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升迁 >

第364章

升迁-第364章

小说: 升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九十六章 驱虎吞狼(求赞,求订阅!)() 
第一印象重要么?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对于一个人来说,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别人对他的看法。

    对于田胡这个人,徐君然刚开始的印象确实是很不好,因为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田胡是醉醺醺的出现在徐君然面前,而且还传出他们纺织厂的会计因为要账卖血进了医院,可以说如果不是后来得知内情的话,这个田胡肯定被徐君然给打入冷宫。

    从这个事情上面,徐君然总结出一条经验来,那就是不管任何人,都可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自己要学会全面的了解一个人,不要轻易的给人下结论,否则很有可能埋没一个人才。

    “老田,你提副科有年头了吧?”徐君然忽然开口对田胡问道,田胡之前出任纺织厂厂长的时候,是有行政编制的,只是他这个副科级,跟实权副科级相比,自然是差了很多。

    田胡一愣:“书记,您的意思是?”

    徐君然一笑:“没什么,我琢磨着向县里面建议,让你兼一个副乡长的职务,还是分管乡里面的工业生产,自然也兼管纺织厂。”

    这个消息,顿时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蛋糕,一下子把田胡给砸晕了,他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徐君然,要知道刚刚徐君然所说出的这番话,等于是给了田胡一个机会,一个从国有企业的领导转变成乡党委领导的机会。田胡之前能走到现在的地位,除了自己的本事之外,还有他跟李春水这个县委常委的关系在起作用,可即便是李春水,也没有办法随便把田胡给安插成副乡长,要知道华夏的领导岗位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那么好拿到的。

    可是现在,徐君然偏偏就给了田胡这么一个机会!

    田胡半天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最后满脸感激的对徐君然说道:“徐书记,您就是我老田的恩人呐!”

    徐君然笑了笑,然后才说道:“我呢,没有别的要求,我跟你实话实说,这次提拔你做副乡长,我是有目的的,你也知道,乡里面现在正在搞矿产资源整顿,说实话不太顺利。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你必须给我摆平这个事情,让全乡正在开采的非法矿点都给我停工,两个月之内任何人都不准动一寸矿山。干得好,你副乡长的位置我亲自去县里面给你请功,干不好,副乡长你也别做了,纺织厂我也用不着你来管,你给我回家抱孩子去!”

    他说的这么直接,田胡反倒是一点都不生气,毕竟人家徐书记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伸手帮自己,现在徐君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了,田胡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也没什么怨言,毕竟这年头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不付出点实际的东西怎么可能呢?

    田胡颇为激动,一拍胸脯说:“请书记放心,我一定坚决不折不扣落实您的指示,如果干不好,我把田字倒着写!”

    徐君然点点头,刚要夸他几句,却一下子把眼睛瞪了起来,哭笑不得的看着田胡笑骂道:“你这个家伙,心眼就是多,你那个姓怎么颠倒都是一个样子嘛!”

    田胡嘿嘿一笑:“这不是表达一下俺的决心么。”

    徐君然之所以用他,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这个整顿矿产资源的事情,肯定是要得罪人的,到时候乡里面那些跟矿产资源有关系的人,一定会找麻烦,平心而论,徐君然能够动用的人手不多,更何况现在顾寰即将调走,徐君然也不敢保证,自己手里面的那些人会不会跟自己一条心,所以他干脆不用自己的人,而是抛出一条鱼饵,让田胡替自己出力。

    田胡跟李春水的关系很亲近,当年李春水落难的时候,田胡的老母亲把李春水收留在家里,再加上当年李春水和田胡是吃一口奶水长大的奶兄弟,有这层关系在,徐君然根本就不在意洪天明的想法,他要是敢不出力,徐君然相信,政法委书记李春水是不会轻饶这个敢扯自己亲兄弟后腿的家伙的。

    果不其然,田胡刚开始去派出所要人的时候,洪天明依旧用党委会上的那一套借口搪塞,可没想到田胡现在心气正高,一心想着要干出一番局面来坐稳自己的副乡长位子,他干脆当着一脸不服气的洪天明面给县公安局打了电话,自然是直接找到自己的兄弟李春水,田胡把情况一说,李春水顿时就怒了,且不管徐君然这一手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你洪天明敢扯我兄弟的后腿,眼睛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局长?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洪天明捧着话筒被足足骂了快半个小时,最后放下电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精神恍惚,从此再也不敢提什么要请示的问题了,当即对田胡表示,只要田厂长,噢不,是田乡长有什么要求,派出所一定全力配合。

    之后的事情着实让徐君然没想到,田胡这家伙果然动了真格的,让洪天明出动派出所的大部队,另外又找了二十多个民兵,都给发了袖章,死守着各个矿口,一有情况,就鸣着警笛,毫不客气的上去抓人,很快就把全乡各个矿的开采全部都给停了下来。大气候形成后,虽然损伤了一些人的利益,他们也不过是敢怒而不敢言,机关里议论纷纷,说多年没有治住的毛病这次叫徐书记给治住了。

    徐君然也没让田胡白忙乎,直接找上朱泽成,两个人谈了一个下午之后,朱泽成在县委常委会议上面,提议田胡出任长青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阻碍,毕竟一个不进入党委会议的副乡长,对于乡里面的影响并不大,更何况这个建议是朱泽成提出的,再加上李春水也表态支持,其他人就算想要阻挡,也要考虑一下会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让两个常委不高兴。

