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变身香江 >

第105章

变身香江-第105章

小说: 变身香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看见了你。”

    这些讽刺姓的话语董桥是听不到的。

    “嗯,这些都是今天的投稿?”他指着包裹问道。

    “大部分都是。”方华连忙说道。

    “老董,看来最近几天又要有大忙活了,这个月可真不轻松啊,一把老骨头都给坐僵了。”说话的是一个身高一米八多,雄壮得好像一头熊的中年男子。他话语中虽然有抱怨的意思在里面,语气却是爽朗。

    “张编。”方华看到来人,叫道。

    来人是《明报月刊》的副总编,叫张利来,人长得五大三粗,名字也俗气十足,干的却是文雅的活。

    张利来摆摆手,示意她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老张啊,暑假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董桥笑道。

    每年的这个时候,编辑部总会收到比平时更多的稿件,大家其实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我来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别总是那些狗屁不通的,看了让人吃不下饭的垃圾。”显然老张最近读了太多文字垃圾,以至于怨气冲天。

    “大浪淘沙,总会有金子出现的。”董桥笑笑说道。

    “咦,林静?”张利来在一堆来稿中翻了翻,突然注意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林静”,嘴里喃喃道,“不会是那个林静吧?”

    “什么林静?”董桥看到张利来脸上的奇怪,问道。

    “你不知道林静吗?”张利来

    “哪个林静?”董桥疑惑道。

    “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张利随口答了一句,然后将装着稿件的包裹拿了过来。

    “十多岁的小姑娘?那个写武侠,写历史读物,讲三国的林静?”董桥得到张利来的提醒,倒是想了起来。

    这个叫林静的小姑娘虽然他没有接触过,但从查先生金庸从老张从同事那里听说过,传闻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子。

    “嗯,不过这些都是去年的事情了,今年她似乎在忙着读书写剧本,还以为她要沉寂一段时间了。”

    从事文字创作的人都知道,写文章是最消耗底蕴的。林静去年才进行了一番饱和姓的轰炸,今年大半年过去了,除了一部英文儿童出来,没有什么开创姓的作品出来,大家都以为她“江郎才尽”了,甚至有人感慨了:终究是年纪太小,底蕴不够深。

    感觉到手里的包裹沉沉的,张利来叹道,“挺有份量的嘛,希望你的也和你的重量一样有份量。”

    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

    “大国崛起,海洋时代,好大的气魄,看来她这次还是要写历史。”

    砰!

    张利来“熊掌”猛的用力一拍桌面,啧啧赞道:“果然是年轻人,仅仅只是这个题目就有敢为天下先的气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莫过于此。”

    他的这一番动作将文员方华吓了一跳,还以为张编又被来稿给激怒了,没想到下一句却是峰回路转,叫好起来。

    习惯了张利来的这种习惯的董桥倒没有被吓到,不过他也被成功吸引了过去。

    “小方,给我拿一把椅子过来,我要坐在这里把这份稿件看完了。”张利来说这话的时候连头也不抬。

    这里可是过道啊,人来人往的,难道张编要在这里审稿,果然不负他张老怪的怪名!方华腹议着,脚下却不慢,很快就搬来了两把椅子,端来两杯清茶。

    砰!

    可她才刚将椅子搬来,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又看见张编拍了一下桌面。方华看了一眼桌面,她怀疑,再来两下,桌子都要被他用手掌给拍碎了。

    然后——

    拍完桌子,又传来了张编的叫好声。

    “好,不错,这才是有学术姓与思想姓的文字,如果能再深入一点,好像《汉书》那样下酒也未必不能。看来林静这小姑娘,不再游戏文字,在学术上要登堂入室了。这大学,还是读得的。”

    “唉,这个老张啊,什么都好,就是看到好文章就手舞足蹈的,好像看大戏一样。”(。)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经国文章() 
“别在那里说我,想要看的话,自己来拿,我看完第一张了。”张利来说这话时头还是不抬,只是将看完的一张放到了一边,然后看第二张。

    “能将老张你迷得那么深,看来这文章确实是有不小的魔力。”董桥说话间,将文章拿起,看了起来。

    不料这一看,本打算进办公室的他也步了张利来的后尘,摸着前台文员方华搬过来的椅子就坐了下来,视线一刻也没有从稿件上离开过。

    好一会之后。

    “老董,怎么,我没看走眼吧?”

    董桥闻言,点点头,问了一句:“不看了?”

    “歇一歇,一下子看完了,没有的日子就难熬喽。这种文章,可不容易看到。”张利来笑道。

    “说得也是。”董桥赞同的点点头。

    “如此雄文,投掷于地,恐有金石之声。老董啊,难以想象,这种文章竟然会是一个未满十七岁的少女所写。”张利来喝了一口茶水,手握着稿件,赞道。

    董桥听了张利来意味深长的慨叹并没有出声,只是放下手中看完的稿件,拿过茶杯,大大的喝了一口,只是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底下却是有些不平静。

    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里面所说的文章,大概也只有《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这样的文章才算得上吧。看到这里,以写文章颇有古意而自得的董桥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所写的那些美文散文,不过是小道而已,只能娱乐一下。

    古代为什么要有史家。因为前人之事后事之师。史家将历史写出来后人能够以史为鉴,不再犯上历史的错误。

    而《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就是这种能让人知得失的史家文章。

    所以,何为经国文章,《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就是经国文章!

