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蓝老太太带着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和家里的几个老姑奶奶一起商量。
“二十四说的,你们觉得怎么样?”蓝老太太问。
底下她的大儿媳妇说:“这个话,他们这些小孩子吵吵好几天了。之前宋家那个女儿招赘就把她们羡慕坏了,说是在娘家就不用侍候婆婆,个个都想招赘。”
二儿媳妇说:“大嫂说的对。不过宋女婚后过得好像还可以,毛家那个三子,哦对,现在改姓宋,听说也很孝顺,跟宋公不像翁婿,倒像父子。”
三儿媳妇说:“那是人不错,人要是坏了心,那就等于前门拒虎,后门引狼。”
蓝老太太说:“人选,我倒是已经有数了。你们记不记得白家?”
三儿媳妇说:“是宫里那个玉面侍郎?”
蓝老太太摇头,“不是,是乐城白氏。”
乐城传承七百年,世家多如牛毛。有的到现在只剩下一个姓了。
蓝老太太说了,底下的媳妇们竟然没人想得起来。还是大儿媳妇仔细回忆,问老太太:“是不是早年来跟娘求娶四妹妹的?”
蓝老太太生了九个孩子,养大七个,但活着成了亲,留下孩子的只有四个。
大儿媳妇记得,四妹妹是蓝老太太亲生的大女儿,她一进门就跟这个小姑子最要好。当年向四妹妹求亲的人何其多?白家是其中之一,但由于过于不自量力,一开始就被蓝家给回绝了。
蓝家虽然在乐城不算什么,但也比连饭都快吃不起的白家强。
当时白家能来蓝家求亲,倚仗的是蓝家是外面来的,白家却是乐城出身。
大儿媳妇给其他人讲完,道:“这家不行。”当年都吃不上饭,现在就算还活着,肯定也是吃不上饭的。
蓝老太太说:“后来我一直打听着他家,也一直给他家送钱和东西。”求亲不成,也不能结仇,她当年的一丝善念,不料应在此处。“他们家这一辈的人品都不坏,有个孩子还不错,听说一直在好好读书,现在也在大王那里。”就是不出名,可见才学是欠一点的。
大儿媳妇问:“娘怎么想起他家来了?”
蓝老太太说:“我坐车时见过那孩子一面,生得极好。”
底下一个孙媳妇问:“比玉面侍郎还好?”
蓝老太太摇头,道:“不过,好歹这样的长相,以后出头容易些。”
大儿媳妇问:“那我家去求亲招赘……人家能应?”白家这么多年,好不容易供出这么一个来,会舍得让他招赘吗?
蓝老太太说:“这个好孩子只怕他们家舍不得,但我记得他有两个兄弟。”
哦,蓝老太太打的是这个主意。
一屋子女人面面相觑。
大儿媳妇说:“那,我就先让人去打听打听。”总要试探一二吧。
蓝家悄悄让人去了白家。白家几近家徒四璧,除了长的最好的那一个每天去莲花台露脸以外,剩下家中的男子,不管是老是少,都到二环那里去做了书吏,抄书刻牍,赚份米粮养家。
出卖文字,并不算落到下…流,也多亏了这个,白家近两年的日子比以往真是宽松多了。
但想娶妻,还是白日作梦。
所以蓝家上门一说,白家商量了一晚上就答应了,舍一个儿子给蓝家,能换不少钱呢!
他们在流民区看得多了,也早习惯了,甚至白家长辈一直觉得家里只留小二在家继承家业,剩下一兄一弟,都可以出继。父母也对长子和幼子坦白说,如果他们留在家里,家里可能永远都没有钱帮他们娶妻,想娶妻,只有招赘。
但虽然他们穷,却是世家,虽然穷得吃不上饭,那也是世家,这个底气是不能丢的。就算愿当赘婿,也要门当户对。
结果正瞌睡就送来枕头!
既然白家同意,那蓝家就要相看。于是照招赘的规矩,请来媒公,写下契约。
先请白氏兄弟过府,由蓝家小姐看,看中一个也可以,看中两个也可以。白家更愿意蓝家招两个儿子。
但蓝家看过后,都觉得幼子还太小,长子倒是生得轩昂。就愿招白氏长子为婿。
媒公就带白氏长子回去,再合八字,问神求卜。蓝家就下聘,有碗有瓦,有衣有冠,还有一根大棒。
白家还礼,定期,等亲迎。
由于蓝家着急,一切都排的很紧。白氏子早早的就被接到蓝家,他听媒公告知还有一件事要验。
白氏子在流民中也听说过,一张脸红到脖子根。
他当晚在蓝家睡下,早上醒来,一柱擎天,侍候的妇人就笑着扶他起来,引他去后面沐浴,浴中又有一个美妇,上调下弄,或以口,或以胸,或以臀,令白家子颠倒数回,至腿软不能起。
美妇是蓝家女婢,事后对蓝老太太说:“此子阳气充足,绝无问题。”
婚礼后,白家子就成蓝家子,改为蓝姓,名字还是原来的。
等姜奔再上门,他就以蓝姓之人的身份出面接待,道:“我家姑姑仙姿玉质,落到你这竖子手中真是屈才。从今之后,我姑姑与你再无关系,休要再上门自取其辱!”
三两句说完就让人把姜奔给赶走了。
姜奔要发火,姜旦那里“听说”此事后命人把他给抓了回来,要他闭门思过。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第404章 比邻()
“。乐文”船工指着远方隐隐露出的城墙;对赵理三人说。
从郑国出来后;赵理三人就乘船沿晋江而下,途中与从人汇合后,扮成游学归乡的富家公子;一路上没有遇到盘查。
同船的他国之人屡遭查问,赵理等人发觉后;不免为自己身为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赵理就听两个侄子说:“回去后,我要去大王面前自荐!”
