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修正在想,他的“母亲”唐氏耷拉着脸从前面走了过来,眼睛一瞟刘备,刘备立刻打住了话头,躬身拜了一拜:“见过伯母大人。”
“哼!”唐氏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你不用多说了,且不说我家阿修病了一场,身体还没好,就算他没病,他也是看到书简就脑子疼的人,这天生就不是识文断字的材料,做不成你那样的贵人。他是不会去读书的,你也不用来劝,还是回去帮你阿母多织几双草鞋,然后拿到县城里去卖了,说不得还能筹点学费。”
她劈头盖脸的一阵数落,说得刘备满头通红,尴尬不己,只得嚅嚅的说了两声,转身逃也似的走了。
“且!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居然想要读书了。自己去疯便也罢了,偏偏要拖着你去受罪,还不是想我们家出钱……”唐氏依然喋喋不休的数落着已经不见了人影的刘备,愤愤不平之色溢于言表,一边说,一边关照刘修道:“儿啊,等会儿你阿翁回来了,你就说身子还没好,读不得书,听见没有?”
刘修恍然大悟,略作思索,忽然笑了一声,道:“阿母,我也想去读书。”
唐氏有如连珠箭一般的话突然停了,她将刘修推开,有些担心的打量着他,迟疑的说道:“儿啊,你是真的身体还没好,还是又被那竖子几句话蒙住了心?”
第002章 读书有用
刘修有些不太习惯唐氏这样的亲热,他轻轻的拨开唐氏温暖的手,却又觉得有些不忍。过了片刻,他才说道:“阿母,我是真的想读点书,如果不识字,以后岂不是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一辈子的农夫?”
唐氏有些偏厚的嘴唇动了动,眼睛用力的挤了挤,还是迟疑的说道:“那个……你以前不是说一看到书简就头疼,笔杆子比这石锁还重的吗?为了让你读书,你阿翁打断了几根荆条也没用,怎么……怎么……”
“那……那是以前啊。”刘修也有些赧然,原来的“自己”这么不喜欢读书啊。
唐氏还是有些半信半疑,转过身想了想,又恨恨的说道:“都是那小竖子花言巧语,唉,你啊,空长了这么大的个子,偏偏吃不得那竖子的骗,连阿母的话都不听了,真是……”她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跺了跺脚,不甘心的一甩手:“你再好好想想吧,在我面前说说没事,到了你阿翁面前再这么说,那不仅是要花许多冤枉钱的事,只怕你想后悔也不成了。”
刘修沉默不语。唐氏的舔犊之情他看得清楚,可是他现在却不是她的儿子,不可能像以前的那个人一样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却没有顾忌的投到她怀里撒娇,而且他之所以愿意读书,就是希望能搭上卢植这棵大树,倒不是想靠读书出人头地,而是想借此离开涿郡这块是非之地。他的印象中,黄巾起义也波及此地,刘备就是靠杀黄巾起家的,虽然他现在有一副好身板,却不想参乎到这场大动乱里去,白白丢了性命。
中午时分,“父亲”刘元起坐着牛车回来了,他今天穿得很隆重,一直藏在箱底的新衣上折痕清晰,虽然没有戴冠,却包了一块崭新的头帻,配着他那国字脸,三绺短须,倒也有几分威严。
“你要去读书?”刘元起听到刘修这句话时,也露出一丝异色,嘴角抽了抽,似乎想笑又笑不出来,他上下打量着刘修,难得的伸出手在刘修的额上碰了碰,然后又在自己的额上试了一下,确认刘修现在没有发烧。他伸回手背在身后,瞟了一眼怒气未消的唐氏,挥了挥手:“去准备点酒菜,我要和阿修小酌两杯。”
正在生闷气的唐氏一愣,睁大了眼睛,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随即又喜上眉梢,粗粗的腰身一扭,有如一只轻盈的蝴蝶般飘了出去,远远的,厨房里响起了她欢快的声音。
刘修有些黯然,看来在“母亲”的印象中,“老爹”从来没有这么和自己这个“儿子”这么亲热过。
刘元起转身上了堂,在正中的席上坐下,然后指了指旁边的坐席,示意刘修坐下。刘修犹豫了一下,虽然觉得跪坐太累人,可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走了过去,规规矩矩的坐下,又将衣摆安置好,然后双手抚在腿上,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刘元起一直看着他,眸子里露出难得一见的赞赏,过了片刻,他突然问道:“玄德来过了?”
