓合璧。

这就是亚圣的威能,无须出手,只是金口一张,浩然正气自然会发生反应。

这次考试牛鬼蛇神齐登场,妖族也看不得人族做大,想要借机横插一杠子。

州府的老管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王明阳的身边:“牛鬼蛇神也赶来袭击我禹州,想要兴风作浪,真是不知道所谓,要不是看着妖皇的面子上,定要将那小子留下”。

王明阳背负双手:“现在是多事之秋,不是与妖族扯破脸皮之时”。

说着话,老管家目光一转:“先前我还以为是哪位儒家大儒证道,没想到居然是一位学子的文章,真是个好苗子”。

王明阳目光深邃:“苗子是好苗子,但是身上的因果牵扯太深,只是一个考试就有传说中的旱魃前来应劫,以后怕是少不了波折”。

老管家哈哈一笑:“你这可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诸天万界,不管是修行者也好,读书人也罢,那个不是步步如履薄冰,历经千劫万难方才能够成道,这小家伙虽然说劫数大了点,但是以后成就怕是更加惊人”。

王明阳没有说话,而是看向远处:“不知道前些时日那场天劫可曾探明原委?”。

老管家摇摇头:“那场天劫来得太突然,大家没有丝毫准备,现场比脸蛋还干净,一点痕迹都没有”。

第三百零七章拜师王明阳,儒家理宗

王明阳眉毛一耸:“怎么可能,雁过留声,人过留影,怎么会一点声息都没有”。

老管家无奈一叹:“你以为我不想找到踪迹啊,我是实在是找不到,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还能活几年,我比任何人都渴望找到痕迹”。

王明阳抬头看着天空:“天劫啊”。

一场风波烟消云散,除了禹州城方圆几十里的牲畜死绝之外,一切又在王明阳的法力下回复了原点。

陈九停下笔,所有的文章已经答完,天黑了。

有侍卫送菜,陈九只是轻轻一笑:“不用了,我出去吃”。

说完之后敲了敲身前的铃铛,夫子走过来,目光闪烁着莫名意味看着陈九:“你决定交卷,不仔细检查一下?”。

陈九感觉到夫子前后的变化,态度,也没有多想,只是摇摇头。

看着那布满莹莹紫气的书卷,夫子的内心一颤,点点头:“你可以出去了”。

在众位士子的各种复杂目光中,陈九走出考场。

直接回到书舍内,于有余床铺难得是空荡荡的,也不知道这个整日里睡大觉的家伙考得怎么样。

一夜无话,第二日天刚刚亮,就有一阵脚步声将陈九吵醒:“陈九公子可在?”。

陈九翻身起床:“在”。

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门,露出了一张苍老的面孔:“不知阁下是?”。

“我是王先生的仆役,王先生知道你昨晚考完试。请你过府一述”。

“王明阳叫自己?”陈九心中一动,点点头:“稍后就去拜访”。

老仆役走了,陈九内心揣摩这王明阳为何叫自己过去,不管那么多,直接过去就是了。

用过早餐,陈九前往王明阳的居所。

熟悉的小院,熟悉的格局。

“见过先生”陈九看着正在整理花朵的王明阳,行了一礼。

王明阳将手中的花刀放下:“陈九,昨日你考试之时引发了浩然紫气,乃是一个可塑之才。我欲要收你为徒。让你拜入我门下,你可愿意?”。

陈九一愣,没想到王明阳居然要收自己为他,而且还是直接开门见山。

要知道王明阳可是圣道业位第二层次一言可以改命的亚圣。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顶尖的高手之一。想要拜入王明阳门下的人不知道凡几。没想到王明阳居然也有主动收自己为徒的一天。

看着有些呆愣愣的陈九,王明阳没有说话,只是一双眼睛严肃的看着陈九。等待陈九的回答。

在王明阳眼中,陈九绝对是难得的好苗子,齐家之境就可以引动浩然紫气,日后证就亚圣乃是必然结果,至于真正的圣道业位,也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回过神来,看着目视自己的王明阳,陈九一个机灵弯腰一拜:“学生见过先生”。

王明阳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陈九这一拜就表示同意拜入王明阳门下,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个世界不比禁忌海,到处都是高手,不好混啊,最好找个靠山。

王明阳看着陈九:“我乃是理宗一派,日后你也是理宗一派”。

陈九一愣:“先生,何为理宗?,难不成先生是修行人士?”。

王明阳难得露出一个哭笑不得的笑容:“真不知道你是怎么读的书,居然连理宗都不知道”。

“理宗者,理顺天下,万物皆明,整理阴阳”。

陈九不动声色,心中却道:“听起来有点意思,一副很厉害的样子”。

“我们儒家难道也拉帮结伙?”陈九若有所思的道。

王明阳敲了敲陈九的头:“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不是拉帮结伙,只是志向相同之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学说罢了”。

“听老师的意思,莫非我儒家还有别的团体?”。

王明阳点点头:“除了我理宗之外,还有礼宗,法宗,等等”。

看着陈九一知半解的神态,王明阳认真的解释道:“礼宗,自然是主张以礼治国,礼为天下先,他们认为想要国家安定,国泰民安就要懂礼,严格遵守礼仪”。

“至于法宗,自然是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众生国都皆按照法度行事,则可天下太平”。

说到这里,王明阳顿了顿:“当然了,我们理宗是明晓天地至理,追寻天地大道,主张道法自然,国家应该按照自然来发展”。

陈九闻言一汗,自家这学说他可不敢认同,人的劣根最差,杂念最多,你还想要道法自然呢,这是做梦,要说法家到是有些门道,只不过人在执法,自然会有亲疏远近,法律想要严格执行,何其难也。

王明阳乃是第二阶段的准圣,万物洞察皆明,自然看到了陈九眼底的那一丝异动,知道陈九对于自己的观点不甚认同,他也不的在意:“其实我理宗的概念不只是这些,你以后自然会了解”。

“至于其余的团体,有的是以书院形势,有的是按地势划分,你以后随着接触,自然会慢慢都知道的”。

说完之后,王明阳拿出一本书:“这是我三年整理所得,有我理宗的精髓所在,你日后要好好研读,此后每三天一考,你可记得?”。

接过那本书,陈九行了一礼:“弟子记得”。

“那就下去吧”王明阳摆摆手。

走出王明阳的院子,陈九看着自己手中的这本书,蓝色的书皮,书页崭新,轻轻的翻开,浩然紫气扑面而来。

陈九一愣,猛然间将书合上,书面只有一个字:“理”。

“整本书灌注了浩然紫气,这本书说是老师的心血也不为过,不知道老师为何这般重视我,让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这本书灌注了亚圣的意志,乃是降妖除魔的无上法器,护身之宝。

整本书大约只有大拇指后,巴掌宽,长二十多厘米,乃是儒家难得一见至宝。

陈九正在愣神时,院子中传来王明阳的声音:“你考试的时候引来了旱魃与妖族太子,估计你们之间有大因果,现在你已经被对方惦记上了,出门一定要小心”。

陈九点的念头,对这院子一礼:“多谢先生提点”。

将这本书籍随身带着,陈九往回走:“没想到旱魃这老家伙这么快就沉不住气了,来了也好,早早了却因果,至于要皇太子,我并不记得与其有过交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