“我也要去!”
两人都颇为跃跃。同船的其他人听说他们两人要去鲁王面前自荐,都很羡慕;纷纷赞他二人年少有为。
鲁王好学士;爱士子的传说早就传遍了东西南北;据说只要有真才实学,哪怕并不熟知经史子集也能在鲁王面前得到赏识,鲁王博爱宽宏;对所有有学之士都十分爱护。
而且;鲁国有一个专为博学之人设立的官职;称为博士。为博士者,头戴高冠;身穿锦袍,乘高车;居华堂;出入从者云集。
何等令人神往!
赵理的两个侄子借此倒是在船上打开了局面。
赵理对此听之任之,两个侄子原本还有些避着他,后来发现他没有生气之后;就把对鲁国的向往全都坦露了出来。他们以做鲁人为荣!
有一日,船行无趣,赵理看到两个侄子没有在甲板上赏江景,而是在船室内习字,但那写的字却全都古古怪怪的。
“这是鲁字。”一个侄子说,他正在学写这种字,但真的非常、非常别扭!
“鲁字?”赵理拿过来看了一眼,字竟然全是错的,还有许多从来没见过的文字,一眼望去,他竟然不会读了!
“鲁国现在都在用这种字。”另一个侄子发愁道,“现在鲁国中不少人写文章都用这个。”但他们却不会!从来没想过只是离开十几年,竟然就变得不识字了。
两人只得赶紧挑灯夜战。
赵理也暗自心惊,他坐下诵读,发现这篇文章是一个叫田分的人写的,语句称不上优美动人,但里面的内容却好像另有门道。
“这是田博士写的。”一个侄子凑过来说,“据说田博士要把他的所知教给天下人,田博士说要写二十四章,目前已经写了三章了。”他摇摇头,“但这第一章,我都看不懂。”
“比数……”赵理连蒙带猜看下去。
这个田博士发明出来一种数字叫比数,可以用来将两个或多个有关联的数字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分析、演化。
田博士以鲁王出题为例,详述了比数的应用。
虽然只是以斑窥豹,赵理也能看出比数的价值!这让他不禁埋头一再细读这一章,但文章中有许多新鲁字和新鲁词,让他总是不能精确领会到田博士的意思,急得他抓耳挠腮,最后竟与两个侄儿一起学习这新鲁字。
待船行至涟水大关,赵理的学习才告一段落。
船工指点他们下船,道:“这里是涟水大关,往前是涟水城。你们在这里更换文谍,加盖印玺,然后等上一天就能坐车去凤城了。”
赵理记得应该是有船的,连忙问船工:“老丈,不能坐船上去吗?”
船工道:“船要等五日,坐车更快。”
赵理听不太懂,问:“为何船要等五日?”
船工笑道:“你们离开久了,连事都不知了。”
赵理连忙点头:“愚兄弟离家日久,归家心切,还忘老丈指点一二,多谢,多谢。”
船工道:“这里如今是姜家城,姜大将军管了这里,从涟水大关起,再往上的舟车马等,都不许人用了。”
“什么?”赵理一惊!这何等霸道!
奇怪?百姓怎么不哭?这不是断他们的生计吗?
船工笑道:“我家主人以前有几条船,到涟水城登记后,船身锲号,就被姜大将军征用了,从此过城税也不用交了,船坏了,大将军管修管换,人在行船途中死了伤了,大将军管药管埋,船上苦力每日还有半斗谷米可拿。我家主人就记了姓名,去做了大将军的家人。”
原来如此。
赵理这个懂了。这大将军不就是在收民为奴嘛。先把河封了,想在这条河上做生意讨生活,就要做他的奴才,服他的管。
好大的胆量。
船工道:“你这船票是今日的,所以再想乘船要到五日后,不过换乘车马,倒是明天就能走。”
赵理不解,“这是为何?”
船工笑道:“船行快嘛,将军用来拉人不如拉货赚得多嘛。”都是生意,当然哪边赚得多就靠哪边啊。
赵理听了一愣,随即笑开了,请了这船工一瓮酒后,方带着侄子们下船。
从人与管家都已经看着行李先下去了,见赵理三人下来,忙上前道:“公子,雇不到船!”
没有船肯送他们去乐城。
赵理说:“船是雇不到的,先雇车吧。”
管家就赶紧带着下人去找车行,赵理嘱咐从人一会儿去前头的涟水城租房子,今晚他们要先住下,明天才能走。
坐上车,一行人颠簸半天后,到了涟水城。
此时回望,就见涟水大关从他们下船的地方起,再无行船身影,别说大船,连小舟都少见,偶有乘一叶小舟经过的,也是披甲武士。
赵理望着碧波涛涛的河水,一眼望不到边,心中森寒。
“这里为什么不叫船走了?”一个侄子此时也觉得不对了,他们下船后坐上车走这么久也没看到涟水城的身影,可见还远着呢。
赵理:“……因为这河底下全是船虎。”
船虎其实就是石刺,将巨石尖端朝上,沉入河底,重船吃水深,驶过后船底就会受创,直至沉船。
两个侄儿倒抽一口冷气,再看这春水一般美丽的江面,自然不再觉得它柔似女子。
“……全都是?”这么长一段河面,底下全是船虎?
“叔叔怎么知道?”另一个侄儿好奇的问。
赵理笑道:“我猜的。”
两个侄儿先是笑,后来又都沉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