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不落星芒 >

第59章

不落星芒-第59章

小说: 不落星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建了伽师比卧莲金身像后,尽管是圣师丘比尔亲自开的光,但不知为什么,灵效大不如前,甚至比不上四壁那五百罗汉。

一时间,许多同源的“神修者”纷纷来慈悲天神殿一试机缘,渴望破解罗汉像背后隐藏的秘密,可全部劳而无功,任谁都无法堪透。

又经百余年,渐渐也就淡了,再也无人问津。

这一次,五百罗汉像那千变万化的手印,对我完全没有了惑感,我神智清明,洞察入微,在那一而二,二而三,三而无穷的繁琐演变中,苦苦寻觅着手印的始点、源头、规律和奥义。

“咦!不对啊!为什么同一个手印,不同姿势的罗汉施展出来,所产生的威力和后续的变化截然不同,难道是‘神识’在体内的运行路线不同而导致的结果,那也不对啊!内外不一,怎么可能如此圆润通透,流畅自如。”

我忘了时间,忘记了一切,呆愣愣的站在神殿的一角,眉头微蹙,冥思不得其解。

但这可吓坏了僧伽知常,他忽然想起了一条殿规,“有观瞻的功德主目视罗汉而沉迷者,速报普者学僧,误者免去‘婆罗门’之封誉。”

不得了,自己八岁入殿,从小沙弥做起,然后是外堂杂沙,沙弥,比丘,沙门,行堂,苦苦熬了三十五年,才到了今天外堂典座的位置,开示初步的神修之法不足五年,被授予“婆罗门”的封誉不足三年,父母亲人的日子刚刚因为自己受封“婆罗门”而大见起色,可不允许有任何的差错和意外。

僧伽知常想到这儿,掉头就跑,心中暗道:早起开静,难道忘了拜佛祖,竟遇上这么个主儿。

几千年以前,青岚大陆包括“神修者”“散修者”在内的青岚人,共分四等,第一等是婆罗门,他们不仅掌控着宗教和神修之法,更是青岚无可争议的上位者,拥有无上的权利;第二等是刹帝利,以大小族群的族长、王国的王公贵族、将军、高阶武士、“散修者”居多,他们带佛行道,管理着凡人,是青岚真正的实权派;第三等是吠舍,指的是一般的农、商、牧等贫民;第四等是首陀罗,即奴隶,操最卑贱的职业,大多是有罪之人和被征服的族群,其族人便沦落为奴隶,与一头耕牛无异。

那个年代,婆罗门和刹帝利代表着尊贵、血统、等级和权力,也是一种姓氏,人数很少,大多是“三神”的直系血亲和一些立过特殊功勋的人。

但如今不同了,同样的婆罗门和刹帝利,却差别极大,“神修者”中的婆罗门,大族群的族长和王国王公中的刹帝利才是贵胄。而一些神修有成的,战功卓著的,被赐姓的是第二等。像用梵银捐来的,或是像僧伽知常这样的,靠打小在神殿服役,又悟性不高,没有被内堂收录,在外堂执事无功无过,一点点熬出来的,赏封婆罗门之誉的,是第三等,不过是待遇上去了,家人跟着沾了点光而已。

另外,吠舍和首陀罗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吠舍已经是小门富户的代名词,包括诸如医者、匠人、商贾、农场主等等。首陀罗也不再是奴隶,他们是青岚最底层最贫苦的一群游牧民、贫民。身是自由身,可依旧过着朝不保夕,清苦无比的贫穷日子。

“内外不一,内外不一。”

我仍然一眼不眨的盯着那幻化无尽的手印,总觉得一线灵光就在前方,却被什么罩着,若隐若现的。

“内外不一,先内而外,先内。”

哈哈哈,对了,神识先蕴于内,后形于外,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想不到,简直愚蠢到家了。