    就这样,田胡成了长青乡政府的副乡长,就等着人大开会通过了。

    暴力镇压措施之后出现的第一个积极效果,就是要开矿的人都到企业办报名了。想开矿的人确实不少,到企业办报名挂号的不下四十人,这才初步澄出了底子。这些想开矿的人私下活动很频繁,想了不少门道试图争得开矿许可,有托上级、同学、朋友给徐君然打电话的,有专门在机关找书记、乡长和企业办主任的,有在县城请吃饭的,还有人半夜里敲门,好比是情人相约,不见不散。

    一天晚上,徐君然正在办公室看文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来到他的办公室,“扑通”一下直接就跪在了地上,等到黄海等人闻讯冲进来的时候,再怎么拉这人,他死活也不起来,说出的话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徐书记,我也没有给您拿什么礼物,你不答应我,我不会站起来,因为我是一个死了的人!”

    徐君然一愣:“你这是什么话,你不是好好地在我这屋里吗?”

    他哭了起来,说他现在已经两个月没有进家,说着伸出左手让徐君然看,少了一根小拇指头。

    “徐书记,为了开矿,俺请人给看了一片阴宅,风水先生说要是俺能埋在这里俺们家就可以发家。于是,俺就做了一个小棺材,一刀把俺的指头给剁了一个下来,当做俺的替身,偷偷地埋在了那个地方,发誓开不出矿不进家门。”

    最后,他一脸诚恳的对徐君然说:“徐书记啊,这个秘密俺爹妈老婆孩子都不知道,只让徐书记您一个人知道,俺听说了,您是在京城读大学的人,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您可千万不要给俺传出去啊。”

    徐君然听了又好气又好笑,这个事情足以看出那些开矿人为了发财的痴迷程度。这些人一般出手都很大方,送钱、送首饰成了家常便饭。徐君然对于所有送钱的一概拒绝,戒指、项链就不容易推掉。因为他们都说是自己开的矿,自己炼出来的,算是土特产。想一想,反正是为了开源节流,这种说法也在情理之中。只要觉得这个人有开矿的实力,实在推不掉就收了下来。最后集中在一块儿,悄悄地交给财所所长和纪律委员,对他们吩咐道:“把这个收下,给我打个收条,另外找人去市里面卖掉,变成现钱,记得要保密。”

    财政所长和纪律委员知道这是为了防止其他领导难堪,点头一笑就去办理了。

    出现了这种好势头,其他人都有些着急了,纷纷催促徐君然同意正式开始承包,今儿徐君然不管别人怎么催促自己,就是不松口开始发包。因为他觉得觉得,这是在导演一场“开采大战”。

    “书记,您到底在盘算啥啊?”这一天,黄海跟着徐君然去视察下面的矿区,回来的路上,小心翼翼的对徐君然问道。

    徐君然呵呵一笑说道:“不与这些利令智昏的人接触,你就很难了解真实情况和这些开矿人实力的大小;不吊一吊他们的胃口,你就很难让他们出血。他们在理解我的意图之后,配合得确实不错。这些望眼欲穿的开矿人,整天在希望和忧虑中度过。我的意思是,一旦将全乡矿产资源情况摸准后,我就让企业办写出通告正式发包。”RS

第四百九十七章 新政思路() 
徐君然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从政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己的眼光要比一般的人更长远,从县长王长林抓工业,设计出“爱民富民工程”当中,让徐君然有了一些关于大政方针方面的思考。

    徐君然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道理,官场上更是如此。小爬虫履新,绝不会萧规曹随,率由旧章,定会开动脑筋,搞些新名堂出来。为什么一定要搞些新名堂?很简单,如果前任老大怎么做,新任老大就照着做,做得再好,功劳也是前任的,何以显示新任老大的创新精神?何以显示新任老大的突出政绩?没有创新精神,没有突出政绩,对继续高升,显然不利。是故新官一上任,思路是新的,措施是新的,一切都要推倒重来,打破旧框框,开创新局面,这一切都是官场思维、官场习性使然。

    标新利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面有很多学问,比如圈地开发,前任老大或因条件不具备,在市政建设上仅满足于旧城改造,新任老大来了,学历读过博,经历留过洋,举措大手笔,说老是在旧城里折腾来折腾去,这种市政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嘛!这是眼光狭隘的表现!为了证明其眼界开阔,新任老大大搞圈地运动,把城市周遭的地都给征下来,搞大规划,东边工业区,西边住宅区,南边行政区,北边商贸区。走进规划局一看示意图,包你心潮澎湃,由衷赞叹:这把火硬是烧得好啊!

    徐君然上辈子就曾经看到过不少这样的事情,一些报纸上经常深恶痛绝地报道,说有的地方只要换了领导,新上来的人为了快出政绩,上了任就要另搞一套,干了不少“张书记修李书记扒”的劳民伤财的蠢事。往往言之凿凿,激起一些知识分子的义愤,接着口诛笔伐,严厉声讨。

    开始徐君然还以为这些人真的是热血正义,可后来随着对真相的深入了解,他才渐渐明白过来,这种说法要么是前任领导对记者的授意,要么是一些书生的迂腐之见。不能否认确实有“张书记修得好李书记扒得错”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对“张书记办的错事”,也不让“李书记纠正”,一律说成是太岁头上的土,谁也动不得。因为,说这种话的人不在台上,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不考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