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一路官场 >

第391章

一路官场-第391章

小说: 一路官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去氮肥厂的路上,刘思宇让石长青上了自己的小车,而让欧清林和陈亮上了岭北县政府的车。
    氮肥厂建在岭北县的南郊,离县城大约两公里,两辆车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到了,小车直接开进了氮肥厂的大院,看守大门的老大爷看见是前面的那辆是石副县长的车,自然就把门打开了。
    小车刚在院里停好,早得到消息的氮肥厂厂长宋开明和厂办主任彭敏迎了上来,口里连声喊着欢迎石县长。
    石长青和刘思宇他们下车后,石长青对宋开明介绍道:“宋厂长,这是市政府的刘秘书长,今天专门到你这氮肥厂来了解情况。”
    宋开明就急忙握住刘思宇伸出的手,说道:“刘秘书长,欢迎您前来检查工作。”刘思宇和他握了一下,淡淡地说道:“宋厂长辛苦了。”
    “领导辛苦,我们不辛苦。”宋开明笑着说道。
    刘思宇看到宋开明那高高凸起的肚子,心里就有点不舒服,再看到他那油光满面的脸,更是有一种厌烦,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几人进了氮肥厂的会议室,彭敏立即指挥一个女孩替刘思宇他们泡了茶,然后刘思宇就坐着听宋开明汇报工厂的情况。
    这宋开明的汇报,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只是一味地叫苦,说因为市场的原因,再加上这氮肥厂这几年政府没有加大投入,导致产品单一,质量不过硬,最终被市化工公司挤垮,现在唯一的一条路,就是进行拍卖。
    刘思宇听得眉头一皱,问道:“宋厂长,如果拍卖不出去,你认为又应该如何处理?”
省城生涯 第三百二十一章座谈会
    听到刘秘书长这样问,宋开明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不只是宋开明,就是石长青,也没有想过这氮肥厂卖不出去的事。
    看到宋开明无法回答,刘思宇说道:“石县长,宋厂长,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把最坏的结果考虑进去,你们这个氮肥厂,如果不进行技术革新的话,前途并不看好,这样一个亏损的企业,你们说,还会有什么人对它感兴趣。”
    “刘秘书长批评得对,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我要向你检讨。”石长青在一边说道。
    “还不是检讨的时候,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既要保障职工权益的同时,又要搞好这氮肥厂的改制。”刘思宇不客气地说道。
    这石长青是自己党校的铁哥们,所以这话就有点随便。
    宋开明正要说话,只听到大院里传来一阵喧哗,宋开明的脸sè一下子变了起来。刘思宇皱着眉头问道:“宋厂长,外面是什么事?”
    宋开明就让彭敏出去看一下,彭敏出去不一会,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宋厂长,不好了,覃老三他们又来了,他们要见刘秘书长。”
    听到是覃老三这个难缠的人来了,宋开明再也沉不住气,对刘思宇说道:“刘秘书长,现在外面被工人围住了,他们要见你。”
    刘思宇一听这工人要见自己,就笑道:“见就见呗,有什么了不起的。”
    石长青一听,急忙说道:“刘秘书长,这工人喜欢胡搅蛮缠的,你千万不能出去。”
    “石县长,这工人要见我们领导,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去看一下,让他们选几个代表进来,我正想向他们了解一下情况呢。”刘思宇说道。
    看到刘思宇的态度十分坚决,石长青只得出去,过不一会儿,就带着六七个工人进来了。
    这些工人看到宋开明和彭敏在会议室里,就互相看了一眼,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刘思宇瞟了一眼宋开明,说道:‘宋厂长,我知道你的事多,你去忙吧,我和工人老大哥们谈谈心。”
    宋开明听到刘思宇这样说,再也不好呆在会议室里,只是狠狠地盯了那几个工人一眼,走了出去,刘思宇看到彭敏没有出去的意思,就又说道:“彭主任,你也去忙你的吧,有什么事,我会让人通知你的。”
    彭敏没想到刘秘长让自己也出去,她看了刘思宇一眼,只得起身走了出去。石长青见此,也知趣地离开了会议室。
    刘思宇看到屋里只有自己和陈亮、欧清林三人,就对这些工人说道:“既然大家来了,说明大家信任我,对此,我表示感jī,请坐吧,有什么话,我们慢慢说,我相信,就算有天大的问题,我们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这是一个长得十分强壮的中年男子说道:“既然刘秘书长吩咐了,我们大家坐下吧。”
    其余的工人点了点头,跟着那个中年男子一起坐下。