“嗯。”
“是我让他来的。”刘元起直截了当的说道,他顿了顿,又说道:“李定请我去,就是商量让他去读书的事。我知道你不喜欢读书,可是这次机会难得。卢君是涿郡难得一见的大儒,就算是整个大汉,那也是个人才,跟在他身边读书,就算经术不成,也能长点见识,知道不是有把子力气就了不起。”
刘修皱了皱眉,怎么这话里还夹着刺呢?
“我不知道你是真心的想去读书,还是被玄德说动了。”刘元起又瞟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只要你愿意去,这就是好事。”
刘修沉默不语,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却为那个已经不知去哪儿的本尊感到悲哀。
“卢君文武双全,论经术,他是马扶风的入室弟子,不论是今文经学还是古文经学,都有相当的造诣,论为政,他在九江任上治绩出众,是难得的栋梁之才,要不是身体不爽,现在已经得到朝庭重用,哪里有机会回到涿县来课徒,这次是难得的好机会,你可不要错过。”刘元起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刘修,虽然语气中还有些冷漠和责备,但相比于以前的一味冷漠,刘修总算也听出了一些父子之间应有的温情。“卢君不是个咬文嚼字的迂腐之人,他通达明治,你能有机会听他的教诲,是你的福气,也是我家的福气,于你将来大有裨益。”
刘修连连点头,心里却好笑,如果让他知道自己想去读书的真实原因,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兴趣再说这些。
唐氏很快做好了几个凉菜,喜滋滋的端了上来,见堂上刘元起虽然语气不佳,却也没有发火,而刘修低着头,也是难得的安静,心里更是高兴,她连声说道:“儿啊,今天难得你阿翁高兴,你就陪他喝上几杯,不要着急,你们慢慢的吃着,待阿母再去做几个菜,然后来陪你们父子喝酒。”说着,不等刘修答应,又迈着轻快的步伐出去了,很快搬来一只酒瓮,放在刘修身边,冲着刘修挤了挤眼睛,示意他好好陪老子刘元起喝酒。
刘修点点头,看着那只约有小腿高的酒瓮直皱眉,虽然知道这时候的酒度数不高,最多和啤酒相似,可是这么一坛子酒喝下去,就算是啤酒也顶不住啊,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这个强壮如牛的身体酒量如何。他虽然心里打鼓,却不敢露出怯态,伸手拉掉酒瓮上的草绳,扒下上面的封泥,扯下上面的油纸,一股酒香扑鼻而来。他起身端起酒瓮刚准备给刘元起斟酒,眼睛一瞟,顿时吃了一惊。
怎么这酒里还有酒糟?老娘是太高兴了,拿错酒坛了吧?他站起身,刚准备去厨房调换,老子刘元起叫住他,一脸的不解:“你哪儿去?”