所有的手印,源头都在心中,心中只要有万千变化,那么形之于外,不管是什么姿势,同样会变化莫测,威力当然也各不相同。

就像拿在手中的笔,握笔的手与方式不去管它,只要心中想什么,那字定会跃然纸上,随心所欲。

源头找到,天地仿佛豁然开朗,我如净水一般明澈了佛陀手印的核心奥义。

仔细想想,到今天为止,我对修真道法,精神力量的运用,简直是一团糟,理不出一套系统的有效的防守和攻击手段,从来都是临场发挥,现编现演,现砍现安。

我的精神印记虽然已经契合了万物的本源属性,在不喝真言密语的情况下,精神力量可以像山岩一样坚硬,像流水一样柔滑,像清风一样飘逸和迅捷,无形无相,幻化随心,但那终归是我自己的力量。

而靠真言密语,瞬间勾通天地之桥,借自然威势为我所用,只能偶一为之,更会背上偷袭的骂名。但凡对上诸如“辫圣”,向道等真正的高手,他们只要有所防备,作用都不大,效果更微乎其微。

至于“行迹可藏”,内外冥合,在有我无我之间的转换,那种融于自然的状态,只是一种境界,一旦大战交锋,根本排不上用场。

修真人的对阵,最终决定命运和生死的,是实力,绝对强横的实力。

可此刻,我略显激动,没想到我刚刚踏上青岚,在这界山,在这慈悲天主殿中,便收获了如奇遇般的缘法。

我的心中对赋予这五百罗汉像生命的人,不由肃然起敬,他绝对是个有通天彻地大神通的佛陀,以这样的神鬼莫测的方式,把自己一生对天地、佛理的感悟,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怎能不令受者感叹,天地之奇,莫过于穷人之力,所创造的奇迹啊!

那佛陀手印,变化万方,玄奥莫测,饱含着无尽的神奇。但最弥足珍贵的是,这手印堪通了人与自然的曲径,是借法于天地的媒介,通过它,人可以掌控自然之力,天地之威,为己所用。至于能借多少,能用多少,那凭的就是各人的精神修为和悟性了。

“大道至简”,佛陀手印也不例外,它全部的变化,都源于九大手印,以一开始,以九结束,一是始点,九是变化的至极。

如果不能明悟这一点,觊觎天机的观者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术数之中,精神崩溃是早晚的事儿,即便不随佛祖而去,也会痴嗫呆傻的度过余生。



第二卷命定第五章幻佛手印



九大手印蕴藏着“神修”的至理,攻守兼备。

这对于我这个没有经过正规修习,野路子出身的修真来说,那是大旱甘霖哪!我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印决功法,不用再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了。

我正在自顾自的痴痴的琢磨的时候,突然,一个苍老、祥和、飘渺的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响起,他的话给我以极大的震撼。

“后世的佛子,吾乃‘四祖’罗摩,你是第一个以强大的‘神识’堪透这套佛印核心奥义的人,也触动了吾留下的一段谒言。你所领悟的九印分别是尊胜印、施无畏印、智拳印、降魔印、甲胄印、如意宝印、虚空印、九品往生印和诸天印。此九印不仅仅是攻防的法门,更几乎囊括了佛理的终极意义,实为证佛之学,亦是逆天之决,是福是祸,自有因果。九印第八印往生印至为霸绝和神秘,尚需你多多堪悟,多多领会。九印最后一印诸天印不可妄结,不可妄施,否则佛亦有难。诸天印又分九印,乃风天印、火天印、雷天印、水天印、日天印、月天印、慈悲天印、逍遥天印和梵天印,可遗憾的是后两印不可得,如有佛因,当随缘补全,完成九九归一之数,则佛业可堪。切记,‘佛在心中,忘心者,入窄门,可证佛果’。”

“‘四祖’罗摩,证佛之学,逆天之决,‘佛在心中,忘心者,入窄门,可证佛果’。”

看来这九印并非是单纯的佛印啊!在心中默念了声“弟子明白。”

这无意识的念头,让我一愣,为什么自称“弟子”,我自己都不是很理解,许是对这位神通广大的佛陀的一种尊重吧!