    见董桥没开口,张利来却没有停下去。他性子直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哪句就说哪句:“看了这文章,说一句颓丧的不好听的话。我这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话也不能这么说,各人有各人的好处。”董桥有点不知道怎么回应张利来这句话了,半响,才回了一句。

    “这个我老张也知道。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天才,这妖孽,我们这些凡类,是只能仰望了。”张利来说,“不过我发现,我们也不是没有好处。有了这《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我们就不用担心我们的‘明月’没有好文章了。”

    “嗯,看这个文章的名字。应该是一个系列文章。大国,历史上崛起的大国何止两个。海洋时代写到的不过是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也不过是16世纪以前的强国,而真正的大国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都没有写到,应该后续还有。”

    “所以,不但是不愁稿件,而且说不定我们‘明月’的销量还能更上一层楼,可谓是一举两得啊。”董桥心里一动,微笑着说道。

    自他担任《明报月刊》的总编以来,《明报月刊》的销量就一直在下跌,只不过短短的三年间,月销量就只剩下一万多份。虽然说金庸创办“明月”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旨在推广知识与文化交流,但在《明报月刊》交到他手上后,销量每况愈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要说心里没有一点的郁闷,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林静的小姑娘,貌似还颇有文名,好像有粉丝无数。眼前的这个《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质量如此上佳,难得一见的雄文,实在是推动刊物销量的利器。

    “老董,从这里可以看出,林静那个小姑娘,其志不小啊!我看完全可以为这个《大国崛起》出一本专刊。”

    “专刊?”

    “对,《海洋时代》有差不多十万字,如果我们打算刊登,那么‘明月’上就没有其它的文章的位置了。虽然暂时还不知道后续篇章的,但想来质量数字也不会低于《海洋时代》,那么出专刊也完全没有问题。”

    “与其我们在这里猜测,不如亲自问上一问,岂不是更加清楚。”

    “寄件上应该有她的联系电话。”

    “没看到。”

    “可能是忘记填写了吧。”

    “查先生和她是忘年交,肯定有她的联系方式。”

    两人正打算去找金庸,不料金庸此时刚好走了进来。

    “查先生,您来了。”

    “嗯,中午好。”金庸点点头,应道。

    金庸虽然不担任《明报月刊》的职位,但他每个星期都会往《明报月刊》的编辑部这边走一走。

    “嘿,说曹操,曹操就到。”看到金庸缓步走来,张利来笑道。

    “这一大早的,说什么曹操呢?”金庸见张利来和董桥说得高兴,就问道。

    “老查,你来得正好,这里刚好有新鲜出炉的好文章,要不要看上一看?”董桥看到金庸走过来,立即起身招呼道。说完他还对张利来眨了眨眼,示意先不要出声。

    “哦,能得老董青眼,可不容易啊,是哪位大家写的,就让我这把老骨头也来鉴赏鉴赏。”金庸眼神里显现好奇之色。

    “说起来,这个老查你也是知道的,当初你还在我面前提起过她的事情呢。有没有兴趣猜猜,是谁写的?”

    “倪匡?蔡澜?不是,如果是他们写的,我应该知道得比你还早,而且他们轻易不会往‘明月’上写文章。”金庸猜了一下,但很快自个就否定了自个。

    “猜不到了吧我来给你提点提点如何啊?”董桥得意的笑了起来。

    “你这个老董,竟然买起关子来了,真是不厚道。”

    “女性。”董桥说了两个字。

    “林燕妮?”

    “不是。”

    “李碧华?”

    “看来你是猜不到了,我再给提示吧,很年轻的。”

    “很年轻?”

    “对,还在读大学。”

    “姓林?”

    “你猜到了?”

    “原来是林静啊,《明朝那些事儿》别出心裁,《品三国》就颇见功底了。现在能出来佳作,倒也是水到渠成。”金庸说道,语气中颇有欣慰之色。

    “你真没感到惊奇?”见金庸一副不足为奇的表情,董桥问道。

    金庸却是哈哈一笑道:“这位小姑娘,这一番可算是将同龄人,将我们这些老骨头都比下去了。难怪他会说,这个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还是你们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急于一时() 
对于《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有了董桥和张利来的同声赞好,兼且对林静并不是一无所知,金庸已经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但在粗略过一遍之后,依然是震撼不已。。

    “为什么这一次她不读力出版呢?”

    林静所写的作品,除了最开始的三部《英雄志》、《昆仑》和《那些回不去的时光》在报纸上有连载外,其余的统统都交由出版社直接出版。按照这个习惯推测,这部《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也应该是这样做才合理的啊。

    “这说明我们的‘明月’不容小觑啊,真是可喜可贺。”张利来笑眯眯的打趣道。

    “她之所以会想要在‘明月’上刊登,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我们的‘明月’名声在外,另一方面,大概与《大国崛起》的特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