“我去……换换。”刘修晃了一下手中的酒瓮,给他看里面粘稠的酒糟。
第003章 此路是我开
“这有什么问题吗?”刘元起探身看了一眼,然后又看看刘修,刘修虽然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也能猜得出大概是自己弄错了。他不免有些好奇,难道汉代人喝酒都是这么喝的,连酒糟一起吃?在他前世的记忆中,这酒糟可是喂猪的东西啊。
“真是病得不轻。”刘元起见他一副茫然的样子,无奈的摇摇头,自己起身去拿了一把长勺的酒勺来,在瓮里舀了一勺酒,倒在自己面前的木杯中,然后把勺递给刘修,示意他自取。刘修心虚的接过来,小心的给自己舀了半勺,看着还有些浑色的酒浆,只得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酒色虽然不佳,香味倒是纯正,到底是真正的粮食酿出来的酒。
刘元起看着他,欲言又止,夹起一颗青豆扔在嘴里,慢慢的嚼着,一边说些读书的好处,刘修小心的应着,不敢多说一句,以免露出更多的破绽。
唐氏忙了一阵,又准备了几个菜,这才来一起坐下,陪着这“父子”两个喝了几杯。她虽然对出钱供刘备上学非常不满,也觉得儿子要去读书大多是受了刘备那个小竖子的蛊惑,但见丈夫难得这么温和的和儿子说话,心里倒是舒坦了许多,纵使要出几个冤枉钱也觉得愿意。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三天之后,刘修和刘备一起乘着牛车,带着行礼和学费,赶往涿县以西的玉石山——卢植嫌涿县人多嘈杂,不利于静养,所以选择了玉石山作教舍。
刘备那天被唐氏夹枪带剑的骂了一顿,本来觉得读书的机会不大,颇有些沮丧,没曾想事情却出乎意料的顺利,刘修主动要求读书,唐氏难道的大方了一次,给他准备了和刘修一样丰厚的行装。他虽然心机要多一些,毕竟是个十五岁的少年,这心里的喜悦还是藏掖不住,一路上笑声不断,情绪颇高,只是不自然间看向刘修的眼神又有些小得意。
刘修佯作不知,缩在牛车上,看着刘备挥舞着鞭子,赶着老牛一路前行。只是老牛实在是年纪不小了,虽然呼哧呼哧的直喘气,却怎么也快不起来。听着吱吱呀呀的车轮声,看着老牛不紧不慢的向前走,刘修忽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前世为了一个公道,他没日没夜的临摹古代的书画,研究作伪的技术,研究那个砖家的长短喜好,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来品味生活的悠闲,他甚至总觉得只有那些垂暮的老人才会端着一只满是茶垢的紫砂壶,歪倒地巷口的藤椅上,摩挲着发亮的把手,品味着夕阳最后的余辉。
可是今天,他忽然发现这种节奏很慢的生活似乎也非常不错。没有升职压力,不用做房奴,不用担心什么转基因食品、掺三聚氰胺的牛奶之类,自然而纯朴,现在又傍上了卢植这样的名师,以自己的智商,好好读点书,按刘备的说法,就算做不了大官,在这涿县弄个公务员当当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再娶个三从四德的老婆,岂不是齐了?
刘修倚在摇摇晃晃的牛车上,自得其乐的想着,忽然念头一转,又想到了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但一定会爆发的黄巾起义,不由得大为丧气,长长的叹了一声。
“大兄,又在担心学业吗?”刘备扭过头,笑眯眯的看了他一眼,安慰道:“不用怕。且不说卢君不是那等咬文嚼字的腐儒,就算是也没关系,我们又不是想通经做个博士,不过是借他个名头,以后好在涿县吃得开些罢了。涿县是郡治所在,混得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在太守府找个差事,到了那时候,伯父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呢,至少不会象现在一样说你。”
刘修笑了笑:“你还行,我是不成了。我现在担心的是如果老师要考校我们的学问底子,那可如何是好,我可是一句圣人的经典也记不得啊。”
刘备背对着刘修,无声的笑了笑,刘修说的话他一点也不怀疑。刘修不喜欢读书,虽然和他一样在学官里读过几天《论语》,可是他是左耳进,右耳出,不知道被先生骂过多少次,最后还是如数奉还给先生。和刘修相比,他还是有点自信的,不仅能背上大半部《论语》,还记得几句《孝经》,和刘修比起来,算是有点底子的。这倒不是因为他比刘修好学,他和刘修一样不喜欢读书,之所以还能记得一点,主要是因为阿母总是不忘他的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都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