九印第一印,尊胜印。

“一指盈智水,满众生所愿”,此印引世间最锐之力,攻敌一点,无坚不摧。

九印第二印,施无畏印。

立单掌于胸前,五指灵动,布施无畏示与众生,汇山崩、洪流之威,直面不可抗力,此心全然无惧,乃以弱胜强的不二法门。

九印第三印,智拳印。

“十方邪煞中,唯有智拳印”,以右手握左手食指,寓意天地相合,引光明之源灭黑暗之恶,横扫一切阴霾、污秽,还湛湛青天。

九印第四印,降魔印。

伏身右手触地,以地为证,引大地之力量,降服三界诸魔,所向披靡。

九印第五印,甲胄印。

“印纵生死界,无物加身”,双掌合十,簪花互握,两大指相抵,引天地最坚之甲胄护身,摒弃一切攻击,乃防守之无忧盾。

九印第六印,如意宝印。

“如意宝印金刚缚,无物遁形”,虚心合掌,二小指,拇指相合,余指略屈,如开敷莲华,可困凡天生灵。

九印第七印,虚空印。

“一切法以虚空为门,无往处故”,拇指并连,食指相抵,结心之形,我本虚空,任何攻击皆随心而过,如风拂面,无挂无碍,无影无形。

九印第八印,九品往生印。

“世人分九品,印定善恶,无偏颇;九品送往生,因缘临头,终果报”。九品印十分的神秘,可引天地之间最玄奥最有灵性的一种力量击敌,印出,其品级的高低,威力的大小,施印者无法控制,而全由对手的邪恶程度决定果报与否,往生与否。

九印最后一印,诸天印。

“诸天无常,众生万象,印法无边,唯心是岸”,风如罡、火如炙、雷如雳、水如瀚、日如炎、月如寒、慈悲济人、逍遥度世,梵天真如。

诸天法印结,生死立判,轮回难阻啊!

这九印之中,我最喜欢前四印,干干净净,坦坦荡荡,无惧无畏,我最不喜欢九品往生印,把人的善恶与否交给天意来判断,简直是荒谬绝伦,人的命运可以自己主宰,我越来越有此明悟,有此信心,我倒要看看,这逆天改命到底有多难。

九印是我以神识堪悟的第一套印决功法,来源于佛,又幻化万方,我给它命名为“幻佛手印”,以后它将伴我同闯青岚,去抒写属于我们的辉煌。

从那无尽的玄奥中抽离神识,我愕然的发现大殿中有一个精神力量十分强大的人在注视着我。

“功德主,你终于从开悟中醒来。”

一个素衣长眉的老僧伽站在大殿中心,伽师比神像下的大香炉旁,宝相庄严,安详宁静,于檀香袅袅之中,人与神像几乎融为一体,无内无外,似乎他与这神殿有着某种秘不可宣的联系,或者他就是这神殿的一部分,他的出现,毫不令人突兀,反而感觉自己得见真佛,膜拜的心更诚。

我冷漠的看着他,心中却想着“四祖”罗摩,既然自称弟子,又获得“神修”九印之决,那自己与这慈悲天神殿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份情,早晚要还哪!

探手从背囊里摸出两枚无暇灵石,我根本不理那自作清高的老僧,缓步的走向正躲在殿门口,神情凝重,满头大汗的僧伽知常。

要说这无暇灵石随我漂洋过海的,到今天还没有遗失,真要感谢师殊族喜欢拉鲁的那位姑娘,她用兽皮巧手缝制的背囊和装“龙珠”的小袋,结实无比,连怒海那茫茫的波涛都无法侵润它们半点,囊中的东西更是完好无损。

“知常,多谢你的引领,这个,我希望通过你的手,捐给神殿,聊表寸心。”

我把两枚闪着流光的无暇灵石,放在他的手中,抬腿就向殿外走去。

毕竟在宗教氛围很浓的西拉玛呆过,有些规矩我是懂的,入山拜佛,敢入主殿焚香瞻佛的,都是身份不菲的,或是已经备好敬品有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