()免费电子书下载
    “这就对了嘛,你们是氮肥厂的主人,这到了会议室,就像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我们先喝口茶,然后慢慢说。”看到陈亮跑去替这些工人泡了茶,刘思宇笑着说道。
    看到这些工人的神情平静下来后,刘思宇望着那个中年男子道:“这位大哥,你贵姓?”
    那个中年男子看到刘思宇首先问他的姓名,就说道:“免贵姓覃,别人都叫我覃老三。”
    “覃大哥,你可以说说今天到这厂里来有什么事要反映吗?”刘思宇示意陈亮做笔记,亲切地问道。
    “刘秘书长,我们几个都是从这氮肥厂建厂那天起,就在厂里上班的,”唐大山指着坐在一边的那个戴眼镜的瘦瘦的中年人说道,“这位就是我们厂里的易工,专门负责工厂的技术问题的,我们这个厂,前几年十分红火,福利待遇很好,是岭北县最让人羡慕的单位,谁知这个宋开明当上厂长后,我们厂里就越来越糟,到了最后,竟然连工资也发不出年了,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家里待岗,可是那个狗日的宋开明,还每天开着那辆小车,下馆子,泡女人,这狗日的仗着县里有人支持,整天和一伙狐朋狗友大吃大喝的,最后把好端端的一个工厂,硬生生的吃垮了。听说现在这狗日的又想把厂卖掉,刘秘书长,我们这两百多人,就全靠这氮肥厂生活,这厂子没了,你叫我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刘思宇边听边点头,等到覃老三说完,刘思宇这才说道:“覃大哥,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换着任何一个人,面对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工厂,说没就没有了,都会像你们一般的难过,不过,据我所知,你们这个工厂早就资不抵债了,这两年全靠财政拨款和贷款过日子,至于你所说的宋厂长大吃大喝,甚至贪污**,这可得要有证据,没有证据的事,就不要乱说,如果你们有确凿的证据,我会如实向市里领导反映,依法查处他的问题。”
    “我们当然有证据,这两年,我们厂有几批货物,被宋开明销到了岭南省,不过最后却是一分钱也没有收回来,据他说是那家公司倒闭了,所以这钱就成了死帐,那可是一百多万的货款啊,我们怀疑是他和人合伙,骗了工厂的货物。”覃老三大声说道。
    “还有这事,”刘思宇不由眉头一皱,“你们知道岭南那家公司的名字吗?”
    “那家公司叫红丰农资公司,不过去年这家公司就倒闭了,那个秦经理也不见了。”一个工人说道。
    “哦,”刘思宇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事我们下来再谈,今天难得大家都来了,本来,我还准备专门到你们家里去走走的,这下好了,你们可能也听说了,我到岭北县来的目的,你们这个氮肥厂,已被市里定为首批改制的企业,你们觉得这氮肥厂应该如何改才好。”
    易工听到刘思宇说这氮肥厂已被定为改制试点企业,就说道:“刘秘书长,我认为这氮肥厂如果有资金注入,应该能活过来的。”
    “你有把握?”刘思宇盯着他问道。
    “有把握,我仔细调查过,我们厂虽然现在被市天原化工厂挤占了市场,但我们生产的复合肥还是有竞争力的,只要更换一批设备,我们产品的质量就会上去,再抓好销售渠道,我觉得应该没有问题。”易工肯定地说道。
    “那这批设备,需要多少资金?”刘思宇听到这易工有办法救活这个厂,就感兴趣地问道。
    “我问了在海东的同学,这套设备,大约需要一千万左右。”易工说道。
    刘思宇想了想,说道:“各位大哥,你们这个氮肥厂,进行改制是肯定的,中央有明确的规定,对国有企业要抓大放小,也就是说,对像你们这种小企业,国家不再注资,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有两条路,一条是对企业进行改制,另一条就是让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而根据你们氮肥厂的实际情况,县里决定进行公开拍卖,我想,既然易工有把握救活这个工厂,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它变成一个股份制企业,优先内部职工购买。”
    听到刘思宇让他们这些职工买下这个厂,覃老三就泄了气,他望着刘思宇说道:“刘秘书长,你也知道,我们在座的,都是工人,哪里有钱来购买这个工厂哟。我看只有宋开明那狗日的,捞足了钱,才有能力买下这个厂的。”
    刘思宇想了想,说道:“覃老三,易工,我知道你们对这个厂子有感情,我看这样吧,你们先回去商量一下,如果觉得有信心把这个厂搞好,愿意接手这个工厂,你们直接来找我,当然有好的建议也可以来找我的。在这里,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你们这个氮肥厂进行改制,是一定要进行的,这一点,市委市府已下了决心,当然,我们在改制的过程中,一定会考虑你们的合法利益的。”
    送走覃老三他们后,刘思宇拒绝了宋开明邀请,和石长青直接回到岭北县政府招待所。
    “长青,你觉得如果这氮肥厂进行拍卖的话,有人会来购买吗?”在岭北县政府招待所的一个雅间里,刘思宇和石长青喝了一杯酒后,担忧地说道。
    “这个问题难说,要知道这个氮肥厂,现在还欠着银行六百多万的贷款,还有全厂工人近一年的生活费,这两笔帐加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另外,县政府还提了要求,购买这家氮肥厂的人,还要把这些工人全都接过去,这样苛刻的条件,恐怕没有人愿意来买的。”石长青暗然说道。
    “对了,如果这厂子卖掉后,这宋开明你们准备如何处理?”想到宋开明大腹便便的样子,刘思宇就浑身不舒服。
    “至于这个宋开明,他早就替自己找好退路了,只等这氮肥厂一卖掉,他就到商业局任副局长。”石长青有点愤然地说道。
    “他把一个好好的厂子搞成这样,还能去当副局长?”刘思宇不解地问道。
    “人家是一号的亲信,这换一个单位,有什么奇怪的。”石长青不由好气地说道。
    所谓一号,指的是岭北县委书记傅朝天,此人在岭北县已连任了两届书记,算是一个强势至极的人物。
省城生涯 第三百二十二章生了个小子
    “长青,我知道这氮肥厂改制的事,是你在负责,你们递上来的方案,我也看了,过于简单,我建议你找哪些工人谈谈,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如果这些工人对这个工厂有信心,我觉得可以把这个工厂改制成股份制企业,由这些工人持股,自己去经营管理。”刘思宇和石长青碰了一杯后,说道。
    “股份制企业?”石长青没有明白刘思宇的意思,“难道不进行公开拍卖了?”
    “你认为拍卖的钱,够还银行的贷款和支付工人的养老保险金之类?”刘思宇反问道。

()
    “这倒也是,这氮肥厂可欠着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